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树兰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中,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B.流星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C.火山喷发是最壮观的风景吗?D.“极光”一定是绿色的吗 2.(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是一款"暖宝宝",它在冬季能起到暖手的作用。请你估测产品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 B. C. D.3.(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B.乙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后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C.丙图中做实验前先直接闻一下药品的气味D.丁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4.(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的软木塞的细胞。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胡克观察到的是细胞的( )A.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核 D.液泡5.(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5.8米毫米B.3.4分米2=3.4分米2=3.4×100=340厘米2C.2小时秒秒D.4.5升升毫升毫升6.(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研究学校近视防控措施的效果,每个学期我们都需要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7.(2024七上·杭州月考)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18.32 18.33 18.34乙组/厘米 18.3 18.4 18.5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2厘米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8.(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酷似石头的植物 B.像硅胶的水滴鱼C.机器人索菲亚 D.保护区内的仙鹤9.(2024七上·杭州月考)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大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如图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⑧→④ D.③→①→④→②10.(2024七上·杭州月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态11.(2024七上·杭州月考)水在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下列关于水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B.不慎将酸液测到皮肤上,可以先用较多水冲洗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D.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12.(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观察体温计所显示的人体温度时,可以在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这主要是因为( )A.体温计的内径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B.体温计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C.体温计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刻度精细得多D.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处特别细,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会在这里断开13.(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了比较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含量,小科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橙子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加的汁液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你认为相同体积的果蔬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橙汁高锰酸钾溶液 14滴 8滴 15滴 5滴A.黄瓜汁 B.青椒汁 C.芹菜汁 D.橙汁1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时,水银柱长30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5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A. B. C. D.15.(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了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16.(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尺度中最小的是( )A.原子 B.分子C.细胞 D.蚂蚁17.(2024七上·杭州月考)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接近事实的是( )A.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B.小科测得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C.小科手里拿的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约有15LD.体育课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60次/分18.(2024七上·杭州月考)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法,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温度比较物体冷热程度B.用长度比较物体长短C.用面积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大小D.用放大倍数比较显微镜放大能力19.(2024七上·杭州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第一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小于15mL B.大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20.(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21.(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请用有关符号表示)及进行单位换算:(1)小科同学的课桌高为7.0 。(2)小科教室的面积约有80 。(3)小科喝的奶茶体积约为550 。(4)7升= 毫升。22.(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加下图所示,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读作: 。(3)如图丙所示,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23.(2024七上·杭州月考)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名称填入空格中。(1)用图甲,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管口 (填"水平""竖直向上"或"略向下倾斜")放置。(2)加热乙仪器时,需要垫上 。(3)图丙的作用是 (写出一点即可)。(4)图丁的名称是 。2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尝试自制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烧瓶中装有空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他把烧瓶先后放入热水、室温环境和的冰水中,并标出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放大后效果如图乙所示)。(1)此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和C,其中表示水温对应的点是 (填"A""B"或"C")。(3)其他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自制相同的温度计,测不同水温时,发现红色液柱始终没有移动,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25.(2024七上·杭州月考)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第 (填序号)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2)石蜡的体积是 。(3)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启示是 。26.(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甲中A对应结构的名称: 。(2)小科按照图甲中所示方向调节A结构,则镜筒移动的方向为 。(3)小科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叶绿体绕液泡按图乙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装片中叶绿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7.(2024七上·杭州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小科对酒精灯的使用及温度作如下探究。(1)小科在使用酒精灯时,对应下列警告标志是 (填写字母)。(2)小科想用水银温度计去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你认为可行吗?说明理由: 。(3)小科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酒精灯火焰温度,分别对火焰的三个部位进行了测量并读数(如图所示)。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答: 。28.(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相同容积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科同学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他将等量的的开水,同时倒入两个杯子中,盖好盖子。每隔1小时测得一次水温。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是 (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 。29.(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19世纪中叶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材料1:如图甲,雷迪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两瓶中的鲜肉都腐烂,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苍蝇的幼虫)。材料2:如图乙,巴斯德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冷却后放置数天,瓶内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打断细长玻璃管,几天后用显微镜观察,瓶内肉汤出现了大量的微生物。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中,雷迪实验中的变量是 。(2)材料2中加热肉汤至沸腾1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 。(3)材料2中,巴斯德的实验 (填"支持"或"否定")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0.(2024七上·杭州月考)"鲜花如何保鲜"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延长鲜花保鲜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①取两个等大的花瓶,分别标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颗维生素C,并搅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状态接近的鲜花,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3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1)小科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答: 。(2)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实验观察的结果是 。(3)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写出影响鲜花保鲜的其他一个条件: 。31.(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小科同学将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纸张叠成不同形状的纸飞机,选择无风的环境,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相同的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1)小科想测量一张A4纸的厚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张平整的A4纸,比较准确地测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小科这种测量方法叫 。(2)在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和纸张厚度的关系"时,小科将四张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纸,分别叠成如图所示的四种形状纸飞机。在无风的环境下,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表一数据。该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的关系(注:A4纸张的厚度以10微米递增)纸张厚度/微米 80 90 100 110多次飞行平均距离/厘米 352 627 575 410(3)根据表二提供的数据,你认为如何制作纸飞机能飞的更远?答: 。表二:纸飞机飞行距离与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头型 ④波浪型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大(21cm 446 272 234 539中(18cm 334 175 201 372小 171 146 176 18832.(2024七上·杭州月考)请根据题意,在框内填写生物都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33.(2024七上·杭州月考)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图甲是小科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理由是 。(3)图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 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换上高倍物镜前后视野中图像变化,请写出小科的准确操作主要步骤: 。3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学了体积测量后,对固体、液体的体积测量有了一定心得。对下列物体进行了测量与计算。(1)图甲是圆柱体,已知底面积为,高度为,求其体积。(2)图乙是容积为480厘米的瓶子,瓶子下端为均匀的圆柱体。加入一定水后,瓶中水的高度为10厘米,再将瓶子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出瓶中无水部分的高度为6厘米。求瓶中水的体积为多少 (3)小科将体积相同的20个小玻璃球轻轻放入乙瓶中,如图丙所示测得此时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匀部分)。求每个小球的体积为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可以探究的问题。【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火山喷发是最壮观的风景吗?这个问题是人的感觉喜好,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C2.【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人的体温在37℃左右,存在小范围的波动。【解答】暖宝宝可以暖手,说明暖宝宝的温度高于我们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所以暖宝宝的温度高于37℃,若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被烫伤,所以约为45℃。故答案为:C。3.【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掌握实验室正确的急救措施很重要。【解答】A、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立即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故A错误;B、点燃的酒精灯打翻后,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B正确;C、闻药品气味时应扇闻,故C错误;D、烧伤或者烫伤时,应用大量冷水冲洗,故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胡克将观察到的“小室”称为“细胞”。【解答】软木塞细胞属于植物细胞,胡克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最外侧的细胞壁。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进行单位换算时,结果=数值×进率。【解答】A.1米=1000毫米,则5.8米=5.8×1000毫米=5800毫米,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B.,则,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故B错误;C.1小时=3600秒,则2小时=2×3600秒=7200秒,故C正确;D.1升=1000毫升,4.5升=4.5×1000毫升=4500毫升,换算过程中的单位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解答】A.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A错误B.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B错误C.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C错误D.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D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组有效数字更多,所以甲组的数据更准确,故A错误;B、刻度尺在读数时要在最小刻度的基础上估读一位,甲组的最小刻度为cm,故B错误;C、甲组测得的课本的宽度为:,故C错误;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生物可以进行呼吸、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而非生物不能。【解答】ABD、多肉植物、水滴鱼和仙鹤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繁殖,属于生物,故ABD不符合题意;C、机器人不会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呼吸,不能繁殖,所以不属于生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若视野较亮,反光镜可以选择平面镜,视野较暗,可以选择凹面镜。【解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进行对光;接着将装片固定在载物台上;然后进行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装片;然后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此时眼睛注视目镜,寻找较清晰的像。故答案为:A。10.【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解答】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故答案为:D。11.【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放糖能够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酸液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A.放糖能够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不慎将酸液溅到皮肤上,可以先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起到润滑的作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示数“只升不降”,所以使用前要先用力甩动,让水银柱回到玻璃泡内。【解答】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前端有一个特别细的位置,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在这里断开,离开人体后示数不会发生改变。故答案为:D。13.【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解答】果蔬汁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果蔬汁汁的量就越少。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橙汁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从表格中看出滴加的橙汁最少,为5滴,因此,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橙汁。故答案为:D。14.【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从0℃到100℃的长度为30cm-5cm=25cm,即1cm表示4℃,再根据温度计水银柱的实际长度15cm得出液体的温度。【解答】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30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当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5cm-5cm=10cm时,液体的温度:10cm×4℃/cm=40℃。故答案为:C。15.【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在进行探究时,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解答】 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A.由于本实验是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两只蚂蚁到窝的距离远近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没有可比性,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如果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说明蚂蚁不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着偶然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6.【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从大到小为:蚂蚁、细胞、分子、原子。【解答】蚂蚁是宏观物质,肉眼可以观察到,所以尺度最大;细胞肉眼无法观察到,由很多分子构成,所以尺度大于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尺度大于原子,综上,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故答案为:A。17.【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人一步距离大约0.4m,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2000m=2km,故A错误;B.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66℃,故B正确;C.通常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0.5L,故C错误;D.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加快,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120次/分~180次/分,故D错误。故答案为:B。18.【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观察工具【解析】【分析】A.根据温度的定义进行解答;B.根据长度的定义进行解答;C.根据体积的定义进行解答;D.根据显微镜的作用进行解答。【解答】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因此用温度比较物体冷热程度,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长度是表示物体长短的物理量,因此用长度比较物体长短,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体积是表示物体占用空间的大小,因此用体积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大小,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显微镜可以观察非常小的物体,因此用放大倍数比较显微镜放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答案】B【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从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以及错误读数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齐平,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小于10mL,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就大于15mL。故答案为:B。20.【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科学【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解答】科学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故A正确。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B正确。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故C正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故D错误。故应选D。21.【答案】(1)dm(2)m2(3)mL(4)7000【知识点】估测;单位换算【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1)课桌的高约为70cm=7.0dm;(2)小科教室的面积约为S=10m×8m=80m2;(3)一杯奶茶的体积约为550mL,小科喝的奶茶体积和矿泉水差不多约为550mL。(4)根据1L=1000mL可得7L=7000mL。故答案为:(1)dm;(2)m2;(3)mL;(4)7000。22.【答案】(1)2.50(2)-13;零下十三摄氏度(3)4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圆的直径不易直接测量,可采用三角尺和直尺的组合来测量圆的直径。(2)温度计示数由下而上逐渐变大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由下而上逐渐变小,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3)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一位,圆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2)图中温度计示数由下到上逐渐变小,说明温度在0℃以下,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的温度值为-13℃,读作:零下十三摄氏度。(3)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液体的体积为42mL。23.【答案】(1)水平(2)石棉网(3)滴加少量液体(4)铁架台【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甲:试管;乙:烧杯;丙:胶头滴管;丁:铁架台。【解答】(1)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要先将试管水平放置,即横放,再用镊子将固体药品放置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2)为了防止烧杯因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3)图丙中是胶头滴管,可用于滴加少量液体。(4)图丁是铁架台,可用于固定装置。24.【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A(3)装置气密性不好【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气体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得的。【解答】(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用于制作温度计。(2)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红墨水向右移动的距离越大,所以A点对应的是0℃。(3)测量不同水温时,红色液柱始终没有移动,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没有形成压强差。25.【答案】(1)①③(2)5mL(3)漂浮的物体可以利用助沉法测量体积【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在水下的体积。【解答】(1)由图可知,④中测量的是水、铁块和石蜡的总体积,②中测量的是水和铁块的总体积,用④-②即可求得石蜡的体积,所以不需要的是①③这两次测量。(2)石蜡的体积:59mL-54mL=5mL。(3)漂浮的物体测量体积时可以利用助沉法。26.【答案】(1)粗准焦螺旋(2)向下(3)逆时针【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显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装片。【解答】(1)A是粗准焦螺旋,用于调节镜筒的升降。(2)图中粗准焦螺旋向外转,镜筒将下降。(3)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图中叶绿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实际转动方向为逆时针。27.【答案】(1)A(2)不可行,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水银温度计的测量值(3)酒精灯火焰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最大测量值的温度。【解答】(1)酒精灯内的酒精属于可燃物,所以应使用当心火灾的警告标志。故答案为A。(2)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高于水银温度计的最高测量值,会导致温度计损坏,所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不可行的。(3)由数据可知,酒精灯火焰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28.【答案】(1)秒表(2)乙;经过相同的时间,乙保温中水的温度高于甲保温杯中水的温度【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经过相同的时间,水温变化量越小,说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解答】(1)实验时需要测量实验的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2)由图中数据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乙保温中水的温度高于甲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较好。29.【答案】(1)瓶内是否有苍蝇(2)防止肉汤和瓶内原有的微生物对实验造成干扰(3)否定【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腐败的事物是因为接触了微生物,而不是腐败的事物滋生了微生物。【解答】(1)材料1中左侧的瓶子苍蝇不能进入,而右侧的瓶子苍蝇可以进入,所以变量是瓶内是否有苍蝇。(2)为了防止肉汤和瓶内原有的微生物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要先将肉汤煮沸1小时。(3)巴斯德实验中, 冷却后放置数天,瓶内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而打断细长玻璃管,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几天后用显微镜观察,瓶内肉汤出现了大量的微生物,说明生物不会自然发生,即他的实验否定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0.【答案】(1)维生素C是否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2)经过相同的时间,A瓶内鲜花的生理状态比B瓶内好(3)温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为了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解答】(1)实验的变量是是否防止维生素C,所以实验县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维生素C是否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2)假设成功,即维生素C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经过相同的时间,A瓶内鲜花的生理状态比B瓶内好。(3)夏天温度高时,鲜花容易枯萎,而冬天鲜花的保鲜期更长,所以温度也可能会影响鲜花的保鲜时间。31.【答案】(1)累积法(2)不合理,没有控制飞机的形状相同(3)用大尺寸的纸张折成波浪型【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常采用累积法测量尺寸微小、不易测量的物体。【解答】(1)纸的厚度太小,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出50张平整的A4纸,再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2)要探究飞行距离与厚度的关系,要控制除厚度以外的条件相同,所以设计不合理,所以飞机的形状不同。(3)由表中数据可知,纸张相同时,波浪型飞机飞行的距离最远;波浪型飞机中,纸张最大的飞机飞得最远,所以应用大尺寸的纸张折成波浪型时,飞机能飞得更远。32.【答案】新陈代谢、繁殖、生长、呼吸、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特征的考查。【解答】生物能新陈代谢、能繁殖、能生长、呼吸、发育、遗传和变异等。33.【答案】(1)植物细胞;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2)良好;没有标注液泡和细胞质(3)向右移动装片,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节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知识点】观察细胞;细胞模型【解析】【分析】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解答】(1)由图可知,甲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2)图中液泡和细胞质没有进行标注,所以存在名称标注有遗漏的温度,故评价为:良好。(3)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侧,物体实际在左侧,所以应先向右移动装片,使物像出现在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若视野较暗,则使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最终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34.【答案】(1)圆柱体的体积:。(2)正放时水的体积:,倒放时水的体积:,联立两式,可得,故水的体积为:。(3)每个小球的体积:。【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圆柱体的体积为:底面积乘以高。1 / 1浙江省杭州市树兰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中,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B.流星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C.火山喷发是最壮观的风景吗?D.“极光”一定是绿色的吗 【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可以探究的问题。【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火山喷发是最壮观的风景吗?这个问题是人的感觉喜好,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C2.(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是一款"暖宝宝",它在冬季能起到暖手的作用。请你估测产品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 B. C. D.【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人的体温在37℃左右,存在小范围的波动。【解答】暖宝宝可以暖手,说明暖宝宝的温度高于我们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所以暖宝宝的温度高于37℃,若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被烫伤,所以约为45℃。故答案为:C。3.(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B.乙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后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C.丙图中做实验前先直接闻一下药品的气味D.丁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掌握实验室正确的急救措施很重要。【解答】A、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立即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故A错误;B、点燃的酒精灯打翻后,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B正确;C、闻药品气味时应扇闻,故C错误;D、烧伤或者烫伤时,应用大量冷水冲洗,故D错误。故答案为:B。4.(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的软木塞的细胞。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胡克观察到的是细胞的( )A.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核 D.液泡【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胡克将观察到的“小室”称为“细胞”。【解答】软木塞细胞属于植物细胞,胡克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最外侧的细胞壁。故答案为:B。5.(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5.8米毫米B.3.4分米2=3.4分米2=3.4×100=340厘米2C.2小时秒秒D.4.5升升毫升毫升【答案】C【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进行单位换算时,结果=数值×进率。【解答】A.1米=1000毫米,则5.8米=5.8×1000毫米=5800毫米,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B.,则,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故B错误;C.1小时=3600秒,则2小时=2×3600秒=7200秒,故C正确;D.1升=1000毫升,4.5升=4.5×1000毫升=4500毫升,换算过程中的单位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6.(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研究学校近视防控措施的效果,每个学期我们都需要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解答】A.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A错误B.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B错误C.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C错误D. 检查视力是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D正确故答案为:D7.(2024七上·杭州月考)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18.32 18.33 18.34乙组/厘米 18.3 18.4 18.5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2厘米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组有效数字更多,所以甲组的数据更准确,故A错误;B、刻度尺在读数时要在最小刻度的基础上估读一位,甲组的最小刻度为cm,故B错误;C、甲组测得的课本的宽度为:,故C错误;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答案为:D。8.(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酷似石头的植物 B.像硅胶的水滴鱼C.机器人索菲亚 D.保护区内的仙鹤【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生物可以进行呼吸、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而非生物不能。【解答】ABD、多肉植物、水滴鱼和仙鹤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繁殖,属于生物,故ABD不符合题意;C、机器人不会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呼吸,不能繁殖,所以不属于生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2024七上·杭州月考)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大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如图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⑧→④ D.③→①→④→②【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若视野较亮,反光镜可以选择平面镜,视野较暗,可以选择凹面镜。【解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进行对光;接着将装片固定在载物台上;然后进行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装片;然后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此时眼睛注视目镜,寻找较清晰的像。故答案为:A。10.(2024七上·杭州月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态【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解答】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故答案为:D。11.(2024七上·杭州月考)水在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下列关于水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B.不慎将酸液测到皮肤上,可以先用较多水冲洗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D.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放糖能够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酸液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A.放糖能够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不慎将酸液溅到皮肤上,可以先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起到润滑的作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观察体温计所显示的人体温度时,可以在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这主要是因为( )A.体温计的内径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B.体温计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C.体温计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刻度精细得多D.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处特别细,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会在这里断开【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示数“只升不降”,所以使用前要先用力甩动,让水银柱回到玻璃泡内。【解答】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前端有一个特别细的位置,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在这里断开,离开人体后示数不会发生改变。故答案为:D。13.(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了比较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含量,小科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橙子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加的汁液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你认为相同体积的果蔬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橙汁高锰酸钾溶液 14滴 8滴 15滴 5滴A.黄瓜汁 B.青椒汁 C.芹菜汁 D.橙汁【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解答】果蔬汁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果蔬汁汁的量就越少。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橙汁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从表格中看出滴加的橙汁最少,为5滴,因此,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橙汁。故答案为:D。1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时,水银柱长30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5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A. B. C. D.【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从0℃到100℃的长度为30cm-5cm=25cm,即1cm表示4℃,再根据温度计水银柱的实际长度15cm得出液体的温度。【解答】水银柱5cm时的温度是0℃,30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当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5cm-5cm=10cm时,液体的温度:10cm×4℃/cm=40℃。故答案为:C。15.(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了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在进行探究时,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解答】 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A.由于本实验是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两只蚂蚁到窝的距离远近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没有可比性,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如果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说明蚂蚁不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着偶然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6.(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尺度中最小的是( )A.原子 B.分子C.细胞 D.蚂蚁【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从大到小为:蚂蚁、细胞、分子、原子。【解答】蚂蚁是宏观物质,肉眼可以观察到,所以尺度最大;细胞肉眼无法观察到,由很多分子构成,所以尺度大于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尺度大于原子,综上,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故答案为:A。17.(2024七上·杭州月考)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最接近事实的是( )A.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B.小科测得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C.小科手里拿的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约有15LD.体育课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60次/分【答案】B【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A.人一步距离大约0.4m,小科在操场走路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2000m=2km,故A错误;B.夏天曝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66℃,故B正确;C.通常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0.5L,故C错误;D.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加快,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120次/分~180次/分,故D错误。故答案为:B。18.(2024七上·杭州月考)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法,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温度比较物体冷热程度B.用长度比较物体长短C.用面积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大小D.用放大倍数比较显微镜放大能力【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观察工具【解析】【分析】A.根据温度的定义进行解答;B.根据长度的定义进行解答;C.根据体积的定义进行解答;D.根据显微镜的作用进行解答。【解答】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因此用温度比较物体冷热程度,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长度是表示物体长短的物理量,因此用长度比较物体长短,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体积是表示物体占用空间的大小,因此用体积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大小,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显微镜可以观察非常小的物体,因此用放大倍数比较显微镜放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2024七上·杭州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第一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小于15mL B.大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答案】B【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从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以及错误读数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齐平,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小于10mL,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就大于15mL。故答案为:B。20.(2024七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科学【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解答】科学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故A正确。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B正确。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故C正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故D错误。故应选D。21.(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请用有关符号表示)及进行单位换算:(1)小科同学的课桌高为7.0 。(2)小科教室的面积约有80 。(3)小科喝的奶茶体积约为550 。(4)7升= 毫升。【答案】(1)dm(2)m2(3)mL(4)7000【知识点】估测;单位换算【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1)课桌的高约为70cm=7.0dm;(2)小科教室的面积约为S=10m×8m=80m2;(3)一杯奶茶的体积约为550mL,小科喝的奶茶体积和矿泉水差不多约为550mL。(4)根据1L=1000mL可得7L=7000mL。故答案为:(1)dm;(2)m2;(3)mL;(4)7000。22.(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加下图所示,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读作: 。(3)如图丙所示,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答案】(1)2.50(2)-13;零下十三摄氏度(3)4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圆的直径不易直接测量,可采用三角尺和直尺的组合来测量圆的直径。(2)温度计示数由下而上逐渐变大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由下而上逐渐变小,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3)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一位,圆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2)图中温度计示数由下到上逐渐变小,说明温度在0℃以下,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的温度值为-13℃,读作:零下十三摄氏度。(3)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液体的体积为42mL。23.(2024七上·杭州月考)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名称填入空格中。(1)用图甲,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管口 (填"水平""竖直向上"或"略向下倾斜")放置。(2)加热乙仪器时,需要垫上 。(3)图丙的作用是 (写出一点即可)。(4)图丁的名称是 。【答案】(1)水平(2)石棉网(3)滴加少量液体(4)铁架台【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甲:试管;乙:烧杯;丙:胶头滴管;丁:铁架台。【解答】(1)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要先将试管水平放置,即横放,再用镊子将固体药品放置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2)为了防止烧杯因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3)图丙中是胶头滴管,可用于滴加少量液体。(4)图丁是铁架台,可用于固定装置。2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尝试自制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烧瓶中装有空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他把烧瓶先后放入热水、室温环境和的冰水中,并标出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放大后效果如图乙所示)。(1)此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和C,其中表示水温对应的点是 (填"A""B"或"C")。(3)其他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自制相同的温度计,测不同水温时,发现红色液柱始终没有移动,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A(3)装置气密性不好【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气体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得的。【解答】(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用于制作温度计。(2)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红墨水向右移动的距离越大,所以A点对应的是0℃。(3)测量不同水温时,红色液柱始终没有移动,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没有形成压强差。25.(2024七上·杭州月考)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第 (填序号)次测量是没有必要的。(2)石蜡的体积是 。(3)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启示是 。【答案】(1)①③(2)5mL(3)漂浮的物体可以利用助沉法测量体积【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在水下的体积。【解答】(1)由图可知,④中测量的是水、铁块和石蜡的总体积,②中测量的是水和铁块的总体积,用④-②即可求得石蜡的体积,所以不需要的是①③这两次测量。(2)石蜡的体积:59mL-54mL=5mL。(3)漂浮的物体测量体积时可以利用助沉法。26.(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甲中A对应结构的名称: 。(2)小科按照图甲中所示方向调节A结构,则镜筒移动的方向为 。(3)小科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叶绿体绕液泡按图乙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装片中叶绿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1)粗准焦螺旋(2)向下(3)逆时针【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显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装片。【解答】(1)A是粗准焦螺旋,用于调节镜筒的升降。(2)图中粗准焦螺旋向外转,镜筒将下降。(3)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图中叶绿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实际转动方向为逆时针。27.(2024七上·杭州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小科对酒精灯的使用及温度作如下探究。(1)小科在使用酒精灯时,对应下列警告标志是 (填写字母)。(2)小科想用水银温度计去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你认为可行吗?说明理由: 。(3)小科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酒精灯火焰温度,分别对火焰的三个部位进行了测量并读数(如图所示)。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答: 。【答案】(1)A(2)不可行,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水银温度计的测量值(3)酒精灯火焰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最大测量值的温度。【解答】(1)酒精灯内的酒精属于可燃物,所以应使用当心火灾的警告标志。故答案为A。(2)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高于水银温度计的最高测量值,会导致温度计损坏,所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不可行的。(3)由数据可知,酒精灯火焰不同位置温度不同,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28.(2024七上·杭州月考)如图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相同容积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科同学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他将等量的的开水,同时倒入两个杯子中,盖好盖子。每隔1小时测得一次水温。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是 (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秒表(2)乙;经过相同的时间,乙保温中水的温度高于甲保温杯中水的温度【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经过相同的时间,水温变化量越小,说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解答】(1)实验时需要测量实验的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2)由图中数据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乙保温中水的温度高于甲保温杯中水的温度,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较好。29.(2024七上·杭州月考)在19世纪中叶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材料1:如图甲,雷迪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两瓶中的鲜肉都腐烂,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苍蝇的幼虫)。材料2:如图乙,巴斯德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冷却后放置数天,瓶内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打断细长玻璃管,几天后用显微镜观察,瓶内肉汤出现了大量的微生物。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中,雷迪实验中的变量是 。(2)材料2中加热肉汤至沸腾1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 。(3)材料2中,巴斯德的实验 (填"支持"或"否定")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答案】(1)瓶内是否有苍蝇(2)防止肉汤和瓶内原有的微生物对实验造成干扰(3)否定【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腐败的事物是因为接触了微生物,而不是腐败的事物滋生了微生物。【解答】(1)材料1中左侧的瓶子苍蝇不能进入,而右侧的瓶子苍蝇可以进入,所以变量是瓶内是否有苍蝇。(2)为了防止肉汤和瓶内原有的微生物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要先将肉汤煮沸1小时。(3)巴斯德实验中, 冷却后放置数天,瓶内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而打断细长玻璃管,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几天后用显微镜观察,瓶内肉汤出现了大量的微生物,说明生物不会自然发生,即他的实验否定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0.(2024七上·杭州月考)"鲜花如何保鲜"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延长鲜花保鲜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①取两个等大的花瓶,分别标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颗维生素C,并搅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状态接近的鲜花,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3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1)小科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答: 。(2)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实验观察的结果是 。(3)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写出影响鲜花保鲜的其他一个条件: 。【答案】(1)维生素C是否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2)经过相同的时间,A瓶内鲜花的生理状态比B瓶内好(3)温度【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为了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解答】(1)实验的变量是是否防止维生素C,所以实验县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维生素C是否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2)假设成功,即维生素C可以延长花的保鲜期,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经过相同的时间,A瓶内鲜花的生理状态比B瓶内好。(3)夏天温度高时,鲜花容易枯萎,而冬天鲜花的保鲜期更长,所以温度也可能会影响鲜花的保鲜时间。31.(2024七上·杭州月考)为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小科同学将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纸张叠成不同形状的纸飞机,选择无风的环境,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相同的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1)小科想测量一张A4纸的厚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张平整的A4纸,比较准确地测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小科这种测量方法叫 。(2)在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和纸张厚度的关系"时,小科将四张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纸,分别叠成如图所示的四种形状纸飞机。在无风的环境下,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表一数据。该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的关系(注:A4纸张的厚度以10微米递增)纸张厚度/微米 80 90 100 110多次飞行平均距离/厘米 352 627 575 410(3)根据表二提供的数据,你认为如何制作纸飞机能飞的更远?答: 。表二:纸飞机飞行距离与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头型 ④波浪型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大(21cm 446 272 234 539中(18cm 334 175 201 372小 171 146 176 188【答案】(1)累积法(2)不合理,没有控制飞机的形状相同(3)用大尺寸的纸张折成波浪型【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常采用累积法测量尺寸微小、不易测量的物体。【解答】(1)纸的厚度太小,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出50张平整的A4纸,再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2)要探究飞行距离与厚度的关系,要控制除厚度以外的条件相同,所以设计不合理,所以飞机的形状不同。(3)由表中数据可知,纸张相同时,波浪型飞机飞行的距离最远;波浪型飞机中,纸张最大的飞机飞得最远,所以应用大尺寸的纸张折成波浪型时,飞机能飞得更远。32.(2024七上·杭州月考)请根据题意,在框内填写生物都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答案】新陈代谢、繁殖、生长、呼吸、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特征的考查。【解答】生物能新陈代谢、能繁殖、能生长、呼吸、发育、遗传和变异等。33.(2024七上·杭州月考)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请回答: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1)图甲是小科制作的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理由是 。(3)图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 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换上高倍物镜前后视野中图像变化,请写出小科的准确操作主要步骤: 。【答案】(1)植物细胞;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2)良好;没有标注液泡和细胞质(3)向右移动装片,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节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知识点】观察细胞;细胞模型【解析】【分析】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解答】(1)由图可知,甲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2)图中液泡和细胞质没有进行标注,所以存在名称标注有遗漏的温度,故评价为:良好。(3)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侧,物体实际在左侧,所以应先向右移动装片,使物像出现在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若视野较暗,则使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最终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34.(2024七上·杭州月考)小科学了体积测量后,对固体、液体的体积测量有了一定心得。对下列物体进行了测量与计算。(1)图甲是圆柱体,已知底面积为,高度为,求其体积。(2)图乙是容积为480厘米的瓶子,瓶子下端为均匀的圆柱体。加入一定水后,瓶中水的高度为10厘米,再将瓶子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出瓶中无水部分的高度为6厘米。求瓶中水的体积为多少 (3)小科将体积相同的20个小玻璃球轻轻放入乙瓶中,如图丙所示测得此时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匀部分)。求每个小球的体积为多少?【答案】(1)圆柱体的体积:。(2)正放时水的体积:,倒放时水的体积:,联立两式,可得,故水的体积为:。(3)每个小球的体积:。【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圆柱体的体积为:底面积乘以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树兰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树兰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