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3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39张)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 高三一轮复习 ——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课标要求
1.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2.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区域认知:结合某地区地理特征,分析该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功能,理解影响城市发展及辐射功能的因素;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升级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探究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弊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
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城市的辐射功能
1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
城市的辐射功能
考点一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


城市
工业产品
各种服务
农产品、劳动力
商品市场、土地资源
2.城市功能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福建省武夷山市:依托武夷山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
②综合功能 (首都、省会、特大城市等)
①单一功能(如交通枢纽功能、旅游服务功能等)
(1)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
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城市腹地范围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
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城市
的功能
城市规模等级的高低
3.城市辐射功能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腹地范围;腹地条件。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城市腹地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制约。城市的性质、规模也与腹地大小和腹地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
(2)城市与腹地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2)城市与腹地
例如:在小麦大省河南,催生了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面食深加工企业;
①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例如:辽中南地区因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形成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
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2)城市与腹地
例如:甪直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利用上海、苏州等大城市高新技术的优势,近年建立了生物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产业园区。
②另一方面,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苏州纳米城
例如:地处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利用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快崛起的卫星城之一。
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
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有机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①地理位置
影响: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表现: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由一个小港口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②资源因素
影响: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
表现: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③交通条件
影响: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表现: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④人口因素
影响: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表现: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⑤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表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动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3.城市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⑥政策因素
影响: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经济的发展
表现:为城市发展做出规划,带动城市发展;城市行政级别高,辐射范围大。
(二)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纽约的发展
(1)纽约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1825年, 伊利运河开通,大量的商品通过伊利运河很便捷地运往纽约港,纽约的腹地迅速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并开始加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
(二)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纽约的发展
(2)纽约城市群的形成
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纽约:商业和金融
波士顿:教育和高科技
费城:重工业
巴尔的摩:冶炼工业
华盛顿:政治和服务业
(二)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是“波士顿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辐射带动作用强。
影响区域 具体影响 依托条件
周边地区
城市带
美国
世界
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分散到周边,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又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
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国内的流动
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信息网络
发挥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
1.有利于清远市融入“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条件是(  )
A.距广州近、交通便利
B.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足
2.清远市在“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中,应重点发展(  )
A.传统种植业 B.先进制造业
C.酒店服务业 D.金融服务业
(2024·甘肃适应性测试)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2012年3月,广东省提出“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广州总部,清远基地”的合作思路,建设高水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了广清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广清实现了半小时通达,每天10余万人次往返两地。下图示意广州市和清远市地形和交通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A
B
3.“广清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广州市(  )
A.缓解交通拥堵 B.增加人口规模
C.形成产业集群 D.凝聚创新能力
(2024·甘肃适应性测试)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2012年3月,广东省提出“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广州总部,清远基地”的合作思路,建设高水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了广清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广清实现了半小时通达,每天10余万人次往返两地。下图示意广州市和清远市地形和交通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D
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点演练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点演练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2)请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考点二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地区产业结构
(1)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特点举例
资源禀赋 矿产资源丰富,可能以第二产业为主
技术条件 技术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
分工深化 社会分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的深化,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落后,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发达,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地区产业结构
(3)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地区产业结构
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相同点:四大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例均较低。
不同点:东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高,工业结构具有过渡性;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产业结构的升级
(1)基本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2)表现:①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②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内部):
调整前 调整后
轻纺工业为主 重化工业为主
原材料为主 加工组装为主
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高附加值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产业结构的升级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② 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通过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资源发生转移。
区域比较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
原有比较优势丧失
新的比较优势凸显
主导产业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
(3)升级的原因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产业结构的升级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对升级区域的影响
有利: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用地紧张、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利:升级转型时期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以及短暂的经济增速减缓现象。
②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有利: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不利: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地位: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2)产业结构: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一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中的工业经历了从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每一次升级都伴随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点
时间 产业结构 主要部门 主要原因
工业化 初期 轻纺工业 棉纺、毛纺、针织、染织等纺织工业和面粉、卷烟等轻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丰富的劳动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20世纪50年代以后 轻重工业 冶金、机电、仪表、化工等重工业 国家重工业化战略决策的引导
20世纪70年代 综合性 工业 冶金、化工、机械设备、纺织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点
时间 产业结构 主要部门 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后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 电子信息工业、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新体系;众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
今后趋势 产业体系现代化 逐步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的大都市 1.1851—1854年,墨尔本人口迅速增加是由于(  )
A.国家人口均衡政策 B.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C.大量外籍人口迁入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851—1854年,墨尔本的人口由2.9万迅速增长至12.3万人,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的城市。20世纪初,墨尔本开始着力发展制造业,70年代后,受产业结构升级、人力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墨尔本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陆续外迁,该市的建设重心开始从大规模的郊区化扩张转向城市更新。下图示意墨尔本经济转型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C
2.20世纪初促使墨尔本开始着力发展制造业的主要原因是(  )
A.优势资源面临枯竭 B.制造业技术先进
C.确立联邦首都地位 D.汽车制造业集聚
3.20世纪70年代,墨尔本大部分制造业外迁的首选地为(  )
A.西亚  B.东南亚  C.南美  D.西欧
  1851—1854年,墨尔本的人口由2.9万迅速增长至12.3万人,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的城市。20世纪初,墨尔本开始着力发展制造业,70年代后,受产业结构升级、人力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墨尔本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陆续外迁,该市的建设重心开始从大规模的郊区化扩张转向城市更新。下图示意墨尔本经济转型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A
B
5.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
A.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 B.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
C.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 D.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
4.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 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
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 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全国乙卷) 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演练
B
D
6.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 ②稳定的市场需求
③有效的企业组织 ④较高的产品价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全国乙卷) 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演练
B
7.大岭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 )
①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
③农业生产功能增强
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甘肃卷)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2000年以来,大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村内户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9000万元。下表示意大岭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演练
B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 第二阶段(2000-2018年) 第三阶段(2019年以来)
主要产业 农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动力 村民个体主导 政府重点支持 外部投资、商企进驻
9.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 )
A.规模较小,将要搬迁撤并的乡村
B.距城较近,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
C.规模较大,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
D.距城较远,城乡联系不强的乡村
  (2024·甘肃卷)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2000年以来,大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村内户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9000万元。下表示意大岭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大岭村产业逐渐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政策扶持
C.市场需求 D.环境优美
真题演练
C
B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 第二阶段(2000-2018年) 第三阶段(2019年以来)
主要产业 农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动力 村民个体主导 政府重点支持 外部投资、商企进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