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DDADC6-10CAAAD
11-14BBD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5.氮气:铝元素:4
16.(1)改大(2)C,H,0H+302点燃2C0+3H0(3)热值高、无污染等(任意一条)
17.加入乙物质(蒸发溶剂等);>:25%
18.干燥的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9.(1)C0+Ca(0H)=CaC0,↓+H0(2)可以制作干冰(3)分子构成不同
20.2.8g:3C2H2+802点燃4C02+H20+2C0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21.(1)《富春山居图》保存完好,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Cu+FeSO4。
22.(1)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探究燃烧条件,过氧化氢制氧气方程式:2H20202H20+02↑
(2)燃烧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红磷均为可
燃物,均接触氧气,现象不同在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1)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2)实验C中,玻璃棒作用是引流(3)碘几乎不溶于水,却
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这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24.(1)A装置为固体受热发生装置,且试管口处放有一团棉花,则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放有是高
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KMn04三K2Mn04+Mn02+02↑。
(2)与B装置相比,C装置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能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量和
速度,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和速率,故填能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量和速度,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和
速率。
(3)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氧气可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则装置中的进气管为长管,
且管口接近瓶底,短管为出气管,故装置图画为
一带火星的木条
四、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5.(1)金属铜常用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延展:铝能与空气中
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有良好的抗腐蚀
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1+30,一2A103.故填:4A1+302=2Al203;
(2)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说明他们的硬度大小不同,
关系是黄铜大于纯铜。故填:比较硬度:向一定质量AgNO3、Cu(NO3)2和A1(NO3)3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Z,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后和硝
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使溶液质量减
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Ag
(3)①A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0+Fe203高温2Fe+
3C02,故答案为:3C0+Fe203高温2Fe+3C02;
②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污染大气,因此应该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增加尾气处理装
置。
(4)设需要钠的质量是x克
4Na+3C02440℃高压2Na2C03+C
92
132
132
92
132=132
=92
故答案为:需要钠的质量是92克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14S:32C1:35.5Na:23Mg:24A1:27
Fe:56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是甲辰龙年,下列龙形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纸剪龙形窗花
B.竹编龙形篮筐C.玉雕龙形挂件D.烧制龙形瓷器
2.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主持测定铟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化学家是()
A.闵恩泽
B.徐寿
C.侯德榜
D.张青莲
3.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右图标志的是(
A.汽油
B.白磷
C.苛性钠
D.浓硫酸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镁条
D.木炭
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千冰
C.硫酸铜
D.氦气
6.下列图示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湲出
D.量取液体偏少
7.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区分氮气和氧气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白醋
C.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9.镓是第一种根据化学元素周期律预言并证实的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镓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31
A.镓的元素符号是Ga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72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10.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己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足量光充铁丝绒
1 g MnO,
千燥
粉末
粉末
盐酸
碳酸钠
植物
5 mL
5 mL
3%
66
HO.
“过的
H.O
溶液
蒸馏水
溶被
光铁丝绒
A
B
C
D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铁生锈的条件
11.某实验小组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5g
B.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细口瓶、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
C.向烧杯内加入水时有水洒出,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2.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汞、金、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性质都相同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一鱼原子
一定条件
88
氧原于
成原于
反应前
反应后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4:3
14.镁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4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