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2025年1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4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B
B
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共30分。
16.(1)噩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4分)
(2)概述: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主要是皇帝制度和
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主要是郡县制。(2点即可,共4分)影响: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
(3)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分)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2分)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17.(1)任选3例作答。每例人物(著作)2分,说明2分,共12分。
所选
医学人物/
材料
著作(6分)
简要说明(6分)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
材料一
扁鹄
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材料二
《黄帝内
《黄帝内经》于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总结当时的医学经
经》
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
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还发展
材料三
张仲景
“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
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这部著作发
《伤寒杂
材料三
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
病论》
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了“麻
材料四
华佗
沸散”,能实施外科手术。华佗还创编出“五禽戏”,帮
助人们强身健体。
五禽戏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
材料四
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领域:(1分)代表人物(或成就)。(2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题,共计25分。
18.(1)涿鹿之战(2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
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2)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分)
(3)变化: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扩展;晋国被韩赵魏
取代;周边民族部族与华夏族渐趋交融。(2分,任意1点即可)
积极作用: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
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
了华夏认同观念。(2分)
(4)举例:汉高祖时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2分)汉武帝时期:大举反击
匈奴。(2分)
机构: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河西四郡。(2分,写出1点即可)
(5)原因:适应政治上的需要,加强和巩固对广大北方地区的统治。(2分)
影响: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6)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调研
历史
2025年1月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
互借资料。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在规定范围内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678
9
1011
12131415
答案
1,近代中国,喊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
中止之理。”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邓世昌
2.圆明园的废墟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它警醒我们要记住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是
A.签订《南京条约》
B.接受“二十一条”
C.签订《马关条约》
D.公车上书的失败
4.“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
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传播
5.《近代中国八十年》中指出:“这一条约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没有规定割
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却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一条约是
A.《虎门条约》B.《天津条约
)C.
《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是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面粉厂和机
资本
日产量
时间
器磨坊(家)
(万元)
(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了对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的急剧扩张
7.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此后,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些出版物的出现,有利于传播
A.启蒙思想
B.三民主义
C.民主共和
D,马克思主义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
8.常州三杰之一的恽代英,曾在某历史事件中写下宣传单:“…日本人,现在又
在欧洲和会里强夺我们的青岛,强夺我们的山东…。”该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9.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工人运动首次高潮失利后,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
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随后,决定
A,发起五四运动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召开中共一大
D.进行工农红军长征
10.“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
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西柏坡会议
11.某党支部计前往遵义开展红色学习之旅。其学习主题可为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武装反抗,军旗升起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七大召开,指明方向
12.“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此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华北危机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3.右图是某连环画中的一页,描绘了
(37)按風原定
计划,
消灭了伪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斗争岁月。画
区队,部队准备
打大虎山,开灭武
面描绘的革命故事发生于
学同这股伪军,
夜里,江志海聚
A.国民革命时期
轴会神地学习
毛主席《论持久
B.红军长征期间
战中的教导“优
势而无准备,不
C.抗日战争时期
是真正的优势,
也没有主动,”
D.三大战役期间
14.毛泽东同志的诗词记录了中国革命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与下列历史地图对应
的诗句是
獅放军波江战设总前委
国民党军总部
国民党军长江防线
第放军第一阶段进攻方向
解放军第二阶段进攻方向
合肥⊙
解放军第三盼段进攻方向

汉阳口

杭州
湖口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5.张簪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收藏了大生纱厂、轮船公司等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
反映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