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第二课时 硝酸 学案 (含答案)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第二课时 硝酸 学案 (含答案)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化学 必修 第二册(苏教)
第二课时 硝酸
 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的价态的角度预测分析硝酸的性质。2.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3.了解硝酸的用途。
一、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液体 气味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化学性质
二、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燃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
(3)碳、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4)过量的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氮。(  )
(5)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
(6)实验室可以用铜和稀硝酸制备少量的NO气体。(  )
硝酸与Cu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在橡胶塞中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问题探究] 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 提示:不相同。加入浓硝酸的具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 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加入稀硝酸的具支试管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后又变成无色。两支具支试管中浓、稀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 提示: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即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越低。 3.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NO、N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变小,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
1.硝酸氧化性的实质
(1)习惯上把浓硝酸、稀硝酸称为氧化性酸,是因为HNO3中NO部分+5价的氮元素显氧化性,H+不显示氧化性,即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NO>H+。
(2)因为氧化性NO>H+,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其还原产物为低价含氮物质,即使与金属单质反应,一般也不生成H2。
2.硝酸氧化性的体现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极稀硝酸生成N2O、N2、NH4NO3等。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金、铂等溶解。
(4)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5)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SO2、FeO、Br-、Fe2+、I-、S2-、SO等均能被HNO3氧化。
[注意] (1)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参加反应的硝酸部分被还原,还有一部分仍以NO形式存在。
(2)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浓度逐渐减小,还原产物有可能是NO2和NO的混合物。
(3)在应用硝酸的氧化性分析离子是否共存时,要注意溶液中H+和NO的组合,它们相当于HNO3,能够氧化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而单纯的NO不能氧化这些离子。
1.已知某四种单质分别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是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应。则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可能是(  )
A.Cu、Si、Zn、Au B.Ag、P、Al、Pt
C.Fe、C、Sb、Hg D.Cu、S、Fe、Pb
2.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知识点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的思维导图
2.常用的计算方法(以Cu与硝酸反应为例)
(1)原子守恒法
反应前所有的N只存在于HNO3中,反应后含N的物质有HNO3的还原产物(假设有NO2、NO)和Cu(NO3)2,若HNO3过量,则过量HNO3中也含N,则有n(N)=n(NO2)+n(NO)+2n[Cu(NO3)2]+n剩(HNO3)(N原子守恒)。
(2)得失电子守恒法
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是参加反应的Cu,CuCu2+;得到电子的是被还原的HNO3(假设还原产物为NO2、NO),NONO2、NO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有2n(Cu)=n(NO2)+3n(NO)。若将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气体与一定量的氧气共同通入水中,氮的氧化物完全生成硝酸,由于开始反应物为硝酸,中间生成了氮的氧化物,但最终又变回了硝酸,所以相当于铜失去的电子最终由氧气得到,则有n(Cu)=2n(O2)。
(3)电荷守恒法
在Cu与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若HNO3不过量,阳离子只有Cu2+,阴离子只有NO(此类计算不考虑H2O电离出的极少量的H+、OH-);若HNO3过量,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和H+,阴离子只有NO。则有:①若HNO3不过量:n(NO)=2n(Cu2+);②若HNO3过量:n(NO)=2n(Cu2+)+n(H+)。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硫酸、硝酸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硫酸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故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3Cu+8H+ +2NO===3Cu2++2NO↑+4H2O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进行相关计算,且要符合电荷守恒。
3.常见两种计算
(1)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开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稀硝酸被还原为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稀硫酸,NO又被还原为NO。
(2)稀硝酸与铁反应
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
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①≥4,产物为Fe(NO3)3;
②≤,产物为Fe(NO3)2;
③<<4,产物为Fe(NO3)3和Fe(NO3)2。
3.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  )
A.0.2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
4.8.4 g铁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并收集到3.36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硝酸的浓度是5.0 mol·L-1 B.还原产物一定是NO
C.氧化产物是Fe(NO3)3 D.无法确定硝酸的浓度
本课总结
自我反思:                                     
                                    
随堂提升
1.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金属镁钝化
B.硝酸与硫化钠反应能产生H2S气体
C.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D.室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硝酸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B.在0.1 mol·L-1的盐酸中,K+、Fe2+、SO、NO能大量共存
C.56 g F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Fe转移的电子是3 mol
D.室温下,可用铝槽车贮存或运输浓硝酸
3.将3.20 g Cu跟30.0 mL 1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的物质的量为(  )
A.(0.1+a) mol B.2a mol
C.0.1a mol D.0.5a mol
4.向200 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3++Fe===2Fe2+
C.原混合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原混合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5.实验室中常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名称)。
(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硝酸所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课时分层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难度 ★ ★ ★ ★ ★ ★★ ★★
对点 浓硝酸的性质 浓硝酸的性质 硝酸铜制备方案的评价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比较 铜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浓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锌与稀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题号 8 9 10 11 12 13
难度 ★★ ★★ ★★ ★★★ ★★ ★★★
对点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金属混合物与稀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铜与混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铜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硝酸的性质及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 浓、稀硝酸氧化性相对强弱的实验探究
[学习·理解]
1.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混合物
B.浓硝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因吸收水蒸气而浓度减小
C.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
D.常温下,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CuSO4Cu(NO3)2
B.CuCuOCu(NO3)2
C.CuCu(NO3)2
D.CuCu(NO3)2
4.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5.将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气体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05 mol B.1 mol
C.1.05 mol D.0.13 mol
6.下列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7.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仅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
C.2∶3 D.2∶5
[应用·实践]
8.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NO+8H+===3Cu2++2NO↑+4H2O
B.过程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
C.由实验可知,NO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9.将2.64 g Mg、Cu组成的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0.896 L(标准状况)还原产物NO气体,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60 mL 2 mol·L-1 NaOH溶液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及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4.32 g 0.02 mol B.4.68 g 0.16 mol
C.5.36 g 0.18 mol D.6.38 g 0.2 mol
10.等体积的两份稀酸溶液,一份为a mol·L-1的硝酸溶液;另一份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硝酸浓度为a mol·L-1,硫酸浓度为b mol·L-1。若分别向两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2(都只生成NO),则a∶b的值是(  )
A.1∶1 B.1∶2
C.2∶1 D.3∶2
11.38.4 g Cu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和NaOH溶液反应时,NO作还原剂
B.0.9 mol混合气体中N2O4的物质的量是0.2 mol
C.若浓硝酸体积为200 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 mol/L
D.欲使上述0.9 mol氮的氧化物完全被水吸收,理论上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体积为6.72 L
12.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反应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方程式未配平)。
(1)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mol Cu被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此时产生的NO和NO2气体总体积为8.96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
[创新·提高]
13.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9化学 必修 第二册(苏教)
第二课时 硝酸
 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的价态的角度预测分析硝酸的性质。2.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3.了解硝酸的用途。
一、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无色 液体 刺激性气味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易挥发
2.化学性质
二、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燃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
(3)碳、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4)过量的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氮。(  )
(5)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
(6)实验室可以用铜和稀硝酸制备少量的NO气体。(  )
答案:(1)√ (2)× (3)× (4)× (5)× (6)√
硝酸与Cu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在橡胶塞中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问题探究] 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 提示:不相同。加入浓硝酸的具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 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加入稀硝酸的具支试管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后又变成无色。两支具支试管中浓、稀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 提示: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即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越低。 3.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NO、N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变小,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
1.硝酸氧化性的实质
(1)习惯上把浓硝酸、稀硝酸称为氧化性酸,是因为HNO3中NO部分+5价的氮元素显氧化性,H+不显示氧化性,即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NO>H+。
(2)因为氧化性NO>H+,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其还原产物为低价含氮物质,即使与金属单质反应,一般也不生成H2。
2.硝酸氧化性的体现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极稀硝酸生成N2O、N2、NH4NO3等。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金、铂等溶解。
(4)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5)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SO2、FeO、Br-、Fe2+、I-、S2-、SO等均能被HNO3氧化。
[注意] (1)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参加反应的硝酸部分被还原,还有一部分仍以NO形式存在。
(2)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浓度逐渐减小,还原产物有可能是NO2和NO的混合物。
(3)在应用硝酸的氧化性分析离子是否共存时,要注意溶液中H+和NO的组合,它们相当于HNO3,能够氧化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而单纯的NO不能氧化这些离子。
1.已知某四种单质分别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是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应。则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可能是(  )
A.Cu、Si、Zn、Au B.Ag、P、Al、Pt
C.Fe、C、Sb、Hg D.Cu、S、Fe、Pb
答案:B
解析: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钝化,故A、C不符合;浓硝酸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与Au、Pt反应,故D不符合。
2.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答案:D
知识点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的思维导图
2.常用的计算方法(以Cu与硝酸反应为例)
(1)原子守恒法
反应前所有的N只存在于HNO3中,反应后含N的物质有HNO3的还原产物(假设有NO2、NO)和Cu(NO3)2,若HNO3过量,则过量HNO3中也含N,则有n(N)=n(NO2)+n(NO)+2n[Cu(NO3)2]+n剩(HNO3)(N原子守恒)。
(2)得失电子守恒法
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是参加反应的Cu,CuCu2+;得到电子的是被还原的HNO3(假设还原产物为NO2、NO),NONO2、NO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有2n(Cu)=n(NO2)+3n(NO)。若将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气体与一定量的氧气共同通入水中,氮的氧化物完全生成硝酸,由于开始反应物为硝酸,中间生成了氮的氧化物,但最终又变回了硝酸,所以相当于铜失去的电子最终由氧气得到,则有n(Cu)=2n(O2)。
(3)电荷守恒法
在Cu与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若HNO3不过量,阳离子只有Cu2+,阴离子只有NO(此类计算不考虑H2O电离出的极少量的H+、OH-);若HNO3过量,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和H+,阴离子只有NO。则有:①若HNO3不过量:n(NO)=2n(Cu2+);②若HNO3过量:n(NO)=2n(Cu2+)+n(H+)。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硫酸、硝酸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在硫酸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故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3Cu+8H+ +2NO===3Cu2++2NO↑+4H2O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进行相关计算,且要符合电荷守恒。
3.常见两种计算
(1)硝酸与铜反应
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开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稀硝酸被还原为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稀硫酸,NO又被还原为NO。
(2)稀硝酸与铁反应
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
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①≥4,产物为Fe(NO3)3;
②≤,产物为Fe(NO3)2;
③<<4,产物为Fe(NO3)3和Fe(NO3)2。
3.0.3 mol Cu和含1.2 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  )
A.0.2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D.大于0.6 mol
答案:C
解析: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当0.3 mol
Cu与1.2 mol HNO3完全反应时,生成0.6 mol 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生成的NO2小于0.6 mol。
4.8.4 g铁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并收集到3.36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硝酸的浓度是5.0 mol·L-1 B.还原产物一定是NO
C.氧化产物是Fe(NO3)3 D.无法确定硝酸的浓度
答案:A
解析:8.4 g即0.15 mol Fe转移0.35 mol e-,可见氧化产物是Fe(NO3)3和Fe(NO3)2的混合物,设二者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15 mol,3x+2y=0.35 mol,解得x=0.05 mol,y=0.10 mol;同理判断3.36 L(0.15 mol)气体是NO和NO2的混合物,n(HNO3)=3x+2y+0.15 mol=0.50 mol,c(HNO3)=5.0 mol·L-1。
本课总结
自我反思:                                     
                                    
随堂提升
1.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金属镁钝化
B.硝酸与硫化钠反应能产生H2S气体
C.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D.室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硝酸反应
答案:C
解析: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铁、铝发生钝化,而不能使镁钝化,A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2-氧化,得不到H2S气体,B错误;室温下,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均反应,只是反应的速率及还原产物不同,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B.在0.1 mol·L-1的盐酸中,K+、Fe2+、SO、NO能大量共存
C.56 g F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Fe转移的电子是3 mol
D.室温下,可用铝槽车贮存或运输浓硝酸
答案:D
解析:碳与浓硝酸反应时生成CO2、NO2和H2O,HNO3全部被还原为NO2,则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A错误;在H+存在下,Fe2+与NO因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因Fe与硝酸的相对量不知道,Fe是否完全反应或反应后是生成Fe2+还是生成Fe3+都无法确定,故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C错误。
3.将3.20 g Cu跟30.0 mL 1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的物质的量为(  )
A.(0.1+a) mol B.2a mol
C.0.1a mol D.0.5a mol
答案:A
解析:Cu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NO、H+,根据电荷守恒得:n(NO)=n(H+)+2n(Cu2+)=a mol+2×=(0.1+a) mol。
4.向200 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3++Fe===2Fe2+
C.原混合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原混合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答案:C
解析:OA段发生反应Fe+4H++NO===Fe3++2H2O+NO↑,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错误;AB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B错误;OA段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正确;加入22.4 g铁粉后,溶液中的溶质完全是FeSO4,根据S元素守恒,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D错误。
5.实验室中常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名称)。
(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硝酸所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 硝酸铜 (3)2∶3 酸性、氧化性
课时分层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难度 ★ ★ ★ ★ ★ ★★ ★★
对点 浓硝酸的性质 浓硝酸的性质 硝酸铜制备方案的评价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比较 铜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浓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锌与稀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题号 8 9 10 11 12 13
难度 ★★ ★★ ★★ ★★★ ★★ ★★★
对点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金属混合物与稀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铜与混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铜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硝酸的性质及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 浓、稀硝酸氧化性相对强弱的实验探究
[学习·理解]
1.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物质是(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
答案:B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混合物
B.浓硝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因吸收水蒸气而浓度减小
C.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
D.常温下,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B
解析:浓硝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其浓度会不断减小。
3.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CuSO4Cu(NO3)2
B.CuCuOCu(NO3)2
C.CuCu(NO3)2
D.CuCu(NO3)2
答案:B
4.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B
解析: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稀硝酸反应,浓硝酸反应的更剧烈,A错误;铜和浓、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①4HNO3(浓)+Cu===Cu(NO3)2+2NO2↑+2H2O,②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①产生红棕色气体,②产生无色气体,C错误;由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相同,且两反应中还原剂都是铜,反应后铜的价态又相同,所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D错误。
5.将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气体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05 mol B.1 mol
C.1.05 mol D.0.13 mol
答案:D
解析:参加反应的硝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被还原为氮氧化物的硝酸为0.05 mol;二是作为酸,生成Cu(NO3)2的硝酸为0.08 mol,共0.13 mol。
6.下列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实验①中的碎玻璃不与浓硝酸反应,但仍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了NO2和O2,A正确;对比实验②和③,红棕色气体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发生反应生成NO2,也可能是浓HNO3受热分解产生NO2,B正确;实验③中,无论NO2是浓HNO3分解产生,还是浓HNO3与红热木炭反应产生,NO2均为还原产物,C正确;CO2可能是红热的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D错误。
7.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仅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
C.2∶3 D.2∶5
答案:A
解析:设2 mol 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 mol Zn(NO3)2,其中含有4 mol NO,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HNO3→N2O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 mol,即有1 mol HNO3被还原。
[应用·实践]
8.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NO+8H+===3Cu2++2NO↑+4H2O
B.过程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
C.由实验可知,NO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答案:B
解析:过程Ⅰ的反应是Cu和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A正确;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生成硝酸铜,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过程Ⅲ中c(HNO3)不会比过程Ⅰ大,因此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不是硝酸浓度增大,B错误;过程Ⅱ生成NO2后,反应速率加快,且c(HNO3)减小,说明NO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铜可以与HNO3继续反应而溶解,D正确。
9.将2.64 g Mg、Cu组成的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0.896 L(标准状况)还原产物NO气体,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60 mL 2 mol·L-1 NaOH溶液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及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4.32 g 0.02 mol B.4.68 g 0.16 mol
C.5.36 g 0.18 mol D.6.38 g 0.2 mol
答案:B
解析:硝酸被还原为NO气体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896 L,即物质的量为=0.04 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5-2)=0.12 mol;最后沉淀为Cu(OH)2、Mg(OH)2,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故最后沉淀质量等于2.64 g+0.12 mol×17 g·mol-1=4.68 g;所用硝酸转化为NO和硝酸盐,根据氮原子守恒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0.12 mol=0.16 mol。
10.等体积的两份稀酸溶液,一份为a mol·L-1的硝酸溶液;另一份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硝酸浓度为a mol·L-1,硫酸浓度为b mol·L-1。若分别向两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2(都只生成NO),则a∶b的值是(  )
A.1∶1 B.1∶2
C.2∶1 D.3∶2
答案:C
解析:设溶液体积为V L,一份为a mol·L-1的硝酸溶液,含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Va mol,由于铜足量,根据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可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a mol=0.25Va mol;另一份为a mol·L-1硝酸和b mol·L-1硫酸的混合溶液,含有Va mol硝酸、Vb mol硫酸,铜足量,据题意可知,两份溶液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2,则由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2×0.25Va mol=0.5Va mol,若硝酸根离子完全反应,则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Va mol>0.5Va mol,所以反应后硝酸根离子有剩余,氢离子完全反应,混合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Va mol+2Vb mol,根据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可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a mol+2Vb mol)=0.25Va mol+0.5Vb mol,则0.25Va mol+0.5Vb mol=0.5Va mol,整理可得a∶b=2∶1。
11.38.4 g Cu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和NaOH溶液反应时,NO作还原剂
B.0.9 mol混合气体中N2O4的物质的量是0.2 mol
C.若浓硝酸体积为200 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 mol/L
D.欲使上述0.9 mol氮的氧化物完全被水吸收,理论上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体积为6.72 L
答案:B
解析:氮的氧化物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者N的化合价分别为+5价、+3价,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则NO中N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A正确;由题意可知0.9 mol氮的化合物转化为钠盐的物质的量为(0.5×2) mol=1 mol,所以混合气体中N2O4的物质的量是0.1 mol,B错误;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的氧化物,n(Cu)= mol=0.6 mol,所以生成硝酸铜0.6 mol,含有硝酸根离子1.2 mol,0.9 mol氮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氮的氧化物中N的物质的量n(N)=n(Na)=n(NaOH)=0.5 L×2 mol/L=1 mol,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为1.2 mol+1 mol=2.2 mol,若浓硝酸体积为200 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c===11 mol/L,C正确;0.9 mol氮的氧化物完全被水吸收,本质是氮的氧化物被氧气氧化成硝酸,总过程可视为Cu与氧气、硝酸反应最终生成硝酸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u)= mol=0.6 mol,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 mol,1 mol氧气反应转移4 mol电子,则消耗氧气0.3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故D正确。
12.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反应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方程式未配平)。
(1)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mol Cu被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此时产生的NO和NO2气体总体积为8.96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
答案:(1)酸性和氧化性 (2)0.4 1 1∶3
解析:(2)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4 mol,由N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由Cu(NO3)2可知,起酸的作用的硝酸为0.6 mo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0.4 mol+0.6 mol=1 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0.3 mol×2=n×(5-2)+(0.4 mol-n)×(5-4),解得n=0.1 mol,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0.1 mol∶0.3 mol=1∶3。
[创新·提高]
13.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1)3 mol·L-1 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3)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
(4)装置③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液面上方气体为红棕色
(5)ACD
解析:(1)装置⑥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则装置④内溶液可氧化NO为NO2,装置④中为浓硝酸,NO2尾气用装置⑥中的NaOH溶液吸收;装置③中装有3 mol·L-1稀硝酸,不能氧化NO,在装置⑤中用排水法收集NO。
(4)NO通过稀硝酸,若无红棕色气体产生,装置③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则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NO;NO通过浓硝酸,若浓硝酸能氧化NO,则装置④中液面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5)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高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大溶液中NO2浓度(D方案),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判断。B方案不可行,加水稀释,Cu(NO3)2浓度与NO2浓度均降低,无法判断是由哪个量的变化所引起的。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