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微专题2 心脏的结构与血液、血管心脏例1 根据“解剖牛的心脏”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一个牛的新鲜心脏放在解剖盘内,用手仔细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可以发现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这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相适应。(2)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相通的,这种结构特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能保证血液向一定的方向流动的结构是_______,请写出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流向:心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房。左心室把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左、右心房之间与左、右心室之间保证动脉血和静脉血不混合瓣膜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结构,上下左右,上房下室,左右相反(就像照镜子一样,实际方向与自己的方向相反);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左肺静房室主动(心脏左边相连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右腔静房室被(肺)动(心脏右边相连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跟踪训练1-1 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了“人工心脏”,它主要由电动泵和人造血管1、2组成,它与人体心脏的连接如图所示,能助力人体心脏内血液的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造血管1中的血液含氧量较少B.人造血管2连接肺动脉C.该人工心脏增强了左心室的功能D.该人工心脏可完全取代人体心脏C跟踪训练1-2 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____]________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2)与图中[3]部位相比较,图中[9]处的血液中_____含量显著增多。(3)图中[10]处的血液从图中[6]所指的血管流向全身各处,并最终回流到图中[3]处,这一循环过程称为_________。(4)小刚出去玩时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医生为其注射了狂犬疫苗。请写出药物到达心脏各个腔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5)有些婴儿出生时[4]和[10]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陷会使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左心室氧体循环3→4→9→10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血液与血管例2 如图所示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A表示血液中的__________,它的主要形态和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这种血细胞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2)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3)图中C的名称为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数目明显下降时,易引起人体皮下出血。(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D ]__________。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B(白细胞)血小板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以及阻止细菌入侵血浆血液是由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物质及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上层的液体是血浆;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血液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血管有①动脉:分布较深,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②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③毛细血管:分布广泛,管壁非常薄、管内直径仅有8~10微米,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跟踪训练2 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宁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鳃盖用湿棉花覆盖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C.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慢D血液循环例3 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C跟踪训练3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2)血液由④出发,回到①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_。(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内的________血流经肺后变成⑥内的_________血。(5)图中⑦和⑧相比,⑦的管壁_______,血流速度______。(6)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_____运送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肌肉体循环瓣膜静脉动脉厚快血浆(共17张PPT)微专题3 动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有性生殖例1 蜜蜂常在果园花丛中飞舞,对果树的“传宗接代”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传粉 B.受精C.开花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A传粉的方式有两种:自花传粉,即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即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是植物中比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棉花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豌豆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完成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会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跟踪训练1-1 近年来,我们在高端水果市场能看到一种长刺儿的“怪水果”——火参果。它又名金刺猬、非洲角瓜,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地区。切开果皮后可见内部有大量的种子。有关该水果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该水果开花时,子房内有大量胚珠B.一个火参果就是一个果实C.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用种子来进行种植是营养繁殖D跟踪训练1-2 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_(填字母)。(2)E与C相比,E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____。ABD花和果实植物的无性生殖例2 将多肉植物的一小片叶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的杂交水稻D.细菌的分裂生殖C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指许多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分根、扦插、压条、嫁接四种。营养繁殖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跟踪训练2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都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B.营养繁殖能保持有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但是繁殖速度较慢,所以生活中不常见C.种子萌发时,首先胚根发育成根D.蕨类虽然不能开花,也不产生种子,但是它能用孢子进行繁殖,也属于有性生殖C动物的生长时期例3 养蚕是杭州的特色经济产业之一。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是②B.发育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①C.家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一个蛹期C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指的是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比较明显。跟踪训练3-1 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如图),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跟踪训练3-2 根据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回答:(1)写出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期。(3)蚊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__。(4)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__期。幼虫蛹期成虫受精卵D→A→C不完全变态发育成虫D→A→B→C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幼虫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例4 下列为各种生殖方式,动物的子代生存率最高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卵胎生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C卵生的动物有昆虫、鱼类、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鸟类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外,营养来源是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胎生的动物有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是由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供给;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分裂生殖(如变形虫)和出芽生殖(如水螅)。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跟踪训练4-1 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中,采用了无性生殖方式的有( )①水螅出芽生殖 ②试管婴儿 ③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④用嫁接方式繁殖桃树 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 ⑥向日葵用种子繁殖后代 ⑦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⑧青蛙抱对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③④⑤⑦C.②⑥⑧D.②③⑥⑧B跟踪训练4-2 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其中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动物①和动物②的过程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动物②的产生表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产生动物②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D.c细胞的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C(共16张PPT)微专题4 尿的形成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例1 在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器官是( )A.输尿管 B.尿道C.肾小管 D.毛细血管A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有100万以上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其中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跟踪训练1 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②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C.③是肾小囊,能贮存原尿D.④是输尿管,能输送尿液A尿液的形成例2 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①与②内都有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球出现了病变D血液流经肾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收集管收集进入肾盂。原尿与血浆相比,除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成分如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完全相同;尿液与原尿相比,除缺少葡萄糖和小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所含比例增多。肾脏就像一部过滤机,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过滤器”——肾单位进行工作。跟踪训练2-1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曲线a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A.尿素B.蛋白质C.葡萄糖D.无机盐A跟踪训练2-2 网络上许多健身达人钟爱补充蛋白质,不少年轻人也跟风推崇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如图是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氨基酸进入血液后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表示吸收,发生的场所是大肠B.过程B,血液中氨基酸的量保持不变C.过程C,原尿中的大部分水会重新回到血液D.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符合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应当广泛普及C跟踪训练2-3 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__。排泄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该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排泄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通过呼吸以气体形式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3)尿的形成过程大致是: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和大分子的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___________中形成原尿;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过________时,全部的__________、大部分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形成尿液。血细胞蛋白质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肾小囊腔肾小管葡萄糖水无机盐尿液的排出例3 能通过多条途径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有( )A.尿素、葡萄糖、无机盐B.水、尿素、无机盐C.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无机盐B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跟踪训练3-1 肾衰竭患者体内滞留多种毒素及代谢产物,通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时,血液向透析液排出的物质主要是( )A.血细胞、水、尿素、蛋白质B.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C.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D.红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C跟踪训练3-2 (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________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细胞膜肾脏葡萄糖跟踪训练3-3 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多器官损害。据图回答:(1)葡萄糖主要由消化器官______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入肾单位,部分葡萄糖依次经过①→②→____→____回到血液。(2)健康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能调节其回到正常水平。(3)某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该药物主要抑制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①→②→____→____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小肠③④胰岛素重吸收③⑤(共14张PPT)微专题1 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催化作用例1 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酶起催化作用B.该过程说明酶的专一性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酶是由生物体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能力。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特点,对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和pH,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有所不同。跟踪训练1 (2024,绍兴二模)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13B.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pH=3时比pH=5时活性低C.酸性越强,淀粉酶活性越弱D.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B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综合例2 观察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2) 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胃液蛋白质(3)除肠壁上肠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______(填序号)等消化液流入小肠。这些消化液能消化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是_______系统,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下消化过程中,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有________。A.牙的咀嚼、舌的搅拌B.胃壁可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形成食糜C.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D.肠液对蛋白质的消化⑦⑧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循环把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ABC糖类物质在口腔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糖类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跟踪训练2-1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B.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C.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D.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C跟踪训练2-2 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A跟踪训练2-3 淄博烧烤一夜之间火爆出圈,俨然成为淄博的一张城市新名片,这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爱上了淄博烧烤,“进淄赶烤”更是成为当时人们最时髦的度假方式。请回答以下问题:(1)烤肉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最终被消化的场所在消化道中的________。(2)蛋白质被消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将_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小肠下降跟踪训练2-4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填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化学性消化作用。(2)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是由[ ]_______完成的。⑦⑧⑧小肠(3)为探究胃的作用,1773年,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他由此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后研究发现胃液中包含了胃蛋白酶、盐酸和水等成分。为进一步探究肉块消失到底与哪种物质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甲试管 乙试管 丙试管实验材料 a 一块肉块+4 mL蒸馏水 一块肉块+4 mL蒸馏水对照设置 b 3 mL盐酸 3 mL蒸馏水水浴温度 37 ℃下保温约30分钟 ①先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甲试管中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应加入____________;②观察实验现象时,观察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果及分析: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肉块有消化作用。一块肉块+4 mL蒸馏水3 mL胃液肉块大小的变化甲试管中的肉块消失了(或变小了),而乙、丙试管中的肉块大小不变(共14张PPT)微专题6 传染病与免疫人体的免疫例1 下列有关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有许多保护自己免受病患的构造和方法,这些构造和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产生抗体,清除抗原,是人体出生后才产生的。跟踪训练1 据报道英国癌症研究会通过临床试验证实:生物免疫治疗有望取代化疗成为抗癌“新利器”。生物免疫治疗是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它可以精确识别狡猾的、善于伪装的癌细胞,帮助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动攻击,提升人体免疫系统的自主抗癌能力。(1)报道中的“生物免疫治疗”属于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人体的___________(填“免疫监视”或“自我稳定”)功能。(2)癌细胞由于具有______特征,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填序号)A.细胞会不间断分裂B.细胞萎缩、体积变小C.细胞核消失,失去遗传物质D.细胞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特异性免疫监视AD特殊的防病措施例2 图示漫画表示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其中①表示病原体,③表示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在传染病学中被称为传染源B.图中的③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C.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为体液免疫D.该漫画体现出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C自然免疫:通过感染,在机体里产生抗体,对病原体能产生抵抗作用,是一种自然的抵御能力。人工免疫:(1)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发现了一种通过给人体接种疫苗,使人体获得免疫能力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2)疫苗的种类:a.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后能使人体感染(在不生病的情况下)而产生免疫力;b.灭活的死疫苗,其安全性比减毒的活疫苗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的活疫苗,需多次强化注射。(3)按照抗体的获得方式,人工免疫可分为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跟踪训练2-1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和《浙江省加速消除宫颈癌工作方案》,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我省各地正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适龄女生接种意愿摸底、登记工作,预计6月启动免费接种二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服务工作。(1)接种疫苗后,疫苗随血液循环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2)从免疫学角度看,HPV疫苗属于________。(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适龄女生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右心房抗原保护易感人群跟踪训练2-2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对艾滋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1)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艾滋病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___,通过接种疫苗使人所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当艾滋病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来抵抗该病原体,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_______。抗原特异性免疫艾滋病病毒抗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例3 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D.易感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环境中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跟踪训练3-1 流感作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下列关于流感的说法错误的( )A.佩戴口罩的主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B.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有利于提高免疫力D.流感患者属于病原体D跟踪训练3-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C.能引起儿童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传染源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跟踪训练3-3 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6月4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1)空间站绕地球高速飞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每天可以多次看到太阳从____(填“东”或“西”)方升起。(2)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医学隔离”期间,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和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措施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航天员尽快适应地面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上述增强航天员免疫力的做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东保护易感人群(共14张PPT)微专题7 抗原与抗体病原体与抗原例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分别从传染病和免疫角度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 )A.病原体,抗原B.病原体,抗体C.抗原,抗体D.抗体,抗原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病原体;作为外来物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属于非己的成分,从免疫角度来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抗原。跟踪训练1-1 (2023,杭州)花开季节,对花粉过敏者来说,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 )A.抗原B.传染源C.病原体D.抗体A跟踪训练1-2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血病是由于病原体入侵人体引起的传染病B.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C.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注射疫苗B抗体与特异性免疫例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A免疫的作用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抗原是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是由抗原引起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可以消灭此类抗原的物质。跟踪训练2-1 请仔细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季温度上升,微生物繁殖较快,病毒传播得较快,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唾液或飞沫等传播的。材料二:现在有不少家庭在养狗。而狗随意游走,其排泄物容易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咬伤行人,使人患狂犬病。(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大基本环节中,能够散播该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_______。对该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传染病的人群属于___________。(2)在材料二中,如果人被狗咬破皮肤,则人体保卫自身的第____道防线被破坏,狂犬病毒随机侵入人体引起狂犬病。当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物质而使病情好转,此种物质叫做______,此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传染源易感人群一抗体特异性跟踪训练2-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专家提醒,如被宠物狗、猫等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创伤深广,情况严重,则应同时注射狂犬病抗病毒血清,才能得到有效防治。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狂犬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狂犬病毒属于_________。(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____,它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抗原抗体跟踪训练2-3 结核病俗称“肺痨”,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植物细胞相比,结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在肺结核流行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__________。(3)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一种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物质——_______,从而提高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4)生活中,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_______(填“过强”或“过弱”)引起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切断传播途径抗体过强抗体与抗原的关系例3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医学科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出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B.疟蚊是引发疟疾的病原体,疟蚊对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其变异个体不断选择的结果C.接种黄热病疫苗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抵抗力D.能针对某一特定癌细胞而发挥作用的功能与人体免疫中特异性免疫相似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跟踪训练3 (2023,舟山)器官的移植会受到法律、伦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1)要获得可移植的器官,首先涉及对人体死亡的定义。我国法律规定的脑死亡标准之一是瞳孔反射消失。所谓瞳孔反射是指用手电筒照射病人瞳孔,观察是否缩小,如果脑干丧失功能,瞳孔不会缩小。“瞳孔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由于人体的_______系统能分辨“自我”和“非我”,器官移植前首先要进行配型试验,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移植器官属于________。非条件免疫抗原(共17张PPT)微专题5 遗传与变异遗传和变异现象例1 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A.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B.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C.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的差异D.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虽然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可以传递给子代,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是不完全相同的。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跟踪训练1-1 下列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叙述合理的是( )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患遗传病C.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D.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A跟踪训练1-2 “阳光玫瑰”葡萄具有果实饱满、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优点。种植“阳光玫瑰”需要及时疏花疏果,否则会导致果实偏小、甜度不足等。请分析回答:(1)“阳光玫瑰”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性状是由_______决定的。(2)没有及时疏花疏果造成葡萄粒偏小,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可遗传的变异”)。基因不可遗传的变异跟踪训练1-3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翅越长昆虫的飞翔能力越强,翅较短的不能飞翔。(1)昆虫翅的长度不一,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_______现象。(2)该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填字母)。变异B遗传物质例2 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的全部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基因决定C.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D.水稻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D不同的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跟踪训练2-1 下图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细胞核,人体中有些细胞没有结构①B.该图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图中的⑤表示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一定相同D跟踪训练2-2 人们很早以前就观察到生物亲子代之间存在着遗传现象,但却长期被“究竟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所困扰。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去揭开遗传物质的“面纱”。(1)由于遗传性状在前后代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在前后代也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在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的形态和数目在前后代保持稳定,因而推测该物质可能是遗传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该物质由蛋白质和DNA两种成分组成。什么是遗传物质仍是谜团。染色体(2)赫尔希和蔡斯两位科学家做了如图所示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别用放射性35S和32P标记,结果在新形成的噬菌体检测到32P。该实验说明_______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放射性35S、32P标记蛋白质和DNA而不用放射性N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噬菌体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和DNA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N,会对实验产生干扰进化理论的发展例3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基因B.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均等的C.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基因在子代群体中会越来越多D.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自然选择”B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是因为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由于变异适应环境,所以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导致这一性状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变异是不定向的,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确定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选择能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所以最终进化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和进化都是定向的。跟踪训练3-1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和拉马克以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20世纪以后进化理论被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布丰和拉马克都认为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体的改变B.达尔文认为物种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C.始祖鸟属于两栖类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D.进化理论在微观方向上已发展到分子水平C跟踪训练3-2 2023年全球首创的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四川建成使用(如图),气膜仓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热性,仓内温度常年保持15 ℃以下,单仓能储粮7500吨。(1)杂交水稻能遗传的高产的性状是由_______决定。(2)杂交可增加生物变异性,杂交子代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亲代优良性状,杂交育种筛选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甚至超亲代优良性状的个体培育,杂交育种是________变异。基因不一定可遗传(3)稻谷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淀粉),在消化系统内消化分解成_________后才能被吸收。(4)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种子的________作用减弱,从而减少有机物消耗。葡萄糖呼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专题1 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消化与吸收.ppt 微专题2 心脏的结构与血液、血管.ppt 微专题3 动植物的生殖方式.ppt 微专题4 尿的形成过程.ppt 微专题5 遗传与变异.ppt 微专题6 传染病与免疫.ppt 微专题7 抗原与抗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