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试题(到第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试题(到第2章)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试题(到第2章)
(2024七上·文成期中)世界上最大鲍鱼品种是红鲍,分布于美国加州、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读下表中关于加州红鲍的捕捞许可 ,回答下列各题:
捕捞许可证 : 需要办理钓鱼证和鲍鱼许可证。
捕捞时间 : 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8月1日至11月30日,每天的捕捞时间为上午8时到日落后一个半小时 。
捕捞地点 : 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
捕捞 尺寸 : 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厘米)。
捕捞数量 : 每天最多捕捞3只,全年限额为18只 。
1.如图是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地图,请从图中找出红鲍捕捞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
2.红鲍是鲍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体重在2000克左右,贝壳直径可达28厘米
以上。生活在海水中,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通常为黑色,有时具明暗相闯的条纹。据此可判断红鲍为
A.刺胞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鱼类
3.被捕捞上岸的红鲍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cm)。为了方便捕捞者在水下快速判断所捕红鲍是否符合捕捞尺寸,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规格的测量工具
A.量程0~10cm 最小刻度1mm B.量程0~20cm 最小刻度1mm
C.量程0~50cm 最小刻度1cm D.量程17.8cm 无最小刻度
4.美国加州红鲍的经济价值很高,捕捞却有很多的限制,对这些“限制”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限制捕捞时间是为了保护红鲍的繁殖期
B.限制捕捞地点不利用红鲍相关产业开发
C.限制捕捞尺寸有利于保护未成年的红鲍
D.限制捕捞数量有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1.B
2.C
3.D
4.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分析红鲍捕捞地点。
(2)红鲍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这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
(3)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
(4)限制捕捞地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红鲍资源,合理规划捕捞区域,防止过度捕捞,对红鲍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1.从文本可知,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在地图中观察,甲、丙、丁位置不符合旧金山以北的要求,只有乙位置在旧金山以北。
故答案为:B。
2.红鲍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这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刺胞动物有刺细胞,如水螅、水母等;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外骨骼,如昆虫、虾蟹等;鱼类有鳃、鳍等结构,而红鲍这些结构特征都不明显,所以根据其身体柔软等特点可判断为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C。
3.因为要求贝壳宽度必须超过 17.8cm,量程 17.8cm 无最小刻度的工具可以快速判断红鲍是否达到捕捞尺寸。A 选项量程不够;B 选项量程虽然够,但有最小刻度,在水下使用相对复杂;C 选项量程过大且最小刻度为 1cm,精度不够准确且在水下操作也不方便。
故答案为:D。
4.A 、限制捕捞时间为每年的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以及 8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避开了红鲍可能的繁殖期,有利于保护红鲍繁殖,是合理的。
B 、限制捕捞地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红鲍资源,合理规划捕捞区域,防止过度捕捞,对红鲍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而不是不利于开发,该选项不合理。
C 、限制捕捞尺寸,要求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 7 英寸(约 17.8 厘米),这样可以避免捕捞未成年的红鲍,有利于红鲍种群的繁衍,是合理的。
D 、限制捕捞数量,每天最多捕捞 3 只,全年限额为 18 只,有利于控制捕捞量,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合理的。
故答案为:B。
5.(2024七上·文成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州十九号载人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怀揣着少年时梦想的“90后”开始进入太空执行任务。“10后”的小文对航天航空十分感兴趣,并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人造卫星技术,中国是遥遥领先世界吗?
B.人造卫星损坏后,一定会掉落回地面吗?
C.人造卫星轨道倾角越大,发射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吗?
D.人造卫星越高,在地球上能够同时看到它的区域就越大吗?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它通常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解答】A、“人造卫星技术,中国是遥遥领先世界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比较和评价,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地位的判断,而非基于科学原理、观察或实验的科学研究问题。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很难用科学方法去验证中国是否 “遥遥领先”,因为 “领先” 的标准可能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广泛性、成本等多种复杂因素,而且不同的人对于 “遥遥领先” 的定义可能不同。
B 、“人造卫星损坏后,一定会掉落回地面吗?” 这个问题是基于人造卫星在太空的运行原理和地球引力等科学知识提出的。可以通过研究人造卫星在不同损坏情况下的轨道变化、引力作用等因素,利用科学方法来回答,属于科学问题。
C 、“人造卫星轨道倾角越大,发射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吗?” 这涉及到人造卫星发射的能量与轨道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万有引力等科学原理提出的,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模拟等科学方法来研究,属于科学问题。
D 、“人造卫星越高,在地球上能够同时看到它的区域就越大吗?” 这个问题与人造卫星的高度、地球的几何形状、光学原理等科学知识有关,可以通过几何光学模型、卫星轨道计算等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答,属于科学问题。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文成期中)实验是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文班级开展了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活动,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小文解剖并用放大镜观察如图的洋葱,发现内表皮是无色透明的,切开时有刺鼻气味。据此可以判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中
A.有叶绿体,有液泡 B.有叶绿体,无液泡
C.无叶绿体,有液泡 D.无叶绿体,无液泡
7.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对细胞染色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是小文在移动装片,则小文视野中细胞移动方向为
A. B. C. D.
【答案】6.C
7.D
8.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6.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般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的叶肉细胞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没有叶绿体。
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之一,储存着细胞液,其中包含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洋葱切开时有刺鼻气味,这是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液泡。
故答案为:C。
7.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梁液浸润整个标本。ABC均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当移动装片时,装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细胞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箭头方向是向左,那么视野中细胞移动方向则为向右。
故答案为:D。
9.(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共同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K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L可以表示卵生
C.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N可以表示水生动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章鱼:软体动物,变温,水生,卵生,无脊柱。
鲸鱼:哺乳动物,恒温,水生,胎生,有脊柱。
草鱼:鱼类,变温,水生,卵生,有脊柱。
【解答】A 、章鱼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所以 K 不能表示体温恒定,该选项观点不正确。
B 、章鱼是卵生,草鱼也是卵生,所以 L 可以表示卵生,该选项观点正确。
C 、鲸鱼和草鱼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 M 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该选项观点正确。
D 、章鱼生活在水中,鲸鱼也生活在水中,草鱼也可以生活在水中,所以 N 可以表示水生动物,该选项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A。
10.(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小文在探究水的冷却变化规律时绘制的“水的冷却曲线”图,并得出以下4条结论,其中不准确的是
A.水的初温为70℃,末温为室温,约26℃
B.水从开始冷却至室温大约用了32.5分钟
C.水的冷却速度是不均匀的,先快后慢
D.水温(高于室温时)与室温温差越大冷却速度越快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反常膨胀
【解析】【分析】水在冷却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水传递到周围环境中。开始时,水与室温温差较大,热量传递快,冷却速度快,随着水温逐渐接近室温,温差变小,热量传递变慢,冷却速度也就变慢了。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冷却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传递和温度变化的规律。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水的温度是 70℃,最后温度稳定在约 26℃,而室温通常就是水冷却到最后稳定的温度,所以该选项准确。
B 、观察图像,水温在大约 17.5 分钟时基本稳定在室温,即水从开始冷却至室温大约用了 17.5 分钟,该选项错误。
C、图像中温度下降的斜率先大后小,说明水的冷却速度不均匀,先快后慢,该选项准确。
D 、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与室温温差越大时,相同时间内温度下降得越快,即冷却速度越快,该选项准确。
故答案为:B。
11.(2024七上·文成期中)科学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中,爱探索的小文回家后又做了一次鸡蛋的浮沉实验。如图所示是小文准备的实验器材。
表一
鸡蛋状态 实验室 家里
沉底 小于6勺 1勺
悬浮 6勺 2勺
漂浮 大于6勺 3勺
(1)图中的筷子相当于实验室器材中的    。
(2)小文在清水中加入一勺食盐后,观察到鸡蛋在盐水中的状态和实验室中一样,鸡蛋是   (填“横着”或 “竖着”)在水中。
(3)表一是小文在实验室和在家记录的实验数据。结合数据和经验,分析两次实验使鸡蛋漂浮所需的勺数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玻璃棒
(2)竖着
(3)主要原因是家里的汤勺比实验室的药匙大很多(回答规格不一样也可)
或者家里杯子里的水量比实验室烧杯的少很多(回答水量不一样也可)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鸡蛋的密度是相对固定的,在清水中,水的密度小于鸡蛋密度,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小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下沉;随着加入食盐,盐水密度逐渐增大,当盐水密度等于鸡蛋密度时,鸡蛋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继续加盐,盐水密度大于鸡蛋密度,鸡蛋排开盐水的重力大于鸡蛋重力,鸡蛋就会漂浮。
【解答】(1)在实验室中,玻璃棒常用于搅拌液体等操作,图中的筷子在实验中也起到了类似搅拌的作用,帮助食盐更好地溶解在水中,所以筷子相当于实验室器材中的玻璃棒。
(2)一般情况下,鸡蛋在盐水中会竖着在水中,这是因为鸡蛋的形状和密度分布等因素,使其在受到浮力作用时呈现出这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3)汤勺规格不同:家里的汤勺比实验室的药匙大很多,这意味着每次用家里的汤勺加盐,加入的食盐量会比用实验室药匙加盐多很多。例如,可能实验室的药匙一勺盐的质量是 1 克,而家里的汤勺一勺盐的质量是 5 克,那么要使鸡蛋达到相同的漂浮状态,由于家里汤勺加的盐量多,所需的勺数就会少很多。
水量不同:家里杯子里的水量比实验室烧杯的少很多。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水量少时,要使液体密度达到使鸡蛋漂浮的程度,所需加入的盐相对较少,也就导致了所需勺数的差异。比如,实验室烧杯中有 500 毫升水,家里杯子中只有 200 毫升水,那么使 200 毫升水达到与 500 毫升水相同的密度使鸡蛋漂浮,所需的盐量会少,勺数也就少了。
12.(2024七上·文成期中)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文进行了下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可以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
(2)为了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小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 。(可多选)
(每个方案都要多次重复)
A.在蜗牛正前方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
B.在蜗牛正前方15cm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C.在蜗牛正后方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
D.在蜗牛正后方15cm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E.在蜗牛左侧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在右侧15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3)在蜗牛爬过的地方总是有一条亮晶晶的痕迹,这是蜗牛的   (填器官名)分泌的。
(4)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明调查并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
干燥的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11
潮湿的花盆底下 21
干草地中 2
【答案】(1)放大镜
(2)B;C;E
(3)腹足(足)
(4)阴暗潮湿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据此解答。
【解答】(1)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因此选择放大镜最合适。
(2)A 、在蜗牛正前方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蜗牛可能会因为糖水的味道而靠近,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如视觉等),不能确定仅仅是因为嗅觉,所以该方案不太能准确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
B 、在蜗牛正前方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食醋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蜗牛有嗅觉,可能会对这种气味产生反应(如避开等),多次重复实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该方案可行。
C 、在蜗牛正后方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若蜗牛能闻到气味,可能会转身去寻找,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能较好地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该方案可行。
D 、在蜗牛正后方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与 B 选项类似,若蜗牛有嗅觉,可能会对食醋气味做出反应,多次重复可用于判断,该方案可行。
E 、在蜗牛左侧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在右侧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这样可以对比蜗牛对不同气味的反应,若蜗牛有嗅觉,可能会表现出对某一侧气味的偏好,多次重复实验能更准确地判断,该方案可行。
综上,答案为 BCE。
(3)蜗牛在爬行时,腹足(足)会分泌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减少爬行时的摩擦力,帮助蜗牛更好地移动,同时也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痕迹。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干燥的水泥路上没有蜗牛,说明干燥的环境不适合蜗牛生存。
水槽边的石头下有 11 只蜗牛,这里相对比较潮湿且有一定的遮蔽物,环境较为阴暗。
潮湿的花盆底下有 21 只蜗牛,是发现蜗牛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潮湿且阴暗,符合蜗牛的生存需求。
干草地中只有 2 只蜗牛,说明干燥的草地也不是蜗牛理想的生存环境。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13.(2024七上·文成期中)小文在参加文成县百丈漈研学活动时,拍摄了很多植物照片(如图所示),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些植物,小文绘制了如下二歧检索表。
银杏 未知名 鸡爪槭 芒萁 卷柏 短绒藻
(1)甲处应填    。
(2)植物E代表上图中的哪种植物?    。
(3)图中有一未知名植物,请你说说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帮助小文确认植物名称。(至少写2种方法)
【答案】(1)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皮包被)
(2)卷柏
(3)方法一:植物照片上传网络(如百度识图),利用网络鉴别
方法二:通过查找当地的植物手册,进行对照鉴别
方法三:询问植物学专家、生物老师或园林员等熟悉植物的人
方法四:采集标本,送相关部门进行植物鉴定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1)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在常见植物中,银杏是裸子植物,而鸡爪槭是被子植物。所以甲处应填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皮包被)”,这样可以将被子植物(如鸡爪槭)和裸子植物(如银杏)区分开来。
(2)芒萁和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是无种子植物,且有茎、叶。蕨类植物中,卷柏的茎不光滑,芒萁的茎相对光滑。
所以植物 E 代表卷柏。
(3)确认未知植物名称的方法
方法一: 植物照片上传网络(如百度识图),利用网络鉴别:现在有很多图像识别软件和网站,将拍摄的植物照片上传后,它们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库对比,提供可能的植物名称和相关信息。但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核实。
方法二: 通过查找当地的植物手册,进行对照鉴别:不同地区有其特有的植物种类和分布,当地的植物手册通常会详细记录该地区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可以根据未知植物的照片和观察到的特征,与手册中的内容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植物名称。
方法三: 询问植物学专家、生物老师或园林员等熟悉植物的人:这些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植物知识和经验,他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准确地识别植物,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方法四: 采集标本,送相关部门进行植物鉴定:如果对植物的准确鉴定非常重要,可以采集植物的标本(注意要合法采集,不破坏生态环境),送到专业的植物研究机构、植物园或相关部门,由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进行鉴定,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
14.(2024七上·文成期中)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兴趣小组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水仙花种球,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水仙花种球生根速度。
(1)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该实验是否一定需要光照?   。
(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3)该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建议每组多增加水仙花种球的数量,目的是   。
(4)请预测实验结果,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不需要
(2)水仙花种球根部到水面距离对生根速度的影响
(3)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预测结果:生根速度:甲组>乙组>丙组
理由:植物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水仙花种球在生根阶段,主要是依靠种球自身储存的养分来生长,此时光照不是生根的必要条件。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种球也能够进行生根等生理活动,所以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该实验不一定需要光照。
(2)从实验设置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组水仙花种球的区别在于根部到水面的距离不同,其他条件如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并且是观察记录水仙花种球的生根速度。所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仙花种球根部到水面距离对生根速度的影响。
(3)每组增加水仙花种球数量的目的在科学实验中,仅使用少量样本进行实验可能会因为个别样本的特殊性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存在偶然性。每组多增加水仙花种球的数量,可以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得到的数据更能反映普遍情况,能够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科学性。
(4)预测结果:生根速度甲组 > 乙组 > 丙组。
理由:植物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甲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相对较小,根部更容易接触到空气,有利于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为根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物质,促进生根;乙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大于甲组,根部接触空气相对较少,生根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丙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最大,根部接触空气最少,呼吸作用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根的生长,所以生根速度最慢。因此,预测生根速度为甲组 > 乙组 > 丙组。
15.(2024七上·文成期中)胶头滴管是实验室取少量液体时常用的仪器。小文想知道实验室不同规格的胶头滴管每次滴落一点液体时的体积是多少。请你帮助小文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可选材料:10mL量筒(最小刻度1mL)、20mL量筒(最小刻度1mL),5mL注射器(最小刻度0.2mL)、10mL注射器(最小刻度0.5mL),大、中、小规格胶头滴管各5支,清水,红墨水,烧杯,不吸水的橡皮泥,记号笔等。
【答案】①选择5mL的注射器,拔掉活塞,前端用不吸水橡皮泥堵住,竖直放置水平桌面上。
②用小号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红墨水,滴入注射器中,并记录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
③更换不同的小号胶头滴管多次重复步骤①②,取平均值后,计算每次一滴体积。
④更换中号、大号胶头滴管重复步骤①②③,比较最后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胶头滴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主要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一、结构组成
胶头:通常由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用于挤压和吸取液体。
玻璃管:一般为细长的玻璃管,一端连接胶头,另一端为尖嘴状,便于精准滴加液体。
二、使用方法
吸取液体:先捏紧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将滴管伸入液体中,松开胶头,液体就会被吸入滴管中。注意不要让滴管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污染试剂。
滴加液体:将滴管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轻轻挤压胶头,使液体逐滴落下。滴加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污染试剂或滴管。
【解答】测定实验室不同规格胶头滴管每次滴落一点液体的体积。
①选择5mL的注射器,拔掉活塞,前端用不吸水橡皮泥堵住,竖直放置水平桌面上。
②用小号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红墨水,滴入注射器中,并记录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
③更换不同的小号胶头滴管多次重复步骤①②,取平均值后,计算每次一滴体积。
④更换中号、大号胶头滴管重复步骤①②③,比较最后结果,得出结论。
16.(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文制作的人和几种动物的生物分类等级图。
(1)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    。
(2)从图中找出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犬的亲缘关系更近的理由    。
(3)小文认为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小文观点是否完善,结合以下资料,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1:灵长目现存约15科,其中 人科有4个属,共8种。
资料2:食肉目现存有8科,其中猫科有15属,猫属共有26种。
【答案】(1)界、门
(2)虎和猫同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而虎与犬只同属哺乳纲、食肉目,不同科。两种生物相同的分类等级越多,它们的共同特征越多。
(3)不完善,“属”的分类等级比“科”低,但人科只有4属8种,猫属却有26种。故“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这个观点并不完善。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解答】(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从哺乳纲开始往下分类,缺少了界和门这两个较大的分类等级。
(2)生物分类等级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虎和猫同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而虎与犬只同属哺乳纲、食肉目,不同科。虎和猫相同的分类等级更多,这意味着它们在进化历程中分化的时间相对较晚,具有更多的共同祖先特征,所以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犬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文认为 “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这个观点是不完善的。
从资料 1 和资料 2 可以看出,灵长目(分类等级较高)现存约 15 科,人科(灵长目下的科)只有 4 个属,共 8 种;而食肉目(分类等级较高)现存有 8 科,猫科(食肉目下的科)有 15 属,猫属(猫科下的属,分类等级较低)却有 26 种。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较低分类等级的属所含的物种数量可能比更高分类等级的目或科还多。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一定越多,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不同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分布等多种因素。
17.(2024七上·文成期中)小文想知道巨屿某奶茶店的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纸杯奶茶哪种最经济。购买了每种奶茶各4杯,并用量筒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值 一杯单价
小杯 278mL 281mL 260mL 281mL ____ 8
中杯 405mL 398mL 398mL 403mL 401mL 11
大杯 504mL 497mL 498mL 501mL 500mL 12.5
超大杯 700mL 702mL 698mL 700mL 700mL 17.5
(1)使用量筒时应该如何读数?    。
(2)小杯奶茶的平均值    。
(3)请通过计算并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哪种纸杯奶茶最经济。
【答案】(1)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平视凹陷液面最低处
(2)280mL
(3)方法一:8元÷280mL≈0.0286元/mL
11元÷401mL≈0.0275元/mL
12.5元÷500mL=0.025元/mL
17.5元÷700mL=0.025元/mL
大杯和超大杯每毫升奶茶的价格一样比小杯和中杯的便宜
但超大杯的纸杯成本价高于大杯,并且超大杯纸杯的回收价高于大杯,综上所述,超大杯的奶茶最经济。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取刻度值。
(2)根据表格数据求平均数。
(3)根据奶茶的单价计算。
【解答】(1)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取刻度值,这样可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因仰视或俯视而产生误差。
(2) 小杯奶茶四次测量的体积分别为 278mL,281mL,260mL,281mL其中260mL差距太大,舍去。
(3)8元÷280mL≈0.0286元/mL
11元÷401mL≈0.0275元/mL
12.5元÷500mL=0.025元/mL
17.5元÷700mL=0.025元/mL
大杯和超大杯每毫升奶茶的价格一样比小杯和中杯的便宜
但超大杯的纸杯成本价高于大杯,并且超大杯纸杯的回收价高于大杯,综上所述,超大杯的奶茶最经济。
18.(2024七上·文成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温度计,制作温计,
评价温度计和改进温度计四个环节。
(1)【设计】观察温度计结构,选择下列合适材料,绘制自制温度计示意图。
可选材料:直径为3mm、5mm的细玻璃管,体积为5mL、10mL的玻璃瓶,水、酒精、红墨水、贴纸、烧杯、橡皮筋、刻度尺、记号笔、胶水等。
温度计结构 自制温度计示意图
 
(2)【制作】
①按照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自制温度计。
②将自制温度计放入20℃的冷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a。
③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放入60℃的热水中,待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b。
④   ,在贴纸上标出相关刻度。
⑤用自制温度计测量一杯35℃的温水,检验自制温度计的性能。
(3)【评价】如图甲是小文同学用自制温度计测量35℃温水时的照片。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产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与普通温度计 结构一致 较普通温度计 少1~2处结构 较普通温度计 少2处以上结构
测量误差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0~1℃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1~2℃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大于2℃
刻度绘制 有标明5℃和75℃ 有标明5℃或75℃ 未标明5℃和75℃
请根据上述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测量误差”一项对小文同学制作温度计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4)【改进】小文制作的温度计刻度在“刻度绘制”评价为待改进,请说出如何绘制5℃或者75℃的方法。(已知小文绘制的温度计刻度60℃与20℃距离5cm)
【答案】(1)
(2)用刻度尺测出ab间距离,计算每厘米(毫米)代表的温度
(3)优秀,因为被测水温为35℃,自制温度计读数为34.4℃,误差在0到1℃以内,所 以评价为优秀。
(4)(20℃-5℃)×[5cm÷(60℃-20℃)]=1.875cm
或(75℃-60℃)×[5cm÷(60℃-20℃)]=1.875cm
在20℃下方1.875cm处标为5℃(或在60℃上方1.875cm处标75℃)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实际设计画出设计图。
(2)按照步骤填写。
(3)根据上述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测量误差”一项对小文同学制作温度计进行评价。
(4)通过计算,说明如何绘制5℃或者75℃的方法。
【解答】(1)设计的温度计如图:
(2)【制作】
①按照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自制温度计。
②将自制温度计放入20℃的冷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a。
③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放入60℃的热水中,待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b。
④用刻度尺测出ab间距离,计算每厘米(毫米)代表的温度,在贴纸上标出相关刻度。
⑤用自制温度计测量一杯35℃的温水,检验自制温度计的性能。
(3)根据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 “测量误差” 一项的标准,优秀的标准是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0~1℃,被测水温为35℃,自制温度计读数为34.4℃,误差在0到1℃以内,所 以评价为优秀。
(4)(20℃-5℃)×[5cm÷(60℃-20℃)]=1.875cm
或(75℃-60℃)×[5cm÷(60℃-20℃)]=1.875cm
在20℃下方1.875cm处标为5℃(或在60℃上方1.875cm处标75℃)
1 / 1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检测试题(到第2章)
(2024七上·文成期中)世界上最大鲍鱼品种是红鲍,分布于美国加州、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读下表中关于加州红鲍的捕捞许可 ,回答下列各题:
捕捞许可证 : 需要办理钓鱼证和鲍鱼许可证。
捕捞时间 : 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8月1日至11月30日,每天的捕捞时间为上午8时到日落后一个半小时 。
捕捞地点 : 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
捕捞 尺寸 : 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厘米)。
捕捞数量 : 每天最多捕捞3只,全年限额为18只 。
1.如图是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地图,请从图中找出红鲍捕捞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
2.红鲍是鲍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体重在2000克左右,贝壳直径可达28厘米
以上。生活在海水中,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通常为黑色,有时具明暗相闯的条纹。据此可判断红鲍为
A.刺胞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鱼类
3.被捕捞上岸的红鲍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cm)。为了方便捕捞者在水下快速判断所捕红鲍是否符合捕捞尺寸,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规格的测量工具
A.量程0~10cm 最小刻度1mm B.量程0~20cm 最小刻度1mm
C.量程0~50cm 最小刻度1cm D.量程17.8cm 无最小刻度
4.美国加州红鲍的经济价值很高,捕捞却有很多的限制,对这些“限制”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限制捕捞时间是为了保护红鲍的繁殖期
B.限制捕捞地点不利用红鲍相关产业开发
C.限制捕捞尺寸有利于保护未成年的红鲍
D.限制捕捞数量有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5.(2024七上·文成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州十九号载人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怀揣着少年时梦想的“90后”开始进入太空执行任务。“10后”的小文对航天航空十分感兴趣,并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人造卫星技术,中国是遥遥领先世界吗?
B.人造卫星损坏后,一定会掉落回地面吗?
C.人造卫星轨道倾角越大,发射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吗?
D.人造卫星越高,在地球上能够同时看到它的区域就越大吗?
(2024七上·文成期中)实验是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文班级开展了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活动,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小文解剖并用放大镜观察如图的洋葱,发现内表皮是无色透明的,切开时有刺鼻气味。据此可以判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中
A.有叶绿体,有液泡 B.有叶绿体,无液泡
C.无叶绿体,有液泡 D.无叶绿体,无液泡
7.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对细胞染色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是小文在移动装片,则小文视野中细胞移动方向为
A. B. C. D.
9.(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共同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K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L可以表示卵生
C.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N可以表示水生动物
10.(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小文在探究水的冷却变化规律时绘制的“水的冷却曲线”图,并得出以下4条结论,其中不准确的是
A.水的初温为70℃,末温为室温,约26℃
B.水从开始冷却至室温大约用了32.5分钟
C.水的冷却速度是不均匀的,先快后慢
D.水温(高于室温时)与室温温差越大冷却速度越快
11.(2024七上·文成期中)科学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中,爱探索的小文回家后又做了一次鸡蛋的浮沉实验。如图所示是小文准备的实验器材。
表一
鸡蛋状态 实验室 家里
沉底 小于6勺 1勺
悬浮 6勺 2勺
漂浮 大于6勺 3勺
(1)图中的筷子相当于实验室器材中的    。
(2)小文在清水中加入一勺食盐后,观察到鸡蛋在盐水中的状态和实验室中一样,鸡蛋是   (填“横着”或 “竖着”)在水中。
(3)表一是小文在实验室和在家记录的实验数据。结合数据和经验,分析两次实验使鸡蛋漂浮所需的勺数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12.(2024七上·文成期中)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文进行了下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可以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
(2)为了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小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 。(可多选)
(每个方案都要多次重复)
A.在蜗牛正前方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
B.在蜗牛正前方15cm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C.在蜗牛正后方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
D.在蜗牛正后方15cm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E.在蜗牛左侧15cm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在右侧15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
(3)在蜗牛爬过的地方总是有一条亮晶晶的痕迹,这是蜗牛的   (填器官名)分泌的。
(4)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明调查并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
干燥的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11
潮湿的花盆底下 21
干草地中 2
13.(2024七上·文成期中)小文在参加文成县百丈漈研学活动时,拍摄了很多植物照片(如图所示),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些植物,小文绘制了如下二歧检索表。
银杏 未知名 鸡爪槭 芒萁 卷柏 短绒藻
(1)甲处应填    。
(2)植物E代表上图中的哪种植物?    。
(3)图中有一未知名植物,请你说说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帮助小文确认植物名称。(至少写2种方法)
14.(2024七上·文成期中)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兴趣小组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水仙花种球,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水仙花种球生根速度。
(1)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该实验是否一定需要光照?   。
(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3)该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建议每组多增加水仙花种球的数量,目的是   。
(4)请预测实验结果,并说明理由。
15.(2024七上·文成期中)胶头滴管是实验室取少量液体时常用的仪器。小文想知道实验室不同规格的胶头滴管每次滴落一点液体时的体积是多少。请你帮助小文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可选材料:10mL量筒(最小刻度1mL)、20mL量筒(最小刻度1mL),5mL注射器(最小刻度0.2mL)、10mL注射器(最小刻度0.5mL),大、中、小规格胶头滴管各5支,清水,红墨水,烧杯,不吸水的橡皮泥,记号笔等。
16.(2024七上·文成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文制作的人和几种动物的生物分类等级图。
(1)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    。
(2)从图中找出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犬的亲缘关系更近的理由    。
(3)小文认为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小文观点是否完善,结合以下资料,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1:灵长目现存约15科,其中 人科有4个属,共8种。
资料2:食肉目现存有8科,其中猫科有15属,猫属共有26种。
17.(2024七上·文成期中)小文想知道巨屿某奶茶店的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纸杯奶茶哪种最经济。购买了每种奶茶各4杯,并用量筒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值 一杯单价
小杯 278mL 281mL 260mL 281mL ____ 8
中杯 405mL 398mL 398mL 403mL 401mL 11
大杯 504mL 497mL 498mL 501mL 500mL 12.5
超大杯 700mL 702mL 698mL 700mL 700mL 17.5
(1)使用量筒时应该如何读数?    。
(2)小杯奶茶的平均值    。
(3)请通过计算并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哪种纸杯奶茶最经济。
18.(2024七上·文成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温度计,制作温计,
评价温度计和改进温度计四个环节。
(1)【设计】观察温度计结构,选择下列合适材料,绘制自制温度计示意图。
可选材料:直径为3mm、5mm的细玻璃管,体积为5mL、10mL的玻璃瓶,水、酒精、红墨水、贴纸、烧杯、橡皮筋、刻度尺、记号笔、胶水等。
温度计结构 自制温度计示意图
 
(2)【制作】
①按照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自制温度计。
②将自制温度计放入20℃的冷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a。
③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放入60℃的热水中,待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b。
④   ,在贴纸上标出相关刻度。
⑤用自制温度计测量一杯35℃的温水,检验自制温度计的性能。
(3)【评价】如图甲是小文同学用自制温度计测量35℃温水时的照片。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产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与普通温度计 结构一致 较普通温度计 少1~2处结构 较普通温度计 少2处以上结构
测量误差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0~1℃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1~2℃ 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大于2℃
刻度绘制 有标明5℃和75℃ 有标明5℃或75℃ 未标明5℃和75℃
请根据上述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测量误差”一项对小文同学制作温度计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4)【改进】小文制作的温度计刻度在“刻度绘制”评价为待改进,请说出如何绘制5℃或者75℃的方法。(已知小文绘制的温度计刻度60℃与20℃距离5cm)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D
4.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分析红鲍捕捞地点。
(2)红鲍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这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
(3)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
(4)限制捕捞地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红鲍资源,合理规划捕捞区域,防止过度捕捞,对红鲍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1.从文本可知,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在地图中观察,甲、丙、丁位置不符合旧金山以北的要求,只有乙位置在旧金山以北。
故答案为:B。
2.红鲍身体柔软,软体部和上足光滑,这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刺胞动物有刺细胞,如水螅、水母等;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外骨骼,如昆虫、虾蟹等;鱼类有鳃、鳍等结构,而红鲍这些结构特征都不明显,所以根据其身体柔软等特点可判断为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C。
3.因为要求贝壳宽度必须超过 17.8cm,量程 17.8cm 无最小刻度的工具可以快速判断红鲍是否达到捕捞尺寸。A 选项量程不够;B 选项量程虽然够,但有最小刻度,在水下使用相对复杂;C 选项量程过大且最小刻度为 1cm,精度不够准确且在水下操作也不方便。
故答案为:D。
4.A 、限制捕捞时间为每年的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以及 8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避开了红鲍可能的繁殖期,有利于保护红鲍繁殖,是合理的。
B 、限制捕捞地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红鲍资源,合理规划捕捞区域,防止过度捕捞,对红鲍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而不是不利于开发,该选项不合理。
C 、限制捕捞尺寸,要求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 7 英寸(约 17.8 厘米),这样可以避免捕捞未成年的红鲍,有利于红鲍种群的繁衍,是合理的。
D 、限制捕捞数量,每天最多捕捞 3 只,全年限额为 18 只,有利于控制捕捞量,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合理的。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它通常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解答】A、“人造卫星技术,中国是遥遥领先世界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比较和评价,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地位的判断,而非基于科学原理、观察或实验的科学研究问题。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很难用科学方法去验证中国是否 “遥遥领先”,因为 “领先” 的标准可能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广泛性、成本等多种复杂因素,而且不同的人对于 “遥遥领先” 的定义可能不同。
B 、“人造卫星损坏后,一定会掉落回地面吗?” 这个问题是基于人造卫星在太空的运行原理和地球引力等科学知识提出的。可以通过研究人造卫星在不同损坏情况下的轨道变化、引力作用等因素,利用科学方法来回答,属于科学问题。
C 、“人造卫星轨道倾角越大,发射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吗?” 这涉及到人造卫星发射的能量与轨道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万有引力等科学原理提出的,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模拟等科学方法来研究,属于科学问题。
D 、“人造卫星越高,在地球上能够同时看到它的区域就越大吗?” 这个问题与人造卫星的高度、地球的几何形状、光学原理等科学知识有关,可以通过几何光学模型、卫星轨道计算等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答,属于科学问题。
故答案为:A。
【答案】6.C
7.D
8.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6.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般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的叶肉细胞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没有叶绿体。
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之一,储存着细胞液,其中包含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洋葱切开时有刺鼻气味,这是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液泡。
故答案为:C。
7.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梁液浸润整个标本。ABC均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当移动装片时,装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细胞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箭头方向是向左,那么视野中细胞移动方向则为向右。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章鱼:软体动物,变温,水生,卵生,无脊柱。
鲸鱼:哺乳动物,恒温,水生,胎生,有脊柱。
草鱼:鱼类,变温,水生,卵生,有脊柱。
【解答】A 、章鱼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所以 K 不能表示体温恒定,该选项观点不正确。
B 、章鱼是卵生,草鱼也是卵生,所以 L 可以表示卵生,该选项观点正确。
C 、鲸鱼和草鱼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 M 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该选项观点正确。
D 、章鱼生活在水中,鲸鱼也生活在水中,草鱼也可以生活在水中,所以 N 可以表示水生动物,该选项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A。
10.【答案】B
【知识点】水的反常膨胀
【解析】【分析】水在冷却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水传递到周围环境中。开始时,水与室温温差较大,热量传递快,冷却速度快,随着水温逐渐接近室温,温差变小,热量传递变慢,冷却速度也就变慢了。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冷却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传递和温度变化的规律。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水的温度是 70℃,最后温度稳定在约 26℃,而室温通常就是水冷却到最后稳定的温度,所以该选项准确。
B 、观察图像,水温在大约 17.5 分钟时基本稳定在室温,即水从开始冷却至室温大约用了 17.5 分钟,该选项错误。
C、图像中温度下降的斜率先大后小,说明水的冷却速度不均匀,先快后慢,该选项准确。
D 、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与室温温差越大时,相同时间内温度下降得越快,即冷却速度越快,该选项准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1)玻璃棒
(2)竖着
(3)主要原因是家里的汤勺比实验室的药匙大很多(回答规格不一样也可)
或者家里杯子里的水量比实验室烧杯的少很多(回答水量不一样也可)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鸡蛋的密度是相对固定的,在清水中,水的密度小于鸡蛋密度,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小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下沉;随着加入食盐,盐水密度逐渐增大,当盐水密度等于鸡蛋密度时,鸡蛋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继续加盐,盐水密度大于鸡蛋密度,鸡蛋排开盐水的重力大于鸡蛋重力,鸡蛋就会漂浮。
【解答】(1)在实验室中,玻璃棒常用于搅拌液体等操作,图中的筷子在实验中也起到了类似搅拌的作用,帮助食盐更好地溶解在水中,所以筷子相当于实验室器材中的玻璃棒。
(2)一般情况下,鸡蛋在盐水中会竖着在水中,这是因为鸡蛋的形状和密度分布等因素,使其在受到浮力作用时呈现出这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3)汤勺规格不同:家里的汤勺比实验室的药匙大很多,这意味着每次用家里的汤勺加盐,加入的食盐量会比用实验室药匙加盐多很多。例如,可能实验室的药匙一勺盐的质量是 1 克,而家里的汤勺一勺盐的质量是 5 克,那么要使鸡蛋达到相同的漂浮状态,由于家里汤勺加的盐量多,所需的勺数就会少很多。
水量不同:家里杯子里的水量比实验室烧杯的少很多。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水量少时,要使液体密度达到使鸡蛋漂浮的程度,所需加入的盐相对较少,也就导致了所需勺数的差异。比如,实验室烧杯中有 500 毫升水,家里杯子中只有 200 毫升水,那么使 200 毫升水达到与 500 毫升水相同的密度使鸡蛋漂浮,所需的盐量会少,勺数也就少了。
12.【答案】(1)放大镜
(2)B;C;E
(3)腹足(足)
(4)阴暗潮湿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据此解答。
【解答】(1)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因此选择放大镜最合适。
(2)A 、在蜗牛正前方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蜗牛可能会因为糖水的味道而靠近,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如视觉等),不能确定仅仅是因为嗅觉,所以该方案不太能准确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
B 、在蜗牛正前方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食醋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蜗牛有嗅觉,可能会对这种气味产生反应(如避开等),多次重复实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该方案可行。
C 、在蜗牛正后方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若蜗牛能闻到气味,可能会转身去寻找,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能较好地判断蜗牛是否有嗅觉,该方案可行。
D 、在蜗牛正后方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与 B 选项类似,若蜗牛有嗅觉,可能会对食醋气味做出反应,多次重复可用于判断,该方案可行。
E 、在蜗牛左侧 15cm 处放置带有糖水的棉球,在右侧 15cm 处放置带有食醋的棉球,这样可以对比蜗牛对不同气味的反应,若蜗牛有嗅觉,可能会表现出对某一侧气味的偏好,多次重复实验能更准确地判断,该方案可行。
综上,答案为 BCE。
(3)蜗牛在爬行时,腹足(足)会分泌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减少爬行时的摩擦力,帮助蜗牛更好地移动,同时也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痕迹。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干燥的水泥路上没有蜗牛,说明干燥的环境不适合蜗牛生存。
水槽边的石头下有 11 只蜗牛,这里相对比较潮湿且有一定的遮蔽物,环境较为阴暗。
潮湿的花盆底下有 21 只蜗牛,是发现蜗牛数量最多的地方,这里潮湿且阴暗,符合蜗牛的生存需求。
干草地中只有 2 只蜗牛,说明干燥的草地也不是蜗牛理想的生存环境。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13.【答案】(1)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皮包被)
(2)卷柏
(3)方法一:植物照片上传网络(如百度识图),利用网络鉴别
方法二:通过查找当地的植物手册,进行对照鉴别
方法三:询问植物学专家、生物老师或园林员等熟悉植物的人
方法四:采集标本,送相关部门进行植物鉴定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1)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在常见植物中,银杏是裸子植物,而鸡爪槭是被子植物。所以甲处应填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皮包被)”,这样可以将被子植物(如鸡爪槭)和裸子植物(如银杏)区分开来。
(2)芒萁和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是无种子植物,且有茎、叶。蕨类植物中,卷柏的茎不光滑,芒萁的茎相对光滑。
所以植物 E 代表卷柏。
(3)确认未知植物名称的方法
方法一: 植物照片上传网络(如百度识图),利用网络鉴别:现在有很多图像识别软件和网站,将拍摄的植物照片上传后,它们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库对比,提供可能的植物名称和相关信息。但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核实。
方法二: 通过查找当地的植物手册,进行对照鉴别:不同地区有其特有的植物种类和分布,当地的植物手册通常会详细记录该地区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可以根据未知植物的照片和观察到的特征,与手册中的内容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植物名称。
方法三: 询问植物学专家、生物老师或园林员等熟悉植物的人:这些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植物知识和经验,他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准确地识别植物,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方法四: 采集标本,送相关部门进行植物鉴定:如果对植物的准确鉴定非常重要,可以采集植物的标本(注意要合法采集,不破坏生态环境),送到专业的植物研究机构、植物园或相关部门,由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仪器和方法进行鉴定,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
14.【答案】(1)不需要
(2)水仙花种球根部到水面距离对生根速度的影响
(3)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预测结果:生根速度:甲组>乙组>丙组
理由:植物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水仙花种球在生根阶段,主要是依靠种球自身储存的养分来生长,此时光照不是生根的必要条件。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种球也能够进行生根等生理活动,所以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该实验不一定需要光照。
(2)从实验设置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组水仙花种球的区别在于根部到水面的距离不同,其他条件如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并且是观察记录水仙花种球的生根速度。所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仙花种球根部到水面距离对生根速度的影响。
(3)每组增加水仙花种球数量的目的在科学实验中,仅使用少量样本进行实验可能会因为个别样本的特殊性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存在偶然性。每组多增加水仙花种球的数量,可以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得到的数据更能反映普遍情况,能够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科学性。
(4)预测结果:生根速度甲组 > 乙组 > 丙组。
理由:植物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甲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相对较小,根部更容易接触到空气,有利于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为根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物质,促进生根;乙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大于甲组,根部接触空气相对较少,生根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丙组种球根部到水面的距离最大,根部接触空气最少,呼吸作用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根的生长,所以生根速度最慢。因此,预测生根速度为甲组 > 乙组 > 丙组。
15.【答案】①选择5mL的注射器,拔掉活塞,前端用不吸水橡皮泥堵住,竖直放置水平桌面上。
②用小号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红墨水,滴入注射器中,并记录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
③更换不同的小号胶头滴管多次重复步骤①②,取平均值后,计算每次一滴体积。
④更换中号、大号胶头滴管重复步骤①②③,比较最后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胶头滴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主要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一、结构组成
胶头:通常由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用于挤压和吸取液体。
玻璃管:一般为细长的玻璃管,一端连接胶头,另一端为尖嘴状,便于精准滴加液体。
二、使用方法
吸取液体:先捏紧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将滴管伸入液体中,松开胶头,液体就会被吸入滴管中。注意不要让滴管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污染试剂。
滴加液体:将滴管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轻轻挤压胶头,使液体逐滴落下。滴加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污染试剂或滴管。
【解答】测定实验室不同规格胶头滴管每次滴落一点液体的体积。
①选择5mL的注射器,拔掉活塞,前端用不吸水橡皮泥堵住,竖直放置水平桌面上。
②用小号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红墨水,滴入注射器中,并记录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
③更换不同的小号胶头滴管多次重复步骤①②,取平均值后,计算每次一滴体积。
④更换中号、大号胶头滴管重复步骤①②③,比较最后结果,得出结论。
16.【答案】(1)界、门
(2)虎和猫同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而虎与犬只同属哺乳纲、食肉目,不同科。两种生物相同的分类等级越多,它们的共同特征越多。
(3)不完善,“属”的分类等级比“科”低,但人科只有4属8种,猫属却有26种。故“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这个观点并不完善。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解答】(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从哺乳纲开始往下分类,缺少了界和门这两个较大的分类等级。
(2)生物分类等级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虎和猫同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而虎与犬只同属哺乳纲、食肉目,不同科。虎和猫相同的分类等级更多,这意味着它们在进化历程中分化的时间相对较晚,具有更多的共同祖先特征,所以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虎和犬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文认为 “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越多”,这个观点是不完善的。
从资料 1 和资料 2 可以看出,灵长目(分类等级较高)现存约 15 科,人科(灵长目下的科)只有 4 个属,共 8 种;而食肉目(分类等级较高)现存有 8 科,猫科(食肉目下的科)有 15 属,猫属(猫科下的属,分类等级较低)却有 26 种。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较低分类等级的属所含的物种数量可能比更高分类等级的目或科还多。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分类等级越高,含有的物种就一定越多,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不同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分布等多种因素。
17.【答案】(1)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平视凹陷液面最低处
(2)280mL
(3)方法一:8元÷280mL≈0.0286元/mL
11元÷401mL≈0.0275元/mL
12.5元÷500mL=0.025元/mL
17.5元÷700mL=0.025元/mL
大杯和超大杯每毫升奶茶的价格一样比小杯和中杯的便宜
但超大杯的纸杯成本价高于大杯,并且超大杯纸杯的回收价高于大杯,综上所述,超大杯的奶茶最经济。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取刻度值。
(2)根据表格数据求平均数。
(3)根据奶茶的单价计算。
【解答】(1)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取刻度值,这样可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因仰视或俯视而产生误差。
(2) 小杯奶茶四次测量的体积分别为 278mL,281mL,260mL,281mL其中260mL差距太大,舍去。
(3)8元÷280mL≈0.0286元/mL
11元÷401mL≈0.0275元/mL
12.5元÷500mL=0.025元/mL
17.5元÷700mL=0.025元/mL
大杯和超大杯每毫升奶茶的价格一样比小杯和中杯的便宜
但超大杯的纸杯成本价高于大杯,并且超大杯纸杯的回收价高于大杯,综上所述,超大杯的奶茶最经济。
18.【答案】(1)
(2)用刻度尺测出ab间距离,计算每厘米(毫米)代表的温度
(3)优秀,因为被测水温为35℃,自制温度计读数为34.4℃,误差在0到1℃以内,所 以评价为优秀。
(4)(20℃-5℃)×[5cm÷(60℃-20℃)]=1.875cm
或(75℃-60℃)×[5cm÷(60℃-20℃)]=1.875cm
在20℃下方1.875cm处标为5℃(或在60℃上方1.875cm处标75℃)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根据实际设计画出设计图。
(2)按照步骤填写。
(3)根据上述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测量误差”一项对小文同学制作温度计进行评价。
(4)通过计算,说明如何绘制5℃或者75℃的方法。
【解答】(1)设计的温度计如图:
(2)【制作】
①按照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自制温度计。
②将自制温度计放入20℃的冷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a。
③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放入60℃的热水中,待待液柱稳定后,在细玻璃管上标记为b。
④用刻度尺测出ab间距离,计算每厘米(毫米)代表的温度,在贴纸上标出相关刻度。
⑤用自制温度计测量一杯35℃的温水,检验自制温度计的性能。
(3)根据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规中 “测量误差” 一项的标准,优秀的标准是与普通温度计测量结果相差0~1℃,被测水温为35℃,自制温度计读数为34.4℃,误差在0到1℃以内,所 以评价为优秀。
(4)(20℃-5℃)×[5cm÷(60℃-20℃)]=1.875cm
或(75℃-60℃)×[5cm÷(60℃-20℃)]=1.875cm
在20℃下方1.875cm处标为5℃(或在60℃上方1.875cm处标75℃)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