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下册(共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下册(共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情境导入
我们所吃的食物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这些变化是在哪里发生的
什么是食物的消化
思考:
食管
探究新知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思考1:消化系统由哪些器
官组成?
思考2:只有消化器官能否
完成对于食物的消
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示意图
正视图
侧视图
后视图
食管
口腔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食物消化的完整过程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液中有蛋白酶
唾液腺
(分泌淀粉酶)
胃腺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肠腺
小肠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胰管
胰腺
(分泌胰液)
胆管
胆囊
肝脏
(分泌胆汁)
消化道
+消化腺
肝分泌胆汁进入胆囊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人的口腔周围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此外,口腔黏膜内还有许多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这些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1.0~1.5L,唾液中含有的酶能促进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此外,唾液可以湿润与溶解食物,以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唾液还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并有杀菌作用。
在鼻咽部受病毒感染时,各唾液腺也可能会被感染,其中腮腺是腮腺炎病毒的主要侵犯目标。腮腺炎表现为腮腺的发炎和肿大,且伴有发烧及吞咽时的剧痛。
唾液腺
小资料
提出问题:
进入消化道的食物为什么要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呢?
食物在消化道中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点击上图可播放视频]
演示: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数量
透析袋 2
线绳 2
烧杯 2
10ml量筒 1
淀粉溶液 1
葡萄糖溶液 1
碘液 1
糖尿试纸 1
清水 1
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制成的袋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
【小资料】透析袋
透析袋可以几种选择:膀胱膜、生鸡蛋的卵黄膜、商店购买的透析袋等。(透明的透析袋,利于观察颜色变化)
小分子物质:水、碘分子、葡萄糖等;
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小资料】透析袋
图示 模型部位 人体部位
透析袋 小肠内壁
(细胞膜)
透析袋周围的水 血液
(或细胞质)
透析袋内的淀粉(葡萄糖) 消化道中的食物
演示: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淀粉能透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吗?
20min后
讨论:
1. 若用图表示步骤1的现象,请根据实验结果补充20 min后透析袋与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0min后

淀粉
透析袋内淀粉溶液变蓝,烧杯内溶液未变色
演示: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透析袋
葡萄糖液
水(烧杯内)
透析袋
葡萄糖液
水(烧杯内)
尿糖试纸A
尿糖试纸B
葡萄糖能透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吗?
20min后
讨论:
2.尝试用图表示步骤2的现象及其20min后的变化情况。
20min后

葡萄糖
尿糖试纸B变色
讨论:
3. 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
4. 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那么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
葡萄糖
不能。因为淀粉的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直接被细胞吸收。
【模拟】进入消化道的食物为什么要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二、食物的消化
消化道内的食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被消化呢?
思考: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
在合适的条件和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会发生如下变化:
大分子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小分子
麦芽糖
多肽
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
氨基酸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设计并实施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案;
2.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淀粉液、碘液、清水、烧杯、滴管、试管等。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探究问题: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馒头主要成分是淀
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
淀粉成分是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
条件有关?
(1)咀嚼后,感觉到甜味,馒头中淀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作出假设:
小资料
淀粉是一种大分子的糖类,无甜味。
麦芽糖是一种小分子的糖类,有甜味。
被唾液淀粉酶水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2)引起淀粉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共同作用的结果
3.设计方案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如何探究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为了测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你的实验分为______组。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液量应该_______,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_____。
2
相同
37℃
3.设计方案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或唾液
放入清水
放入唾液
使试管温度保持在37℃左右
如何保证温度恒定?
代替水浴加热的方法?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为了测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你的实验分为______组。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液量应该_______,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_____。
2
相同
37℃
(2)淀粉液经过上述处理检测淀粉的变化,具体措施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淀粉溶液中加入________,观察_______的变化。
碘液
颜色
3.设计方案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记录表
实验设计 预测现象 检验结果 结论
实验组: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3.设计方案
4.实验现象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单击图片跳转视频
5.实验结果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结果记录表
实验设计 预测现象 检验结果 结论
实验组: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淀粉液
清水
淀粉液颜色不变蓝
淀粉液颜色变蓝
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淀粉液颜色不变蓝
淀粉液颜色变蓝
6.分析及结论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现象分析:
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
(2)得出结论:
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实验组
唾液中唾液
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
7.交流反思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对照组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
么不同?
(2) 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对照组用等量的清水代替唾液,其他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与实验组严格保持一致。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可以促进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消化。
牙齿位于口腔中,儿童时有乳牙20颗,成人时有恒牙28~32颗,可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牙齿的结构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冠表面是光滑的牙釉质,里面是牙本质;在牙根部分,牙本质的外面有牙骨质。牙齿的中央是牙髓腔,内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牙齿与口腔卫生
牙齿与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关系。
牙齿与口腔卫生
食物的消化始于牙齿对食物的处理。牙齿对食物的切断、撕裂、磨碎等作用,可减轻胃与肠在消化过程中的负担。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也会由于一些因素而受损。
口腔内生活的细菌能将残留食物中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对牙齿有腐蚀作用而形成龋齿,俗称“虫牙”。龋齿患者在食用过冷、过热食物时,会感到疼痛。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保护牙齿,预防龋齿,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少吃酸性刺激和糖分过高的食物。
牙齿与口腔卫生
巩固练习
1.小红吃樱桃时不小心将一个核咽了下去,这个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2.淀粉之所以能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 )。
A.水
B.酶
C.淀粉
D.麦芽糖
B
3.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唾液腺
B.胆囊
C.肝脏
D.胰腺
C
课堂小结
二、食物的消化
课堂小结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道
小分子物质
撕裂
唾液
淀粉酶
麦芽糖(共32张PPT)
食物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食道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复习导入
消化系统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液中有蛋白酶
唾液腺
(分泌淀粉酶)
胃腺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肠腺
小肠内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胰管
胰腺
(分泌胰液)
胆管
胆囊
肝脏
(分泌胆汁)
消化道
+消化腺
复习导入
二、食物的消化
(一)口腔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探究新知
在口腔内形成的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食管呈管状,长约25cm,通过蠕动,将食团输送到胃。
二、食物的消化
贲门
胃壁
幽门
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
(二)胃
呈囊状,能容纳1~2L食物,食物在此处停留的时间能较长(一般为4~5h)。
二、食物的消化
(二)胃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点击上图可播放视频]
胃壁肌肉发达、
胃腺分泌胃蛋白酶。
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成粥状的食糜
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
二、食物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三)小肠
[△点击上图可播放视频]
二、食物的消化
(三)小肠内的消化是怎样进行的?
小肠壁内有肠腺
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送入小肠腔
食物中未被消化的部分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
食管
口腔

胰腺
肝脏
胆囊
大肠
小肠
肛门

二、食物的消化
(四)大肠
在大肠中,食物残渣与水等混合成粪便人经由肛门排出体外。
二、食物的消化
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微生物消化
:咀嚼、粉碎、混合
:消化酶将蛋白质、脂肪
和糖类分解成小分子
: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
二、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口腔、胃、小肠消化后的产物是什么?
列表总结消化方式与消化后产物: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口腔
切断、撕裂、
磨碎、搅拌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唾液

蠕动、混合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胃液
(消化的主要部位)
蠕动、混合
小肠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麦芽糖
多肽
脂肪
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胆汁
胰液、肠液
最终
A B C D E
(口腔)
(大肠)
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0
50
100
1
2
3
分析: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
(胃)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部位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哪些可以被直接吸收,哪些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营养物质在什么部位被吸收?
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
思考: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少量 水和酒精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思考:
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少量 水和酒精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活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四、小肠的结构特点
【3D动画】人体小肠的结构
小肠外表面与内表面有什么不同
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你能看到哪些结构?
这些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思考: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小肠绒毛
小肠的结构
小肠绒毛示意图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的微绒毛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小肠与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 吸收面积大: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上皮细胞上有微绒毛。
人小肠内表面放大图
小肠绒毛示意图
小肠绒毛显微照片
②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促进吸收。
③ 小肠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活动: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折叠
废旧毛巾剪成条状,粘贴
?纸张折叠是为了模拟小肠什么结构
?毛巾是为了模拟小肠什么结构
测量并计算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和 外壁的表面积,计算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小肠皱襞、绒毛等结构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
讨论:
小肠内壁表面积远远大于小肠外壁表面积。
小肠内壁存物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等结构,这一结构特点扩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巩固练习
1.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管
B.胃
C.大肠
D.小肠
D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内画“√”表示正确,画“×”表示错误)。
(1)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 ( )
(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道。 ( )
(3)胃呈囊状,可贮存食物。 ( )
(4)蛋白质可在胃内初步消化。 ( )

×


3.一位学生在服用有胶囊的药物时,对胶囊能否在人体内被消化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这个疑问,这位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装有药物的胶囊放入水中浸泡24 h,取出胶囊并观察胶囊的变化。他发现胶囊虽然膨胀了很多,但没有溶解。因此,他得出了“胶囊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所以胶囊内的药物无法发挥作用”的结论。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若要模拟装有药物的胶囊在人体内的变化,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他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1)水中没有消化酶;但是胶囊在人体消化道内能被消化酶分解。(2)没有和人体一样恒定适合的温度。
实验设计:1.提出问题: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吗
2.作出假设: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取两只干净的试管,标上A,B,分别加入一粒胶囊.在A试管中加入清水,在B试管中加入淀粉酶。同时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37度的温度下,观察2小时。
4.分析结果:A试管胶囊膨胀了很多,但是并没有溶解;B试管胶囊溶解了,所以人体中含有的淀粉酶可以将胶囊溶解。
5.得出结论:带“胶囊”的药丸在人体内会被消化 。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小肠的结构特点: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少量 水和酒精
课堂小结
表面积大(长、皱襞、绒毛、微绒毛)。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
人体消化方式的完整过程
【时长14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