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和做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说和做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思考探究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一两处,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个细节描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细节描写
命题点
一、概念和作用
1.场景细节描写 2.服饰细节描写
3.语言细节描写 4.动作细节描写
5.心理细节描写 6.神态细节描写
二、常用种类和方法
1.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请举例分析。
2.选文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特点),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心理等),表达
了作者……(情感)。
三、考查形式
四、答题模式
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不老的额头》
(中考真题)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分析。
真题演练
例句: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
分析:当我的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地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
【参考答案】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实际上是指闻一多先生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怡然自适的情景。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如何赏析精彩语句
赏析语句可分三步完成:
1.了解赏析对象的特点。 指句子含义、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词性等。
2.确定最佳赏析角度。 首选修辞或人物描写方面,无以上两点,则考虑其他赏析角度。
3.结合具体语境,指出其特定作用。如开篇点题、承上启下、收束全文等。
方法拓展
答题格式:
1.哲理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赏析:这个句子起了点题的作用,说明……的道理(或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句式的赏析:陈述句语气平稳;疑问句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或使观点更鲜明);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
3.描写句的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描写,具体地写出了……
4.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在句子的赏析:联系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从字词的感彩方面进行赏析。
5.句式工整句的赏析:这个句子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
6.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使用叠词,读起来有韵律美,写出……
耗子笑起来,嘶哑干涩,然后说:“老刘啊,我们都老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说完,耗子狡狯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老刘站起来,走到门口,眨了眨右眼,对耗子神秘地笑了笑。
下楼时老刘也哑笑着,走出大楼门口,发现外面飘着零星的雨点,老刘想起那一年,……老刘不去想这些了,他心里对耗子说:“我警告你段立军,你别高兴得太早,你们那群人里,我看到了我徒弟的徒弟,他正专心致志地听课呢,他可是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 ”
——《相遇》
(中考真题)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
真题演练
句子通过对耗子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他面对已退休而且听不懂“高科技”的老刘的得意,是对老刘无力制服现在小偷的讥讽。与下文老刘心中的想法照应,突出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
四、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莱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赏析:这首诗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之一。创作于1925年,诗歌采用了象征反讽的艺术手法,其笔触是辛辣而细腻的,是一首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诅咒与彻底不妥协的赞歌。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说和做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体会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4.感受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2)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意和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1)对闻一多先生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出示闻一多先生的图片。
教师独白: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臧克家”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出示课件4)
预设:(出示课件4)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春风集》等十多部。
(2)背景资料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作准备。(出示课件5、6)
教师: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 。
诗人: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
民主战士: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10)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11)
(3) 释一释重点词。 (出示课件12、13)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出示课件14)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学生:“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教师: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出示课件14)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教师:同学们,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15)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开门见山,领起第一部分,表现出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朗读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出示课件16)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从作为学者闻一多分析去分析。(出示课件17)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回答。)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7)
示例一: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学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8)
示例二: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学生:这句话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钻研的精深。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9)
示例三: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学生:此处运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石精神。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0)
示例四: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学生:“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的精神品质。“一个又一个”说明先生研究硕果累累。“如群蚁排衙”说明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表现学者闻一多的特点时,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的?(出示课件21)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作者通过列举闻一多先生写作的事例来说的。
教师追问:选材的角度和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是详写,后两件事是略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揣摩、品析精彩词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感悟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争做言行一致的人。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2)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读第二部分,认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课文又选取了哪些事迹来写呢?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出示课件23)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革命家闻一多”,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展示的?(出示课件24)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起草政治传单。
学生: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学生:参加游行示威。
教师总结:表现了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出示课件25)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教师: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出示课件26)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抢答。)
预设:(出示课件27)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他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教师追问:同学们,我们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示课件28、29)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闻一多先生是位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
学生:闻一多先生是位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四、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出示课件30)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课文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的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学生:还有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教师追问: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教师: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31)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本文在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这样写,不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三、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出示课件32)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出示课件33)感悟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学习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
预设2:(出示课件33)感悟二:一个人是否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关键是看他是否为社会、为人们做了有意义的事情。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出示课件34) 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预设2:(出示课件35) 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写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选材可谓精当。
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6)
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出示课件37-41)
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2-49)
阅读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回答下列问题。
七、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50-52)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教学反思】
《说和做》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抓住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做到会释义、会运用。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三是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的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四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针对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和语文问题的多样性、多解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预习作业】
1.预习《回忆鲁迅先生》一课,利用工具书疏通本课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2.作者为鲁迅塑造了多个身份,具体有哪些?
3.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共52张PPT)
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七年级语文下册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臧克家及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重点)
2.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春风集》等十多部。
知识备查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 。
诗人: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背景资料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
知识备查
民主战士: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知识备查
20世纪30年代臧克家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先生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读一读
预习检查
zāng
qiè
jiào

qián
dié

níng

臧克家
锲而不舍
校补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迭起
兀兀穷年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梳头
抱歉
秩序
shū
qiàn
zhì
读一读
预习检查
深宵
伴侣
小楷
硕果
澎湃
大无畏
迥乎不同
卓越
慷慨淋漓
kāng kǎi
jiǒng
zhuó
xiāo
kǎi

pài
wèi
shuò
dǒu

kuī
yān



读一读
预习检查
气冲斗牛
群蚁排衙
目不窥园
心不在焉
浠水
赫然
弥高
多音字
预习检查
( )躲藏
( ) 校订
( )弹壳


( ) 校规
( )地壳
jiào
xiào

qiào
( )宝藏

zàng
cáng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
用心专注而深刻。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慷慨淋漓】
【潜心贯注】
【赫 然】
【衰 微】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一反既往】
形容埋头读书。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即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兀兀穷年】
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3.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开门见山,领起第一部分,表现出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
精读细研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朗读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精读细研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示例一: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学者闻一多
精读细研
示例二:
这句话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钻研的精深。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精读细研
示例三:
此处运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石精神。
精读细研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示例四:
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研究硕果累累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作者在表现学者闻一多的特点时,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的?选材的角度和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作者通过列举闻一多先生写作的事例来说的。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是详写,后两件事是略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读第二部分,认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精读细研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课文又选取了哪些事迹来写呢?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
精读细研
表现了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起稿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革命家闻一多
精读细研
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积极宣传革命道理,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
精读细研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精读细研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他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精读细研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精读细研
闻一多先生是位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
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合作探究
1.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课文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的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还有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本文在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这样写,不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学后感悟
感悟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学习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
感悟二:一个人是否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关键是看他是否为社会、为人们做了有意义的事情。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写作特色
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写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良多,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选材可谓精当。
板书设计
说和做
学者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行的高标口的巨人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课堂检测
A.典藉(jí)  卓越(zhuó)  气冲斗牛(dòu)
B.赫然(hè) 凝结(nínɡ) 群蚁排衙(yá)
C.迭起(dié) 慷概(kǎi) 兀兀穷年(wù)
D.弥高(mí) 硕果(shù) 废寝忘食(qǐn)
B
1.下列加线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留守儿童们在美丽的大龙潭含沙射影,在峻峭的马鞍山登高望远,尽情领略龙城美景,感受社会关爱。
B.在柳州市教育局“双减”措施出台之后,利用周末时间前来科技馆、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
C.扶贫工作队员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行动,让这片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D.广大的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A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D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课堂检测
B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课堂检测
闻一多言行一致无私奉献
5.有人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了下联,请根据下联把上联补充完整。
拓展阅读
拓展探究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拓展探究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
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
拓展探究
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却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拓展探究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
1.选文第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一多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①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②整天关在图书馆专心治学。
2.结合文意说说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叫座”指闻先生讲古代神话的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都赏识这样的学生。
拓展探究
4.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
①性格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④上课讲演结合、图文并茂、条理严密、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拓展探究
5.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大家都因女娲画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课下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课下作业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课下作业
赏析:这首诗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其笔触辛辣而细腻。
首先,多用反语,即运用绮丽、鲜亮的词语表达诗人极度的憎恨,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蒸出些云霞”等,诗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勾勒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与之决裂的态度。
其次,作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诗人竭力身体力行。纵观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韵,每节各押一韵,体式严整,朗朗上口,富于韵味。诗歌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增强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的力度,这正是诗人的匠心之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    )而出。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D.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十九大”以来,各地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二、综合性学习
4.(2021·江苏宿迁中考节选)综合性学习。(6分)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忆峥嵘岁月
下联:         
(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舵  链
马晓丽
①舵链断的瞬间,我有些崩溃。舵链一断,我们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也就断了。试想,一个没有舵的小登陆艇,在这七级大风的海上,能挺多久
②司令部安排我去石砬岛年终检查,没想到半路遭遇这种状况。
③班长立刻组织抢修舵链,这才发现,几乎不可能。修舵链要从船头的铁柱处下去,可甲板到船头的舱盖上结了厚冰。舱盖是拱形的,十多米长。平时,船一晃,在上面走都很难。现在结了冰,站都站不住,根本别想走过去。班长看着结冰的舱盖请示陪同的马参谋长:“参谋长,过不过 ”“怎么过 ”“爬!”“多大把握 ”“没有。”马参谋长认真看了看班长,重重拍了他一下。
④班长立刻转身对兵们吩咐:“我先上。等会儿你们拉住我腰上的绳,一点点放,不能松,也不能紧……”“班长!我先上!”矮个子兵跳出来大叫。“你体格差,我先上。”班长说。“你是班长,你得在这儿指挥!”矮个子兵喊。理由似乎很充分,班长愣了一下。
⑤风在肆虐,刀子般割着人们的脸。
⑥突然,班长叫了起来,矮个子兵已绑着绳子,向船头爬去了。我和马参谋长一个箭步,一起抓住绳子。
⑦空气凝固了,大家紧盯着叉开手脚紧贴舱盖趴着的矮个子兵。冰太滑,戴手套扒不住,他摸索着摘掉手套,用手抠着蠕动爬行。留在冰上的手套随船晃动,忽悠一下滑进了海里,立刻被海浪吞没了。颠簸中,他在舱盖上滑来滑去,好几次都差点儿滑落大海。不知过了多久,他伸手去够船头那根铁柱,大家都屏住呼吸: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了……他的手终于抓住了铁柱。
⑧他抢修好了舵链,船又继续航行。
⑨矮个子兵把腰上的绳子解下来,准备系到铁柱上,好攀着绳子往回走。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船体猛烈晃动,矮个子兵脚下一滑,手中的救命绳被甩了出去。大家呆住了,没了绳子,他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班长急了,拿起绳子非要送过去。矮个子兵喊:“班长,别过来!”班长喊:“就你那小体格,一会儿就得冻成冰棍儿!”“班长!”矮个子兵大叫,“你要是过来,我就……我就跳下去!”
⑩班长蹲下呜呜地哭。“起来!把泪擦掉!”马参谋长喝道,“你跟他喊话,不许停。”“是!”班长抹把泪,立即与矮个子兵对喊起来。刚开始,矮个子兵声音还挺正常,过了一会儿,声音就开始发颤了,而且半天回一句。班长赶紧喊:“咱们唱个歌吧!”说着领头唱起来,“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矮个子兵马上跟着唱。“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大家都唱起来。
我们嚎叫着唱了一遍又一遍,早已不知道哪句是头哪句是尾。我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直到马参谋长暴怒地吼叫起来,我们才戛然而止。矮个子兵不知何时已停止了唱歌,头耷拉着。马参谋长对着他喊:“你抬起头!只抬一下头就行!……请你抬头看着我!看我在干什么 ”矮个子兵的头终于慢慢抬了起来。班长哭喊:“你看呀,参谋长给你敬礼呢!你抬头看看,大家都给你敬礼呢!”一只只手臂举了起来,一个个标准的军礼,向着矮个子兵,向着前方这面在狂风恶浪中迎风屹立的“人旗”。马参谋长喊道:“你看好了,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首长的手不放下,你的目光就不能离开!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矮个子兵果然一直抬着头,一直看着马参谋长。两颗泪珠沿着马参谋长僵硬的面颊滚落下来。
一条迎风破浪的船上,一个身材瘦小的士兵双手紧攀铁柱,旗帜般立于船头之上,海风鼓荡他的衣襟,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眼前这幅高扬着“人旗”的画面,永远地刻进了我的脑海。
到了石砬岛,我们抬着矮个子兵直奔医院。他很快缓了过来,但双手已严重冻伤。
第二天,风停了,我乘艇返航。结冰的舱盖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矮个子兵正看着舱盖发呆。我说:“想什么呢 ”“我总忍不住想,我要是掉海里了,我妈可咋办 ”他声音有些发抖,竟流下泪来。我轻声问:“那你还要坚持上 ”“不上咋办 舵链要是不接上,就得任船在海上漂了,总不能眼瞅着船翻了吧 ”
望着他缠满纱布的双手,我的眼睛湿润了……
(有删改)
5.此文情节波澜起伏,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①         ②        ③      
6.从全文看,马参谋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如何来表现矮个子兵去修舵链途中行进的艰难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人旗”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赫然 (2)硕果 (3)dié qǐ (4)zhuó yuè
2.D 【解析】A项,“藉”应为“籍”;B项,“哀”应为“衰”;C项,“防”应为“妨”。
3.B 【解析】“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来形容歌声不合语境。
4.(1)示例:创辉煌未来 【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观察上联,结构为“动词+四字偏正短语”,下联可依此结构,从展望未来的角度拟写内容,表达爱国之情。
(2)示例:
倡 议 书
全校同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向同学们发出“学党史,见行动”的倡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积极参加学校围绕“学党史,见行动”举办的各项活动;
  二、主动了解、学习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感受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现在向团组织靠拢,长大后向党组织靠拢,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伟大业绩。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校团委
2021年6月15日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倡议书的能力。要熟悉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围绕“学党史,见行动”的主题发出倡议。
5.①矮个子兵冒险抢修舵链 ②救命绳脱手,矮个子兵陷入绝境 ③小艇安全抵达,矮个子兵得到救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把握。
6.①机智:在矮个子兵陷入绝境时,他想到用喊话、敬礼等方式激励矮个子兵坚持下去。②沉着冷静:在遭遇险情时,他镇定指挥,关注情况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③刚中有柔:他处事果断,语言严厉,但关心战士安危,看到矮个子兵坚持行注目礼,他流下了眼泪。(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③段“马参谋长认真看了看班长,重重拍了他一下”得出“沉着冷静”;根据第⑩段“你跟他喊话,不许停”和第段“你看好了,我在给你敬礼……不许低头”得出“机智,关心战友”;根据第段“两颗泪珠沿着马参谋长僵硬的面颊滚落下来”得出“刚中有柔”。据此回答即可。
7.①通过“贴”“扒”“抠”“爬”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矮个子兵行进的艰难。②通过描写留在冰上的手套滑进海里,立刻被海浪吞没这一细节,衬托矮个子兵行进的艰险(“空气凝固”“大家都屏住呼吸”等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侧面表现矮个子兵行进的艰险)。③“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在反复之中有变化,再加上省略号的运用,给人以体力不支、说话断续之感,突出爬行的艰难和最后一段路程的漫长。(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语段。描写矮个子兵去修舵链是在第⑦段。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方面赏析即可。
8.示例:矮个子兵紧抱铁柱立于船头的形象,远看像一面旗帜,他勇敢顽强的精神更像一面旗帜。矮个子兵是当代军人的优秀代表,作者用“人旗”一词表达了对这一群体的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题干要求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分析。内容方面:从表层意义分析,矮个子兵抱着铁柱的形象像一面旗帜;从深层意义分析,他勇敢顽强的精神更像一面旗帜。“人旗”包含着作者对矮个子兵的赞美之情。主旨方面:小说通过描写在海上航行遇险的过程,一场面临生死的考验,揭示了“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从马参谋长的沉着冷静、班长的沉着稳重,再到矮个子兵的舍生忘死,弘扬了军人的崇高精神。“人旗”一词弘扬了军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军人这一群体的赞美之情。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说教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单元主人公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事迹感人。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篇围绕着“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后指出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整体感悟文意。
2.熟读精思,自主阅读,合作探讨人物形象、文章主旨。
3.体会闻一多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闻一多“说和做”的特点,品读闻一多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表达过程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四、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根底知识掌握不佳,在阅读实践方面能力欠佳,不会钻研文本,对于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并及时引导。
2.说教法
本篇课文教学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因此教法设计如下:
〔1〕采用朗读、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2〕设计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恰当运用板书、多媒体,帮助教学。
3.说学法
阅读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按照“熟读精思”方法,让学生反复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读与品完美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西南联大的建校、开展历史,引出主人公闻一多,闻一多曾在西南联大教书,由此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简单介绍作者及闻一多先生,为学生讲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简单了解当时国内外政治局势。
设计目的:简介作者、主人公方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背景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主旨。
3.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检查字词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设计目的:通过预习检查,既可以夯实根底,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文中是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可以将文章分成几大局部?
设计目的:明确写作角度,准确把握课文信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
5.再读课文,感知形象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重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身为学者的闻一多,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他又是如何“说和做”的?身为学者的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设计目的:考察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2】身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做了哪些事情?他又是如何“说和做〞的?身为革命家的他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设计目的:考察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3】文章的7、8、9自然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设计目的:考察学生关于文章的理解,及文章中间段的作用。
6.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这里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课文中有多处是关于人物描写的,每小组请找出任意两处,并分析该处描写的作用。
设计目的: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是学生现阶段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借助描写手法,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2】文中关于闻一多的评价是什么?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仍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学习?本篇文章的主旨又是什么?
设计目的:考察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布置作业
完本课配套练习册。
设计目的:稳固、复习本节课内容。
六、说板书设计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辞校补》 口的巨人
《古典新义》

和 起稿政治传单
做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行的高标
参加游行示威
七、说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难度不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准确概括信息,但在人物形象分析上,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讲解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