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2568FTTFTFTF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9101112131415161718ACBCDACCBB19202122232425262728ADA0At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8分、8分、12分、12分、12分,共52分)29.(8分)(1)周四(1分)(2)A:陡崖。(2分)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1点1分,共2分)(3)L1:(1分)L1路线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较安全。(2分)30.(8分)(1)欧洲:稠密(2分)(2)青藏高原(1分),地势高/海拔高(1分),气候寒冷、空气稀薄(1分)(3)趋势:逐年增加(1分),资源消耗多、就业困难、贫困等问题(任答两点给2分,言之有理即可)》31(12分)(1)展馆2:秦始皇、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或答都统一了货币或度量衡,巩固了统治:或答都采取了统一的措施)(人物2分,归类原因1分)展馆3:祖冲之、蔡伦(都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人物2分,归类原因1分)(2)(人物时代1分,身份地位1分,主要贡献2分)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以“道”为核心,提出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经典。孔子:孔子,春秋时期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实行德政: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影响深远;精心整理和修订重要典籍,为传承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贡献。司马迁: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写成《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道汉武帝时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杰出人物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思想文化的繁荣(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改革的推动(1点2分,任答2点,共4分)32.(12分)(1)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二选一即可,2分)浙江人重视家谱,讲好“家的故事”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生命的来源,传承家族文化。(2)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二选一即可,2分)我们应关注台风信息、储备应急物资,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和电子设备、加固门窗,必要时转移至安全地带,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任选一点得2分)(3)青春要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青春要端正人生态度,在逆境中迎难而上。(一点2分,共4分)33.(12分)(1)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或者高级栽培技术):大量修筑水利工程;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任写2点,共4分)(2)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2分)。孔胜东通过劳动为公交和公益事业作出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2分)或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2分)。李振声通过劳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2分)(3)示例: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模精神:主动承担家务:参与学校劳动:积极服务社会等(2分一点,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考生须知:1.本科日为闭卷考试。2.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3.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码。4.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放,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5.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试题卷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每小题1分,共8分)1.地球比火星距日更远,因而其表面平均温度更低。2.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是目前发达固家最多的大洲。3.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4.西周实行分封制,这是一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5.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是汉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6.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已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8.初中生的友谊都可以超越物质条件等因素,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地理实验是探究地理现象的重要方法。读图,完成9-10小题。④①慈球公转迎③图1地球自转演示图2地球公转演示9.进行地球自转实验时,用手电模拟“太阳”,此时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10.观察图1的昼夜分布,判断此时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及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A.①一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B.②一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C.③一此时南极洲为一年中最暖时节D.④一此时北半球万物复苏(温同升2024年11月24日印度尼西亚正式取消雅加达的首都地位,新首都设立在努山塔拉。读图,完成11-12小题。亚欧板块雅加度洋板块图4印度尼西亚区域图)地震带火山一板块边界图3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11.下列关于雅加达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西半球B.位于努山塔拉西南方C.位于北温带D.东侧濒临的是大西洋12.观察地图,推测印度尼西亚取消雅加达首都地位的原因是①位于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地壳比较活跃②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不够安全③所处岛屿面积狭小且多山地,发展空间不足④所处岛屿将逐渐与亚欧大陆分离,发展不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传统民居是人类顺应自然环境的体现。下图为某校开展的寻访传统特色民居研学路线图。读图完成13-14小题。甲地穹顶冰屋hd乙地湖上芦苇屋丙地斜顶竹楼 形再林气市R气候园0■海性气银温带大陆世气候101丁地平顶土楼衫猴热雨球原气酸 热雨沙气餐圆地中海气阀 温形季R气装事州气线酒商原山生气恨★线路起点●线路终点一门/研学路线某地气候资料图道德马与法治·历史和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试题.pdf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