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42讲 物质的除杂、鉴别和推断常见物质的除杂1.常见的除杂方法(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等。(2)化学方法:(横线上填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化气法:与杂质生成气体而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适量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OH中的Na2CO3,加适量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 2===CaCO3↓+2NaOH③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除去→除去FeSO4中的CuSO4,加过量铁粉再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除去→除去C粉中的CuO粉,加适量H2SO4,再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加热除去→除去CaO中的CaCO3,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4+Fe===FeSO4+CuCuO+H2SO4===CuSO4+H2O2.气体除杂灼热的氧化铜氢氧化钠浓硫酸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CO2 CO 通过________________CO CO2 先通过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__H2 HCl气体 先通过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CO2 HCl 先通过____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N2 CO2 先通过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__O2 CO2 先通过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__________O2/H2 水蒸气 通过氧化钙、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N2 O2 通过灼热的________氢氧化钠浓硫酸或碱石灰饱和碳酸氢钠浓硫酸氢氧化钠浓硫酸氢氧化钠浓硫酸铜网3.固体除杂灼烧稀硫酸/稀盐酸加热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CuO Cu 在空气(或氧气)中________Cu CuO或Fe或Zn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过滤CuO C 在氧气流中________C CuO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过滤CaO CaCO3 ____________MnO2 KCl 加水________,________Fe Zn 加入足量____________溶液,过滤Ag Cu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CaCO3 CaCl2 加水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稀盐酸高温煅烧溶解过滤硫酸亚铁硝酸银溶解过滤4.溶液中的除杂铁粉稀盐酸稀盐酸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FeSO4 CuSO4 加入足量的________,过滤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NaCl NaOH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NaCl Na2SO4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NaCl HCl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NaOH Na2CO3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溶液,过滤NaCl CuSO4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溶液,过滤NaNO3 NaCl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NaCl KNO3 ____________氯化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硝酸银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稀盐酸碳酸钠KNO3 NaCl ______________溶液(或降温结晶)NaCl NaHCO3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NaOH Ca(OH)2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HCl H2SO4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CuSO4 H2SO4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粉末,过滤KNO3 K2SO4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CaCl2 HCl 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固体,过滤NaNO3 AgNO3 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氯化钡氧化铜或氢氧化铜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钠1.完成下列各组物质的除杂:(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表示)(1)硫酸钠中混有硫酸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硫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硫酸钠粉末中混有氢氧化钠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Na2SO4+BaCl2===2NaCl+BaSO4↓2NaOH+H2SO4===Na2SO4+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为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各选项中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CO2(CO):通入氧气,点燃B.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钙,过滤C.MnO2固体(KCl固体):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3.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用点燃的方式除去D.Fe粉中混有少量Cu粉,可以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B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2.观察固体的溶解现象(1)观察固体溶于水后是否有放热、吸热现象。例如:CaO、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2)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判断(参考酸碱盐溶解性表)。3.分析沉淀——根据沉淀的颜色或性质鉴别物质(1)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BaCO3、CaCO3、Mg(OH)2等。(2)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3)蓝色沉淀: Cu(OH) 2 。(4)红褐色沉淀: Fe(OH) 3。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用酚酞试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②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③用燃烧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④用水鉴别NH4NO3和CaCO3固体A.①②③④ 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C物质的推断题目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必须熟悉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1.以物质颜色为突破口,如:CuCl2、CuSO4等溶液为蓝色;FeCl2、FeSO4等溶液为浅绿色。2.以物质状态为突破口,如: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3.以物质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如: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4.以物质反应现象为突破口,如: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5.下图所示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1)A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A.2类 B.3类C.4类 D.5类Fe复分解反应C物质除杂的原则【例1】 下列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1)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2)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硫酸镁BaCl2+K2SO4===BaSO4↓+2KClNaOH1.(2024,杭州模拟)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盐湖水样品含有NaCl、Na2SO4及少量MgSO4和CaSO4,某科学小组从该样品中获取NaCl和Na2SO4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除杂限选试剂:HCl、H2SO4、Na2CO3、Ca(OH) 2,Na2S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1)“除杂1”应依次加入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同)(2)“除杂2”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3)结晶分离是利用了____________的原理。Ca(OH) 2Na2CO3稀盐酸降温结晶物质的鉴别方法【例2】 (2023,金华)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B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水2.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闻气味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Ca(OH)2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溶液变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_________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3 试剂X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溶液的试剂X: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酚酞试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①②③④⑥⑦物质推断【例3】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B.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C.滤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D.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C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 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Ⅱ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HCl===NaCl+H2O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 2溶液,无明显现象。(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 2SO4其中一种取少量步骤I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不含Na2CO3;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不含K2SO4;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例】 (2023,丽水)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_____________ (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2)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原因是__________能与稀盐酸反应。分离转移氧化铜(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组分质量。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小科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K2SO4===BaSO4↓+2KCl。从反应的生成物有氯化钾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不符合除杂中的___________原则(填“不增”或“不减”)。(4)将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除去,实质上是除去钡离子。2.08 g氯化钡中钡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不增1.37混合物除杂的注意事项混合物除杂的“三原则”“不增”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即不可出现“旧的一去,新的又来”“不减” 被提纯的物质质量不能减少,即不能出现提纯物质与杂质“同归于尽”“易分离” 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等容易分离的物质(共13张PPT)第42讲 物质的除杂、鉴别和推断1.(2024,宁波模拟)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D.利用溶解、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操作从氯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MnO2AD3.(2024,杭州二模)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A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B MgO Mg 加入足量稀盐酸C HCl H2SO4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D CuCl2溶液 FeCl2溶液 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C.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C5.某河流旁有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分别含有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钠、盐酸中的一种。某同学对①②③④处的水质监测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现象。根据现象推断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水的成分,错误的是( )A.甲:碳酸钠 B.乙:氯化铜C.丙:盐酸 D.丁:碳酸钠 ① ② ③ ④记录现象 无色溶液 蓝色浑浊 浑浊消失 产生气泡A6.小金利用二歧分类检索表对实验室常见的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溶液进行分类研究。(1)检索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索表中的X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检索表1a 溶液呈蓝色· · · · · · · · · · · · · ·硫酸铜溶液1b 溶液呈无色· · · · · · · · · · · · · · · · · · · · · 22a ________ · · · · · · · · · · · · · · · 氯化钠溶液2b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 · · · · · · · · · · 33a 不能电离产生X离子· · · · · · · 碳酸钠溶液3b 能电离产生X离子· · · · · · · ·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紫色OH-7.(2024,湖州一模)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有关资料,推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组同学取污水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实验一: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3,由此得出污水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为进一步检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污水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污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氯化钡(合理即可)【实验结果】兴趣小组确定了污水的成分。【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经过思考,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适量污水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皿中出现白色固体8.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小春拿到下图所示的逃脱路线图:图中8个编号对应初中8种常见物质,其中①④⑤⑥⑦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反应,即可通行,“----- ”表示相邻两种物质不能反应,即不可通行。请你帮他顺利逃出密室。(1)物质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第四,物质⑤是一种黑色固体。写出它们的化学式:①______,⑤_______。(2)⑤和⑧的反应体现了CO的还原性,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⑥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4)写出一个符合④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uO酸Ca(OH)2+Na2CO3===CaCO3↓+2NaOH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溶液A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实验事实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当废水溶液中仅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_____。(2)若废水中仅含两种盐,则该盐的组成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CuCl2CuCl2、Cu(NO3)2CuCl2、NaNO3NaCl、Cu(NO3)2CuCl2、NaCl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开始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未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所取溶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多少?NaNO32HCl+Ba(OH)2===BaCl2+2H2OH+、Ba2+、Cu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2讲 物质的除杂、鉴别和推断精讲课件.ppt 第42讲 物质的除杂、鉴别和推断精练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