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要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22 新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时间 1924 年 1 月—1927 年 背景 共产党 方面 (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团结同盟者的重要性;(2)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 方面 (1)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2)寻求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代表的帮助和支持。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八上 P72~73、P75)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标志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理论基础 新三民主义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目标 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成果 (1)创办黄埔军校: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作用: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战争:1926 年 7 月,国共两党合作组织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破裂 1927 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召开“分共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时间 1926 年 7 月开始 前提 国共合作的实现。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北伐 先锋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铁军”)独立团。 2. 北伐战争 (八上 P73~76)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概况 (1)开始:国民党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
总司令。
(2)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攻占长沙→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克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发展: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4)后续: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 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结果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概况
图解妙记
(1)识图片关键词:武昌、汀泗桥、贺胜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性质 是一场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争。
意义 (1)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打击了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
(2)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易错警示】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
革命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失败指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原因 (1)主观原因:北伐方针策略正确;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将士
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客观原因: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
自为战,力量分散。
(2)识图例关键词:军阀、北伐军进军路线、叶挺独立团;
(3)识路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续表
考点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成立 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统一全国 1928 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覆灭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八上 P75~76、P119)(共14张PPT)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要点: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召开 90 周年]
2022 新课标要求: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时间 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路线 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1. 红军长征 (八上 P83~86)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胜利结束 的标志 1936 年 10 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解妙记
(1)识图片关键信息:瑞金、会宁、
吴起镇、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2)识路线: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
(瑞金)转到北方(延安)。
续表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 精神 (1)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续表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时间 1935 年 1 月 地点 贵州遵义
主要 内容 (1)纠正错误: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2)改组中央领导: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历史 地位) (1)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 2. 遵义会议召开 90 周年 (八上 P84)
新素养·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从经历挫折到开创新局面的过程(截至红军长征结束)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新课标·横向联系
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历程的挫折与应对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史事材料一
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史料解读 据史料,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史料实证 概括这一理论贡献提出的背景。(6 分)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失利;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的总结。
史事材料二 下图是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史料解读 观察歌词,概括歌词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史料实证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6 分)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方向:1927 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体现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工农武装割据”。
史事材料三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史料解读 ①观察【一】中图片,列举图中会议出现的主要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②指出与【二】中宣传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史料实证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对“红军长征”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 分)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认识:红军长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1934 年 10 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由于指挥上的“左”的错误,湘江战役后红军力量锐减。1935 年遵义会议后,纠正了“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 在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下,红军将士保持乐观,甘愿吃苦,宁死也不掉队,最终跨越重重障碍,1935 年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共11张PPT)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要点: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
2022 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建军节的由来) 地点 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1. 南昌起义 (八上 P77~78)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概况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
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撤出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意义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
取政权的开端。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图解妙记
因为南昌起义,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八七 会议 时间 1927 年 8 月 7 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1)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2)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秋收 起义 时间 1927 年 9 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毛泽东
2.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八上 P78~79)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秋 收 起 义 经过 (1)发动起义: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起义受挫: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三湾改编:在进军途中,毛泽东在江西永新的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意义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井冈 山会 师 时间 1928 年 4 月 地点 江西井冈山
会师 双方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 结果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 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 (1)壮大了井冈山地区的工农武装力量; (2)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 扩大;(3)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井冈 山会师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等。
图解妙记 (1)识图片关键信息:南昌、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 (2)识路线:行军路线由大城 市向小城镇和山区转移。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3. 古田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 (八上 P80~82)
概况 (1)巩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古田会议:1929 年 12 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3)发展革命根据地:到 1930 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4)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 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经验 注重军民关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体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续表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对接课标大单元素养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3)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3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因果联系
横向联系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对立(十年内战)
国民党
北伐
南京国
南昌起井冈山
遵义会议
一大
黄埔军
战争
民政府
义、秋收革命根
井冈山古田会
长征
召开
长征
召开
校创办
开始
建立
起义
据地
会师
议召开
开始
90周年
结束

1924年
1924年
1926年
1927年
1927年
1927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月
5月
4月
7月
8一9月
10月
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1926年
1928年1929年
1933年
1936年
1937年
苏联社会主义
经济大
罗斯福
苏联模
工业化建设开始
危机
新政
式形成
爆发
开始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召开,
成果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基本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单元大概念:
独立领
导革命
革命道路
实践
俄国的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的变化
结合
中国


革命
情况
农村包围城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
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
武装夺取政权的
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