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寒假练习七年级科学:经纬网一、单选题1. 看完《天宫课堂》,同学们拿出地球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下列四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B.C. D.3.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C. D.4. 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B.全球只有360条经线C.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D.东经160°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5.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A.所有经线等长,所有纬线也等长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D.0°经线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6.下列有关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20°W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7.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点的纬度是南纬70° B.乙点的经度是西经60°C.甲点位于乙点的东北方向 D.甲、乙两点都位于北半球8.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B.B 点经纬度为130°W、70°NC.C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9.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是 ( )A.0°纬线 B.西经 20°经线C.东经160°经线 D.0°经线10. 如图所示为三幅图幅大小相同的经纬网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C.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11. 下列关于图中 A、B两点所在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的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C.A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D.B点位于高纬度地区12.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的经纬度是(10°S,70°E)B.乙点的经纬度是(20°S,60°W)C.甲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乙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13. 右图中的甲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二、填空题14.(2024七上·杭州期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指示 方向。0°经线以西为 经,用字母“ ”表示;(2)纬线共有 条,最长的一条是 。15.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 ,也叫 。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 。16.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 填写经纬度位置:甲 ,丙 。(2)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3) 丙位于甲的 方向。(4) 丙、丁之间的距离 (填“小于”或“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三、实验探究题17.(2024七上·临平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 【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经纬线 四、解答题18.(1)“登多高,看多远”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中R 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km),h 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下表中数据可知,离地越高, 越广。(2)如图所示,弧面 ab表示在A 点时所能观察到的范围,请结合图乙对“登高望远”作出解释。 。离地高度 h/m 1 2 10 20 50 100 1000可见范围 (均保留 整数) L/ km 4 5 11 16 25 36 11319. 如图所示为投影到白墙上的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 20°的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2)C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3)将经纬线上AB、AC、CD段距离从长到短排列: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20. 某货轮在如图所示的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翻沉地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填“南”或“北”)半球。(2)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 (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A 船位于 B 船的 方向。(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 (填字母),它去搭救遇险人员应该向 方向航行。21.如图所示,A、B、C、D 为地球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2)在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 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 的长短关系是 。22.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小明行走在地球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 ,他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2)图乙中的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是 (填字母)。(3)A点在E 点的 方向。23. 读北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填字母,下同)。A.60°W、40°N B.60°E、40°SC.60°E、40°N D.60°W、40°S(2)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____。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4. 如图所示为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A 点的经纬度: 、 。(2) A 点在C 点的 方向。(3) 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位于B 地的 方向,假设有两人分别沿 A、D所在经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终他们将在 会合。(2)经纬网2所示的区域,是由经纬网1中的阴影区域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为: 。(3)甲、乙、丙、丁四块阴影区域,位于中纬度的是 和 ,位于南半球的是 和 ,位于东半球的是 和 。(4)甲、丙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甲 丙(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经线与纬线【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A、根据所学,每条经线都是一条弧线,A错误;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错误;C、经线的长度都相等,C正确;D、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A【知识点】经线与纬线【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a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答案为:A。3.【答案】C【知识点】经线与纬线【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解答】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答案为:C。4.【答案】A【知识点】经线与纬线【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解答】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符合题意。B、全球有无数条经线,不符合题意。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不符合题意。D、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5.【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不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0°纬线就是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故答案为:B。6.【答案】B【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解答】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A错误;B、25°纬线位于低纬度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故B正确;C、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故C错误;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B【知识点】经度与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读图分析可知:A.依据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纬度为南纬10°,故A错误;B.依据经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度是西经60°,故B正确;C.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故C错误;D.甲、乙两点都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经度与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解答】图示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查图可知,A点位于B 点的西南方向,故A错误;B.B点经纬度为(70°N,130°E),故B错误;C.C点(50°N,140°E)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C错误;D.D 点的经度是 160°E,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故D正确。故答案为:D。9.【答案】D【知识点】经度与纬度【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解答】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是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A、甲、乙两图相比较,图甲表示的范围比图乙表示的范围小,可判断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故A正确;B、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C、由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A、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故A错误。B、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知,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故B错误。C、A点的经纬度为(90°E,26.5°N),所以A点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C正确。D、B点位于赤道上,属于低纬度地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读图可知,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向南变大为南纬判定。甲的经纬度是西经70°,南纬10°,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AC错误;乙的经纬度是西经60°,南纬20°,位于西半球、南半球,B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甲点的经度大约是170°E,纬度大约是70°N。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甲点纬度为70°N,所以甲位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甲点经度为170°E,所以甲位于西半球。故答案为:C。14.【答案】(1)南北;西;W(2)无数条;赤道【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解析】【分析】(1)根据经线指示的方向进行解答;(2)纬线的长度进行解答。【解答】(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2)纬线共有无数条,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答案为:(1)南北;西;W;(2)无数条;赤道。15.【答案】经线;子午线;经度【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解析】【分析】地球仪上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解答】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16.【答案】(1)(170°W,60°S);(170°E,70°S)(2)甲、丙(3)西南(4)小于【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解答】(1)从图上看,这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线地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箭头指向东,所以甲是西经,乙、丙、丁是东经,这是南半球,纬度都是南纬,所以甲的经纬度是(60°S,170°W),丙的经纬度是(70°S,170°E)。(2)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一直到160°E,根据四点的经度可以看出只有乙和丁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在东半球的是乙、丁,位于西半球的是甲、丙 。(3)在同一纬线上是正东和正西的关系,根据在南半球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因此甲在乙的正东方向。南纬是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假如两点得经度不在同一范围,当两者度数之和大于180度,东经在西,西经在东,所以丙在甲的西南方向。(4)由于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高,长度越短。丙、丁和乙、丙之间的经线距离是一样的,但是丙、丁的纬线距离小于乙、丙的纬线距离,丙、丁的纬度高于乙、丙的纬度,所以丙、丁的距离小于乙、丙的距离。17.【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 - 1522 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终回到了西班牙。这次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地球是平的,船队一直向西航行最终会到达一个边界或者掉下去,但实际上他们能够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2)(30°N,120°E)(3)待改进;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解析】【分析】(1)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其缩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其中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极点是指地轴与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交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弧线,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解答】(1)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 - 1522 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终回到了西班牙。这次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地球是平的,船队一直向西航行最终会到达一个边界或者掉下去,但实际上他们能够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乙,可判断台州的经纬度为(30°N,120°E)。(3)读图丙,这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该作品等级为待改进。18.【答案】(1)可见范围(2)由图乙可知,在A点观察时可见范围是弧面 ab,在 B点观察时可见范围是弧面 cd,因弧面 cd范围大于弧面 ab,故登得高望得远【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可见范围L与观察者眼晴离地面的高度有关,离地越高,可见范围越广;(2)由图乙可知,在A点观察时可见范围是弧面 ab,在 B点观察时可见范围是弧面 cd,因弧面 cd范围大于弧面 ab,故登得高望得远。19.【答案】(1)70°E;160°E(2)(30°N,70°E)(3)AC、CD、AB(4)不能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能到达 B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沿AB 两点所在纬线圈绕地球一圈.【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1)图中的经线将180°平均分成6份,故每两条经线之间跨越 30°,最左边的经线是 20°W,由西经20°到①跨越30°,故①为10°E,②③④⑤⑥分别为 40°E、70°E、100°E、130°E、160°E。(2)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C点的位置是(30°N,70°E)。(3)地球仪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从赤道往两极依次缩短,故CD>AB。地球近似正球体,故可认为两条相对的经线围成的经线圈与赤道长度相等,CD所在纬线圈明显小于赤道,故AC>CD,即AC>CD>AB。(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 A 点出发一直向北走不能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能到达 B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沿AB 两点所在纬线圈绕地球一圈。20.【答案】(1)东;北(2)纬线;正西(3)A;东北【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出事地点的纬度是60°N,经度大约是125°E,所以出事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可知,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纬线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A船位于B船的正西方向。(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A,它应该向东北方向航行去搭救遇险人员。21.【答案】(1)(30°N,15°E)(2)AB【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解析】【分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 (1)东经和西经的判定方法: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的判定方法:纬度度数向北变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的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位置是(30°N,15°E)。(2)在相同的经度范围中,越靠近赤道处的纬线长度越长,所以AB22.【答案】(1)(50°S,20°E);南(2)C(3)正南【知识点】经度与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解答】(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甲中,小明脚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50°S,20°E)。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他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2)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经20°与西经160°,所给五个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C;(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E点的正南方向。故答案为:(1)(50°S,20°E);南;(2)C;(3)正南。23.【答案】(1)C(2)A【知识点】经纬网;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解析】【分析】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1)读图可知,甲的经度是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是向北增大为北纬。因此甲地的经纬度是(60°E、40°N),故选C。(2)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图中可知,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60°E、40°N),乙的经纬度(20°N,80°E),从经度上看,乙位于甲的东面,从纬度看,乙位于甲的南面,所以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故选A。24.【答案】(1)120°E;30°N(2)东北(3)东【知识点】经纬网【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解答】(1)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依据本初子午线(0°)的位置,可判定,A点的经度为120°E;依据纬度的判读方法,可判定,A点的纬度是30°N;由此可判定,A点的经纬度是120°E,30°N。(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B点(120°E,30°S)既在南半球,又在东半球。25.【答案】(1)正南;南极点(2)丙;(30°S,30°E)(3)甲;乙;丁;丙;丙;乙(4)小于【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 地位于B 地的正南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南极点位于地球最南端,故两人分别沿 A、D所在经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终他们将在南极点会合。(2)读图可知,经纬网2图中所示的区域经度范围为 20°E~40°E,纬度范围为20°S~40°S,地处东半球和南半球,排除位于北半球的甲、乙和位于西半球的丁;故图中所示区域是阴影区域丙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读图,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经线的数盾往东增加为东经,往西增加为西经,所以①点的坐标为(30°S,30°E)。(3)读图可知,甲和乙位于中纬度;丁和丙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乙和丙位于 20°W 以东、160°E 以西的东半球。(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极点外,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甲、丙两个阴影区域相比,跨经纬度相同,甲阴影区域纬度高,纬线的长度短,实际面积小,故甲实际面积小于丙实际面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