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历史》课程教案编 号:4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授课时间 第 6 周 星期 一 第 1、2 节 课时 2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教学目的要求: 素质目标(含育人目标) :历史地和科学地认识全球航海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知识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知道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了解欧洲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能力目标:认了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认识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了解欧洲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 难点:历史地和科学地认识全球航海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式: 固定座位课堂+传统的讲授式。 2.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 启发式、 案例分析法。 3.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教学设计:通过对比十五、十六世纪两张地图,为何两张地图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导入新课,讲述全球航路的开辟以及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在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扩张。 在第二节课,通过1649年1月30日,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以叛国罪被议会执行死刑,分析他为什么被处死 这还要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说起,展开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介绍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过程: (含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启发思维、互动教学、教学总结等) 新课 第7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对比十五、十六世纪两张地图,为何两张地图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导入新课 引导分析: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必要性)和条件(可能性) (一)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师介绍: 现实因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直接原因) (2)东非文明的发展---城市国家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随着多条航路的开辟、在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学习探究:物种的交流 哥伦布大交换 从美洲流出: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 流入:马、牛、猪、羊、鸡、小麦、燕麦、大麦、裸麦、橄榄和葡萄 历史意义: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因来自番邦,又名“番薯”,万历年间已有记载……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三)早期殖民扩张 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18世纪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三角贸易 殖民掠夺的影响 学习探究:分析殖民掠夺的影响 材料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他们还将美、非和亚洲殖民地的物产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等销往殖民地。 材料三:每运一个黑人到美洲,至少有5个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加上贩运到其他地区的黑人,总计使非洲损失了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美)杜波伊斯 教师总结: 第8课 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事件导入 1649年1月30日,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以叛国罪被议会执行死刑。1649年1月30日下午,英国伦敦白厅宴会厅外的广场上, 一位身份特殊的犯人在众人面前被押上断头台。这名受刑者就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他为什么被处死 这还要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说起。 教师介绍:材料: 16世纪末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日益壮大,经济力量强大,他们力图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而来自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苏格兰地区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对英格兰的国情极不适应。他们鼓吹“君权神授”,顽固推行专制主义政策,甚至解散议会,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周一良吴于廑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教师介绍: 导火索: 1637年,苏格兰爆发起义。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查理一世不得不在1640年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过程: 强调成果: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第十三条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教师介绍: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1.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2.由人治到法治 二、美国独立战争 学习探究:背景是什么·? 导火线: 过程: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1年9月,约克镇大捷,美国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1783年,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拓展延伸: (2)1787年宪法 学习互动: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1)意义: 这部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 阶级成文宪法,它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这部宪法也有其局限性,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未给予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男性公民同等的权利。 (三)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的召开,为讨论征税问题,1789年5月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中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 背景:不合理的税务结构:第一、第二等级享有免税权等特权。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承担国家税务的全部重负。 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导致财政危机; 3.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4.国际因素:北美独立战争获胜的鼓舞。 二.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三.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四.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过程: 《马赛曲》,由德·李尔创作于1792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成为了鼓舞斗志的赞歌。1795年,法国政府定《马赛曲》为国歌。 1.五次击败“反法联盟”, 战争具有正义性。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2. 1804-1814的十年时间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1815年第一帝国覆灭 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拓展:评价拿破仑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和法国的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代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组建的政党通过选举轮流执政,避免了封建制度下的世袭统治,同时,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归根到底是一种剥削制度,不同资产阶级政党最终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这种制度下,欧美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对内残酷剥削工人、对外疯狂殖民扩张的道路。板书设计:无参考资料: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唐晋.《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6作业:1、“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英美法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代表,请问英法美采取的何种制度?教学反思: 还应挖掘更多与中国历史相关的知识作为延伸,课堂氛围带动应更足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