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本试卷共 8页,100分。考试时长 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4题,每题 3分,共 42分,在每题列出的 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 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C.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 D.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
2.下列溶液因盐类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H4Cl溶液 B.CH3COONa 溶液
C.NaHSO4溶液 D.NaHCO3溶液
3.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基态氧原子最外层结构的是
A. B. C. D.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Br 的结构示意图:
B.基态铬原子(24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44s2
C.Na2O2的电子式: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5.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表流向铜片
C.盐桥中的离子可自由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D.铜片上的电极反应为:Cu2++ 2e =Cu (含 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高二化学 第 1 页 共 8 页
6. I2(g)和 H2(g)反应生成 HI(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 mol气态氢原子结合生成 H2(g)时,
放出 436 kJ能量
B.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裂 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299 kJ能量
D.HI(g)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I(g) === I2(g) + H2(g) ΔH =+10 kJ mol 1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
D.同一电子层中,s能级的电子能量低于 p能级电子能量
8.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0.1 mol/L醋酸溶液的 pH>1:CH3COOH H+ + CH3COO
B.Na 2 -2CO3溶液显碱性:CO3 + 2H2O H2CO3 + 2OH
C.用饱和 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CaSO4:
CaSO 2 - 2 -4(s) + CO3 (aq) CaCO3(s) + SO4 (aq)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
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Na<Mg<Al B.原子半径:Cl<S<P
C.电负性: N<O<F D.非金属性:Br<Cl<F
10.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现象: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内
铁粉+碳粉+NaCl溶液 液体发热,右侧试管内的导管口
有气泡产生
A.铁发生的电极反应:Fe 2e = Fe2+
B.碳粉的存在增大了铁腐蚀的速率
C.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试管恢复至室温后,导管末端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高二化学 第 2 页 共 8 页
11.一定温度下,将不同物质的量的 H2O(g)和 CO(g)分别通入容积为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
行反应 H2O(g) + CO(g) CO2(g) + H2(g),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时间
实验 温度/℃
H2O(g) CO(g) CO(g) H2(g) /min
1 650 2.0 4.0 3.0 1.0 5
2 900 1.0 2.0 1.8 0.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 min内,实验 1中υ(CO2) = 0.2 mol L-1 min-1
B.平衡时,实验 1中 CO(g) 的转化率比实验 2中 CO(g) 的转化率小
C.该反应的 H > 0
D.650℃时,若充入 1.0molH2O(g)、1.0molCO(g)、1.0molCO2(g)和 1.0mol H2(g),平衡将
逆向移动
12.室温时,用 0.1000 mol L 1 NaOH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 L 1的 HA溶液,滴定过程
中溶液 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A是弱酸
B.滴加 NaOH溶液至 pH=7时,溶液中 c(A-) = c(Na+)
C.a点 H2O的电离程度大于 b点 加入 NaOH 溶液体积/mL
D.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从无色刚好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13.铅酸蓄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H+向 Pb电极方向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 + SO2 -2 +4 + 4H + 2e-===PbSO4 + 2H2O
C.充电时,Pb电极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SO4 + 2e-===Pb + SO2 -4
高二化学 第 3 页 共 8 页
14.常温下完成下列实验。其中实验 I中浑浊不消失,实验Ⅱ和Ⅲ中浊液变澄清。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8滴水 8滴浓氨水 8滴饱和
NH4Cl溶液
2mLNaHCO3 2mLNaHCO3 2mLNaHCO3
浊液(pH=8) 浊液(pH=8) 浊液(pH=8)
实验 I 实验 II 实验 III
A.实验 I中加入 8滴水后溶液的 pH不变
B.实验Ⅱ中加入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HCO3+ NH3·H2O ===Na+ + NH + 2 -4 + CO3 + H2O
C.实验Ⅲ中加入 NH4Cl溶液后,溶液中
c(Na+) + c(H+) + c(NH + ) = c(HCO - ) + c(OH ) + c(Cl 4 3 )
D.实验Ⅱ和实验Ⅲ中浊液变澄清的现象可能与 HCO -3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关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题,共 58分。
15.(11分)某同学利用如图(夹持装置略)所示装置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
(1)闭合 K1,断开 K2。
①Cl 的迁移方向为_____ (填“a→b”或“b→a”)。
②电极 b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③一段时间后,电极 a附近的现象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断开 K1,闭合 K2,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①电极 a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②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通过调节 K1、K2可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b.若将 NaCl溶液替换为 Na2SO4溶液,闭合 K2后,电极反应不变
c.闭合 K1,电路中每转移 2 mol电子,电极 a理论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 22.4 L
高二化学 第 4 页 共 8 页
16.(11分)锂(Li)元素常用于电池制造业。
Ⅰ.对锂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
(1)基态 Li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 ,其处于
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填“s” “d” “ds”或“p”)区。
(2)基态 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 Li原子时,__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
量。
(3)下图为元素(部分第 IA族)的第一电离能(I1)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原子序数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 I1(Li) > I1(Na)的原因:______。
Ⅱ.磷酸铁锂(LiFePO4)二次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

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 Li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
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PO4+Li LiFePO4。充电过程中,磷酸铁锂中的部分锂
离子脱出,经电解质传递到负极,嵌入负极碳材料。对其组成元素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4)LiFePO4中 Li的化合价为______,从结构角度分析 Fe2+不稳定的原因______。
(5)写出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高二化学 第 5 页 共 8 页
17.(12分)醋酸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用途。
(1)室温下,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
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_____。
③若使 B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a.加 H2O b.加 NaOH固体 c.加 CH3COONa固体
(2)关于 0.1 mol·L 1CH3CO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25 ℃时,测得 0.1 mol·L 1CH3COOH溶液的 pH=3,则由水电离出的 H+的浓度为
mol·L 1。
②CH3COONa 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 “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其原因 。
(3)室温时,电离常数如下:Ka(CH3COOH) = 1.75×10-5;Ka(HCN) = 6.2×10-10
①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CH3COONa和 NaCN溶液的 pH大小:
CH3COONa_______NaCN(填“<”“=”或“>”)。
②结合电离常数判断,NaCN + CH3COOH==HCN + CH3COONa 进行得比较完全,其
理由是________。
高二化学 第 6 页 共 8 页
18.(12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
与 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CH3OH)。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 ΔH1= 41.2 kJ mol 1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2= 49.4 kJ mol 1
该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 1.0 mol CO和
1.5 mo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
平衡时 CH3OH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压
强(p)的变化如图 1所示。
①p1_____ p2(填“<”或“>”)。
②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2 L,则 233℃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CO的转化率为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在 p2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 0.5 mol CO的同时消耗 0.5 mol CH3OH
b.CH3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再改变
(3)工业上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进一步制取甲酸甲酯:
CH3OH(g) + CO(g) HCOOCH3(g)。在容积不
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 CH3OH 和
CO,相同时间内 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 2
所示(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①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曲线 ac段和 de段的变化趋势不同。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_____。
高二化学 第 7 页 共 8 页
19.(12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 AgNO3溶液与 FeSO4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 2 mL 0.04 mol·L-1 AgNO3溶液与 2 观察到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变为
① mL 0.04 mol·L-1 FeSO4溶液(调 pH=3) 黄色,数小时后,溶液颜色无变化,
混合后密封 沉淀不再增加
取少量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逐滴加 观察到溶液先变红,稍振荡后红色
② 入 KSCN溶液 消失,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再次滴
入 KSCN溶液,上述现象再次出现
查阅资料:ⅰ. AgSCN 为白色固体,Ksp(AgSCN) = 1.03×10-12;
ⅱ. Fe3++3SCN- Fe(SCN)3 K = 2.24×103
【定性分析】
(1)取实验①中灰黑色沉淀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浓硝酸,观察到沉淀溶解,产生
红棕色气体,说明沉淀中含 Ag,写出 Ag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同学们普遍认为溶液变为黄色,是因为 Ag+将 Fe2+氧化为 Fe3+。也有学生认为 NO -3 在
酸性环境下也可能将 Fe2+氧化,补做实验③______(填实验操作)。数小时后,未观
察到明显现象,说明 NO -3在同样的酸度下不能明显地氧化 Fe2+。
(3)实验②中,滴入 KSCN后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
(4)综合实验①~③可知,同学们推断实验①中发生的反应为 Ag++ Fe2+ Ag + Fe3+,
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依据是______。
【定量分析】
(5)小组同学用 KSCN标准溶液定量测定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的 Ag+浓度。
①滴定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滴定管、烧杯外,还用到______。
②能指示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6) 滴定时,若取的样品中混入了灰黑色沉淀,则测得的 c(Ag+)______(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高二化学 第 8 页 共 8 页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0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 分)
本部分共 14题,每题 3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C B D C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C D C A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15.(11 分)
(1)①a→b (1 分)
② 2Cl - 2e- == Cl2 (2 分,物质对 1 分,全对 2 分)
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红色(2 分)
(2)①H - 2e- 2 + 2OH- == 2H2O (2 分,用 H+ 配电荷且正确 1 分)
②H2 + Cl2 +2NaOH== 2NaCl +2H2O(2 分,生成 HCl 且正确 1 分)
(3)ac(2 分)
16.(11 分)
(1)1(1 分),2s(1 分), s(1 分)。
(2)吸收(1 分)。
(3)基态 Li 与 Na 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核电荷数 Li原.子.半.径.L..i<.N.a.,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L..i>.N.a.,所以 I1 (Li)> I1 (Na)。
(2 分)。
(4)+1(1 分),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易失去 1 个电子变为 3d5,达到 3d 能
级半充满稳定状态。(2 分)
(5)LiFePO4 e === FePO 4 + Li+(2 分,没写 Li 得 1 分)
高二化学 第 1 页 共 2 页
17.(12 分)
(1)① C(1 分)。② B (1 分)。③ bc(2 分)。
(2)① 1.0×10-11(2 分)。
- -
② 碱性(1 分),CH3COO +H2O CH3COOH+OH (2 分,物质可逆
号各 1 分)。
(3)①<(1 分)。
②经计算该反应的 K≈2.8×104,接近 105,说明该反应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或
HCN 的电离常数 6.2×10-10 远.小于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1.75×10
-5 (2 分)。
18.(12 分)
(1)CO(g) + 2H2(g) CH3OH(g) H= 90.6 kJ/mol(2分,数值1分,全对2
分 )
(2)①< (1分) ②16 (2分) 50% 或 0.5 (2分) ③ab(2 分)
(3)① 放热 (1分)
②a.c.段.,反应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相同时间内消耗CO多。d.e.
段.,已经达到平衡,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转化率降低(2 分)
19.(12 分)
(1)Ag + NO- 3 + 2H+ === Ag++ NO2 ↑+ H2O (2 分,变价物质对 1 分,都对 2 分)
(2)将 2 mL 0.04 mol·L-1 NaNO3 溶液与 2 mL 0.04 mol·L-1 FeSO4 溶液(调 pH=3)
混合后密封(2 分,物质对 1 分,变量控制对满分)
(3)Fe3+与 SCN-反应变红色且反应速率较 Ag+与 SCN-的快(共 2 分,只写方程式
解释变红,未解释“先”的给 1 分)。
(4)取少量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入 KSCN 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稍振
荡后红色消失,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共 2 分)
(5)①锥形瓶(1 分) ②滴入 KSCN,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再褪去(2 分)
(6)偏高(1 分)
高二化学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