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第20讲 浮力1.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它们受到浮力的情况是( )A.三球浮力相同 B.甲球浮力最小C.乙球浮力最小 D.丙球浮力最小2.(2024,杭州富阳区一模)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而土豆沉在盆底如图乙所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茄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B.茄子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C.放入土豆前后水对盆底的压强不变D.土豆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自身的重力DD3.中国长征18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4.(2024,台州二模)小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底部各插入一根相同的铁钉,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烧杯中蜡烛露出液面的高度h1、h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h1>h2 B.h1=h2C.h1<h2 D.无法判断CC5.(2024,宁波一模)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下图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A6.为了探究“空气产生浮力大小是否与排开体积”有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能够达成目的的是( )A7.(2024,河南)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如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所受浮力为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B8.(2024,台州三模)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将一只鸭蛋浸没在水中,向水中缓慢加盐,直至盐不再溶解为止,鸭蛋受到的浮力F随盐水密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ρA=ρ水)。(1)当鸭蛋处于图甲中②状态时,盐水的密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鸭蛋密度。(2)鸭蛋的体积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等于9×10-5 m39.(1)图甲所示是运动员从跳板一跃而起的瞬间,此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2)图乙所示是运动员从接触水面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减小的阶段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用箭头表示过程)。大于④→⑤10.(2024,宁波模拟)某项目化小组用相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细绳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入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______号小球密度相同。【制作】请从表1中选择一种材料来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并说明具体制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种类 A B C密度(g/cm3) 0.5 1.0 2.74取质量分别为1 g、2 g、3 g、4 g、5 g的C材料,将其制成体积相同的5个空心小球两个小球间的细线会被拉直11.(2024,杭州萧山区模拟)小明想将量程为0~4 N的弹簧测力计改装为密度秤(如图所示),左侧为拉力值。他的操作如下:①先将重为4 N的不锈钢金属块(不锈钢密度为8.0×103 kg/m3)挂在弹簧测力计上。②再将金属块浸没在密度已知的A液体中,显示读数为F1,取出金属块洗净并擦干后,浸没到另一种密度已知的B液体中,显示读数为F2。③用同样的方法,浸没在各种密度大小不同的其他液体中。④在弹簧测力计示数右侧空白处先贴上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标注密度值。(1)改装成密度秤后,其零刻度应标注在______位置(填相对应的拉力值)。(2)如果F1<F2,则液体A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的密度。(3)拉力值为3 N处,应标注的密度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 N大于解:不锈钢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则不锈钢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1=G-F示=4 N-3 N=1 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得1 N=ρ液gV排;不锈钢金属块的重力为4 N,根据G=mg=ρVg可得4 N=ρ钢gV钢;浸没时V排=V钢,解得ρ液=0.25ρ钢=2×103 kg/m3。(共24张PPT)第20讲 浮力浮力2.浮力的分析与计算(1)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____________。竖直向上ρ液gV排重力G物-F′(3)平衡条件法:____________,一般指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备考补充】①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不受液体压力,F浮=F向上。②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容器底紧密接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如:水中的桥墩、深陷在淤泥中的沉船等。F浮=G物1.(2024,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 kg/m3)。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A.0.006 N B.0.6 N C.60 N D.600 NB2.(2024,浙江)运河中一艘货船因偏离航道搁浅(如图)。为使该货船能回到航道继续航行,下列措施中一定不可行的是( )A.借助浮筒使货船上浮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D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取决于F浮与G的大小)><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FN______Gρ液______ρ物 ρ液______ρ物 ρ液______ρ物V排______V物 ρ液______ρ物V排______V物 ρ液______ρ物V排______V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2.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________条件,其刻度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条件。自身重力漂浮悬浮3.(2024,上海)如图所示,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将其放在煤油中会下沉。那么,塑料块、水、煤油三者密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塑料块、煤油、水B.煤油、塑料块、水C.水、塑料块、煤油D.水、煤油、塑料块C浮力的计算【例1】 用硬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已知潜艇模型的体积为0.6 dm3,空模型的质量为200 g,不计进排气管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1)空模型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为多少?(2)若要让潜艇模型完全浸入水中,至少需要进水多少毫升?解:(1)空模型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为:F浮=G=mg=200×10-3 kg×10 N/kg=2 N。(3)要让原本悬浮在a位置的潜艇下潜至b位置后悬浮,采取的措施是使瓶内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增加后减少1.在科技节上,小宁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浮力感应装置,竖直细杆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与物体M相连,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向图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刚好加满。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加入水质量变化的图像。(1)由图乙可知,物体M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2)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4 kg的水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10(3)求物体M的密度。判断浮力的变化【例2】 (2024,绍兴模拟)小敏将橙子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甲所示。将该橙子剥去部分表皮后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剥去全部表皮后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丙所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橙子吸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状态下橙子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B.图甲中,橙子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C.图乙中,橙子的V排小于图甲中橙子的V排D.图丙中,橙子对容器底部压力为零C2.(2024,湖州一模)如图1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用密度为ρ0的同质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甲中空,乙为实心小球,且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分别放入杯中,稳定时,甲悬浮,乙沉底。则( )A.此材料的密度为水密度的2倍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2∶3C.放甲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如图2,将甲沿虚线切去下面部分,甲剩余部分仍悬浮B关于浮力的探究【例3】 (2024,宁波模拟)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内径和金属圆柱体直径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3。(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用F1、F2、F3列式表示)。(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__________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用F1、F2、F3列式表示)。(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________(填字母)。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面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D.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F1-F2F3=F1CD3.某同学为了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利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底面积相同、高度不同的金属块A、B(每格体积相等)和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等器材进行实验。(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金属块A、B的重力G并记录。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A,使金属块A三格体积浸入到水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记录。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记录。④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A、F浮B并记录。使金属块B三格体积浸入到水中F浮=G-F(2)由金属块A、B体积不同时,F浮A________F浮B(填“=”或“≠”),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例】 (2024,丽水一模)下图所示是小科制作的浮力秤。【制作原理】物体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制作步骤】①将底面积为S的厚底玻璃小筒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与小筒相交处h1标零刻度。②在小筒内放上质量m为100 g的小铁块,小筒保持竖直漂浮,在水面与小筒相交处h2标100 g,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Δh=h2-h1。③在h1和h2刻度之间进行10等分,每等份表示10 g。【提出问题】步骤③中标记浮力秤刻度可以用等分法吗?【实验探究】在小筒中分步倒入不同质量的液体,测量小筒浸入液体中增加的深度Δh与所加液体的质量m,获得数据如下表:(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等于(1)分析表格中Δh和m数据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研究Δh和ρ液的关系,应选择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要增大浮力秤精确度,可选用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液体。小筒静止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变化Δh与小筒中所加液体的质量m成正比1、4、7或2、5、8或3、6、9表一序号 液体1 m/g Δh/cm1 水 10 2.02 20 4.03 30 6.0表二序号 液体2 m/g Δh/cm4 酒精 10 2.55 20 5.06 30 7.5表三序号 液体3 m/g Δh/cm7 盐水 10 1.78 20 3.49 30 5.1小【理论推导】根据二力平衡及漂浮原理,请用上述实验中的物理量字母(ρ液、Δh、S、m)推导并判断浮力秤刻度是否可用等分法。判断浮力变化时,首先判断物体是否是平衡状态,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公式判断浮力大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0讲 浮力精讲课件.ppt 第20讲 浮力精练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