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8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8ppt+视频)

资源简介

课前导入
问题:对比汉代与今天学生上课的坐姿,你能发现什么不同?
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东汉
十六国
西魏
东魏
266-316
317-420
北朝 439-581
南朝 420-589
304-439
三国
220-280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北齐
北周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改革
北朝政权更替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616DA210-FB5B-4158-B5E0-FEB733F419BA}匈奴

鲜卑
前赵
北凉

后赵
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前秦
后凉
后秦
成汉
前凉
北燕
西凉
问题:观察地图,阅读课本107页,回答十六国指的是什么?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一、淝水之战
1.十六国时期
氐人苻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一、淝水之战
2.前秦统一北方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交战双方
力量对比
典故
结果
特点
影响
383年
前秦 VS 东晋
30万 VS 8万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前秦败东晋胜
以少胜多
前秦瓦解灭亡,
北方分裂混战。
一、淝水之战 3.淝水之战 (1)概况
根据材料分析前秦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
①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
②民族矛盾尖锐,内部军心不齐
一、淝水之战 3.淝水之战 (2)前秦失败原因
材料二: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东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
CONTENTS

嘎仙洞
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 背景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根据材料思考,统一之后的北魏面临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材料一: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②拓跋部内迁较晚,保持鲜卑习俗,治理北方困难重重。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③根本原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治。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措施
(1)494年,迁都洛阳。

材料一: 平城寒瘠,而交通不便;地处边境,北受柔然的威胁,经略南方又显得悬远……(平城)保守势力比较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
--《中国古代史》
(2)推行汉化措施
鲜卑
拓跋
贺楼
独孤
汉姓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措施
材料一: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魏收《魏书》
材料三:孝文帝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①改汉姓
②说汉语
③穿汉服
④与汉人通婚
材料二: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十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辞冠服
--魏收《魏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影响

材料一: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译自杨衒《洛阳伽蓝记》
根据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②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所谓“封建化”,即:
经济形态上: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政治文化上:学习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上层建筑。
淝水之战
北方 分裂混战
孝文改革
北方 民族融合
统一黄河流域
统一黄河流域
前秦
北魏
方式:①民族迁徙 ②友好交往 ③战争 ④内迁少数民族的汉化改革。
思考:前秦与北魏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

北朝政权更替
CONTENTS

三、北朝政权的更替 1、 六镇兵变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少,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不久,北魏分裂。
三、北朝政权的更替 2、北朝政权更替
534-535年,北魏相继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550-557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55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
北周统一北方,为以后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CONTENTS
(1)生产生活: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北方少数民族耕作图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
胡床
椅子
方凳
西晋洛阳贵族使用的家具
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
①北方各族由畜牧业转变为农业。
②汉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胡族食物、服装、用具等。
沿袭中原统治方式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北魏经典拓碑
十六国族属表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2)政治制度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北朝乐府《木兰诗》
北魏书法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3)思想文化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4)民族心理
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序纪》
材料一: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材料二: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王仲荦(luò)先生
(1)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2、意义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