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38讲 盐和化肥1.(2024,杭州滨江区一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解决施肥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某农技人员通过该技术对某农田开出的施肥配方中有NH4H2PO4、K2SO4、KCl、NH4NO3等肥料,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 B.K2SO4C.KCl D.NH4NO32.(2023,台州)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以下关于碳酸氢钠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受热易分解B.白色固体,易溶于水C.水溶液呈碱性D.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AB3.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CC5.向50 g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反应至F点时,混合溶液的pH一直变大C.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D.反应至E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CaCl2B6.(2024,温州模拟)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H2SO4、Na2CO3、Na2SO4、Ba(NO3)2中的一种,如下实验: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d→沉淀e+溶液;④a+b→溶液f+沉淀;⑤e+f→溶液+气体。则a、b、c、d依次是( )A.Na2CO3、Ba(NO3)2、Na2SO4、H2SO4B.Na2SO4、Ba(NO3)2、Na2CO3、H2SO4C.H2SO4、Ba(NO3)2、Na2SO4、Na2CO3D.Ba(NO3)2、Na2SO4、H2SO4、Na2CO3C7.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 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B.b~c段发生2个反应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3.7%D.m=37.85D8.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小车放在一个光滑的平面上,向试管中加入浓盐酸就可以使小车向左移动。(1)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使用浓盐酸的目的是:①提供较多的反应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小车运动时间更长、速度更快。(3)实验中小车向左移动是因为反应瞬间试管内气压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向右喷出,对小车产生了向左的推力。Na2CO3+2HCl===2NaCl+H2O+CO2↑加快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变大9.(2024,金华三模)洗衣史上的第一个奇迹发生在公元前600年,当时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就了最原始的肥皂,也就是洗衣皂。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小科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化学性质相似,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色。(2)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C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红K2CO3+Ca(OH)2===CaCO3↓+2KOHKCl10.居里夫人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Ra)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经查阅资料,镭的金属活动性比钙强,镭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表:(1)预测氯化镭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________。(可多选)A.氢氧化镁 B.硝酸银C.硫酸铜 D.铁(2)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将氢氧化镭转化成碳酸镭的方案:(写出方程式)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Ra(OH)2 RaCl2 RaSO4 Ra(NO3)2 R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易溶 易溶 难溶 易溶 难溶BCRa(OH)2+Na2CO3===RaCO3↓+2NaOHRa(OH)2+CO2===RaCO3↓+H2O11.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2)NaHCO3固体在煅烧炉内分解,得到纯碱、可回收利用的物质X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母液(NH4Cl与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冷却后,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2NaHCO3Na2CO3+H2O+CO2↑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共29张PPT)第38讲 盐和化肥重要的盐1.盐的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_(或铵根离子)和__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盐实质上是______和______反应的产物。2.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金属阳离子酸根离子酸 概述 化学性质 用途碳酸钠 白色粉末,水溶液显________,因而俗名纯碱,又称苏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 Na2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等工业原料碳酸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CaO+CO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氯化钠 无色透明的晶体,俗称________,不潮解,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NaCl+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盐酸、氯气、烧碱等的原料碱碱性2NaCl+H2O+CO2↑食盐AgCl↓+NaNO3【备考补充】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________于水,而大多数碳酸盐都________于水,盐酸盐除________不溶于水,硫酸盐除________不溶于水,其余均可溶于水(注:Ag2SO4、CaSO4为微溶物)。易溶不溶AgClBaSO41.中国丝绸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一种盐来处理丝绸,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这种盐是下列物质中的( )A.碳酸钾 B.烧碱C.乙醇D.熟石灰A盐的性质1.与某些金属反应(1)规律:金属+盐→新金属+新盐。(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_______(除钾、钙、钠外)。2.与酸反应(1)规律:盐+酸→新盐+新酸。(2)举例:AgNO3+HCl===___________________。Fe+CuSO4===Cu+FeSO4活泼AgCl↓+HNO33.与碱反应(1)规律:盐+碱→新盐+新碱。(2)举例:CuSO4+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某些盐反应(1)规律:盐1+盐2→新盐1+新盐2。(2)举例:CuSO4+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 SO4+Cu(OH)2↓BaSO4↓+CuCl22.小桐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各字母所对应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Zn(OH)2 B.B—CuSO4C.C—ZnOD.D—H2SO4A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1.Cl-的检验:取样,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2.SO42-的检验:取样,加入 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SO42- 。例:Ba(NO3)2+H2SO4===BaSO4↓+2HNO3。3.CO32- 的检验:取样,向样品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32- 。例:CaCO3+2HCl===CaCl2+H2O+CO2↑。稀盐酸3.对于某纯净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该溶液是碱溶液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加稀硝酸不溶,一定有SO42-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C化肥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1.氮肥(1)作用:氮是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氮肥充足会使植物枝繁叶茂、果实硕大。(2)缺氮:植物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光合作用减慢等。外观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为棕色。2.磷肥(1)作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2)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3.钾肥(1)作用: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2)缺钾:常表现为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发黄,并逐渐焦枯。4.复合肥(1)定义: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2)种类:KNO3、NH4H2PO4、(NH4)2HPO4等。4.梁大伯今年在种植玉米时为了避免玉米出现茎秆细弱,容易倒伏的现象,他去往化肥商店购买化肥,请问此时营业员应该给他推荐以下化肥中的哪一种( )A.Na3PO4 B.NH4ClC.K2CO3D.CO(NH2) 2C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例1】 归纳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归纳性质③中,X代表______类物质。(2)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盐与硝酸银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1.(2024,温州二模)小科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盐: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后,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 )A.NaClB.Na2CO3C.NaHCO3D.CaCO3B离子共存问题【例2】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D2.(2024,绍兴三模)城市经济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检测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离子,共含有Na+、Ag+、Cu2+、 、OH-、NO3- 六种离子。(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则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检验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3-OH-、CO32-、 Na+取适量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试液变红酸碱盐溶液混合后的成分判断【例3】 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SO4、BaCO3BaCO3+2HNO3===Ba(NO3)2+H2O+CO2↑(3)A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B点时烧杯内的沉淀由______种物质组成。(4)写出检验D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SO42-2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2024,台州一模)某同学在探究酸碱盐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他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丙所示。(1)他观察到烧杯中有____________现象,得出甲试管反应后的溶质为NaCl和Na2CO3,乙试管反应后的溶质为H2SO4和Na2SO4。产生气泡(2)为确认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成分,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 Na2SO4 、NaCl猜想2: Na2SO4 、NaCl和Na2CO3猜想3: Na2SO4 、NaCl和H2SO4【实验验证】①在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没有变红,从而否定了猜想____。②另一位同学在烧杯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猜想3成立。请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正确;因为如果溶质是Na2SO4 、NaCl,在烧杯中滴加BaCl2溶液,也出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也无明显现象酸碱盐反应先后问题【例4】 向含有HCl和CaCl2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过程中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C4.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pH变小),反应存在两个过程:先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中CO32- 、HCO3- 和H2CO3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CO32-、HCO3-(2)曲线OAB段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混合溶液中当pH=8时没有逸出CO2气体,而pH=6时开始逸出CO2气体,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HCl===NaHCO3+NaClpH=8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继续滴加稀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先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在溶液中达到饱和状态后,才会有二氧化碳逸出【例】 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 Na2CO3+H2O+CO2↑(NaHCO3在50 ℃以上开始逐渐分解)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_______(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体的温度不能达到50 ℃,人体内有盐酸(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 g小苏打样品放入如图所示A装置中,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g 0 10 10 10 10 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g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3)如果去掉B装置,测量结果将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偏大1.关于盐的易错提醒(1)盐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有的盐溶液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有的盐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铁溶液。(2)盐不一定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3)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反应。2.酸碱盐反应先后问题的易错提醒将稀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由于H+和OH-结合、Ba2+和SO42- 结合且BaSO4难溶于H2SO4,不存在反应先后顺序问题。2NaOH+H2SO4===Na2SO4+2H2OBaCl2+H2SO4===BaSO4↓+2H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8讲 盐和化肥精讲课件.ppt 第38讲 盐和化肥精练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