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D A C B A A11.(1)西 东 渤海 西高东低(每空 1 分 ,共 4 分)(2)宁夏平原 水能/水力 (每空 1 分 ,共 2 分)(3)人为原因:植被破坏a 黄土高原、b 水土流失严重 、c 泥沙淤积/泥沙沉积、d“地上河” (每空 1 分,共 5 分)(4)①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例如,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利用水库调水冲沙,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遏制河床抬高等。②沿着法治的轨道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任写一点即可满分)(2 分)12.(1)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两者关系: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给新文化运动做了行动上的基础,促进新文化运动发展与继续。)(3 分)(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②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任写一点即可 2 分)(3)土地改革激发了青年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 分)(4)历史使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等(2 分)。奋斗宣言:接续奋斗,强国有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等(言之有理即可)(1 分)13.评分标准等级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水平 1 论述及观点与材料无关不得分 0-1 分围绕观点有简单论述或说明,但未联系材料中的史实水平 2 围绕观点展开论述,能运用材料中的史实,但论述不充分或简单罗列、 2-3 分重复材料,条理基本清楚水平 3 围绕观点能分层次展开论述,较充分运用材料中的史实,条理基本清楚 4-5 分水平 4 紧扣观点,多层次展开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分(说明:论述有新意或有深度,可加 1 分,但得分不超过 6 分)【示例一】观点: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阐述:1842 年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南京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综上可知,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屈辱历史。【示例二】观点: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阐述:近代社会各阶层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英勇探索与斗争。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865 年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12 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的胜利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1937 年 9 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外侮;1945 年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949 年 4 月,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覆灭。综上可知,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14. (1)图 1 和图 4(2 分),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 分)(2)示例:主题名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实践(1 分)(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示例:《井冈山会师》(油画):1928 年,朱德、陈毅率领军队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壮大。遵义会议会址: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1938 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2 分)(3)红色资源示例:贺威圣故居、殷夫故居、象山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等。(2分)(4)结束语:思想上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的理想等;行动上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指导方针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C B A C C A C D B11.(1)①大多数同学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说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途径是多样的,学校组织和家长带领是主要途径。(4 分)(2)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孟二梅积极救助滞留乘容,为他们带来温暖与希望。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孟二梅从无人知晓到感动中国,赢得了他人的尊重。(2 点 4 分)(3)(3)社区、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等。(写出一项即可)(2 分)12.(1)图 1、图 4(2 分)(2)犯罪/刑事违法行为。①陶某将单位内网中的国家秘密信息上传至个人互联网网盘存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陶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具有刑事违法性;③陶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陶某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4 分)(3)答案一:选择小宁的观点,小宁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4 分)答案二:选择小波的观点,小波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面对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新变化,必须做到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要构建涵盖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做到居安思危,切实维护各个领域的国家安全(4 分)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温馨提示:全卷分历史与社会卷和道德与法治卷;满分100分(其中历史与社会卷60分,道德与法治卷40分):闭卷考试;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历史与社会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政区各具特色。对下列图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拉回哈尔滨①②(第1题图)④A①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B.②南临北部湾,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C.③处西南边陲,它的简称是青D.④是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省区2.学习地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生活在宁波的小明发现最近几周,学校的国旗大多飘向西北方向,请问此时宁波最有可能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我国将建设49个国家公园。图为首批建成的5个国家公园,它们分布于我国(▲)三江源田家公回①南方地区②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真山国家公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大能国家公园海南热登摄共国家公了(第3题图)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5.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A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工具。下列年代尺梳理了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②③④192419271937194519461949年A①阶段两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B.②阶段北伐战争开始并胜利进军C.③阶段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D.④阶段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7.“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是一首军歌的部分歌词。据此推断该军队是(▲)A.国民革命军B.工农红军C.八路军D.解放军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01南三县(8道法).pdf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