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宜城市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题参考答案七 年 级 历 史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23DABBAB 24-29ABCCCD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36 分)30.【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4 分)(1)制度:分封制;(1 分)史实: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1 分,答出一点即可)(2)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国内相对稳定;善于用人。(2 分)(3)A:度量衡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小篆(3 分)(4)A(×)B(√)(2分)(5)评价: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1 分)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1 分)史实: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1分)(6)原因: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刑法严苛。(任 2条可得 2分)31.【传统文化与民族自豪感】(8分)(1)代表人物:孟子;(1分)作用:稷下学宫藏书丰富,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延揽天下贤士成为文化中心;各学派在此讲学、辩论,形成争鸣的局面。(2分)(2)学派:法家;儒家。(2 分)思想家:韩非。(1 分)(3)影响:增强了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1分)做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大力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 分)32.【科技成就与社会进步】 (9 分)(1)板块一“书法艺术” C (1分) 板块二 “绘画杰作” D(1分)板块三 “农业著作” B (1分) 板块四 “史学巨著” A (1分)(2)孔子:孔子是大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总结了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蔡伦: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改进后的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祖冲之:祖冲之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刘徽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张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还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西域的经营,设置了西域都护;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从人物的成就史实、重要地位或影响等角度出发,史实运用正确 3 分,错误不得分)(3)推动了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进步;降低了人工劳动的成本,减轻体力劳动负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意思相近,任答 2 点,可得 2 分)33.【社会的变迁】(5 分)(1)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1 分)(2)【示例 1】观点: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1 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割据称雄时期,但经过长期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秦之后的汉朝继承秦制,并且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加之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280 年西晋最终统一中国。(2 分)结论:由此可见,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统一是潮流,是历史发展的趋势。(1分)【示例 2】观点:暴政是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1 分)论述:夏王桀在位期间,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最终夏朝被商所灭。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商朝最终被周武王所灭。(2分)结论:由此可知,君主若行暴政,将会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朝代的灭亡,统治者只有勤政爱民,才会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会长治久安。(1 分)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写错别字不得分。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它正确答案,请酌情给分。宜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题七年级历史(本试画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A.神话传说B.学者论著C.史籍记录D.考古发现19.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河姆波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2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延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统一和延续的是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君主专制D.公九制21.下表中该单元的主题是第二单元第4误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7课百家争鸣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A,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C,华夏之祖的传说D。原始的农耕社会22.2023年12月15日,海昏候刘贺(汉武帝之孙)之墓首次开放。海昏侯慕出士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儒家经典及其训传,包括《诗经》、《礼记》类、祠祝礼仪类、《论语》、《春秋》经传及《孝经》等。据此可知,当时推行的措施是A.尊崇儒术B.休养生息C,实施“推恩令”D.焚书坑儒23,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百家争鸣24,大型油画再现了秦末宏大的历史场景,下列选项中与油画主人公有关联的是D.休养生息A。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5.“由于政权为少数民族所执掌,北朝的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主导下的汉化。”符合此材料的是A.丝绸之路开通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伊型将军设置26.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应为实施“推恩令”;罢胜百家、尊崇儒术:在13州部设立刺史设立太学;确立察举制①盐、铁和酒官营、专卖:北击匈奴;开辟均输平准通往西域的道路A,战国时期社会转型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C,汉武帝巩固大一绕D.汉初休养生息政策27.《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A.临床医学B.经验传承C,顺乎自然D.外科手术28.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时期的示意图,这幅图可用来研究秦州长安长沙西晋米年北方人口南迁方向十八写时期比方人口南迁方向宜城市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D 2.B 3.A 4.B 5.C 6.D 7.B 8.A 9.C 10.B 11.C 12.A 13.A 14.C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15、【“说说我自己”主题班会】(12 分)(1)品德发展:加强品德修养,担当时代大任等(1 分)。学业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等(1 分)。身心发展:坚持体育锻炼,关注心理健康等(1 分)。审美素养:参与艺术活动,提高审美能力等(1 分)。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劳动习惯,参与社会实践等(1 分)。【评分说明:此题比较开放,学生围绕“五育”说出正能量的话即可,如果学生分不清“五育”,或说的太多,酌情扣分】(2)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等。(2分)【评分说明:围绕以上四点答出两点即可,不一定用原话。其他答案酌情给分】(3)答出目标(或梦想)给 1 分;答出完成目标(或梦想)的阶段步骤给 2 分;答出具体方法措施给 2 分。【评分说明:目标(或梦想)表述要简练完整,有正能量。阶段步骤、方法措施答至少 3 点,否则酌情扣分】16、【“珍爱生命”在行动】(10 分)(1)小刚和小强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小华的做法是正确的。(1 分)小华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我们要像小华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1 分)(2)上下楼梯,不要拥挤;车辆靠右行,行人靠边走;不要奔跑,小心滑倒等。(2 分)(3)雷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等(2 分);生命故事(2 分)、成长经历(2 分)。答案略。【评分说明:精彩语句表述比较完整,有正能量即可。生命故事简述即可,但一定要是别人珍爱生命的故事。成长经历一定要是写自己,如出生在哪里,在哪上小学,在哪上初中,生活遇到了什么挫折,取得了哪些成果,简单即可。其他酌情给分】17、【“成长在路上”主题探究】(10 分)(1)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第一粒扣子”(2 分,任意答 2 条)(2)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需要慎重选择;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讲原则等。【评分说明:任意答出 3 点即可得 3 分】(3)略。(3 分)(4)略。(2 分)(注:许多题目,答案开放多元,学生答对意思即可,不要死扣原话)机密★启用端宜城市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权你考试质利★注意事项1.答春前,考生寿必得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春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格贴在答题卡上指定往置,2速择题每小是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持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只,如常改动。用檬皮黎干净后。弄选涂其它答常标学,答在试题春上无效。3.非域补题(主现题)用05是来的黑色签字笔直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时应的答题区城内。答在试题春上无数,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我05毫未的黑色答字笔4.考试结来后,请将本试题春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开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邦会上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难有实干。他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发出新春号召:历史不会事负实干者。这告诉我们A,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B.少年有梦,止于心动C,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D.实现梦想焉要脚常实地的务力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活动:自纸像:每人拿一张白纸,用文学或图面等形式指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第一精:每人从中轴一张折叠的自西像,猜一精这是谁的白画像并说明理由。同时,该谈对这位同学的印象和看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根黑以上活动内容,判断该活动的主题可能是A。享受活动中的乐绳B.学会正确认识白己C.努力做完美的自己D。在活动中增进友谊3.“条交水稻之父”隆平曾谈起自己的梦想:“我梦见水帮长得有高绿那么高,德子有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期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德下面乘凉,”2021年9月,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它的高度是常规稻的2倍,稻田里还实现了稻鱼共生。囊隆平的不下乘谅己不是梦。从中可通德与法治试题卷第1页(共6爽)以感循到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里②务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只要许下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④梦想就是人生难的奋斗目标A.①②B.①3C.②④D.3①4家是最小风,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牡覆安。只有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昌盛。家庭是社金的基本呢,。是人生的第一所学牧。下列诗句能反映好家风的是A野火绕不尽,存风吹又生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犀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放乡D.近乡情更怯,不放问何来人5.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两段对话内容的是小明:妈妈,老师壮我们学做一道菜,您教教我吧。妈妈:好呀!我来教你。妈妈:小明,这个新手机的会议APP怎么用?你来教数妈妈小明:好!包教包会,免收学费。A。孝敏长某,体味亲情B.热爱劳动,自立自强C,取长补短,共同进岁D.消除代沟,跨越年龄6同学们围绕“我喜欢的老师”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发言榜录甲我喜欢语文老师,因为她真实坦减,从不掩饰减否认自已所犯的错误,这让我很软佩。我喜欢道德与法治老师。因为她见解独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让我信服。丙我喜欢数学老师,因为她始款开朗。风是且富有激情,但又不失严谨认真,让我信酸。由此可知,与不同风格的老师相处,正确的做法是①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有选择地与老师交往②承认老师之间的差距,学习老师的优点③对于不喜欢的老师所教学科,可以结助网络自学④尊重老师的不同,尊重老师的劳动A.①2B.①③C.②3D.②④7。“特醉瑶号风尾集,子期不在对准弹。春风满面皆册友,改觅妇音难上难,”命伯牙痛钟好友钟子期的这首诗体现了A,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C,友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D.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道德与法治试能看第2爽(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历史答案.pdf 七年级历史.pdf 七年级道法.pdf 道德与法治答案(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