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学业质量检测(科学试卷)答案
试题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
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D B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B D A D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D A B C A B D
试题卷 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31. (1) 动能(机械能) (2) 化学能 (3) 电能 (4) 电磁能
32. 是 实验仪器(工具)
33. 两栖 鳃 肺
34.(1) 3 杂草→鸭 (水稻→昆虫→鸭)
(2) 非生物 (3) 竞争
35.(1) 25
(2) 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受热更易膨胀的液体、换用更大的瓶子等(合理即可)
(3) B侧
36.(1) ① 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 (2) B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37.(1) V菌能使(小鼠的)运动能力增强 (2) 丙酸盐溶液 (3) 大于 (4) C
38.(1) 猜想 1 (2) 能,因为降落到条形外套马上的虻蝇数量少于其他组 (3) 0~7只
39.(1) 暗 (2) 变小 (3) A (4) 树叶缝隙和地面的距离不同
40.(1) 左 ④ (2) 没有细胞壁
(3) 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因为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解释合理即给分)
{#{QQABSYotxgIYkAZACb5rQQXGCAsQsJGTLUgGgUCYOAwCSAFIFIA=}#}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20 分)
41. (1) 70 (2分)
(2)正确。(1分)
取出石块时上面容易带出一定量的水,所以补充的水体积增大,使测量结果偏大。(1分)
42.解:(1) v1 54km/h 15m/s
s1 v1t1 15m/s 0.3s 4.5m(2分)
s 15m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平均速度为: v 22 7.5m/s(2分)t2 2s
(3) v 72km/h 20m/s

s
t ' 总 8m 10m 8m 5m超车时间为: 6.2s(1分)
v 20m/s 15m/s
则该汽车从开始超车到完成超车所通过的路程为: s ' v t ' 20m/s 6.2s 124m(1分)

43. (每空 1分)
(1) 甲 2.32(估读位合理即可) (2) 细胞 (3) B
44. (2) ① B (2分)
②(2 分)
(3) ① 三根支架通过调整螺丝与螺母紧固后,可调节角度,实现结构的可调节性与稳定性。 (1 分)
② 将平板电脑放上支架,分别调整在不同的角度静止,观察支架是否稳定。 (1 分)
{#{QQABSYotxgIYkAZACb5rQQXGCAsQsJGTLUgGgUCYOAwCSAFIFIA=}#}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学业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本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为 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 2024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
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相关健康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或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2.走进实验室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拿取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自来水进行冲洗清洁
C.烫伤时,可以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部位 D.实验后多余的液体倒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3.下列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A.10L=10×0.001m3=0.01m3 B.10mL=10×0.001cm3=0.01cm3
C.2.5m=2.5m×100cm=250cm D.0.3km=0.3×1000=300m
4.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
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
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 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
5.浙江菜,简称浙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土豆、番茄、海带、黄瓜等都是浙菜的
常见食材,以下食
材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A.黄瓜 B.番茄 C.土豆 D.海带
6.“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 1次,每胎通
常产 1~2仔,它不.属.于.鸟类的原因是
第 6题图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滑翔飞行 D.用肺呼吸
7.“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 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
行鉴定。郑州市民李先生正式领到了我国第一张 18个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你认为李先生这张身份
证上的 18个位点的信息取自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的生长情况。相比于地面培育的水稻,太空水稻
出现了“株高变矮”、“开花提前”等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环境可以适应生物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9.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与其所属的植物类群和特征不.符.合.的是
选项 诗句 描写植物 所属类群 特征
A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青松 裸子植物 叶片背面有孢子囊
B 春风拂面来,桃.花.笑颜开 桃花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蕨.产扶余郡,春山采野蔬 蕨 蕨类植物 有真正的根、茎、叶
D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浮游植物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10.清凉峰和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坐落在浙江杭州临安境内,如图为今年 2
月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新物种——“苕溪鱲(liè)”。下列关于建立
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错.误.的是
A.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C 第 10题图.有利于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 D.有利于对珍稀动植物的研究
11.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国境内野生虎生
存状况持续改善。中国境内主要生活着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东北虎豹国家
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增至 50只。右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图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虎和豹的亲缘关系更近
B.食肉目不是最高的分类级别
C.建立东北虎豹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保护生物栖息地
第 11题图
D.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属于同一物种
12.北京时间 2024年 5月 3日 10时 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B.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是色球层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13.宇宙空间正随着人们的认识而逐渐“变大”。下列对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夜晚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
B.从正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C.流星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
D.天体的层次由大到小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14.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如图所示,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15.“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A. A B.B C.C D.D
第 14题图 第 15题图
16.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 1个尺度
约为 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 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
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且膨胀没有中心 B.现代科学已经确认宇宙的起源是热大爆炸
C.太阳最终将演变为黑洞 D.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其他星系都在靠近我们
17.同学们课间遐想说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
A.工程一:将本初子午线标记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B.工程二: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约 8万千米
C.工程三:从地球一端经地心到另一端打个笔直的隧道,隧道长约 4万千米
D.工程四: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宫殿,宫殿建在北极点上
18.如图用木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的是
A.刻度尺吸水膨胀 B.绕线时线圈之间有空隙
C.数匝数时多数两圈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
第 18题图
19.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宁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
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厘米 18.33 18.34 18.35
乙组/厘米 18.3 18.4 18.6
A.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
B 第 19题图.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1厘米
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 18.33厘米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20.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 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黑点表示物体,箭
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21.2024年 4月 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空间站
连接在一起。飞船对接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A.地球 B.太阳 C.地面发射塔 D.空间站
2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
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20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20m/s B.10s内乙车运动的距离更大
C.甲、乙在 2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行驶 300m甲所需的时间大于乙所需的时间
23.如图所示,在暗室里,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这个
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地球公转 B.五带划分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第 22题图 第 23题图
24.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板块的碰撞形成裂谷和海洋 B.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C.火山地震多发生于板块内部 D.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过程
25.202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月全食,而且是罕见的“超级红月亮”。下图是小宁拍摄的甬城上
空月全食照片,下列对月全食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丁→甲→丙→乙→丁
B.丁→丙→乙→甲→丁
C.丁→丙→甲→乙→丁
第 25题图
D.丁→乙→丙→甲→丁
26.2024年 4月 3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 7.3级地震,浙江等地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
法不.合.理.的是
A.蹲下保护头部 B.从窗口跳下 C.走安全通道 D.蹲在桌下
27.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天宁波地区昼长夜短
B.当天正午,位于 D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 0
C.A点在昏线上
D.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长短变化
第 27题图
28.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它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
律。小宁查阅资料,利用宁波冬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36度,夏至
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83.5度,制
作了“二十四节气观测仪”如甲图, 第 28题图
圭上刻度如乙图。回答下面问题。
下列关于该“观测仪”的使用说明不.合.理.的是
A.使用地点:宁波及与宁波同一经度地区 B.摆放位置: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北侧
C.使用时间: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使用 D.组装要求:圭放置在水平面,表与圭垂直
29.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 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
实验:在 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
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加的汁
液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你认为相同体积的果蔬汁中,维生素 C含量最高的是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紫色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A.黄瓜汁 B.青椒汁 C.芹菜汁 D.白菜汁
30.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宁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 A、B两球
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球 A和球 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球 A模拟的是月球 B.将小球 A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可以模拟日全食
C.日食发生当天是阴历的初一 D.将小球 A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可以模拟日环食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31.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1)奔跑的猎豹具有 ▲ ; (2)汽车中的汽油具有 ▲ ;
(3)电池放电时能释放 ▲ ; (4)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 ▲ 。
32.如图,仔细观察图中两条横线,你觉得它们是直线吗?用直尺来判断一下,它们 ▲ 直线。这
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常常不能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进行实验时,需要借助 ▲ 。
33.镇海棘螈(如图)是蝾螈科的一种动物,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
暗潮湿处。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 50年间共计发现 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
蝾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 ▲ 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 ▲ 呼吸,而成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 ,兼用皮肤呼吸。
34.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
经济效益。
(1)图中共有 ▲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 ▲ 。
(2)除水稻、昆虫、青蛙等生物因素外,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还有 ▲ 因素。
(3)该食物网中,青蛙和鸭属于 ▲ 关系。
第 32题图 第 33题图 第 34题图
35.一般情况下,气体、液体、固体都会热胀冷缩。利用这个原理,
人们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小宁制作了如图三支温度计:
温度℃ 17 19 21 23 ?
h/cm 30.2 25.0 19.8 14.6 9.4
(1)在给图甲所示的气体温度计标定刻度的过程中,不同温度
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 h,如表所示,则当水柱高为 9.4cm时,温度为 ▲ ℃。
第 35题图
(2)如图乙是小宁设计并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要使该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明显。
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
(3)先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下方固定,上方安装一个指针,结合刻度盘就
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双
层金属片会发生相应的弯曲,因而在气温升高或降低时,指针会向 A或向 B侧偏转。请判断,当
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 ▲ (填“A侧”或“B侧”)。
36.图 a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b为宁波的小宁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b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 a中丙处这一天宁波教室内正午光
照情况的是 ▲ (填数字序号),宁波的昼夜长短表现为 ▲ ,此后的一个月内宁波
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
(2)如图 c中 AN、BN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为北极,BC 处于夜半球,C纬度是 66.5°,图 c中
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B.此时太阳直射 23.5°S
C.此时 D地的影子长度为一年内最短 D.A和 B地方时相同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37.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 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 V菌)的数量
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 V菌数量,那么 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
【实验 1】:将 V菌接种到 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 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
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 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
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 2】:在 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重现了实验 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 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 V菌数
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实验 2的空白处应填 ▲ 。(填“乳酸溶液”、“丙酸盐溶液”或“生理盐水”)
(3)如果长期运动能促进肠道 V菌数量的增加,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 V菌的平均数 ▲ 久坐
人员肠道中 V菌的平均数量。
(4)在某次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甲以 2小时 15分钟的时间跑完全程,取得全马第一名的成绩。以下
是小宁对选手甲和某位同样跑完全程的选手乙建立的运动坐标图(体现全过程),其中更符合
比赛结果的是 ▲ 。
A B C D
38.斑马身上的条纹非常醒目,如图甲所示。条纹有什么作用呢?科学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防虫说——条纹能驱走虻蝇。
猜想 2:防猎杀说——条纹能混淆捕食者的视觉从而逃避天敌。
猜想 3:条形码说——斑马可以通过条纹识别出彼此。
第 38题图
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挑选一批全白色的马,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在其躯干上套上材质相同的
黑外套、白外套和条纹外套,如图乙所示。放养在同一环境中,分别记录 30 分钟内降落到各匹马外
套上的虻蝇数量,并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检验的猜想是 ▲ 。(填“猜想 1”“猜想 2”或“猜想 3”)
(2)图丙的实验结果能否为该猜想提供证据?请说明理由 ▲ 。
(3)若猜想 1是正确的,预测相同环境下,30分钟内降落到真实斑马组头部的虻蝇的数量范围可能为
多少? ▲ 。(填“0~7只”“60只~80只”或“80只以上”)
39.在研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宁选取了“F”形 LED光源、带小孔的纸板、光屏等材料,按如图顺
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通过左右移动光源和光屏,探寻小孔成像的规律。
(1)为了使观测的现象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 ▲ 的环境下进行。
(2)若水平向左移动光屏,像的大小会 ▲ 。
(3)如图所示,小宁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
(4)晴天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实验原理相似。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
不一的原因是 ▲ 。
40.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
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 B转变为视野 C,应先向 ▲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
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 ▲ (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
(2)【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 。
(3)【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
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并简要说明理由 ▲ 。
四、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第 41、43 题各 4 分,第 42、44 题各 6 分,共 20 分)
41.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
(1)因矿石体积较大,甲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该矿石的体积为 ▲ mL。
(2)乙同学认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了。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
42.ADS3.0 智能驾驶系统震撼来袭,可缩短反应时间,为驾驶保驾护航。一辆装有该智能
驾驶系统的汽车,正以 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 0.3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
车。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过程中行驶了 15m,用时 2.0s。求:
(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 42题图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该汽车正以 72km/h的速度超越前方 15m/s匀速行驶的公交车,若超车前后都保持 8m
的安全距离(不计车辆变道产生的影响)。已知汽车长 5m,公交车长 10m。求该汽车从开始超
车到完成超车所通过的路程。
43.小宁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活动。
(1)小宁发现自己购买的蜗牛比别人在田野里抓的都要大,于是他用刻度尺测量该蜗牛的壳。图中测
量方式正确的是 ▲ (填“甲”“乙”或“丙”),读数为 ▲ cm。
(2)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3)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宁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 3分钟,再用书本遮
光,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
A B C D 蜗牛
44.如图是小宁同学的一个平板电脑,小宁学习了工程实践课后,想做一个简易的支架,可以在一定范围
内调节支撑角度,平板电脑的长度是 24.8cm,宽度是 17.9cm,厚度是 0.6cm。现有直径 5mm 的铁条
作为材料,长度足够,其他零件自选。以下是小宁进行工程实践的部分步骤:
(1)【明确问题】简易支架的设计要求如下:
第 44题图
①要求结构牢靠简单,便于制作;②能竖立,结构稳定;③能够调节支撑角度,操作方便。
(2)【设计方案】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小宁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填字母)。
A.收集和分析信息 B.观察日常生活 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②画出支撑架的设计草图,并在设计草图中标注支撑架的主要尺寸;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3)【实施方案】小宁根据方案制作支架,记录了制作过程和技巧经验。
【检验作品】
①说明该支架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 ▲ 。
②为了检测该支架是否稳定,请你提出一个检测的操作方法: ▲ 。
【改进完善】……
【发布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