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华师大版 初科 九上 7.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同步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用电器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风扇 B.电灯 C.电饭煲 D.电熨斗2.“神舟十三号”升空和宇航员入驻空间站,意味着我国航天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火箭发射时能量的转化情况主要是( )A.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3.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内能4.某次跳伞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不变,且重力大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阻力减小,且重力小于阻力C.在0~t2内,伞兵(含伞)的保持机械能不变D.在t2~t3内,伞兵(含伞)的保持机械能不变5.英英在参加运动会体能测试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分钟跳绳——跳绳时人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立定跳远——人蹬地起跳,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C.掷实心球——在最高点B时实心球重力势能、动能都不为零D.800m测试——人到达终点后停下来,惯性不存在6.如图所示是车载摇摆太阳花,在阳光下才会使劲摇摆。它的摇摆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A.太阳能 B.动能 C.电能 D.化学能7.将一个木块从粗糙的斜面A点静止释放,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则从A点到B点的下滑过程中( )A.木块的机械能守恒B.木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木块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D.木块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8.火力发电站是利用煤来发电的。下列关于它在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势能--动能一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9.2022年9月12日超强台风“梅花”带来了强降水。关于“梅花”台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可以听到台风到来前的次声波B.台风引发的暴雨会导致山体滑坡,山体下滑时机械能不变C.台风会掀翻屋顶,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台风具有较大的机械能,能够做的功多,破坏力大10.电动自行车轻便、无污染,充电一次可以行驶几十公里,很受人们喜爱。如图,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由A匀速行驶至B后,又沿上坡匀速行驶至C,则该电动自行车( )A.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储存在蓄电池中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机械能不断减少C.沿上坡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大于摩擦力D.在上坡行驶时只具有动能11.关于利用能量转化与守恒解释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某个物体的能量总和是不变的B.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C.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D.“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12.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 能。(2)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 (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下:水电解→可燃性气体累积→遇明火,气体燃烧→引燃整车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1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次向外太空发射航天器,对地球外的宇宙进行勘探,助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1)2020年,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的吕姆克山附近登陆。如图是吕姆克山附近一处的照片,其中A处是 。(2)月球车搭载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在月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设备供电,并将部分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蓄电池充电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14.实心球是我校校运动会的一个田赛项目,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会越来越 (填“大”或“小”);落地后滚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是 转化为了内能。15.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 忽略空气阻力)(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2)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16.如图所示,物体M与弹簧一端相连,系在绳子末端的小球从A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经最低点B,撞击物体M后反弹,并使M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最终到达最右端D点。(图中C点是弹簧原长时的末端,均不计空气阻力及碰撞过程中的动能变化)。(1)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2)小球在最低点B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3)物体M经撞击后,从C到D点的过程中,动能大小变化情况是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或“先变大后变小”)。17.无人机已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图所示是一款四翼无人机。在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向为 ;无人机用于农业,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 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汽车刹车时,由于发生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并转移为地面、空气的 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 。19.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葛洲坝水电站发电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植物光合作用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三、解答题20.太阳能被称为21世纪能源、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的一种新型汽车,如图所示的是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的面板的有效面积S=10m2,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kW,在晴朗的天气,电池对着太阳时产生的电压U=150V,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10A的电流,试问:(1)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2)此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60%,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150N,则汽车行驶1小时的路程是多少?21.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某地因水葫芦疯长成灾,采用机械捕捞、利用天敌生物、植物病原体与化学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治外,还大力发展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1)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葫芦象甲,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 。(2)化学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水葫芦的蔓延。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除草剂溶液1千克。若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 千克水。(3)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如图甲所示乙醇燃料电池(模式图)发电,可实现水葫芦的深度利用。请在图甲中a、b电极处标出这个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该电池发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如图乙是该地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扇形图,如果在此区域大力推广以作物为原料制取乙醇,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请预测未来几年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22. 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成功发射,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动力下降,最终在2019年1月3日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图甲)。“嫦娥四号”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将在月球背面开展生物生长实验,构建太空生态系统实验,将探究生物在月球低重力、强辐射、自然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态,同时还将开展微型生态系统地、月对比实验——同一个生态圈(密闭空间)在地球、月球不同条件下以及在地面自然条件下(开放空间)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比。科普载荷(图乙)搭载了6名“神秘旅客”: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蝇、酵母,形成了一个微形生态系统。(1)“神秘旅客”中的马铃薯属于微型生态系统中的 。(2)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人们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背面的原因是 。(3)图丙是“嫦娥四号”发射时的壮观场景,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 →机械能。23.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糖类,如淀粉,其化学式是(C6H10O5)n。科学家使用由多种特殊的酶组成的混合物,将淀粉和水转变成CO2和H2的混合气体,将CO2除去后,H2进入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燃料箱容量为55升的汽车可携带约27kg淀粉和21kg的水,完全转变,可以产生4千克H2,其余为CO2。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该项技术,汽车运动时的机械能最终由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而来:_________。A.化学能 B.太阳能 C.电能 D.热能(2)混合中的酶在反应中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 性。(3)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 H2O H2+ CO2(4)若一辆氢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功率是70kw,氢气的热值是1.4×108J/kg,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在阻力不变和不考虑其它能量损耗时,要使该车能正常行驶,汽车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 kg。四、实验探究题24.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所提起重物的重力变化而变化,于是他提出了“电磁炉的效率是否会随着被加热水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小明与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种猜想:(a)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增加;(b)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减小。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一台电磁炉和所配送的茶壶,用相同加热功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先后将初温相同而质量不同的水加热至沸腾,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质量 m/克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效率η 61% 84% 67% 69% 74% 77% 75% 72% 70% 67% 64%(1)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 的。实验数据说明,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效率应该是 。(2)在这次实验中,要得到1200克沸腾的水,可以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一次加热1200克的水;第二种是分两次加热600克的水.较为节能的是 种办法。(3)实际上,影响效率的因素比较复杂,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是多方面的,请你写出用电磁炉对水加热过程中一个方面热量损失: 。五、综合说理题25.“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出行”的各项规定,比如骑电瓶车的规定为:出行要戴头盔(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不带12岁以上的人,不超速行驶。请运用科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解释该规定的科学道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分析。【解答】电风扇的主要结构为电动机,而电动机旋转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电灯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不合题意;电饭煲和电熨斗,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D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神舟十三号”升空时,运载火箭中的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利用喷气发动机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故C正确,而A、B、D不合题意。故选C。3.【答案】B【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B.内燃机工作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内能,A错误;B.内燃机工作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B【解析】【分析】(1)如果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否则,物体做减速运动;(2)①根据图像判断在0~t1内伞兵的速度变化,从而确定重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并判断阻力的变化趋势;②在t1~t2内,根据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进而判断阻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③在伞兵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会不断变成内能,据此判断机械能的变化。【解答】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在0~t1内,速度在增大,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由于接近t1处增速减小,说明阻力f在不断增大,A不符合题意;从t1~t2,速度在减小,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符合题意;在0~t2内,无论加速还是减速,由于受到摩擦力,机械能都会转化成内能,因此它一定是变化的,C不符合题意;t2~t3虽然匀速,但是由于存在摩擦力,机械能会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答案】C【解析】【分析】(1)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解答】A.跳绳时,人上升到最高点时,它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时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人蹬地起跳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投掷实心球到达最高点时,由于被举高,因此重力势能不为零。由于实心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为零,故C正确;D.人到达终点停下来时,由于人的质量不变,所以人的惯性不变,故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太阳花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解答】太阳花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它能摇摆起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7.【答案】D【解析】【分析】(1)斜面粗糙,木块要克服摩擦做功;(2)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4)根据(3)中的分析判断。【解答】因为斜面是粗糙的,所以木块下滑的过程中,肯定要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那么木块的机械能不断减小,故A错误;在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那么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由于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肯定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火力发电站的工作过程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即可。【解答】煤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对水加热生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9.【答案】D【解析】【分析】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发出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物体能够做功,物体具有能,物体具有能越大,能够做功就越大;【解答】A. 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叫做超声波;所以人可以听到台风到来前的次声波是错误的;B. 台风引发的暴雨会导致山体滑坡,山体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B错误;C. 台风会掀翻屋顶,说明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屋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气压大于屋外气压,把房顶掀翻,C错误;D. 台风具有较大的机械能,能够做的功多,破坏力大 ,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2)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4)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解答】A.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故A错误;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车的动能不变;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不变。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车的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C.沿上坡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沿斜面向上,而摩擦力和重力的分力都沿斜面向下。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F牵引=f+G分力,则牵引力大于摩擦力,故C正确;D.在上坡行驶时不但具有动能,还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认识判断。【解答】A.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某个物体的能量会发生变化,但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总和不变,故A错误;B.摩擦生热,即通过摩擦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是这部分内能再也不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空调机既能制热时,将室外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制冷时,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故C错误;D.“摩擦生热”是不是创造了热,它是由机械能转化而成,它照样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1)内(2)①(3)氢气(H2)【解析】【分析】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解答】(1)电瓶车自燃过程,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内能(或热能);(2)感受器是接受外界刺激的,而图中的电瓶车识别预警摄像头起到的作用类似感受器;(3)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具有可燃性的是氢气;故答案为:(1)内;(2)①;(3)氢气(H2) .13.【答案】(1)环形山(或月坑)(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分析】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解答】(1)由图可知,A点中间低四周高,属于环形山(月坑);(2)充电时,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给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1)环形山(或月坑);(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4.【答案】小;机械能【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解答】(1)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实心球的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会越来越小。(2)落地后滚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是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15.【答案】(1)mgH(2)2h-H【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2)物体在水平面上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物体在A、B两处时重力势能的差值。而物体最终达到C点时,在水平面上往复两次,用A点的机械能减去两次消耗的机械能,得到C点的机械能,最后再计算C点的高度即可。【解答】(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Gh=mgH;(2)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次消耗的机械能:mgH-mgh=mg(H-h);物体再次回到C点时的机械能:mgH-2mg(H-h)=2mgh-mgh;则C点的高度为:。16.【答案】(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不是(3)一直变小【解析】【分析】(1)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二者能量的大小变化,并确定其能量转化过程。(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是否受到平衡力;(3)根据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分析解答。【解答】(1)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即动能增大,因此能量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小球在最低点B时,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水平向左的阻力,此时受到不平衡,即受到不是平衡力。(3)物体M经过撞击后,从C到D的过程中,它的动能不断的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则M的动能一直减小。17.【答案】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变小【解析】【分析】(1)分析无人机消耗了哪种能量,哪种能量增多了,据此说明能量转化情况;(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在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而重力势能增多,那么能量转化方向为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2) 无人机用于农业,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 质量减小而速度不变,则动能减小;质量减小而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机械能减小。18.【答案】内;方向性【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解答。【解答】汽车刹车时,由于发生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并转移为地面、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方向性。19.【答案】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的过程分析解答。【解答】(1)葛洲坝水电站发电时,依靠流动的水冲击水轮机,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站发电,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转化为植物自身的化学能,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0.【答案】(1)解: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P输出=10A×150V=1500W,太阳能电池获得的太阳能功率=1000W/m2×10m2=10000W,η= .(2)解:P机械=60%×P电=1500W×0.6=900W,P机械=Fν,ν= = =6m/s,s=ν×t=6m/s×3600s=21600m【解析】【解答】(1)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总功率P太阳=PS=1KW/m2×10m2=10KW=104W太阳能电池对外的供电功率P供=UI=150V×10A=1500W,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们η=W有/W总×100%=1500W/10000W×100%=15%(2)汽车发动机的机械功率P机=P供×60%=1500W×60%=900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根据W=Pt=FS,则汽车匀速行驶1小时的路程S=Pt/F=900W×3600s/150N=2.16×104m。答:(1)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15%(2)汽车行驶1小时的路程是2.16×104m。21.【答案】(1)消费者(2)2(3) 化学能-电能(4)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生物质能所占比例增加,石油所占比例减少【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成分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因子。任何生态系统都包括两个亚系统,即环境系统和生命系统。环境包括太阳辐射、湿度、水分、空气等气候因子,以及各种无机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类、腐殖质等);生命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电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解答】(1)水葫芦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而以水葫芦为食的动物则是消费者;(2);(3)质子带正电,向b极移动,说明b极带负电,即电子是从a向b移动,电流方向是从b到a,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由图可知,当前此地的能源消耗以石油和电力为主,生物质能相对较少,如果大力推广乙醇燃料,则该地的能源消费中石油受到较大影响而降低,生物质能则会增加;故答案为:(1)消费者;(2)2;(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生物质能所占比例增加,石油所占比例减少。22.【答案】(1)生产者(2)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均为27.3日(3)内能【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其能量沿食物链单向传递;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嫦娥四号”发射是靠液氢与液氧的燃烧来提供动力的,因此能量转换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解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马铃薯属于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生产者;(2)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日2天,所以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 ;(3)“嫦娥四号”发射是靠液氢与液氧的燃烧来提供动力的,因此能量转换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故答案为:(1)生产者;(2)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日2天;(3)内能或热能23.【答案】(1)B(2)专一(3)1;7n;12n;6n(4)3.6【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温和性。(3)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1)淀粉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汽车运动时的机械能最终由太阳能转化而来,B符合题意。(2)混合中的酶在反应中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专一性。(3)淀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汽车功率是70千瓦,氢气的热值是1.4×108焦/千克,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0%,汽车正常行驶时每小时至少消耗氢气的量的为: 。故答案为:(1)B(2)专一(3)1;7n;12n;6n(4)3.624.【答案】(1)错误;先增加后减小(2)第二(3)茶壶吸热【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磁炉的加热效率随水的质量的变化规律;(2)在加热过程中,损失的热量越少,则越节能。根据表格找到600g和1200g时的加热效率,根据 分别计算出两种方式损失的热量,最后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对电磁炉加热过程的认识分析解答。【解答】(1)从题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被加热水的质量在200 700克之间时,电磁炉的效率随水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被加热水的质量在700 1200克之间时,电磁炉的效率随水的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即电磁炉的效率随被加热水的质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由此可判断出小明的两种猜想都是错误的。(2)设600克水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是Q,则1200克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是2Q,采用第一种方法时,损失的热量是: ,采用第二种方法时,损失的热量是: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第二种方法较为节能;(3)电磁炉对水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茶壶吸热、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等。25.【答案】①若带上12岁以上的人,电瓶车总质量一般会明显增大,电瓶车惯性将较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②一定速度的电瓶车质量大时,动能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③头盔外部坚硬,能抵抗一定程度来自外部的力量,减小对头部的伤害。④头盔内部材料松软,发生碰撞时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⑤头盔内部松软,发生碰撞时利于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起缓冲作用。⑥超速行驶的电瓶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答案中涉及“速度大,惯性大”不给分)⑦一定质量的超速行驶电瓶车因速度过大,动能会很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答案示例: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还增大了整车的动能,发生交通事故时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速度大,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电瓶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还增大了整车的动能,发生交通事故时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电瓶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电瓶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解析】【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它的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解答】 ①若带上12岁以上的人,电瓶车总质量一般会明显增大,电瓶车惯性将较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②一定速度的电瓶车质量大时,动能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③头盔外部坚硬,能抵抗一定程度来自外部的力量,减小对头部的伤害。④头盔内部材料松软,发生碰撞时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⑤头盔内部松软,发生碰撞时利于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起缓冲作用。⑥超速行驶的电瓶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答案中涉及“速度大,惯性大”不给分)⑦一定质量的超速行驶电瓶车因速度过大,动能会很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故答案为: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还增大了整车的动能,发生交通事故时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速度大,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电瓶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还增大了整车的动能,发生交通事故时会产生更大的危害。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