【名师导航】专题22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导航】专题22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2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 0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 常以选择题来考核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中考的常考点;以读图理解题来考核生物进化。
考点 02 生物进化的历程 ☆☆☆
考点03 生物进化的原因 ☆☆☆
考点0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地球特点: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原始生命为单细胞生物。
根据米勒所做的模拟实验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如氨基酸)。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考向01 生命起源的过程
【例 1】(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
【答案】D
【解析】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B正确。
C.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
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即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D错误。
【变式 1】(2023·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A.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错误。
B.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B错误。
C.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可见,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正确。
考向02 生命起源的条件
【例 2】(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实验证明了
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
C.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D.无机小分子能形成有机小分子
【答案】D
【解析】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变式 2】(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D.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
【答案】A
【解析】A.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A正确。
B.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不相同,B错误。
CD.米勒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在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D错误。
考点0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1)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2)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2.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考向 01 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实例
【例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答案】C
【解析】A.恐龙蛋是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物,故A错误。
B.恐龙蛋化石是研究恐龙的直接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故B错误。
C.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这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假说,故C正确。
D.恐龙是爬行类动物,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爬行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爬行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故D错误。
【变式 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我国相继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大量古鸟化石。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些化石证据支持(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动物
B.爬行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C.哺乳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D.爬行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鱼类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表明这些古鸟在进化上与古代爬行动物有亲缘关系,并且在某一时期发展出了鸟类的某些特征。这直接支持了鸟类是从古代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的观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考向 02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例2】(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答案】A
【解析】A.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但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A错误。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正确。
C.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C正确。
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故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D正确。
【变式2】(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的鳍状前肢、鹰翅膀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A.运动方式相同
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环境相同
【答案】C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比较鲸的鳍状前肢、鹰翅膀的骨骼形态及排列 ,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科学家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推测它们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故选C。
考向 03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例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答案】C
【解析】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只有根、茎、也、种子没有花和果实;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结构更加复杂。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变式3】(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我国科考人员发现大量鳞木化石。根据化石推测:鳞木有巨大的树干和发达的根系,其枝条顶端生有孢子囊,靠孢子繁殖后代。请推测鳞木在进化树上的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A.根据分析、结合题图可知,①为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结合题图可知,②为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根据题干“鳞木有巨大的树干和发达的根系,其枝条顶端生有孢子囊,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描述推测鳞木属于蕨类植物,故在进化树上的位置是②,
B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结合题图可知,③为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结合题图可知,④为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D不符合题意。
要点提示
1、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来的。
2、哺乳类不是由鸟类进化来的,而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类而不是两栖类。
4、生物进化的历程不包括体型由小变大。
考点0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4.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定向的。
5.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这属于人工选择。
考向 01 分析生物进化原因的实例
【例 1】(2023·吉林·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选择的结果
D.繁衍后代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A错误。
BD.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体色和外形与兰花更接近的螳螂,能在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伪装和隐藏自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躲避天敌和抓住猎物,而更容易生存。那些体色、体态与环境不匹配的螳螂个体,往往更容易被猎物发现,从而减少了其生存几率。可见,这些具有与兰花相似颜色、形态态的个体更有可能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将这一特征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D错误。
C.生物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是不定向的。可见,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C错误。
【变式 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数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①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①是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A正确。
B.②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B正确。
C.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C错误。
D.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药物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药物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药物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考向 02 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
【例 2】(2024·贵州贵阳·中考真题)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昆虫间为获取足够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海岛上昆虫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不易被风吹到海里而生存下来
【答案】C
【解析】A.生物为了维持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这是自然选择发生的基础,因为大量的后代中会产生各种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A正确。
B.生物在生存过程中,为了获取有限的食物、生存空间和配偶,会进行激烈的生存斗争。这是自然选择的动力,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在这场斗争中胜出,B正确。
C.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变异本身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异,也有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异。自然选择的作用就是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因此,海岛上昆虫产生的变异并不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C错误。
D.在这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由于体型或翅膀的缺陷,不易被风吹到海里,从而提高了它们的生存机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适应环境的个体(在这里是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被保留下来,D正确。
【变式 2】(2024·湖南·中考真题)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答案】A
【解析】A.比目鱼能够调节体色和花纹以适应不同环境,这一特性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具有这种能力的比目鱼更有可能在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时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衍的机会,A符合题意。
B.比目鱼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可以使其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大大降低了被天敌发现的风险。这种伪装技巧在保护比目鱼免受捕食者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除了躲避敌害外,比目鱼的这种变色能力还有助于其捕食猎物。当比目鱼需要捕食时,它可以通过改变体色和花纹来更好地接近猎物,增加捕食成功的几率,C不符合题意。
D.比目鱼调节体色和花纹的能力并不是主动变异形成的,而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这种适应性的基因在种群中得到传播和保留,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具有变色能力的比目鱼,D不符合题意。
考向0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例 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昆虫。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后代出现了有翅昆虫和无翅昆虫
C.无翅昆虫的出现是环境改变带来的
D.无翅昆虫更适应环境逐渐成为多数
【答案】C
【解析】A.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因此,昆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A正确。
B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这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的翅异常发达。由此可见,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群体中后代出现了有翅昆虫和无翅昆虫,无翅昆虫更适应环境逐渐成为多数,BD正确。
C.变异是指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昆虫群体中本来就存在有翅和无翅的变异。所以,无翅昆虫的出现不是环境改变带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的,C错误。
【变式3】(2024·河北·中考真题)狗由古代狼经长期驯化而来。科研人员对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发现大多数狗的眼周围多了两块肌肉,如下图所示。这两块肌肉相互配合使狗能表现出“可怜巴巴”的表情,但哈士奇(狗的品种)没有旁侧眼睑牵拉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有的古代狼眼周围有这两块肌肉
B.控制这两块肌肉的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C.狗“可怜巴巴”的表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哈士奇与其他品种狗的表情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A.狗由古代狼经长期驯化而来,科研人员对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发现大多数狗的眼周围多了两块肌肉,推测有的古代狼眼周围有这两块肌肉,A正确。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这两块肌肉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可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狗“可怜巴巴”的表情是人为驯化后选择而来,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错误。
D.哈士奇没有旁侧眼睑牵拉肌,哈士奇与其他品种狗的表情可能不同,D正确。
要点归纳
1、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和变异是基础,适应者生存是结果。
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选择。
一、选择题
1.(2022·宁夏·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D.生物在进化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答案】B
【解析】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
B.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B错误。
C. 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C正确。
D.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D正确。
2.(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多数学者公认的观点是( )
A.生生论 B.神创论 C.自然发生论 D.化学进化论
【答案】D
【解析】A.生生论是指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A不符合题意。
B.神创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B不符合题意。
C.自然发生论(自生论):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C不符合题意。
D.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米勒证明了第一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D符合题意。
3.(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C
【解析】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A错误。
B.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米勒的模拟实验没有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B错误。
C.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C正确。
D.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D错误。
4.(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D.目前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答案】C
【解析】A.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错误。
B.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可能形成有机物,B错误。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提供了证据,C正确。
D.目前在其它星球上尚未发现了原始生命,D错误。
5.(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3年5月,科考人员在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发现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的鱼龙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如图是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据图分析,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
D.新鱼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
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B错误。
C.据图分析,鱼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C错误。
D.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新鱼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的过程,D正确。
6.(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的白垩纪鸟类化石-“朱氏克拉通鸷(zhì)”,如图为其化石复原图。据此可推测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类群是(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答案】B
【解析】“朱氏克拉通鸷(zhì)”是一种长着恐龙头骨的白垩纪鸟类,恐龙属于爬行类,故“朱氏克拉通鸷(zhì)”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这说明该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证据之一。据此可推测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类群是爬行类。B正确,ACD错误。
7.(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子鸟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B.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环境而进化为现存的各种哺乳动物
D.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答案】C
【解析】A.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 行类进化来的,A正确。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正确。
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原始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正确。
8.(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答案】C
【解析】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郑氏始孔子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故C正确,ABD错误。
9.(2023·海南·中考真题)下图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a、b、c、d、e表示动物的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体温是恒定的
B.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a、d、e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d→e→a→b→c
【答案】B
【解析】A.图中a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b鸟类属于恒温动物,A错误。
B.a爬行类、b鸟类、c哺乳类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它们的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因此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正确。
C.a是爬行类,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由坚硬的卵壳保护,脱离了对水的依赖;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生殖发育离不开水;e两栖类动物体外(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用鳃呼吸,成体大多可以生活在陆地,也可以在水中生活,生殖发育离不开水,C错误。
D.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原始鱼类d→原始两栖类e→原始爬行类a→原始鸟类b和哺乳类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因此脊椎动物的进化正确顺序是:d→e→a→b和c,D错误。
10.(2023·北京·中考真题)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下图中①~④代表的生物与其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下列关于叶海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其形态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
【答案】D
【解析】A.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
B.叶海龙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可见,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B正确。
C.那些具有有利变异(即具有更好的伪装能力)的叶海龙个体,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更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生存下来。而那些形态结构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容易被捕食者发现或无法有效捕食,从而被淘汰。因此,叶海龙的形态结构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结合题图可知,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①或②,不是④,D错误。
1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结合分析可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B错误。
C.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C正确。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人工选择(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12.(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4年4月,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安东岭鳅”和“长肋原花鳅”两个洞穴鱼新物种,它们都具有眼退化、侧线发达等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洞穴环境导致它们发生眼部退化的定向变异
C.它们的侧线更为发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两种洞穴鱼类经过相似生活环境的选择,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答案】B
【解析】A.鱼类都生活在水中,且鳃进行呼吸,A正确。
B.“定向变异”通常指的是有明确方向的突变或变异,往往是人为干预或有目标性的,而在这里应为“定向选择”更合适,它们的眼部退化特征是由于长期在黑暗洞穴中生活,自然选择导致的结果,B错误。
C.侧线的发达是由于长时间在洞穴生活环境中,自然选择对其生存有利的适应性特征结果,C正确。
D.相似的环境压力通常会导致不同物种表现出相似的适应性(趋同进化),D正确。
1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生命的奇迹在地球上发生且蓬勃地发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B.化石、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D.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该学说认为,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断进化,C正确。
D.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
14.(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人类养鸽有数千年历史,下图为三大类家鸽的选育过程,每类中又有很多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类家鸽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不同品种的鸽形态各异,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鸽的翼与鲸的鳍、狗的前肢是同源器官
D.鸽飞行时,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在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干和题图可知,三大类家鸽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A正确。
B.不同品种的鸽形态各异,是变异的结果,但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脊椎动物的前肢:鸟(鸽属于鸟类)的翼、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虽然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相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故鸽的翼与鲸的鳍、狗的前肢是同源器官,C正确。
D.鸽属于鸟类,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无论是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肺内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15.(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的
B.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C.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D.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答案】D
【解析】A.对普通奶牛进行多代人工选择,得到高产奶牛,属于人工选择培育,A正确。
B.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B正确。
C.在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有些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产生变异,这是可遗传变异。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D错误。
二、综合题
16.(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表示按一定分类依据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进行的分类,请借此阐释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之间的关系。(图中A~E均表示植物类群)
(1)经过漫长的 历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包含了植物各个主要类群,其中B为 植物。这些植物类群中的各种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
(2)了解多种多样的生物需要将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有助于了解生物,从上图可以看出,C类植物都具有的特点是 ;生物分类还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E类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字母)。
(3) 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通过按一定依据的分类,形成了上图中植物类群从A~E的排列顺序,这一顺序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答案】(1)进化;苔藓
(2)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D
(3)生物分类(或:分类);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1)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B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是苔藓植物。
(2)C蕨类植物都具有的特点是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E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D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因此,与E被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D裸子植物。
(3)生物分类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根据题图中植物类群从A~E的排列顺序,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17.(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哲理的问题。概括、总结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对你认识生命的本质会有帮助。
(1)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各种动植物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 。
(2)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的能量最终源头,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 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中的线粒体将 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 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 环境。
(4)生命发展的历史。地球上原本是没有生命的,根据许多学者认同的化学进化说,原始生命是在 诞生的。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用“进化树”形象地进行描述(如图),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生物,然后再出现了[ ] 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此类生物。请将“进化树”中空缺的部分生物类群用文字补充上: 。
【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光能;化学能释放
(3)适应环境;影响
(4)原始海洋;A原核;B真核;C鸟类,D哺乳动物,E裸子植物,F被子植物
【解析】(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可见,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大致是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可见,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中的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影响、改变环境。
(4)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诞生的。 细菌等生物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的结构组成更复杂。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B真核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真核生物。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进化树”中:C是鸟类,D是哺乳动物,E是裸子植物,F是被子植物。
三、资料分析题
18.(2021·广东·中考真题)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地球生命如何演变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蜂兰花具有特化的花结构及令人惊奇的传粉机制。它能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吸引雄蜂前来,而其花形适合于雄蜂停留时花粉粘在其身上。
资料二:杜鹃产卵于多种鸟的巢中,靠宿主鸟为其孵化和育雏。有些宿主鸟能辨认出杜鹃下的蛋,并将其推出巢外或者弃巢。经漫长进化,杜鹃能产下与这些宿主鸟很相似的蛋(拟态蛋),使宿主鸟难以辨认。
资料三:1987年,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提出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他比较了147名不同族裔妇女的线粒体DNA分子,根据其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进化树有一个共同祖先,由此推测所有现代人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填编号): 。
①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 ③无脊椎动物 ④脊椎动物
(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 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 ,上述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 (填“优势”或“劣势”)。
(3)人的线粒体DNA携带 信息。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 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地区。该假说如果有 的支持,则更有说服力。
【答案】②③④;环境;自然选择;有性生殖;优势;遗传;差异程度;非洲;事实证据
【解析】(1)蜂兰花是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纲;雄蜂是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杜鹃是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人类是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所以,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②被子植物、③无脊椎动物、④脊椎动物。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所以,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更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上述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优势。
(3)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人的线粒体DNA携带遗传信息。由题干资料可知: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地区。该假说如果有事实证据的支持,则更有说服力。
基础巩固
1.(2024·辽宁盘锦·一模)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B.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分子可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根据生命化学起源学说,大分子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故A正确。
B.米勒模拟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分子可转变为有机小分子(氨基酸),故B正确。
C.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故C错误。
D.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所以,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故D正确。
2.(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如图①④为不同脊椎动物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C.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D.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答案】A
【解析】如图①④为不同脊椎动物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生物的心脏的结构不同,生物越高等,心脏的结构越复杂,由此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故BCD错误,A正确。
3.(2024·广东珠海·三模)2024年5月 6 日上午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福建龙岩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并建立了新的足迹属种——“英良福建足迹”。恐龙足迹化石记录了恐龙日常生活的瞬间。下图为四种恐龙足迹复原图,通过其中信息不易推测出恐龙的(  )
A.个体大小 B.肢体结构
C.运动方式 D.食物种类
【答案】D
【解析】A.4幅图中足迹大小不同,可推测出四种恐龙个体大小,A正确。
B.4幅图中足迹形状有差异,可推测出四种恐龙肢体结构,B正确。
C.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的形态结构,其运动方式可多样,因此,可能推测出四种恐龙运动方式,C正确。
D.食物种类难从足迹推测出,D错误。
4.(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下列有关证据及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
B.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C.确定某化石是原始人类化石的重要依据是直立行走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答案】D
【解析】A.化石是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它们记录了生物的存在、形态和演化过程,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证据,A正确。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这是因为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共享更多的共同祖先,遗传了更多的相似基因,B正确。
C.直立行走是确定某化石是原始人类化石的重要依据。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使得人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双手,进行更复杂的活动,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而不是从陆生到水生,D错误。
5.(2024·陕西咸阳·三模)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害虫为适应环境变化产生的定向变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A.大多数学者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故A正确。
B.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氧气,故B错误。
C.米勒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故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故D错误。
6.(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生物,同一物种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图表示地雀喙从适于取食昆虫到适于其他食性的进化。
(1)地雀的喙中无齿,其意义是可以 ,利于飞行。
(2)地雀喙的形态各异,体现了 的多样性。
(3)地雀喙进化出不同的形态,这是 的结果。
(4)地雀喙的形态不同,与其不同的取食方式相适应,这种变异对地雀属于 (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
【答案】(1)减轻体重
(2)基因
(3)自然选择
(4)有利变异
【解析】(1)地雀的喙中无齿,其意义是可以无牙齿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由此可知,地雀喙的形态各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3)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个体之间会在许多性状方面如大小、喙形、食性等方面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会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因此地雀喙进化出不同的形态,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地雀喙的形态不同,与其不同的取食方式相适应,对其生存有利,因此这种变异对地雀属于有利变异。
能力提高
7.(2024·云南昆明·二模)生命起源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是记录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C.进化总体上呈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黑猩猩
【答案】D
【解析】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近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化石是记录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故A正确。
B.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故B正确。
C.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C正确。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D错误。
8.(2024·广东揭阳·二模)某地区发现一种蜗牛,其外壳有的有条纹,有的无条纹,这种蜗牛常被鸟吃掉柔软的身体后留下破裂的外壳。一段时间内,科研人员记录该蜗牛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有条纹的 无条纹的
活着的蜗牛 113 296
破裂的外壳 486 377
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B.鸟的捕食在蜗牛有无条纹的进化中起了选择的作用
C.蜗牛产生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变异是由于鸟的捕食引起的
D.该地区蜗牛群体中无条纹蜗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依靠腹足(躯体的腹面、扁平宽大)爬行,A正确。
B.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有条纹的蜗牛空壳的相对数量更多,因此有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而无条纹的蜗牛则更容易存活下来繁衍后代,所以鸟的捕食在蜗牛有无条纹的进化中起了选择的作用,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蜗牛产生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变异在鸟的未捕食的时候就存在,C错误。
D.由表格可知有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而无条纹的蜗牛则更容易存活下来繁衍后代,所以该地区蜗牛群体中无条纹蜗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D正确。
9.(2024·云南德宏·一模)下列有关生物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C.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C
【解析】A.根据科学研究,地球早期的原始大气主要由甲烷、氨、水蒸气和氢气等组成,缺乏自由氧气。权威机构如NASA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A正确。
B.化石记录提供了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科学家们通过化石研究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历史,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有有利的、无利的,不是所有变异都对生物的生存有利。例如,有些变异可能导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甚至导致生物死亡,C错误。
D.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种类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种类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
10.(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认同的是(  )
A.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B.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猿分界的标准是能否直立行走
C.池塘中的观赏金鱼体色越来越鲜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在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的生物化石
【答案】B
【解析】A.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证明了在原始大气条件下,无机物可以合成为简单的有机物。然而,这个实验并没有直接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A错误。
B.直立行走使得古猿的前肢得以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而促进了大脑和智力的发展。因此,人猿分界的标准通常被认为是能否直立行走,B正确。
C.人工选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生物进行的有意识的选择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体色鲜艳、形态优美的金鱼被保留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使得金鱼种群中体色鲜艳的比例逐渐增加,C错误。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证据。除了化石之外,还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生物进化。此外,在较晚的地层中也有可能找到低等的生物化石,D错误。
11.(2024·江苏镇江·二模)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生物进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得非常重要的证据之一,故A错误。
B.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故B错误。
C.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C正确。
D.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绝灭。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因此生物进化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误。
12.(2024·江苏南通·二模)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类型 数据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桦尺蛾本身就存在着 ,有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 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 。
(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 ,而选择是 的。
(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 。
【答案】(1)变异;变异
(2)遗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不定向;定向
(4)C
(5)D
(6)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由资料分析可知,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被工厂的烟熏成了深颜色,这样深色桦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并逐代通过遗传得以加强,而浅色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在非工业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未被污染颜色浅,所以浅色的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可以说明桦尺蛾的体色使桦尺蛾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体现了达尔文理论中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通过上述事实,桦尺蛾既发生了深色的变异也发生了浅色的变异,即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不定向,但是在工业污染区和非工业污染区,不同的颜色的桦尺蛾生存并大量繁殖,说明选择是定向的。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长期烟熏、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或人工选择的结果,ABD错误,C正确。
(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而蛾类的颜色有褐色、灰色、白色的不同。其中灰色、白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一致,是适应环境者而生存,而褐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不同,不适者被淘汰。最终活下来的蛾类多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灰色、白色的,而褐色的较少,ABC错误,D正确。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生态平衡。
拓展训练
13.(2022·山东潍坊·二模)达芙妮小岛上的勇地雀最早的时候取食小种子。1977年,一场严重的干旱导致小种子植物大量死亡,具有较大鸟喙的勇地雀逐渐取食大花蒺藜的种子(大花蒺藜抗旱,种子较大,有着厚厚的外壳和尖锐的刺,只有大的鸟喙才能啄破取食)。如图为1975年—1979年勇地雀群体鸟喙的平均深度发生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勇地雀的喙因经常取食坚果而变化
B.干旱时勇地雀的喙短小是有利变异
C.干旱诱发了勇地雀鸟喙的变异。
D.环境变化决定勇地雀喙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A.勇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在干旱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干旱导致小种子植物大量死亡,而喙深度较大的勇地雀个体能够获得食物,满足自身生长,而喙深度较小的勇地雀个体由于缺乏食物而被淘汰,因而喙深度较小的勇地雀个体数量减少,即喙深度较大的勇地雀获得了更多生存的机会因而数量大增,A错误。
B.严重的干旱导致小种子植物大量死亡,而种子较大的耐干旱的蒺藜生存,蒺藜种子较大,有着厚厚的外壳和尖锐的刺,具有大鸟喙和深鸟喙的鸟才能获得食物,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因此,喙大深是有利变异,喙短小是不利变异,B错误。
C.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异也会改变,但这个变异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环境改变后产生的,C错误。
D.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遗传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的即适者生存,D正确。
14.(2024·福建厦门·模拟预测)图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存哺乳动物
D.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哺乳动物
【答案】B
【解析】A.生物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这些都是不定向的。但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有自然选择决定,所以生物进化是定向的,而生物变异不定向,生物的变异通过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故A错误。
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正确。
C.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不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在内因方面,现在的原始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古代的原始的哺乳动物不完全相同;在外因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原始哺乳动物进化时的情况不同,也就是说,现在不具备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的条件,故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故D错误。
15.(2024·河南周口·二模)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中,南京大学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研究中确认,云南虫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类群,此项研究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②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③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④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⑤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气体
A.2个 B.3个 C.4个 D.0个
【答案】A
【解析】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均起源于爬行类,①错误。
②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②错误。
③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③正确。
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④正确。
⑤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⑤错误。
因此,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2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6.(2023·北京门头沟·一模)下图表示长颈鹿进化简图。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阐述错误的是( )
A.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 B.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C.②表示有利变异生存,不利变异淘汰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
【答案】A
【解析】A.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A符合题意。
B.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B不符合题意。
C.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不符合题意。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D不符合题意。
17.(2022·内蒙古包头·一模)乌贼通过改变体色,使自己隐蔽在不同的环境里,有利于避敌和捕食。不同种类的乌贼变色能力有较大差异,如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蜂鸟短尾乌贼变色能力弱,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两种乌贼单位面积内神经元和色素细胞的数量及两者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乌贼通过改变体色避敌和捕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的原因可能是色素细胞和神经元数量更多
C.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的原因可能是单个神经元控制的色素细胞数量少而调控更精准
D.蜂鸟短尾乌贼的生活环境的色彩更加丰富
【答案】D
【解析】A.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综上分析可知,乌贼通过改变体色,使自己隐蔽在不同的环境里,有利于避敌和捕食,这种特征从进化角度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C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功能是接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神经元的细胞数目越多。图可知,欧洲普通乌贼的色素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量多,蜂鸟短尾乌贼的神经细胞和色素细胞少。据图分析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的原因可能是欧洲普通乌贼的色素细胞和神经元数量更多,且单个神经元控制的色素细胞数量少,调控更精准。据此推测,欧洲普通乌贼的生活环境的色彩更加丰富,BC正确,D错误。
18.(2024·山西大同·三模)如图表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1)鸟类和[②] 都是由[①] 进化来的。
(2)裸子植物和[③] 的共同祖先是蕨类植物。
(3)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地层中 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 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科学家发现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这种昆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根据曲线可知,这种啄木鸟鸟喙的长度多数为 cm左右,而昆虫在树洞中的深度多数在7cm左右。鸟喙长短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
(5)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推断,这种啄木鸟鸟喙的进化趋势是 。可见, 因素和生物的 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1)哺乳类;爬行类
(2)被子植物
(3)生物化石;生物种类
(4)3/3~4;变异
(5)由短喙到长喙;环境;遗传、变异
【解析】(1)动物进化的历是程: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的鸟类、哺乳类。因此鸟类和②哺乳类都是由①爬行类进化来的。
(2)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藻类→,因此裸子植物和③被子植物植物的共同祖先是蕨类植物。
(3)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能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生物化石的纵向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4)观察图可知,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在6~8厘米(7厘米左右)的较多,但鸟的喙长在3~4厘米(3厘米)的较多。鸟喙长短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5)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在6~8厘米的较多,但鸟的喙长在3~4厘米的较多,因此鸟喙长的才能吃到虫子,所以啄木鸟进化的趋势是喙长的容易得到较多食物而生存下来。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前者是生物进化的内部原因,而后者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2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 0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 常以选择题来考核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中考的常考点;以读图理解题来考核生物进化。
考点 02 生物进化的历程 ☆☆☆
考点03 生物进化的原因 ☆☆☆
考点0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地球特点:地球大约是在________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
3.生命起源的过程:________物质→________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原始生命为________。
根据________所做的模拟实验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如________)。原始生命起源于________中。
考向01 生命起源的过程
【例 1】(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
【变式 1】(2023·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考向02 生命起源的条件
【例 2】(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实验证明了
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
C.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D.无机小分子能形成有机小分子
【变式 2】(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D.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
考点0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________,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1)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___、越________,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生物越________、越________,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2)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是由________进化而来。
2.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 01 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实例
【例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变式 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我国相继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大量古鸟化石。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些化石证据支持(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动物
B.爬行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C.哺乳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D.爬行类动物起源于古代鱼类
考向 02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例2】(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变式2】(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的鳍状前肢、鹰翅膀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A.运动方式相同
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环境相同
考向 03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例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变式3】(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我国科考人员发现大量鳞木化石。根据化石推测:鳞木有巨大的树干和发达的根系,其枝条顶端生有孢子囊,靠孢子繁殖后代。请推测鳞木在进化树上的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要点提示
1、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来的。
2、哺乳类不是由鸟类进化来的,而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爬行类而不是两栖类。
4、生物进化的历程不包括体型由小变大。
考点0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都是动物________环境的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________的结果。
2.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适应者________,不适应者被________的过程。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的,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的。
5.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这属于________。
考向 01 分析生物进化原因的实例
【例 1】(2023·吉林·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选择的结果
D.繁衍后代的结果
【变式 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数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考向 02 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
【例 2】(2024·贵州贵阳·中考真题)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昆虫间为获取足够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海岛上昆虫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不易被风吹到海里而生存下来
【变式 2】(2024·湖南·中考真题)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考向0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例 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昆虫。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后代出现了有翅昆虫和无翅昆虫
C.无翅昆虫的出现是环境改变带来的
D.无翅昆虫更适应环境逐渐成为多数
【变式3】(2024·河北·中考真题)狗由古代狼经长期驯化而来。科研人员对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发现大多数狗的眼周围多了两块肌肉,如下图所示。这两块肌肉相互配合使狗能表现出“可怜巴巴”的表情,但哈士奇(狗的品种)没有旁侧眼睑牵拉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有的古代狼眼周围有这两块肌肉
B.控制这两块肌肉的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C.狗“可怜巴巴”的表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哈士奇与其他品种狗的表情可能不同
要点归纳
1、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和变异是基础,适应者生存是结果。
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选择。
一、选择题
1.(2022·宁夏·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D.生物在进化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多数学者公认的观点是( )
A.生生论 B.神创论 C.自然发生论 D.化学进化论
3.(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生命的起源充满奥秘,吸引人们不断探索,根据已有研究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B.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形成原始生命
4.(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D.目前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5.(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3年5月,科考人员在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发现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的鱼龙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如图是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据图分析,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
D.新鱼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的过程
6.(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的白垩纪鸟类化石-“朱氏克拉通鸷(zhì)”,如图为其化石复原图。据此可推测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类群是(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7.(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子鸟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B.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环境而进化为现存的各种哺乳动物
D.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8.(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9.(2023·海南·中考真题)下图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a、b、c、d、e表示动物的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体温是恒定的
B.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a、d、e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d→e→a→b→c
10.(2023·北京·中考真题)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下图中①~④代表的生物与其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下列关于叶海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其形态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
1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4年4月,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安东岭鳅”和“长肋原花鳅”两个洞穴鱼新物种,它们都具有眼退化、侧线发达等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洞穴环境导致它们发生眼部退化的定向变异
C.它们的侧线更为发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两种洞穴鱼类经过相似生活环境的选择,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1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生命的奇迹在地球上发生且蓬勃地发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B.化石、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D.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14.(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人类养鸽有数千年历史,下图为三大类家鸽的选育过程,每类中又有很多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类家鸽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不同品种的鸽形态各异,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鸽的翼与鲸的鳍、狗的前肢是同源器官
D.鸽飞行时,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在进行气体交换
15.(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的
B.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C.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D.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二、综合题
16.(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表示按一定分类依据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进行的分类,请借此阐释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之间的关系。(图中A~E均表示植物类群)
(1)经过漫长的 历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包含了植物各个主要类群,其中B为 植物。这些植物类群中的各种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
(2)了解多种多样的生物需要将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有助于了解生物,从上图可以看出,C类植物都具有的特点是 ;生物分类还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E类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字母)。
(3) 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通过按一定依据的分类,形成了上图中植物类群从A~E的排列顺序,这一顺序能够反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17.(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哲理的问题。概括、总结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对你认识生命的本质会有帮助。
(1)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各种动植物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 。
(2)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的能量最终源头,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 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中的线粒体将 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 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 环境。
(4)生命发展的历史。地球上原本是没有生命的,根据许多学者认同的化学进化说,原始生命是在 诞生的。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用“进化树”形象地进行描述(如图),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生物,然后再出现了[ ] 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此类生物。请将“进化树”中空缺的部分生物类群用文字补充上: 。
三、资料分析题
18.(2021·广东·中考真题)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地球生命如何演变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
资料一:蜂兰花具有特化的花结构及令人惊奇的传粉机制。它能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吸引雄蜂前来,而其花形适合于雄蜂停留时花粉粘在其身上。
资料二:杜鹃产卵于多种鸟的巢中,靠宿主鸟为其孵化和育雏。有些宿主鸟能辨认出杜鹃下的蛋,并将其推出巢外或者弃巢。经漫长进化,杜鹃能产下与这些宿主鸟很相似的蛋(拟态蛋),使宿主鸟难以辨认。
资料三:1987年,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提出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他比较了147名不同族裔妇女的线粒体DNA分子,根据其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进化树有一个共同祖先,由此推测所有现代人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填编号): 。
①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 ③无脊椎动物 ④脊椎动物
(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 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 ,上述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 (填“优势”或“劣势”)。
(3)人的线粒体DNA携带 信息。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 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地区。该假说如果有 的支持,则更有说服力。
基础巩固
1.(2024·辽宁盘锦·一模)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B.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分子可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2.(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如图①④为不同脊椎动物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C.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D.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3.(2024·广东珠海·三模)2024年5月 6 日上午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福建龙岩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并建立了新的足迹属种——“英良福建足迹”。恐龙足迹化石记录了恐龙日常生活的瞬间。下图为四种恐龙足迹复原图,通过其中信息不易推测出恐龙的(  )
A.个体大小 B.肢体结构
C.运动方式 D.食物种类
4.(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下列有关证据及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
B.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C.确定某化石是原始人类化石的重要依据是直立行走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5.(2024·陕西咸阳·三模)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害虫为适应环境变化产生的定向变异的结果
6.(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生物,同一物种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图表示地雀喙从适于取食昆虫到适于其他食性的进化。
(1)地雀的喙中无齿,其意义是可以 ,利于飞行。
(2)地雀喙的形态各异,体现了 的多样性。
(3)地雀喙进化出不同的形态,这是 的结果。
(4)地雀喙的形态不同,与其不同的取食方式相适应,这种变异对地雀属于 (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
能力提高
7.(2024·云南昆明·二模)生命起源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是记录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C.进化总体上呈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黑猩猩
8.(2024·广东揭阳·二模)某地区发现一种蜗牛,其外壳有的有条纹,有的无条纹,这种蜗牛常被鸟吃掉柔软的身体后留下破裂的外壳。一段时间内,科研人员记录该蜗牛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有条纹的 无条纹的
活着的蜗牛 113 296
破裂的外壳 486 377
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B.鸟的捕食在蜗牛有无条纹的进化中起了选择的作用
C.蜗牛产生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变异是由于鸟的捕食引起的
D.该地区蜗牛群体中无条纹蜗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
9.(2024·云南德宏·一模)下列有关生物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C.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0.(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认同的是(  )
A.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B.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猿分界的标准是能否直立行走
C.池塘中的观赏金鱼体色越来越鲜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在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的生物化石
11.(2024·江苏镇江·二模)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生物进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2024·江苏南通·二模)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类型 数据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桦尺蛾本身就存在着 ,有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 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 。
(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 ,而选择是 的。
(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 。
拓展训练
13.(2022·山东潍坊·二模)达芙妮小岛上的勇地雀最早的时候取食小种子。1977年,一场严重的干旱导致小种子植物大量死亡,具有较大鸟喙的勇地雀逐渐取食大花蒺藜的种子(大花蒺藜抗旱,种子较大,有着厚厚的外壳和尖锐的刺,只有大的鸟喙才能啄破取食)。如图为1975年—1979年勇地雀群体鸟喙的平均深度发生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勇地雀的喙因经常取食坚果而变化
B.干旱时勇地雀的喙短小是有利变异
C.干旱诱发了勇地雀鸟喙的变异。
D.环境变化决定勇地雀喙进化的方向
14.(2024·福建厦门·模拟预测)图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存哺乳动物
D.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哺乳动物
15.(2024·河南周口·二模)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中,南京大学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研究中确认,云南虫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类群,此项研究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②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③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④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⑤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气体
A.2个 B.3个 C.4个 D.0个
16.(2023·北京门头沟·一模)下图表示长颈鹿进化简图。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阐述错误的是( )
A.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 B.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C.②表示有利变异生存,不利变异淘汰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
17.(2022·内蒙古包头·一模)乌贼通过改变体色,使自己隐蔽在不同的环境里,有利于避敌和捕食。不同种类的乌贼变色能力有较大差异,如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蜂鸟短尾乌贼变色能力弱,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两种乌贼单位面积内神经元和色素细胞的数量及两者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乌贼通过改变体色避敌和捕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的原因可能是色素细胞和神经元数量更多
C.欧洲普通乌贼变色能力强的原因可能是单个神经元控制的色素细胞数量少而调控更精准
D.蜂鸟短尾乌贼的生活环境的色彩更加丰富
18.(2024·山西大同·三模)如图表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1)鸟类和[②] 都是由[①] 进化来的。
(2)裸子植物和[③] 的共同祖先是蕨类植物。
(3)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地层中 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 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科学家发现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这种昆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根据曲线可知,这种啄木鸟鸟喙的长度多数为 cm左右,而昆虫在树洞中的深度多数在7cm左右。鸟喙长短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
(5)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推断,这种啄木鸟鸟喙的进化趋势是 。可见, 因素和生物的 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