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资源(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判断哪些资源是自然资源;2.能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知道什么是水资源;4.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组成及构成;5.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哪里;6.知道我国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很少。7.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自然资源的含义。8.通过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1.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组成及构成;3.我国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很少。难点: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分享实例:教师先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关于水资源的实例,例如:“前几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发现矿泉水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价格也有很大差异。我就在想,为什么小小的一瓶水会有这么多讲究呢?后来我了解到,这其实和水资源的质量、来源等都有关系。” 然后让学生也分享自己生活中与水有关的经历或发现,比如家里每月的水费变化、洗澡时热水供应的情况、学校里水龙头的漏水现象等。过渡引入:在学生分享后,教师进行过渡:“大家分享的这些生活实例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从这些小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水资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从更专业的角度来学习《水资源》这一课,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更有趣和重要的知识。”板书: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水资源一、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提问: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包含哪几种?学生看课本回答:讲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这个定义里要注意①直接性,意思是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②有用性,自然资源必须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用。2.自然资源的分类提问:找出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看课本回答:讲解: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例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 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这部分经常作为考试的考点内容。水资源的构成和来源水是生命之源: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如果停止喝水,最多能活7天,而一个人不吃饭虽然也会饿死,但只要有水喝,至少可活30多天。国外曾有10多个探险者作过空腹旅行的尝试,即只喝水,不吃饭,身上还要背十几千克重的东西,每天步行几十千米,但都活了30多天还没有死亡。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2.水资源的用途水资源的构成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水资源的来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讲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意识到水资源问题与自身息息相关。例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用水习惯和节水措施,分析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及危害,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课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