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寒假练习七年级科学:地球公转一、单选题1. 居住在某地的人从未感受过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图中该地处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如图所示,图甲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昼长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图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的模型图。当该地昼长时间为图甲中的Q点时,地球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 古时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成24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如图所示。下列各组节气中,杭州昼夜长短情况一致的是A.大暑、小满 B.立春、清明 C.谷雨、霜降 D.立秋、雨水4.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某地学生发现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在 ab 之间移动(如图甲所示),该地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5.小红分别于 2023年春分日、夏至日、国庆节和冬至日四个日期的正午时间,在我国某公园的同一地点以相同角度拍了下列四张照片,其中拍摄于冬至日的是 ( )A. B.C. D.6. 如图所示为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纬线a 是南回归线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7. 如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南、北极圈),四图所示时间中浙江省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8. 如图所示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日 ( )A.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C.杭州昼长夜短 D.杭州处于冬季9.如表所示为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白昼时间,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城市 甲 乙 丙 丁白昼 时间 5小时 30分 9小时 09分 11 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A.甲 B.乙 C.丙 D.丁10. 正午杆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范围有 ( )A.只有在赤道上 B.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上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二、填空题11.(2024七上·新昌月考)第十九届亚运会已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位置,太阳直射在 上。(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新昌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3)地球自乙运行到丙,太阳直射点从 逐渐南移到 。12.(2024七上·杭州月考)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图a为对接时的画面,图b为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四个位置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天宫二号”不属于天体系统____。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2)对接成功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b中的____位置附近。A.甲 B.乙 C.丙 D.丁13.(2024七上·萧山月考) 阅读下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北京时间2024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客机8月18日纽约时间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西五区) 机场起飞,抵达北京(东八区)。(1)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客机8月18日纽约时间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月19日3时19分 B.8月19日14时19分C.8月18日23时19分 D.8月18日1时19分(2)这架飞机起飞时间为纽约时间8月18日14时19分,到达北京时为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则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 )A.15时21分 B.14时21分 C.13时21分 D.12时21分14.(2024七上·萧山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至图乙中的 (填字母)。(2)下列选项中,与图乙中D日期同月的是____(填字母)。A.儿童节 B.元旦 C.国庆节 D.教师节(3)图乙中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 (填“向南”或“向北”)。15. 如图所示为某地一年内的昼夜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地位于 半球,理由是 。(2)A处的日出时间是 ,日落时间是 ,白昼长 小时。此时,太阳直射 。三、解答题16.读地球公转图(如图甲所示)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到①处和③处时,杭州市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2)太阳直射点从 B移动到D 时,杭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 。17. 如图所示,图甲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图乙是浙江省某地正午太阳光入室示意图。(1)在图甲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这一天,①处昼长为 小时。(3)将图甲中①②③三处按照黑夜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4)图乙中的E、F、G三天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5)图乙中的E、F、G三天中,最可能是图甲所表示的日子的是 。18. 如图所示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太阳光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上,是北半球的 (填“冬至”或“夏至”)日,时间是 月 日前后。(2)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填序号,下同)。(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按照白昼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19.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景区,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转身的地方”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到此后向 移动,太阳转身的时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接近 。(2)太阳“转身”当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在图甲中的 (填序号)。(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加热装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市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排管应朝向 (填“南”或“北”)方。当地球公转到图甲中③位置时,为了达到较好的集热效果,可以把图中支架E调 (填“高”或“低”)。20.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太阳光线A是 (填“冬至日”或“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1.如图甲所示为小明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1)小明忘记标注时间,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B是在 (填“夏季”或“冬季”)测绘的。(2)该现象可运用在房地产开发楼间距的确定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4.2-5乙所示)。浙江省湖州市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日的光照情况。(3)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市的楼间距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广州市的楼间距。(4)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存在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22. “梅雨”是指我国南部地区每年 5 月至 7月间,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天气现象。(1)梅雨季节期间,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如表所示为小科在梅雨季节记录的某地连续 7 天正午杆影长度,部分数据缺失是因为下雨而无法测量。则该年的夏至日的日期可能是 。日期 杆影长度/m 日期 杆影长度/m6 月 19 日 — 6 月 23 日 0.2346 月 20 日 0.237 6 月 24 日 0.2456 月 21 日 0.228 6月 25 日 —6 月 22 日 0.219 23. 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 ,并且公转时地轴是 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上,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 现象。(3)地球公转至④和①之间时,杭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4.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2) 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时间是 ,此时南半球是 季。(3) 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B 位置时,嘉兴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填“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往(方向) 移动,嘉兴的白昼将逐渐 。(4) 每年的教师节(9月10日)时,地球公转到 点之间。25.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台州市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该日可能是 (填“夏至日”或“冬至日”)。(2)下面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A.树影由长变短再变长B.形成 b点树影时刚好为正午时分C.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3)当地球按图乙中④→①→②的方向公转时,我们将观察到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 (填“长”或“短”)。26.北京时间2024年3月2 日13时32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成功出舱。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在图所示的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为 ( )A.① B.② C.③ D.④27.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阳光,但大家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正午时,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楼(A)把后楼(B)较低楼层的阳光挡住了。因此,房屋建筑设计师必须根据城市所在的纬度位置和太阳高度,确定合适的楼间距,以确保每天正午有一定的日照时间。(1)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是指 与地面的夹角。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最大。(2) 若要确定合适的楼间距,请你以嘉兴地区为例进行分析:要确保 B 楼一年四季每天正午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应以 (填“春分”“夏至”“秋分”或“冬至”)日正午时刻的日照情况为依据,请你解释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由于地球公转,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故答案为:A。2.【答案】D【知识点】地球公转【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读甲图可得,P点表示该地昼达到一年中最长,Q点所示白昼时间是12小时,以此来看,P指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Q指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昼夜平分。乙图中的④指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故答案为:D。3.【答案】A【知识点】地球公转【解析】【分析】春分(3 月 21 日左右)和秋分(9 月23 日左右)这两个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解答】同一地区的两个节气要想昼夜长短情况一致,这两个节气的太阳直射点必须在同一条纬线上,所表示的时间关于北半球的夏至(或冬至)对称,选项中只有小满和大暑关于夏至对称,符合条件。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解答】读图可得,①位于赤道上,②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③位于北回归线上,④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该地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在ab之间移动,其影子朝北,说明该地无太阳直射现象,该地位于北温带。图中④地位于北温带,故D正确。故答案为:D。5.【答案】A【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其正午时间小红的影子最长,图A符合该特点。故答案为:A。6.【答案】B【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之间做回归运动。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解答】A、图中的a指的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A错误;B、当直射点在①时,也就是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杭州是夏至,B正确;C、当直射点在b赤道上时,杭州市昼夜平分,C错误;D、造成直射点在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B【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①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出现极昼,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②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出现极昼,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③全球昼夜等长;④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浙江省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②④③①。故答案为:B。8.【答案】C【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结合图示来看,太阳直射点介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杭州昼长夜短;杭州处于冬季的时候太阳直射南半球,图示不符合。综上所述,故C正确。故答案为:C。9.【答案】D【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解答】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昼长小于12小时。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是白昼最长的一天,各地昼长大于12小时。表中四个地方中,只有丁地的白昼时间超过12小时,说明此地位于南半球。故答案为:D。10.【答案】C【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两条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杆影既有可能朝南,又有可能朝北,在北回归线以北杆影只会朝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杆影只会朝南。故答案为:C。11.【答案】(1)丙;赤道(2)昼渐短,夜渐长(3)北回归线;赤道【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丙位置。太阳直射在赤道上。(2)当地球位于丙位置时,时间为9月23日前后,昼夜平分;当地球位于丁位置时,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昼短夜长。从9月23日到10月8日, 新昌 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渐短,夜渐长。(3)公转轨道乙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与丙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之间。地球从乙位置运行到丙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从北回归线正向南移动,逐渐南移到赤道。12.【答案】(1)C(2)B【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1)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2)春分日为3月22日,夏至日为6月22日,秋分日为9月22日,冬至日为12月22日。【解答】(1)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三号及月球、地球都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包含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地月系不属于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2)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而秋分日为9月22日,S位置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日,那么乙位置为秋分日,因此对接成功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b中的乙位置附近,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B13.【答案】(1)A(2)D【知识点】地球自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1)从西五区到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所以相差13个小时,东八区的时间更早。(2)根据第一小题分析得出的飞机起飞的北京时间,可快速确定飞机飞行的时间。【解答】(1)东八区比西五区早13小时,所以当西五区的时间为18日14时19分时,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19日3时19分。故答案为:A。(2)由(1)可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9日3时19分,抵达时间为北京时间19日15时40分,则飞行时间为12时21分。故答案为:D。14.【答案】(1)A(2)D(3)向南【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3)A处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在6月22日前后,D处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时间在9月23日前后;C处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在12月21日左右;B处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时间为3月23日左右。【解答】(1)由图甲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属于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运行至图乙中的 A位置。(2)D位置是北半球的秋分,在9月23日前后。A、儿童节在6月1日,故A错误;B、元旦在1月1日,故B错误;C、国庆节在10月1日,故C错误;D、教师节在9月10日,故D正确。故答案为:D。(3)地球运行到A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运行至C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从A到C,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一直向南运动。15.【答案】(1)北;夏至日白昼长,冬至日白昼短(2)4时左右;20时左右;16;北回归线【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观察图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可以看到夏至日(6 月 22 日左右)白昼时间长,黑夜时间短;冬至日(12 月 22 日左右)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在北半球,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理由是夏至日白昼长,冬至日白昼短。(2)首先找到 A 点对应的时间。A 点对应的白昼开始时间(日出时间)是 4 时,白昼结束时间(日落时间)是20时。白昼时长可以通过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计算,即16小时。当白昼时长为 16 小时时,说明此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6.【答案】(1)相同(2)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四川的成都市位于北半球上,两位置上太阳都处于我们的南方,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都朝北,只不过在甲位置时,正午影子最短,丙位置时影子最长;(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太阳的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再到南回归线上,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故答案为:(1)相同;(2)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17.【答案】(1)(2)12(3)③①②(4)E;G(5)G【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绘图如下:(2)①地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昼长为12小时。(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②地夜长小于12小时,赤道上的①地夜长为12小时,北半球的③地夜长大于12小时,因此三地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③①②。(4)太阳高度越大的日子,白昼时间越长,从图乙中可以看出 E、F、G三天的太阳高度最大的是E,最小的是G,所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E,最短的是G。(5)因为图甲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E、F、G三天中G的太阳高度最小,所以G最可能是图甲所表示的日子。18.【答案】(1)南回归线;冬至;12;22(2)④(3)⑤④③②①【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是冬至日的典型光照特征,冬至日时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间是 12 月 22 日前后。(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④位于南回归线上,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2)在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赤道上昼夜等长。所以按照白昼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⑤④③②①。19.【答案】(1)南;90(2)①(3)南;高【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1)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界线。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后就会向南移动。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接近90°。(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是夏至日,在图甲中①位置对应的是夏至,所以太阳 “转身” 当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在图甲中的①。(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太阳在其南方天空的时间较多。为了更好地接收太阳辐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排管应朝向南方。当地球公转到图甲中③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变小,要想达到较好的集热效果,需要把图中支架调高,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更有利于接收太阳辐射。20.【答案】(1)朝南;夏至日(2)减小【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1)图中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太阳光从窗户照入,所以窗户是朝南的;图中光线A是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该节气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21.【答案】(1)夏季(2)冬至(3)大于(4)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北半球的夏季太阳高度大,正午的影子短。北半球的冬季太阳高度低,越往北,影子越长。【解答】(1)北半球的同一位置的夏季比冬季的太阳高度大,直射强,所以夏季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比冬季短,所以图B是在夏季测绘的。(2)北半球冬季冬至日正午的影子最长,所以湖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日的光照情况。(3)湖州的地理位置在广州的北边,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的楼间距应大于广州的楼间距。(4)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地球的公转会影响太阳高度的变化,越靠近赤道,太阳高度越大,越靠近两极,太阳高度越小。22.【答案】(1)昼长夜短(2)6月22 日【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梅雨季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2)从表格中可知,6月 22 日之前杆影长度越来越短,该日期之后杆影长度越来越长,则该年的夏至日是6 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答案】(1)自西向东;倾斜;一年(2)夏至;北回归线;极昼;极夜(3)昼长夜短;昼夜等长【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1)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并且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3)地球公转至④和①之间即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地区昼夜等长。24.【答案】(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向转动(2)春分日;赤道;3月21日前后;秋季(3)昼长夜短;南;变短(4)BC【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2)(4)A北半球春分,时间在3月21日前后,B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时间在6月22日前后,C位置为秋分,时间在9月23日前后,D位置为冬至日,时间在12月21日左右。(3)北半球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黑夜最长。【解答】(1)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如图所示(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 位置时,地球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为春分,时间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南半球是秋分,这天全球昼夜等长。(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B 位置时,该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在北半球的嘉兴的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这天太阳直射点在最北端,所以这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嘉兴的白昼逐渐变短。(4)B位置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C位置是北半球的秋分,时间在9月23日前后,所以9月10日,地球公转到BC之间。25.【答案】(1)冬至日(2)A;B(3)短【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1)浙江省台州市冬至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节气太阳高度最小。(2)一天中树影变化特点是:树影由长变短再变长,其太阳高度变化特点是低-高-低;形成b点树影时刚好为正午时分,此时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3)当地球按图中由丁北半球冬至日→甲春分日→乙夏至日的方向公转时,台州市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其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故答案为:(1)冬至日;(2)AB;(3)短。26.【答案】D【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解答】结合题意可知,3月2日介于冬至日(12月22 日前后)和春分日(3月21 日前后)之间,也就是图中的④。故答案为:D。27.【答案】(1)太阳光(2)冬至【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一般来讲,为了采光,太阳高度角越大楼间距应越小,太阳高度角越小楼间距应越大。正午太阳高度=90°一纬度差,纬度差为所求地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为保证采光效果,楼间距应该大于等于前楼正午最长的影长。【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2)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同一地方在不同季节,太阳高度不一样,嘉兴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太阳直射点永远在南边,因此在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此地太阳高度最小,小区底层采光条件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是一年之中最小的时候,根据楼高,确定楼间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