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观察物体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主要围绕“物质的特征与功能”核心概念展开学习,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能利用感 官和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描述,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外部特征 的探究兴趣。这一课,教师创设“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 眼、鼻、手等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同时,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轻 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探索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选定的一 个物体进行观察与描述;二是通过与其他物体进行对比,发现这个物体更多的特 征,并在记录单上圈出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 有序、全面地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 等,从而加深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学生分析】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直接从物质建立概念,需要从认识物体的特征 开始。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 他们对身边的物体有一定的感性 认识,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描述这些物体。但是, 他们对怎样有序地观察这些 物体,从哪些方面能更全面、多角度地描述物体的特征仍然存在困难。在本课中,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 官和对比的方法有序地观察物体,并从多个角度描述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科学思维目标观察常见物体的特征,用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探究实践目标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态度责任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难点:物体的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等是可以被直接观察并描述的, 而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需要对多个物体进行比较才能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为学生准备: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条 橡皮、钢尺、塑料尺。【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活动:准备盲盒,在盒子里放入几个物品,学生只能通过用手摸的方 式猜测盒子里是什么物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轮流从盒子里摸一个物品,让学生描述这是什么物 品,并说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教师适时引导。2.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用触觉去感受物体。除了触觉, 我们还能用什么方 法来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物体,并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等多个角度进行 描述。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关键词或短语记录在黑板上,如“光滑 ”“坚硬 ”“ 圆 形 ”“红色 ”等。设计意图:利用盲盒游戏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学习氛 围。通过小组探索、讨论和分享, 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对物体 特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探索探索一:观察并描述一个物体1.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品,带领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名称。2.教师谈话: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观察、描述物体呢?比如橡皮。带领学生回顾,可以用眼睛观察橡皮的形状、颜色、是否透明等, 通过鼻子 闻判断橡皮是否有气味,还可以用手摸,来感知橡皮的特征。3.学生分组活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物体特2征在记录单上圈出来。有补充的,可以用词语或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将学生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提炼为科学词汇,记录在黑 板上。探索二:和其他物体对比观察,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教师谈话:刚才大家观察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想要发现物体更多的特 征,还能怎么做呢?教师提问:我们试着将刚才观察的物体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还能观察到物 体的哪些特征呢?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等特征。2.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物体更多的特 征。教师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 将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在记录单上 补充并圈出来。注意:记录结果要真实。3.交流评价:学生将记录单带到展示台上进行展示、交流, 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和根据实验记录进行交流的意识。设计意图: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发展他们对物体特征进行科学描述的能力。通过对比观察,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 物体之间的相对特征,培养其分析和比较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物体特性的认知。三、研讨1.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观察这些物体的?这个问题指向的是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感官看、闻、摸等方法观 察物体的特征,让学生知道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对比的方法,有助于更全 面地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2.教师提问:我们用了哪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这个问题指向的是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引导学生交流选择了哪个物体进行 研究,将它与哪个物体进行对比,知道了哪些特征;其他小组又选择了哪两个物 体对比,并知道了哪些特征。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对同伴的观点进行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链,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观察技巧、描述能力和批判 性思维,为他们日后进行更复杂的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拓展3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拓展部分的“猜一猜”,让学生说一说是通过哪些特 征猜到这个物体的。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兴趣, 评价学 生能否从形状、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相关练习】 1.判一判(1)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物体。( )(2)我们可以用“漂亮”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 答案:(1)× (2)×2.选一选(1)我们可以用( )感知物体的气味。A.手 B.耳朵 C.鼻子(2)要观察苹果的颜色,应该用( )。A.手摸 B.鼻子闻 C.眼睛看(3)下列不属于木块的特征的是( )。A.木块的形状、大小 B.木块的颜色、轻重 C.木块数量的多少答案:(1)C (2)C (3)C【板书设计】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