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1 机械功(教案)2024-2025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1 机械功(教案)2024-2025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
第一节 机械功
1.物理观念: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机械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科学思维: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力没有做功而是“劳而无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科学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各个力做功的计算.
一、新课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叉车和推土机动图,以及语文中功的含义,让学生思考在物理学中叉车和推土车做功的成效是怎样描述的,从而引出机械功.
让学生阅读课本P232-P235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做记号.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教师指导释疑.
二、新知探究
1.功
对课件上移动的物体进行分析
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移动了一段距离s,力F作用的成效体现在物体被移动了,物理学中就说拉动物体的力做了功.
从而引出机械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简称功.课件上放出吊车和背书包的人的动画示意图,同时结合书上10-1的图,让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师 1.课件上的这两种情况是否做了功?书上的呢?
生:1.课件中人和吊车没有做功,书上(a)中汽车牵引力做功;(b)中吊车做了功.
师 2.通过上面的实例分析,你认为做功的必备条件(或必要因素)是什么?
生:2.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教师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做功的图例,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1)不劳无功(有距离无力):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物体向前滑动.
(2)劳而无功(有力无距离):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如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起.
(3)垂直无功(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方向垂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如提着一桶水沿着水平方向前行.
进行小练习,让学生分析判断以下四幅图是否做功.
2.功的计算
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引导点拨.
师 1.物理学中是怎样规定“功”的?
生:1.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功=力×距离.
师 2.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怎样?计算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2.计算公式:W=Fs.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符号用J表示.1J=1N·m.
解题中应注意:
(1)单位要统一;
(2)s必须是物体在力F上通过的距离;
(3)重力做功W=Gh,克服摩擦力做功W=fs.
对手托鸡蛋、搬大米、上楼所做功的大小进行估算,让学生感受做功的大小.
通过两个例题带领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几种情况,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B )
A.在光滑的地面上匀速滑动的物体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C.推车但车没有动
D.用力托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通过一定的距离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AB=BC,设AB段是光滑的,拉力F做的功为W1;BC段是粗糙的,拉力F做的功为W2,则W1和W2的关系是 ( A )
A.W1=W2 B.W1>W2
C.W13.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解:W1=Fs=50 N×10 m=500 J
W2=F's'=Gh=100 N×1.5 m=150 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 J,举箱子做功150 J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首先通过叉车和推土车工作的成效,引出功的定义,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自已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使学生能熟练判断做功和不做功的现象.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增大了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实验技能技巧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