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第一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物理观念认识杠杆,了解关于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点、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求作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会进行相关计算.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2.科学思维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能从常见的工具和机器中识别杠杆的种类,了解杠杆的应用.4.科学态度与责任关心生活、生产中杠杆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和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结构、杠杆的分类与识别.难点:力臂的概念及画法,变形杠杆的分析.能正确地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一、新课导入看古代战争片时,经常能看到一种攻城用的机械,即人力抛石机,亦称牵引抛石机,这种机械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北周和隋唐时期西传,先为早期的阿拉伯人使用,后传入欧洲。这种武器可把石弹、巨石或爆炸物投到敌方的城墙上、城内或兵阵内而造成破坏。你知道人力抛石机的原理吗?其中有什么物理奥秘呢 阅读课本P255-P261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做记号.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教师指导释疑.二、新知探究1.杠杆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师 1.观察教材图11-1 生活中的机械,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生:1.都受力的作用,都是硬棒,都有固定转动轴.师生互动归纳:在力的作用下,有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师 2.观察分析课本图11-2 用棒撬动物体(a)(b),指出杠杆的五个要素及其含义?生: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动力: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l2表示.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出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条线段是力臂.可以将力臂的画法简洁记忆为:一找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作垂线段(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明字母(用字母标出杠杆的五要素).2.杠杆的平衡师: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杠杆的平衡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回答下列问题:师 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生: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的状态都叫杠杆平衡.师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2.①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师 3.实验中要改变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生:3.便于找到普遍规律,使结论更可靠,避免偶然性.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针对性地点拨.多媒体展示:(1)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猜想;(2)讨论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4)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设计表格(供参考)师:同学们能否找到一个规律来?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1l1=F2l2 ,这个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1/F2=l2/l1 .它表明:当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所用的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即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知识点3 杠杆的应用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其各自对应杠杆的示意图,并分析它们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出示天平,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天平的横梁属于杠杆,并画出天平杠杆的示意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当天平横梁平衡时m物=m码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天平杠杆的特点是l左=l右(等臂).由杠杆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知:G物=G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教师总结:天平是生活中常见的第三类杠杆——等臂杠杆,它的特点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l1=l2.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如图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下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C )2.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C )3.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4.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杠杆必须是一根硬棒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05.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C )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6.如图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70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解:已知:F1=500N,l1=70cm,F2=350N.由F1l1=F2l2得:l2=F1l1/F2 = 500N×70cm÷350N=100cm.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这节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找支点和作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又涉及到物理中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分析,提炼方法步骤:一(支)点二力和方向,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垂线(段).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一课时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2.在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与力臂的大小和力的大小有关,这样学生不至于盲目猜想,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又使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猜想,快速进入探究的课题.在分析数据时,教师既要放开主动权,又要参与引导,如提醒学生可以先把数据分开来考虑.把四个数据按物理量分成两组进行分析,接着把有特色的数据放在一起研究,最后把所有的数据统一起来,运用数学工具: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方法,讨论,寻找规律,形成科学的结论,这样不仅营造宽松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3.在对杠杆进行分类时,教师可以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三种类型杠杆,如省力杠杆:钢丝钳,费力杠杆:筷子,等臂杠杆:天平,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并让学生指出这一种杠杆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作杠杆示意图时,应该要求学生画得规整,力和力臂尽量按实际比例,标明杠杆的五要素,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4.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说省力杠杆是最好的杠杆,费力杠杆不好,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用钓鱼竿钓鱼、缝纫机踏板、筷子等,让学生知道费力杠杆费了力却省了距离,使工作方便;而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了距离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