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O
XCS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
o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0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
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古埃及人制定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
为节日。古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C彰显法老对科技文化的重视
D指导农业生产并合理安排农事
A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求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不
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据此可知,它
A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0
C.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D规范市场行为
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金字塔
摩亨佐·达罗遗址
甲骨文
A东西文明,交流创新
B.海洋之滨,文明勃兴

C亚洲文明,源远流长
D.大河流城,文明摇篮
4.伯里克利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由城邦组织的戏刷
汇演的公民也可以得到“观剧津贴”,此举
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C.莫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D.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居民的权利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y习市国仗立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在处理问题时要基于其统治下的所有人都队可的合理
性和公正性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作“万民法”。由此可见,万民法
0的原图对比
A推动了罗马疆域的扩大
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C构成了罗马最早的法律
D.适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
6马克·布洛赫将某一政治制度描述为:“一个自由人对另一个自由人有服从和服役的义务
…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他一块封土。”该制度是
A种姓等级制
B封君封臣制
C.封建庄园制
D.中央集权制
7有学者认为,“就城市的发展来说,基本的原则是: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个有原动力和
积极的因素,就是贸易。”可见,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取得自治权利
C.市民阶层壮大
D.封建制度衰落
8.学生在大学完成基础学部的学习后,可以进入法学部学习教会法和民法,也可进人医学部
学习古希腊、阿拉伯等地的医学专业著作。可见,中世纪大学
A由教会开设并控制
B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C.学科开设缺乏体系
D,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
9.下面示意图反映拜占庭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基督教文化
融汇
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
拜占庭文化
东歌文化
东方文化
A.坚守传统
B多元一体
C兼收并蓄
D神权至上
10.“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犀盘,但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阿拉伯数字”的改造传播
C.创作《天方夜谭)
D.编写《医典》
11.下图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农业:封建庄园
→租地农场
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手工业: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A.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
B.有利于庄园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12.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
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
该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XCS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
际的评分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D B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B C B D D A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6 分)
(1)特点:古埃及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强调中央集权;古希腊文明拥有较早的民主制
度,具有开拓精神。(2 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因素:①地理环境;②政治制度差异;③民族性格;④雕塑家个人的能力等。(2 分,任意
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唐三彩骑驼乐舞俑,见
证了唐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交融的盛况等。(2 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
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2.(6 分)
(1)①较早进行殖民扩张,获取原始资本积累;②较早发展资本主义;③最早确立资本主
义制度;④率先开展工业革命。(2分,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事件:1689 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理由: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
固了革命成果。
事件:18 世纪中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理由: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的工业革命更快
地向纵深发展。(3分,答出任意一组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国家发展要结合本国国情,把握历史机遇;国家发展要注重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3.(6 分)
(1)背景:遭遇民族危机;有志之士的积极推动;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掌握了政权
等。(2分,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途径:学习欧美现代化经验;对邻国进行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2 分,符合题意的其
他表述也可。)
(3)评价:虽然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但造成了邻国人民的灾难。(2 分,符合题意的其
他答案也可)
24.(6 分)
(1)趋势: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向郊区扩散。(2分)
(2)原因:圈地运动与农业技术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政府颁布法令,放松了对
人口流动的限制;交通条件的改善等。(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
可。)
(3)人口流动可以为流入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合理的
人口流动有利于人才交流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引导和控制人口流
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5.(6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
兴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评分标准
一类 ①题目观点明确,能体现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5—6 分 ②史实运用正确,且选用的是题目中的关键事件。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字体工整。
二类 ①题目观点比较明确,基本能体现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线索。
2—4 分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选用部分题目中的关键事件。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字体工整。
三类 ①题目观点不明确。
0—1 分 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字体特别潦草,以及在试卷书写与
历史考试无关的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