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1.(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不是密度单位的是( )A.牛/米2 B.克/厘米3 C.kg/m3 D.千克/米32.(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 kg/m3B.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 m3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ND.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6 Pa3.(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C. D.5.(2024八上·宁波期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移栽植物,下列做法中合理运用了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将根洗干净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大量的光照D.移栽植物时带土坨6.(2024八上·宁波期中)一辆公交车在雨中由北向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车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 )A.窗外有由北向南吹的风B.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C.窗外无风,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是乘客的错觉D.窗外无风,站在路边的人看到雨滴也是竖直下落的7.(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斌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他通过吹气改变空气流速,其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两张纸靠近 B.纸条被吹起C.两个乒乓球靠近 D.乒乓球不会掉下来8.(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9.(2024八上·宁波期中)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10.(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明同学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在侧壁三个位置钻上同样大小的小孔,将瓶子装满水,打开瓶盖水从小孔喷出。图中的几种水流现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11.(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12.(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13.(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绳,第一次,两人都站地上, “拔河”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 100牛顿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 牛顿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顿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 100牛顿14.(2024八上·宁波期中) 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5.(2024八上·宁波期中) 小文将漂浮在水面装有硬币的气球(不漏气也不爆炸) 压入到a位置以上(图甲),松手后,发现气球自动上浮至水面; 再将气球压入到a位置以下(图乙) ,气球下沉到杯底。下列有关气球最低点在液体中所受压强p与气球所受浮力F随深度h(气球最低点至自由液面的距离) 变化的大致曲线图像,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2024八上·宁波期中) 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FT1、F12的变化情况是( )A.FT1增大, FT2减小 B.FT1增大, FT2增大C.FT1减小, FT2不变 D.FT1增大, FT2不变17.(2024八上·宁波期中)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分数相关,下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8.(2024八上·宁波期中) 实心铝块B、C 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0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铝块B始终在水中且未碰底,B与水间粘滞阻力及滑轮摩擦均忽略不计, 关于 A 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向右, 0.07N B.水平向右, 0.27NC.水平向左,0.07N D.水平向左,0.27N19.(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下列关于荷花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荷花是水生植物,因此荷花最适宜种在渗水能力很高的砂土类土壤中B.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的C.荷花的根状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D.荷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20.(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 深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4m深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消耗,已知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若p米>p矿材,质量m取值范围是2.4kgB.容器甲中水的质量小于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C.水对容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乙底部产生的压强D.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可能等于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21.(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果“嫦娥六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填“前”或“后”)喷火。小明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 (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22.(2024八上·宁波期中)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如图甲所示的思维模型。(1) 思维模型中的“ ”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2) 将一只薄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扎在瓶口上(如图乙),向上拉塑料袋,结果发现越拉越难。由思维模型可知,“越拉越难”是因为通过 的方式减小了塑料袋和瓶之间的气压。23.(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忽略水和冰的质量变化,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 冰从-4℃上升到0℃时密度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 水在 ℃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2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25.(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个同样盛适量水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1个标准大气条件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甲瓶内水 沸腾,乙瓶内水 沸腾(均填“会”或“不会”)26.(2024八上·宁波期中) 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 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 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27.(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密度为ρ1、ρ2的液体,将这一密度计分别放于两种液体中;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m1 m2, p1 p2(均选填“<”、 “=”或“>”)。28.(2024八上·宁波期中) 小科同学用家里重力为G、底面积为S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积木玩具做实验,他分别以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把积木玩具叠放在水平地板上,探究水平地板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分别为 则 等于 。29.(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30.(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科学了大气压强后,利用注射器(容积为5mL)、铁架台、小桶、细绳、天平等器材估测了大气压的值。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帮助他完成相关分析。【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器材。②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不封口。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73g。③重新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将步骤②中的装水小桶(水未倒出),缓慢向小桶内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开始下滑,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548g。④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测量其侧壁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cm。【实验分析】(1)本实验中应以 (填“注射器”、“活塞”或“小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的大气压力。(2)步骤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活塞重力以及 对实验的影响。(3)根据上述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大气压强为 Pa。31.(2024八上·宁波期中)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直径、高度均相同) ,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1。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2。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3。(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用 列式表示)。(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____(填字母)。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32.(2024八上·宁波期中) 请按要求作图(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小球正在摆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2) 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33.(2024八上·宁波期中) 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一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m,质量为120kg,已知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1)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多少 (2)月地距离约为: ,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镜,地面工作人员向该平面镜发射一束激光,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 (激光传播的速度为3×108m/s)34.(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自身质量 m/t 4 储水罐容积 V/L 8×103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3) 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35.(2024八上·宁波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架简易液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如下:简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使用方法: (1)弹簧测力计左边表示测力计示数(量程0~5N),右边表示相应液体密度示数。(2)将小金属块用细线挂于测力计挂钩处,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 密度计的标记数值为0. (3)将小金属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液体中。(4)在右边刻度板上读出相应密度值。(1) 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左边测力计示数为0.8牛,则对应右边的密度值是多少 (2)当弹簧测力计悬挂大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进行测量时,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密度计的量程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单位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牛/米2为压强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 克/厘米3 、kg/m3和千克/米3,都是密度单位,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A【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体积大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N”是力的单位,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500cm2=0.05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解答】A.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相对地面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A不合题意;B.孤帆一片日边来,即帆船相对海岸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C.一行白鹭上青天,即白鹭相对地面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D.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植物的一种生命现象,与机械运动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木块的运动规律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上面的木块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可知,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下面的木块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都相等,根据可知,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解答】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对移栽的植物遮阳,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故答案为:B。6.【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公交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乘客看到的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是以公交车为参照物的,这说明雨在水平 方向上与公交车保持相对静止,根据以上分析判断风向。【解答】 以地面为参照物公交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雨竖直下落,说明雨在水平方向上与公交车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风向南刮,即刮北风,而且风速与车速相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7.【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再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进行比较即可。【解答】A.用力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周围空气对它们产生推力,进而吸在一起,故A不合题意;B.用力向纸条下方吹气时,纸条下方由于受到空气的推力而飘动起来,与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B符合题意;C.当用力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周围空气将两个乒乓球推向一起,故C不合题意;D.从漏斗上口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下面的空气施加向上的力而乒乓球不下落,故D不合题意。故选B。8.【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解答】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拉力向上,拉力等于人的重力和吊椅重力之和,压力和拉力大小不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吊椅所受的压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人对吊椅的压力垂直吊椅面向下,人对吊椅压力的大小等于人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和作用点都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C【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 重垂线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当重锤静止时,重垂线所在的位置就是竖直的。检查物体是否挂正,就看物体的边是否与重垂线平行。若平行,物体挂正;如果不平行,就把物体的边与重垂线平行即可。【解答】 A.重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锤质量合适即可,故A错误。B.如图,贴画不正,左右移动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即可,故B错误。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年画贴正,故C正确。D.贴画不正,调整年画,不用调整重垂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答案】A【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解答】 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将瓶子装满水,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深度越小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近,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甲对乙施加力的作用时,乙也对甲施加反作用力,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解答】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利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时,研究某一变量要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要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要保证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解答】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深度改变,排开液体体积也改变,故不能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下移,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只改变深度,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下底面深度不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浮力等于重力,故三个物体浮力相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不同物体深度不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②③④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选B。13.【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 拔河比赛时,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两个途径可以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解答】 据图1可知,此时弹簧处于静止,故弹簧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即都是100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0N;对图2可知,由于两人仍用100牛顿的拉力拉绳,故绳子上的拉力始终是100N,故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0N,但是由于的左侧人踩在滑板上,即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小于绳子对他的力,故会向右运动,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00N,则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0N,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C【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解答】 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答案为:C。15.【答案】B【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 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题压强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气球体积越小,排开液体体积就越小,气球所受浮力就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将装有硬币的气球压入水的过程中,气球排开水的体积先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先逐渐变大;气球浸没后,继续下压,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其体积会减小,则气球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其受到的浮力又会减小,但在a位置以上(图甲)时浮力仍大于重力,所以松手后气球上浮;从图甲位置继续下压时,气球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则气球受到的浮力会进一步减小,此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松手后气球下沉,故③正确,④错误;将气球压入水的过程中,最初气球最低点所处的深度为零,其受到的压强为零;在下压过程中,气球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由p=ρgh可知气球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且p与h成正比关系,故②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B。16.【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小台秤示数的变化,大台秤的示数等于总重,由此分析。【解答】 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时,人受到重力和顶板给人竖直向下的弹力,小磅秤给人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那两个力之和,故FT1增大;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同时向下压小磅秤,小磅秤向下压木箱,推力和由推力引起的压力都属于内力,大磅秤示数不变,FT2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17.【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解答】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由图可知,植物细胞正处于吸水状态,所以,③植物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根毛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①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故答案为:B。18.【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铝块B受到的浮力,再计算出对物体A的拉力;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据此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 铝块C的质量为:mC=ρVC=2.7g/cm3×10cm3=27g=0.027kg,铝块C的重力为:G=mCg=0.027kg×10N/kg=0.27N,铝块B的质量为:mB=ρVB=2.7g/cm3×20cm3=54g=0.054kg,铝块B的重力为:G=mBg=0.054kg×10N/kg=0.54N,铝块B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0×10-6m3=0.2N,铝块对物体A的拉力为:F=G-F浮=0.54N-0.2N=0.34N;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到铝块C的拉力为0.27N,受到铝块B的拉力为0.34N,右侧拉力大于左侧拉力,所以物体A向右运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0.34N-0.27N=0.07N。故答案为:C。19.【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A.荷花生长在淤泥中,故荷花最适宜种在渗水能力很低的土壤中即黏质土,A错误。B.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根从淤泥中吸收水和无机盐,B错误。C.荷花的根状茎为莲藕,贮藏有大量营养物质,可食用;人们常用莲藕来繁殖后代,C正确。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D错误。故答案为:C。20.【答案】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先根据V=Sh求出容器甲中水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容器甲中水的质量;根据p=ρgh可求出取出酒精之前酒精对容器乙底部产生的压强;根据V=Sh求出容器乙中酒精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各自的重力。【解答】AD.由于甲、乙容器为圆柱形容器当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4kg﹣m)不可能等于(3.2kg﹣m),所以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不可能等于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剩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则解得:m>2.4kg。由于酒精的质量为3.2kg,所以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为故A正确,D错误。C.容器甲中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所以,故C错误;B.由可知酒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故B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前;右;喷出的气体【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解答】 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前喷火,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会给它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吸管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会向左喷气,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右的力,故气球就会向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22.【答案】(1)密闭(2)增大体积【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探究气体压强的变化时,应密闭气体;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解答】(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密闭;(2)大气压现象通常形成内外压强差,结合思维模型可知,“越拉越难”是因为体积变大。23.【答案】(1)变小(2)0~4【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析】【分析】 在质量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与其密度成反比;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部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解答】 (1)图像可以看出,在-4~0℃,冰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冰的体积变大,说明冰的密度在变小。(2) 在0~4℃,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的体积变小,说明水的密度在变大;在温度高于4℃,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的体积变大,说明水的密度在变小。综合可知,水在0~4℃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温度高于4℃之后,具有热胀冷缩的形状,水在4℃时密度最大。24.【答案】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知识点】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解答】 由题意可知,透明塑料软管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标记下此时两液面的高度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25.【答案】不会;不会【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析】【分析】 液体沸腾是有条件的,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甲瓶中的水与水槽中的水温度相同时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不能沸腾。乙瓶上端封闭,加热时瓶内水蒸气增加,气压变大,沸点增大,不能达到沸点。【解答】 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甲瓶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故甲瓶中的水不沸腾;乙瓶中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沸点升高,无法沸腾。26.【答案】钾;氮【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盐与化肥【解析】【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 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乏时的症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的症状: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因此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氮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27.【答案】=;=【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比较排开液体质量大小。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和密度计的重力之和,然后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大小。【解答】 密度计始终在液体中漂浮,则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1=m2; 根据F=G液+G密度计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且底面积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相等,即p1=p2。28.【答案】9:10【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p=求出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之比。【解答】由图可知,图甲中积木对地板的压力受力面积图乙中积木对地板的压力受力面积则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之比29.【答案】(1)匀速直线(2)粗糙(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将摩擦力的测量转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答】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30.【答案】(1)活塞(2)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3)9.5×104【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活塞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的和等于小桶和水的总重力,据此计算出大气压力,从而得到大气压强;(2)影响测量大气压大小的因素有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活塞的重力等;(3)在②中,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在③中,根据F=G总-f计算出此时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根据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最后根据计算大气压强。【解答】 (1)本实验中应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的大气压力;(2)在步骤②中,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未封口接着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时,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可求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即活塞受到向下的拉力)等于活塞受到摩擦力和重力的合力,所以步骤②的目的是排除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对实验的影响,还排除了活塞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等于重力:f=F1=G=mg=0.073kg×10N/kg=0.73N,活塞收到大气压的压力F2=(0.548kg-0.073kg)×10N/kg=4.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注射器的容积为5mL=5cm3,这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由刻度尺测量得出为10cm,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将其代入公式得:。31.【答案】(1)F1-F2(2)(3)C【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本实验由于没有使用溢水杯,因而必须控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在圆筒中添加水的体积相等,由于塑料圆筒内径和圆柱体直径相同,当高度相同时,V排=V加水,因而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圆柱体标记h'相平的目的是控制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在圆筒中添加液体的体积相等;实验中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之后加入的水又使得弹簧测力计示数恢复原值,说明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解答】 (1)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此时测量的是总重力,则G=F1,第1次实验时金属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F1-F2;(2)图乙测出了物体的重力,图丙测量的是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F=F1-F2;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3-F2;如果满足:F3=F1可以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A、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F3与F2大小为变化量,对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浮力更小,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故B错误;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排开水的重力G排更小,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故C正确;故答案为:C。32.【答案】(1)G= mg=2kg×10N/ kg=20N(2)【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及其方向;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先确定小球的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大小。(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解答】 (1)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大小G=mg=2kg×10N/kg=20N(即重力)。(2)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33.【答案】(1)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2)由 可知,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镜的时间: 则航天员能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为: t'=2t=2×1.28s=2.56s【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 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根据“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出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2)利用 可求出激光从空间站到地面的时间,便可求出航天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 。34.【答案】(1)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变小(2)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对地面的压强:(3)洒水车受到的阻力:洒水车匀速行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压力的变化分析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解答】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F=G=mg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2)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力,利用求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利用表中提供的阻力与总重的关系求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35.【答案】(1)因为当小金属块未放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因此物体的重力为2N;当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测力计示数为0.8N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2N-0.8N=1.2N,由 可知液体的密度:(2)由称重法测量浮力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5与液体密度ρ液的函数关系式是由于金属块的重力G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是一个定值,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总与液体密度ρ段是一次函数关系,且液体密度ρA越大,FB越小;所以若用大金属块时,当弹簧测力计对大金属块的拉力为0时,液体密度最大,最大液体密度:即当拉力 时,液体密度为0; 当拉力 时,液体密度为 该密度计的量程是【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1)因为当小金属块未放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因此物体的重力为2N;当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根据受力平衡求解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物体的密度。(2) 根据F浮=ρ液gV排分别计算大金属块可以测量的最大液体密度,进一步分析密度计量程。1 / 1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1.(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不是密度单位的是( )A.牛/米2 B.克/厘米3 C.kg/m3 D.千克/米3【答案】A【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单位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牛/米2为压强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 克/厘米3 、kg/m3和千克/米3,都是密度单位,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2.(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 kg/m3B.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 m3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ND.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6 Pa【答案】A【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体积大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N”是力的单位,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500cm2=0.05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A。3.(2024八上·宁波期中)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D【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解答】A.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相对地面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A不合题意;B.孤帆一片日边来,即帆船相对海岸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C.一行白鹭上青天,即白鹭相对地面的位置改变,为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D.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植物的一种生命现象,与机械运动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木块的运动规律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上面的木块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可知,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下面的木块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都相等,根据可知,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2024八上·宁波期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移栽植物,下列做法中合理运用了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将根洗干净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大量的光照D.移栽植物时带土坨【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解答】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对移栽的植物遮阳,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故答案为:B。6.(2024八上·宁波期中)一辆公交车在雨中由北向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车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 )A.窗外有由北向南吹的风B.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C.窗外无风,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是乘客的错觉D.窗外无风,站在路边的人看到雨滴也是竖直下落的【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公交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乘客看到的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是以公交车为参照物的,这说明雨在水平 方向上与公交车保持相对静止,根据以上分析判断风向。【解答】 以地面为参照物公交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雨竖直下落,说明雨在水平方向上与公交车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风向南刮,即刮北风,而且风速与车速相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7.(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斌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他通过吹气改变空气流速,其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两张纸靠近 B.纸条被吹起C.两个乒乓球靠近 D.乒乓球不会掉下来【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再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进行比较即可。【解答】A.用力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周围空气对它们产生推力,进而吸在一起,故A不合题意;B.用力向纸条下方吹气时,纸条下方由于受到空气的推力而飘动起来,与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B符合题意;C.当用力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周围空气将两个乒乓球推向一起,故C不合题意;D.从漏斗上口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下面的空气施加向上的力而乒乓球不下落,故D不合题意。故选B。8.(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解答】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拉力向上,拉力等于人的重力和吊椅重力之和,压力和拉力大小不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人坐在吊椅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吊椅所受的压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人对吊椅的压力垂直吊椅面向下,人对吊椅压力的大小等于人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和作用点都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4八上·宁波期中)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答案】C【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 重垂线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当重锤静止时,重垂线所在的位置就是竖直的。检查物体是否挂正,就看物体的边是否与重垂线平行。若平行,物体挂正;如果不平行,就把物体的边与重垂线平行即可。【解答】 A.重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锤质量合适即可,故A错误。B.如图,贴画不正,左右移动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即可,故B错误。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年画贴正,故C正确。D.贴画不正,调整年画,不用调整重垂线,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明同学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在侧壁三个位置钻上同样大小的小孔,将瓶子装满水,打开瓶盖水从小孔喷出。图中的几种水流现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解答】 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将瓶子装满水,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深度越小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近,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甲对乙施加力的作用时,乙也对甲施加反作用力,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解答】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答案】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利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时,研究某一变量要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要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要保证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解答】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深度改变,排开液体体积也改变,故不能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下移,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只改变深度,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下底面深度不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浮力等于重力,故三个物体浮力相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不同物体深度不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②③④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选B。13.(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绳,第一次,两人都站地上, “拔河”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 100牛顿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 牛顿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顿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 100牛顿【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 拔河比赛时,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两个途径可以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解答】 据图1可知,此时弹簧处于静止,故弹簧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即都是100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0N;对图2可知,由于两人仍用100牛顿的拉力拉绳,故绳子上的拉力始终是100N,故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0N,但是由于的左侧人踩在滑板上,即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小于绳子对他的力,故会向右运动,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00N,则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0N,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4.(2024八上·宁波期中) 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解答】 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答案为:C。15.(2024八上·宁波期中) 小文将漂浮在水面装有硬币的气球(不漏气也不爆炸) 压入到a位置以上(图甲),松手后,发现气球自动上浮至水面; 再将气球压入到a位置以下(图乙) ,气球下沉到杯底。下列有关气球最低点在液体中所受压强p与气球所受浮力F随深度h(气球最低点至自由液面的距离) 变化的大致曲线图像,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 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题压强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气球体积越小,排开液体体积就越小,气球所受浮力就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将装有硬币的气球压入水的过程中,气球排开水的体积先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先逐渐变大;气球浸没后,继续下压,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其体积会减小,则气球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其受到的浮力又会减小,但在a位置以上(图甲)时浮力仍大于重力,所以松手后气球上浮;从图甲位置继续下压时,气球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则气球受到的浮力会进一步减小,此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松手后气球下沉,故③正确,④错误;将气球压入水的过程中,最初气球最低点所处的深度为零,其受到的压强为零;在下压过程中,气球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由p=ρgh可知气球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且p与h成正比关系,故②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B。16.(2024八上·宁波期中) 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FT1、F12的变化情况是( )A.FT1增大, FT2减小 B.FT1增大, FT2增大C.FT1减小, FT2不变 D.FT1增大, FT2不变【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小台秤示数的变化,大台秤的示数等于总重,由此分析。【解答】 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时,人受到重力和顶板给人竖直向下的弹力,小磅秤给人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那两个力之和,故FT1增大;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同时向下压小磅秤,小磅秤向下压木箱,推力和由推力引起的压力都属于内力,大磅秤示数不变,FT2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17.(2024八上·宁波期中)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分数相关,下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解答】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由图可知,植物细胞正处于吸水状态,所以,③植物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根毛细胞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①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故答案为:B。18.(2024八上·宁波期中) 实心铝块B、C 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0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铝块B始终在水中且未碰底,B与水间粘滞阻力及滑轮摩擦均忽略不计, 关于 A 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向右, 0.07N B.水平向右, 0.27NC.水平向左,0.07N D.水平向左,0.27N【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铝块B受到的浮力,再计算出对物体A的拉力;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据此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 铝块C的质量为:mC=ρVC=2.7g/cm3×10cm3=27g=0.027kg,铝块C的重力为:G=mCg=0.027kg×10N/kg=0.27N,铝块B的质量为:mB=ρVB=2.7g/cm3×20cm3=54g=0.054kg,铝块B的重力为:G=mBg=0.054kg×10N/kg=0.54N,铝块B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0×10-6m3=0.2N,铝块对物体A的拉力为:F=G-F浮=0.54N-0.2N=0.34N;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到铝块C的拉力为0.27N,受到铝块B的拉力为0.34N,右侧拉力大于左侧拉力,所以物体A向右运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0.34N-0.27N=0.07N。故答案为:C。19.(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下列关于荷花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荷花是水生植物,因此荷花最适宜种在渗水能力很高的砂土类土壤中B.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的C.荷花的根状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D.荷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A.荷花生长在淤泥中,故荷花最适宜种在渗水能力很低的土壤中即黏质土,A错误。B.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根从淤泥中吸收水和无机盐,B错误。C.荷花的根状茎为莲藕,贮藏有大量营养物质,可食用;人们常用莲藕来繁殖后代,C正确。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D错误。故答案为:C。20.(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 深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4m深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消耗,已知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若p米>p矿材,质量m取值范围是2.4kgB.容器甲中水的质量小于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C.水对容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乙底部产生的压强D.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可能等于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答案】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先根据V=Sh求出容器甲中水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容器甲中水的质量;根据p=ρgh可求出取出酒精之前酒精对容器乙底部产生的压强;根据V=Sh求出容器乙中酒精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各自的重力。【解答】AD.由于甲、乙容器为圆柱形容器当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4kg﹣m)不可能等于(3.2kg﹣m),所以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力不可能等于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力;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剩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则解得:m>2.4kg。由于酒精的质量为3.2kg,所以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为故A正确,D错误。C.容器甲中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所以,故C错误;B.由可知酒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故B错误;故答案为:A。21.(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果“嫦娥六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填“前”或“后”)喷火。小明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 (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答案】前;右;喷出的气体【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解答】 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前喷火,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会给它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吸管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会向左喷气,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右的力,故气球就会向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22.(2024八上·宁波期中)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如图甲所示的思维模型。(1) 思维模型中的“ ”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2) 将一只薄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扎在瓶口上(如图乙),向上拉塑料袋,结果发现越拉越难。由思维模型可知,“越拉越难”是因为通过 的方式减小了塑料袋和瓶之间的气压。【答案】(1)密闭(2)增大体积【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探究气体压强的变化时,应密闭气体;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解答】(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密闭;(2)大气压现象通常形成内外压强差,结合思维模型可知,“越拉越难”是因为体积变大。23.(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忽略水和冰的质量变化,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 冰从-4℃上升到0℃时密度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 水在 ℃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答案】(1)变小(2)0~4【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析】【分析】 在质量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与其密度成反比;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部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解答】 (1)图像可以看出,在-4~0℃,冰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冰的体积变大,说明冰的密度在变小。(2) 在0~4℃,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的体积变小,说明水的密度在变大;在温度高于4℃,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的体积变大,说明水的密度在变小。综合可知,水在0~4℃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在温度高于4℃之后,具有热胀冷缩的形状,水在4℃时密度最大。24.(2024八上·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答案】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知识点】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解答】 由题意可知,透明塑料软管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标记下此时两液面的高度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25.(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个同样盛适量水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1个标准大气条件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甲瓶内水 沸腾,乙瓶内水 沸腾(均填“会”或“不会”)【答案】不会;不会【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析】【分析】 液体沸腾是有条件的,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甲瓶中的水与水槽中的水温度相同时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不能沸腾。乙瓶上端封闭,加热时瓶内水蒸气增加,气压变大,沸点增大,不能达到沸点。【解答】 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甲瓶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故甲瓶中的水不沸腾;乙瓶中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沸点升高,无法沸腾。26.(2024八上·宁波期中) 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 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 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答案】钾;氮【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盐与化肥【解析】【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 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乏时的症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的症状: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因此农民种西瓜时要施肥,所施的肥料主要提供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西瓜植株较长时间缺少含氮的无机盐,则该植物会矮小瘦弱、叶片发黄。27.(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密度为ρ1、ρ2的液体,将这一密度计分别放于两种液体中;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m1 m2, p1 p2(均选填“<”、 “=”或“>”)。【答案】=;=【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比较排开液体质量大小。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和密度计的重力之和,然后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大小。【解答】 密度计始终在液体中漂浮,则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1=m2; 根据F=G液+G密度计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且底面积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相等,即p1=p2。28.(2024八上·宁波期中) 小科同学用家里重力为G、底面积为S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积木玩具做实验,他分别以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把积木玩具叠放在水平地板上,探究水平地板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分别为 则 等于 。【答案】9:10【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p=求出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之比。【解答】由图可知,图甲中积木对地板的压力受力面积图乙中积木对地板的压力受力面积则甲图和乙图中积木玩具对地板的压强之比29.(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答案】(1)匀速直线(2)粗糙(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将摩擦力的测量转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答】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越粗糙程度的关系,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30.(2024八上·宁波期中)小科学了大气压强后,利用注射器(容积为5mL)、铁架台、小桶、细绳、天平等器材估测了大气压的值。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帮助他完成相关分析。【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器材。②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不封口。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73g。③重新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将步骤②中的装水小桶(水未倒出),缓慢向小桶内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开始下滑,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548g。④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测量其侧壁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cm。【实验分析】(1)本实验中应以 (填“注射器”、“活塞”或“小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的大气压力。(2)步骤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活塞重力以及 对实验的影响。(3)根据上述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大气压强为 Pa。【答案】(1)活塞(2)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3)9.5×104【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活塞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的和等于小桶和水的总重力,据此计算出大气压力,从而得到大气压强;(2)影响测量大气压大小的因素有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活塞的重力等;(3)在②中,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在③中,根据F=G总-f计算出此时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根据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最后根据计算大气压强。【解答】 (1)本实验中应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的大气压力;(2)在步骤②中,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未封口接着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时,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可求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即活塞受到向下的拉力)等于活塞受到摩擦力和重力的合力,所以步骤②的目的是排除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对实验的影响,还排除了活塞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等于重力:f=F1=G=mg=0.073kg×10N/kg=0.73N,活塞收到大气压的压力F2=(0.548kg-0.073kg)×10N/kg=4.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注射器的容积为5mL=5cm3,这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由刻度尺测量得出为10cm,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将其代入公式得:。31.(2024八上·宁波期中)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直径、高度均相同) ,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1。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2。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3。(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用 列式表示)。(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____(填字母)。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答案】(1)F1-F2(2)(3)C【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本实验由于没有使用溢水杯,因而必须控制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在圆筒中添加水的体积相等,由于塑料圆筒内径和圆柱体直径相同,当高度相同时,V排=V加水,因而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圆柱体标记h'相平的目的是控制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在圆筒中添加液体的体积相等;实验中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之后加入的水又使得弹簧测力计示数恢复原值,说明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解答】 (1)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此时测量的是总重力,则G=F1,第1次实验时金属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F1-F2;(2)图乙测出了物体的重力,图丙测量的是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F=F1-F2;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3-F2;如果满足:F3=F1可以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A、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F3与F2大小为变化量,对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浮力更小,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故B错误;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排开水的重力G排更小,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故C正确;故答案为:C。32.(2024八上·宁波期中) 请按要求作图(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小球正在摆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2) 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答案】(1)G= mg=2kg×10N/ kg=20N(2)【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及其方向;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先确定小球的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大小。(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解答】 (1)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大小G=mg=2kg×10N/kg=20N(即重力)。(2)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33.(2024八上·宁波期中) 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一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m,质量为120kg,已知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1)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是多少 (2)月地距离约为: ,若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平面镜,地面工作人员向该平面镜发射一束激光,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 (激光传播的速度为3×108m/s)【答案】(1)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则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2)由 可知,激光由地面到平面镜的时间: 则航天员能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为: t'=2t=2×1.28s=2.56s【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 若航天员一个随身装备在月球表面时月球对它的引力大约是2N,根据“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在月球上时重力的6倍”求出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返回地球后这个随身装备的质量。(2)利用 可求出激光从空间站到地面的时间,便可求出航天员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 。34.(2024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自身质量 m/t 4 储水罐容积 V/L 8×103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3) 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答案】(1)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变小(2)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对地面的压强:(3)洒水车受到的阻力:洒水车匀速行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压力的变化分析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解答】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F=G=mg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2)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力,利用求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利用表中提供的阻力与总重的关系求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35.(2024八上·宁波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架简易液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如下:简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使用方法: (1)弹簧测力计左边表示测力计示数(量程0~5N),右边表示相应液体密度示数。(2)将小金属块用细线挂于测力计挂钩处,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 密度计的标记数值为0. (3)将小金属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液体中。(4)在右边刻度板上读出相应密度值。(1) 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左边测力计示数为0.8牛,则对应右边的密度值是多少 (2)当弹簧测力计悬挂大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进行测量时,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密度计的量程为多少 【答案】(1)因为当小金属块未放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因此物体的重力为2N;当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测力计示数为0.8N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2N-0.8N=1.2N,由 可知液体的密度:(2)由称重法测量浮力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5与液体密度ρ液的函数关系式是由于金属块的重力G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是一个定值,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总与液体密度ρ段是一次函数关系,且液体密度ρA越大,FB越小;所以若用大金属块时,当弹簧测力计对大金属块的拉力为0时,液体密度最大,最大液体密度:即当拉力 时,液体密度为0; 当拉力 时,液体密度为 该密度计的量程是【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 (1)因为当小金属块未放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因此物体的重力为2N;当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根据受力平衡求解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物体的密度。(2) 根据F浮=ρ液gV排分别计算大金属块可以测量的最大液体密度,进一步分析密度计量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