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及建议(2)单元解读2024-2025学年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及建议(2)单元解读2024-2025学年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分析及建议(2)(单元解读)
1.例3教学十几减7、6,教材通过一个情境引出两个相关联的减法算式,并利用直观的“一图三式”凸显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体现“想加算减”方法的优越性。
2.教材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自然地产生两个减法算式。这里只借助“枝形图”表示“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促进知识迁移类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分别解决了13-7和13-6的计算之后,再通过聪聪的提示引导学生根据直观图将加法算式和对应的两个减法算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基于熟悉的“一图三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利用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计算两个减法算式。
3.“做一做”的3道练习题从直观到抽象,旨在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实现算法优化。第1、2题,重在突出算式之间的关系,第3题通过想未知加数直接填得数,体现“想加算减”的思维过程。
2.设计更多的对照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例3时,要注意利用“一图三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发现想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同时计算两个减法算式。还可以设计更多的对照练习。例如,根据由9、8、7、6组成的加法算式(如7+8),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并将成组的算式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先借助直观图,让学生利用“一图三式”或“一图四式”写出减法算式,再逐步脱离形象支撑,
直接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减法算式。
3.通过练习继续强化“想加算减”的方法。
借助直观图或直接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减法算式的难度并不大,但“想加算减”需要学生根据减法算式思考对应的加法算式,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例3“做一做”第3题的练习,让学生养成看到减法算式主动去想加法算式的习惯。除了大数加小数的情况,还可设计更多小数加大数的情况,如6+□=14、7+□=16。
1.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例如:第1题,可将题目逐个呈现,让学生抢答;第4题,可以准备一套9~18的数字卡片,两名同学合作,一人逐一出示打乱顺序的卡片,另一人说出减去7(或8、6)的得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相关计算技能。
2.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计算中的数学规律。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追问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顺时针观察,每组算式的被减数依次多1,减数不变,结果也依次多1。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1;减8,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2;等等。并结合“破十法”思考规律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保持被减数不变,改变减数,使学生感悟被减数不变时,减数依次少1,差依次多1。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加法中的相应运算规律,对加、减法中的规律进行对比。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
1.第6题在巩固退位减法计算的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与式、式与式的相等关系。其中,第二组练习要将两个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旨在使学生在连线的过程中感悟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第7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信息,让学生利用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另一方面巩固之前所学的“求剩余”问题的解决方法。
3.第8题是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第(1)小题的文字只给出了问题和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需要学生自己从图中获取,旨在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第(2)小题的情境图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使学生体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信息。这里的算式给出了减号,表明不要求学生根据题意选择运算,重点仍是巩固运算技能。
4.第9题是之前所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形成更为整体的认识。
3.在用符号描述数与式、式与式大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第5题和第6题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要通过计算建立相等或不等关系。第5题可使学生明白能用“>”“<”“=”表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练习第6题时,也可让学生在连线后用“=”连接左右两边的算式或数,如14-8=6,12-6=13-7,感悟“=”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数量的相等关系,初步渗透代数思维。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一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第7~9题都是利用新知解决学过的问题。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探索。第7题解决的都是“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第8题难度更大,第 (1)小题要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还要将“还要包几个 ”理解成“还剩下几个没包 ”第(2)小题借助情境图呈现了与例3相同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用减法解决的道理,为后面正式学习“求未知加数”的问题做好准备。
编写意图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例4可充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口述思考过程。应允许学生选择不同方法。以12-5为例,可以想5+7=12来计算,也可以想7+5=12来计算。若有学生根据12-6=6,推理得到12-5=7,也应予以鼓励,因为学生已经在自觉应用“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1,差增加1”的结论了。如果仍有学生采用“连减法”或“破十法”,只要能够说清思路,也是允许的,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留出空间。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规律。
例4的两组算式都是有序呈现的,可以在学生计算后追问“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上往下看,每组算式的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差依次多1;从左往右看,右边算式的被减数比左边算式少1,减数也少1,差相同。“做一做”第2题也具有类似的规律。通过自主观察发现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规律灵活计算,发展推理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