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时空观念
中外联系
世界 中国
阶段特征 (1)政治:①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确立;②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阿拉伯半岛从分裂走向统一,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2)经济:9世纪开始,西欧庄园逐渐流行;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3)思想文化:①基督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②大学的兴起与发展,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伊斯兰教创立,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向世界 中国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到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再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及经济重心南移
中外关联 (1)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 (2)中国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科技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和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考点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课标要求:通过基督教的传播、封君封臣制,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1.基督教的兴起
巴勒斯坦
兴起 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地区产生
教义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发展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封君
建立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封君与封臣 形成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赐地的人成为   ,接受封地的人成为  。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内容 特点 ①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②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结果 11世纪,以   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封臣 
土地
续表
查理曼 帝国 建立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强盛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   ”
分裂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查理曼帝国
重难突破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比较
名称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社会
不同点 纽带 血缘关系 土地的封赐
相互关系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下级服从上级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即不能越级从属)
性质 奴隶制等级制 封建性质
相同点 ①都为了巩固统治; ②都通过分封土地来实现; ③都是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 考点2 西欧庄园 ★★
课标要求: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兴起与 发展 从9世纪开始,庄园逐渐流行,大约到   ,遍布欧洲各地 概况 居民构成 ①领主:封建主,拥有庄园全部土地的所有权。 ②   :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九上课本P38)一个庄园的图解
[历史解释]有村庄、作坊、耕地、草地、林地等,庄园以农业为主
土地构成 ①自营地:领主保留,佃户无偿耕作,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②份地:佃户取得,自营地之外的耕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③共用地: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11世纪
佃户
续表
关系 庄园大多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佃户除了要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同时,佃户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 性质 是一个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法庭 特点 领主或管家主持,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
依据    或村法
审理 内容 佃户之间的纠纷和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    。
作用 维护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独立的自给自足 
习惯法
罚金
考点 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课标要求:通过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1.西欧中世纪城市
兴起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发展 城市自治 ①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②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③结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④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居民 ①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③城市手工业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影响 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自由城市
资产阶级
2.大学的兴起
兴起 12世纪 地位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代表 巴黎大学(法国)、牛津大学(英国)、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 特点 拥有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 课程 设置 ①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②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③设置特点: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影响    的兴起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学
考点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
课标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 时间    统治时期 目的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 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相互矛盾的条例
《法学汇纂》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法理概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
续表
《罗马民法大全》 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保护奴隶制度 )
评价 ①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 建立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历史地位 ①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  ,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庭文化
重难突破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1)原因:①因循守旧;②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③外敌入侵(阿拉伯人、十字军东征、奥斯曼人的进攻)。
(2)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各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保持不断学习、进取发展的心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考点5 古代日本 ★★
课标要求:通过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大化 改新 背景 ①国际:唐朝高度繁荣,制度先进;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②国内: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开始 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改革 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从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制度 
续表
幕府 统治 形成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特点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②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考点 6 阿拉伯帝国 ★★
课标要求: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伊斯 兰教 创立    于7世纪初创立
传播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作用 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阿拉 伯帝 国  半岛 统一 ①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居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②630年,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帝国形成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唐朝时称之为“大食”)
穆罕默德
续表
阿拉 伯文化  繁荣 原因 国力强盛,统治者重视知识,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成就 ①数学: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  ,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②医学:编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③文学:   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影响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 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数字”
《天方夜谭》
要点笔记
[拓展提升]教会逐渐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中世纪王权与教权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历史解释]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如图所示,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反映了金字塔式的严格的等级秩序,各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分明。封君和封臣只能层层分封,不能越级从属,封臣只效忠自己的封君,而不效忠自己封君的封君。
[拓展提升]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拓展提升]西欧封建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比较
(1)相同点:都处在交通要道上或人口聚集的地方;商业和手工业都发达: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风貌;都具有防御功能。
(2)不同点:西欧城市的兴起主要是因经济而崛起,享有自治权;而中国城市大多是因政治而建立,是先成为政治中心而后成为经济中心。
[拓展提升]大化改新的启示:日本有善于学习和借鉴的优良传统;改革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一、历史解释: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地区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共同点 ①都起源于亚洲; ②都宣扬忍耐顺从的思想; ③都被统治阶级利用以缓和社会矛盾; ④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时空观念: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比较
项目 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时间 从476年至1500年左右,持续1000 多年 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持续2000多年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等级森严;教权与王权共治共存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城市 城市规模大;以政治职能为主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以经济职能为主
思想文化 儒学自汉武帝时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后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文学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认识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具有政治体制成熟、经济结构稳定、思想文化繁荣的特点。这些特点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绵数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却也成为禁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枷锁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升题☆[2024滨州]“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 ( )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欧洲原本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国文明皆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统一的欧洲才分崩离析,兵连祸结。中世纪的欧洲人也在一种统一的基督教文化中生活,依靠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体。故D项符合题意。
2.[2024大同期中]《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材料中所描述的是 ( )
A.日本部民制 B.等级君主制
C.封君封臣制 D.家庭奴隶制
C
3.[2024湖南]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 )
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B
4.提升题☆[2024山东菏泽]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基督教会的支持 D.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解析】根据材料“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因此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5.[2024洛阳阶段练习]11世纪末成立了博洛尼亚大学;12世纪建立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这些中世纪大学的名称大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对这种命名方式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城市管理者帮助大学建立
B.城市发展促进大学的兴起
C.城市位置是大学兴起根源
D.城市可帮助扩大大学名气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大学的名称都带有城市的名字,反映了大学的兴起与城市的发展联系密切。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聚集促进了城市的出现,而城市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支持、安全和生活保证,城市自治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学术自由的气氛。所以城市发展促进大学的兴起,B项正确。
6.[2024包头]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A
7.[2024遂宁]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时代 D.走向近代文明
C
8.[2024新疆]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C
9.[2024黔东南]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D
二、非选择题
10.提升题☆☆[2024甘肃改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11世纪时,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逐渐兴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市民阶层形成,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城市里还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的。11—12世纪,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的束缚进行了斗争,最终大多数得到国王、主教或诸侯的特许状,形成了自由城市。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不仅适应了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孕育了许多近代因素:追求成功、满足欲望的新观念出现了;市场意识得到了认同;雇工、按劳取酬等原则普遍实行;产生了市政议事会和陪审法庭;新兴的市民阶层成为挑战封建势力的重要力量等。
  ——摘编自陈红《“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答案】(1)特点:以工商业为中心,市民阶层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封建性明显;出现了自由城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说明城市的兴起对欧洲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2)政治:产生了市政议事会和陪审法庭,有助于欧洲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成为挑战欧洲封建势力的重要力量。
经济:城市的兴起,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意识得到了认同,雇工、按劳取酬的原则得到普遍实行,促进了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思想:追求成功、满足欲望等新观念出现,肯定了人的价值,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共46张PPT)
时空观念
板块综述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展现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多元面貌。期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阶段特征
政治领域:古代亚非国家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罗马法形成欧洲最早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经济领域:古代亚非文明农业发达,古希腊、古罗马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文化领域:古希腊哲学成就斐然,成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中国先秦时期青铜文明繁荣、思想文化昌盛(如百家争鸣)。
2.两大阶段
(1)上古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类产生—公元476年)。
(2)中古时期:封建社会(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前后)。
3.总体特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4.发展趋势:文明的起源与交融。
5.线索
(1)一条主线:古代社会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交流。
(2)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3)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平交流。
6.基本特征:地域性历史、多元发展、区域性交往。
线索梳理
历史时期 阶段特征 主要史事
古代文明 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一种宗教:佛教
两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
两种制度: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典民主制度
三种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梵文
五大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两种政治形态:君主专制、民主政治
中古世界 多元文明的独立发展 一部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两种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四点特征:封建等级制度、庄园经济、城市兴起、大学兴起
四个国家: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
时空观念
中外联系
世界 中国
阶段 特征 (1)政治:古代亚、非、欧洲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建立了奴隶制君主专制国家,古希腊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古罗马由奴隶制民主共和国逐渐进入君主专制帝国。 (2)经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农耕经济发达,古希腊、古罗马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3)思想文化: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元化特征,各自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地区代表性文明 (1)政治: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早期国家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2)经济:原始农业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发展,奴隶制经济被封建经济取代。
(3)思想文化:青铜文化兴起;政治思想方面由百家争鸣逐渐演变为思想文化专制
中外 联系 公元前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罗马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 考点1 古代亚非文明★
课标要求: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文明 发祥地 统一时间 文明成就 古埃及 非洲尼罗 河流域 约公元前3100年,形成初步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①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②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③   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
[史料实证]古埃及国王权力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以及研究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证据
象形文字
金字塔
续表
古巴 比伦 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美亚”)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奴隶制国家 ①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②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内容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体现了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史料实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等级制度、商品经济活动等社会活动方面的内容,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
续表
吠舍
古代 印度 南亚的 印度河 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①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世代相袭、贵贱分明。此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②佛教:公元前6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教义上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0-9计数法(后经阿拉伯人改造成“阿拉伯数字”传入世界各地)
考点2 古代欧洲文明★★
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1.古希腊的兴衰
希腊 城邦 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产生 公元前8世纪 典型特征 小国寡民
代表 斯巴达(最大、崇尚武力)、雅典(以民主政治、文化艺术而著名) 社会结构 分为公民(   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和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地位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成年男性公民 
续表
雅典 民主 政治 鼎盛 公元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九上课本P18)伯里克利
[史料实证]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表现 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产生。②   是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③建立   ,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④轮番而治,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 实质 奴隶制民主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伯里克利
公民大会
津贴制度
续表
雅典民 主政治 唯物史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1)积极性:雅典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它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局限性:
①拥有政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均被排除在外,是少数人的民主。
②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是不平等的民主。
③直接民主的形式难以避免行政效率低下、群体决策缺乏理性约束等弊端,是不成熟的民主
续表
亚历山 大帝国 概况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   率领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开始东征;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影响 ①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
2.古罗马的兴衰
罗马城邦 公元前10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邦兴起
罗马共和国 兴衰 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②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③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政权机构 ①   :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 ②公民大会: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保民官:两名,由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十二 铜表法》 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元老院
续表
罗马帝国 建立 公元前27年,   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扩张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衰亡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屋大维
3.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 ①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②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 希腊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建筑 ①希腊: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   是典型代表。
②罗马: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等
哲学 ①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②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③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续表
法学 ①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②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公历 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   ”,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十二铜表法》
儒略历
续表
《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遗址 罗马万神庙穹顶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历史解释]体现了古希腊崇尚人性的运动美和生命的力量美,展现了运动员充满力量感的运动瞬间 [历史解释]希腊建筑艺术的杰作,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 [历史解释]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的卓越代表,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 [历史解释]遗址每层均有柱式装饰,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是古罗马人智慧的结晶
要点笔记
[微点拨]古 代 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中断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史料实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解读:《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奴隶处于被压迫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微点拨]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比较
(1)二者的关系: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二者的不同:背景不同,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近代西方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性质不同,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近代西方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方式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拓展提升]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与认识
(1)文明交流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两种方式。①和平交往如:丝绸之路开辟、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②暴力冲突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
(2)认识:①和平交往是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②暴力冲突促进了文明传播和交融,但充满暴力,带来灾难;
③从交流内容来看,有文化交流、包括宗教、历法、法律等;还有经济交流物种交流等。说明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各区域文明有交流互鉴的必要。
一、时空观念:构建知识网络,进行比较学习
认识:
①亚非文明古国以大河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明,君主专制政治盛行;欧洲文明以海洋为中心,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制民主政治兴盛。
②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性,同时也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文明成果,体现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③不同文明之间可以交流互鉴,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烟台]下面年代尺梳理的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其代表性文明成果是 ( )
A.司母戊鼎 B.金字塔
C.楔形文字 D.种姓制度
B
2.提升题☆[2024苏州]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按照这一观点,下列属于希腊文明源头的有 (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伊斯兰文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3.[2024广东]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
A.城邦体制成熟 B.实行民主政治
C.神权色彩浓厚 D.采用奴隶制度
C
早期国家 统治手段
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认为是神意
美索不达米亚城邦 制定法典;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
4.[2024湖北]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C
5.[2024怀化开学考试]“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这段话提到了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 ( )
A.背景和内容 B.内容和影响
C.背景和危害 D.影响和危害
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属于种姓制度的内容;“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属于种姓制度的影响,B项正确。
6.时空观念[2024呼和浩特期中]研读示意图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示意图呈现了 ( )
A.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B.古代印度佛教外传的路线
C.法兰克王国的扩张路线
D.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路线
B
7.史料实证[2024福建]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
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
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
A
8.[2024齐齐哈尔]地中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2世纪时,有一位旅行探险者想要环游地中海,他应该前往 (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B
9.[2024广元]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
A.外邦人和奴隶 B.成年男性公民
C.成年男子 D.全体居民
B
10.[2024牡丹江]根据下面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
A.人类社会发展中王权始终受到法律的制约
B.人类社会的法制建设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完善
C.《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欧洲法制建设的成就
B
法律文献 意义(或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的象征,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罗马共和国最伟大的遗产之一,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1.[2024赤峰]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具有 ( )
A.差异性 B.共容性
C.多元性 D.发展的不平衡性
C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 文明成果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印度的梵文和种姓制度等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掷铁饼者》等
12.[2024乐山]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佐证 ( )
A.雅典民主政治 B.中西文化交流
C.西欧文艺复兴 D.世界市场形成
B
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
古希腊陶壶(公元前5世纪)
出土于辽宁的十六国时期玻璃水注(玻璃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制造,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
13.[2024洛阳阶段练习]苏格拉底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据说他在街头向各种人发问,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他最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 )
A.违背神意的后果是什么
B.耶稣是谁
C.什么是法律
D.什么是个人的幸福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该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他通过与人对话,不断追问“什么是美德 ”“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个人的幸福 ”等问题,以期达到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刻理解,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核心素养综合[2024大连期中改编]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古代世界的重要特征。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设计了下列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辨文明渊源】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筑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历史解释]材料一“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所创造的文明从自然环境来看,它们属于哪一文明类型 请再举出一个同一类型的文明古国。
【答案】(1)文明类型:大河文明。文明古国:古埃及。
【任务二 析文明成果】
材料二 
(2)[史料实证]文物孕育丰富的文明信息,材料二四幅文物图片是亚非文明的代表。从中任选其一,阐述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答案】(2)(示例)选择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材料三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3)[史料实证]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建筑、哲学方面各举出一例验证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3)文学上,《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建筑上,古希腊的著名建筑有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等,古罗马的著名建筑有大竞技场、万神殿等;哲学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分别举出一例即可)
【任务三 谈多元文明】
(4)[开放式设问]结合以上探究及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多元文明
【答案】(4)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被理解和尊重;文明是多元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