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NOx)。常温下,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可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Ce4++H2Ce3++2H+反应Ⅱ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4该转化过程的实质是NO被H2氧化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Ce4+总数一定保持不变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2H+=CO2↑+H2OB.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C.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M2++R2=2M3++2R-,③2R-+Z2=R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R2>M3+B.各粒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2+>Z->R->M2+C.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D.Z2+2M2+=2M3++2Z-不可以进行4.某同学欲配制100 mL 0.10 mol·L-1 CuSO4溶液。以下操作①~④是其配制过程及示意图:关于该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操作①中,称取2.5 g 胆矾(CuSO4·5H2O),并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②中,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操作③为定容,按图示观察,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操作④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5.实验室可以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C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除去HCl气体B.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C.实验时,应该先加热装置D,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D.将装置A中的KMnO4直接换为MnO2,也可完成该实验6.在不同温度、浓度的条件下,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生成NaClO或NaClO3。现将氯气缓缓通入冷NaOH溶液,测得ClO-、ClO3-物质的量n(mol)与反应时间t(min)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之前发生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B.a点时溶液中n(NaCl):n(NaClO3)=5:1C.t2-t4,ClO-离子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发生反应:3 ClO-=2Cl- + ClO3-D.整个过程,参加反应所需NaOH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熔点为﹣59.5℃,沸点为11.0℃,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引起爆炸,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实验中氮气的作用就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C.装置B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D.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减慢氮气的通入速率8.金属材料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如图是两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③可知氧化性:Fe3+>H2O2B.向X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C.反应③中稀硫酸仅表现酸性D.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2H2O9.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2+。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从该废水中回收金属铜,并制备Fe(OH)SO4,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1和操作2均为过滤B.甲为铁粉,乙为稀硫酸C.往溶液1与溶液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NO2反应生成NO,欲制备1.5 mol Fe(OH)SO4,理论上至少需要1.5 mol NaNO2D.取少量产品Fe(OH)SO4溶于盐酸,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产品中含Fe2+10.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步骤是: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沉银,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制Ag;制取Cl2并将其通入滤液中氧化Br-,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其中部分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分离出Ag2S B.用装置乙灼烧Ag2S制取AgC.用装置丙制备Cl2 D.用装置丁分液时,有机相应从下口放出1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H)3+ClO-+OH-→FeO+Cl-+H2O(未配平)。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由上述反应可知,FeO的氧化性强于ClO-的B.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K2FeO4处理水时,生成的Fe3+易形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12.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A.该工艺利用了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C.若纯碱中混有,可用澄清石灰水除去D.母液的主要成分是,可用作化肥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装置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能是碱石灰D. 点燃处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14.钢铁制品经常要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Ⅰ.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Ⅱ.取一定量的粉末,放入的盐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况),再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已知:①不考虑空气对反应的影响;②杂质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实验可知,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无B.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C.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约为70%D.若将生成的恰好全部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最多可得到铜单质15.为消除NO、等氮氧化物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可采用催化氮氧化物(SCR)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均为酸性氧化物B.若用NaOH溶液吸收等体积的NO和,只能生成一种盐C.NO与气体等体积混合后与过量氨气发生反应,转移9 mol电子时生成3 molD.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同时也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16.氢气是世界上已知密度最小的气体,也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其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氢气不仅可以用于填充气球、治疗疾病,在工业上作氢化剂和还原剂,而且也是21世纪主要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可以作为航空燃料或以燃料电池的方式为汽车提供动力。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水煤气、烃类转化法等方法制备。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的H原子:HB.18O2-的结构示意图:C.ZnSO4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H2SO4=Zn2++SO+H2↑第II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2分)17.(12分)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 。 (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 (3)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MnO2+4HCl(浓)MnCl2+Cl2↑+2H2O(4)“地康法”制取氯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O22H2O+2Cl2,其反应原理如下所示:反应Ⅰ:CuO+2HClCuCl2+H2O反应Ⅱ:……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2分)化学小组同学为研究氯气制备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制备氯气。如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图。(1)M的名称是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③中存放的试剂是 。 (3)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2】研究氯水性质。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资料:淀粉的特征反应——遇I2变蓝色。实验序号 实验2-1 实验2-2实验操作 (氯水均 为新制)实验现象 溶液变蓝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4)实验2-1结论是 。 (5)实验2-2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 ;使溶液褪色的粒子是 。 (6)证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案是 19.(14分)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1)“酸溶”步骤所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有 (离子符号),滤渣的成分是 (化学式)。 (2)“还原”步骤中FeS2(Fe元素为+2价)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两个反应被还原,其中一个反应如下:FeS2+14Fe3++8H2O15Fe2++2S+16H+,则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沉淀”步骤需要控制温度在35 ℃以下,原因之一是为了防止 (写物质名称)分解。 (4)“沉淀”步骤中获得目标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5)FeCO3补血剂需密封包装的原因是 。 (6)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时,也会生成FeO。现煅烧11.6 kg的FeCO3,使其完全反应得到Fe2O3和FeO的混合物7.92 kg,则Fe2O3的质量为 kg。 20.(14分)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以、、等形式存在)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需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1)酸性废水中的氨氮(主要是以形式存在)可以通过沉淀法或是氧化还原法除去。①向该酸性废水中加入溶液,反应后生成沉淀,达到除去氨氮的目的。该沉淀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除去氨氮的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向该酸性废水中加入NaClO溶液可将转化成无害气体放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Cl可以通过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中的三种酶处理废水中含氮粒子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废水中含氮粒子主要以 形式存在,图中1mol 中存在的共价键数目为 。②在NR酶的作用下,发生了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在HH酶的催化下与发生反应,生成两种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1-5DCDAC 6-10ABADD 11-16ACBCCC17.【答案】(1)MnO2 Cl2(2)1∶2(3)(4)①CuO+2H+Cu2++H2O ②2CuCl2+O22CuO+2Cl218.【答案】(1)分液漏斗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浓硫酸(3)Cl2+2OH-Cl-+ClO-+H2O(4)氧化性Cl2>I2(或还原性Cl-(5)H+ HClO(6)取少量氯水放在一支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使其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19.【答案】(1)Fe2+、Fe3+ SiO2(2)FeS2+2Fe3+3Fe2++2S(3)碳酸铵(4)(NH4)2CO3+FeSO4(NH4)2SO4+FeCO3↓(5)防止FeCO3(或Fe2+)被氧化(6)7.220.【答案】(1)+3 1∶1(2) NH3、NO 5 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