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能去污是由于肥皂的主要成分中存在疏水基和亲水基
B.乙醇能作为消毒剂是由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C.玻璃能制成规则外观的玻璃球是由于晶体的自范性
D. “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使拉伤部位冷冻,是由于其主要成分沸点低,易挥发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SiO 中 Si为sp 杂化 B. BH 的电子式为
C. H O 的 VSEPR 模型为 D. Cl 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形为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Cl 与足量 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一定为NA
C. 常温下, 18gH O中氢键数目为2NA
的Na C O 溶液中( 的数目为NA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
5.已知乙烯利固体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可以制备乙烯,反应原理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量调节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气压平衡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
C.气体出口逸出的乙烯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D.该方法制得的乙烯比浓硫酸使乙醇脱水制得
的乙烯纯净
6.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过程 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A 用 CuSO 溶液除去乙炔气体中的H S Cu +H S═CuS↓+2H
B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溶液 2Cl +2H O _电解 _ Cl ↑+H ↑+2OH
C 向 FeSO 溶液中滴加K [Fe(CN) ]溶液 Fe +K +[Fe(CN) ] ==KFe[Fe(CN) ]↓
D TiCl 水解生成TiO ·xH O TiCl +(x+2)H O ═TiO ·xH O↓+4HCl
7.聚脲是一种先进的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管道防腐等领域。一种合成聚脲(W)的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
B. N是苯胺 的同系物,具有碱性
C.反应2生成W 的同时生成 为缩聚反应
D. W链间易形成氢键,且有极小的分子间隙,导致水分子难以渗入
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
8. X、Y、Z、M、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Z的某种单质和氢化物都可用于杀菌消毒,Z、M同主族,W的基态原子价层s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M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ZC. M和Z 既能形成极性分子,也能形成非极性分子
D.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Z大的元素有2种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淀粉的水解产物中加碘水,溶液变蓝则证明淀粉没有水解完全
B.向K CrO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变为橙色,证明 具有强氧化性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不消失,证明溶液中存在
D.向铁和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中先加稀硫酸,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证明固体中没有 Fe O
10.半导体材料 FeSb 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 pm,图中晶胞顶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均为(0,0,0),Y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胞中6个 Sb原子均处于晶胞内部
B. Fe处于 Sb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C. Z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D. Y原子与X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11.碳酸二甲酯 是一种符合现代“绿色化学”的化工原料,其电解制备原理示意图如下(含K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极区域存在反应:
B. 电解过程中, 在电场作用下移向玻碳电极
C.制得1m ol 碳酸二甲酯时,外电路中迁移1m ol 电子
D.总反应为
化学试卷·第3页(共8页)
12.根据伯恩哈勃循环图,部分反应的△H如下表所示,K的第一电离能是
△H ΔH ΔH ΔH ΔH ΔHs
数值/kJ·mol ] +89 +121.5 -349 -717 —436.5
13. 室温下, H S 溶液中 H S、HS 、S ;在含硫粒子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过程中保持硫元素总浓度为 已知 时, FeS 的. 为 的 Ksp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液中
B. 随着pH增大, 不变
C.等浓度等体积的 H S 溶液与 NaOH 溶液充分混合后,
D. pH=13.0时,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 溶液, 先产生 Fe(OH) 沉淀
14.甲醇重整制氢涉及三个反应:
反应
反应Ⅱ. CH OH(g)+H O(g)═CO (g)+3H (g) K
反应Ⅲ. (
反应Ⅰ和反应Ⅱ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反应 398K 498K 598K 698K 798K
I 0.5535 185.8 9939.5 1.8×10 1.6×10
II 872.7 2.5×10 2.8×10 1.7×10 6.8×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
B.反应I、II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C.恒容恒温体系中,反应达平衡后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Ⅱ平衡逆移
D.398K时,向起始容积相同的恒压和恒容两个容器中,均充入 与1mol ,恒压条件下H 的平衡产率更高
化学试卷·第4页(共8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4分)
2-甲基-2-己醇 可用作有机溶剂,常用于涂料、油墨、清洁剂等领域,实验室用以下流程制备:
Ⅰ.格氏试剂的制备:向双颈烧瓶中加入 15mL无水乙醚、镁屑、正溴丁烷 (0.06mol),再加入一小粒碘作引发剂,至棕色褪去后再加入 25 mL 无水乙醚,缓慢搅拌并加热到40℃,回流至镁完全溶解。
Ⅱ.2-甲基-2-己醇的制备:将反应装置置于冰水中,缓慢滴入5mL 丙酮和10mL 乙醚的混合液,室温下放置15 min,反应液呈灰白色粘稠状,缓慢滴加60mL 10%的硫酸。
Ⅲ.提纯:分液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再用水洗2~3次。最后加入无水碳酸钾,当溶液变澄清且无水碳酸钾不结块,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1.74g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乙醚中常含有少量的水,放置过久还可能产生少量过氧化物。检验是否含过氧化物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填标号),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中还混有极少量水,提纯的方法是向乙醚中加入钠丝,充分反应后进行 操作。
a. 淀粉-KI溶液 b. Na SO 溶液 c. 乙醇溶液
(2)已知格氏试剂极易与水反应。步骤Ⅰ实验装置如右图,图中虚线框中应选择 (填
(3)步骤Ⅰ中加入碘单质后不能马上搅拌,原因是 。
(4)步骤Ⅱ中缓慢滴加混合液的原因是 。
(5)步骤Ⅲ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的目的是 ;无水碳酸钾的作用是 。
(6)本实验的产率为 。
化学试卷·第5页(共8页)
16. (15分)
锗是一种重要的稀散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光导纤维等领域。某锌浸渣中含有ZnO、 等,利用锌浸渣提取 Ge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部分含锗微粒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为:
pH pH<2 pH=2.5~5 pH>12
Ge存在形式 Ge [Ge(OH) ] GeO
②部分金属离子的沉淀pH:
Fe Fe Zn
开始沉淀 7.5 2.3 6.2
沉淀完全 9.0 3.2 8.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锗原子中电子排布能量最高的能级为 , “滤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Fe O 在“还原浸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物质A属于碱性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
(3) “沉锗”操作后,Ge以GeO 的形式存在,随着pH的升高,Ge的沉淀率升高。 “沉锗”操作理论上需控制pH范围为 。
(4)“酸溶”后,溶液的pH为1.8,向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萃取剂,其原理为酒石酸( 结构如图所示)与含锗微粒形成酒石酸络阴离子
①“萃取锗”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若pH升高,锗的萃取率下降,原因是 。
③“反萃取”中加入的物质B是 (填标号)。
a. NaOH 溶液 b. H SO 溶液 c. NaHSO 溶液
化学试卷·第6页(共8页)
17. (14分)
甲烷化学链干重整联合制氢是基于化学链概念开发的新型能源转化技术。甲烷干法重整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CH 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2)在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够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c. 断裂4mol C—H键的同时断裂2mol H—H键
(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按 投料,初始总压p ,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 ,则CH 的转化率为 ,.K =(用含p 的式子表示)。
(4)反应过程中,下列三个反应均会使体系中产生积碳,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反应I:(
反应Ⅱ: 2CO(g)═C(s)+CO (g) △H<0
反应Ⅲ:
①较高温下,导致积碳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反应 (填“I”“II”或“Ⅲ”)。
②压强为0.1 MPa, , 或1:1投料时,发生甲烷干法重整反应、积碳反应,CH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代表 的是曲线 (填“1”或“2”) ; 300℃~550℃时, CO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18. (15分)吡螨胺(H)是一种快速高效、广谱、安全性高的新型杀螨剂,常用于葡萄、柑橘、棉花等植物防治各类螨类。吡螨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吡螨胺(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 F→G的反应类型是 。
(3)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 C与( 反应除了得到D之外,还可以得到一种与 D 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D′,D′的结构简式是 。
(5)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 ②含有
(6)结合上述合成路线和已知信息,设计以乙酸乙酯和甲肼( 为原料合成的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化学试卷·第8页(共8页)
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l 2 3 4 5 6 7
答案 C D A B C B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A C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 a(1分) 蒸馏
(2) b (1分)
(3)搅拌会使I 分散使得局部碘浓度降低,难以引发反应
(4)滴加太快可能导致反应太剧烈且大量放热,有安全隐患
(5)除去硫酸等酸性物质 干燥
(6)25%
16. (15分,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 4p (1分) SiO 、PbSO
CaO
(3) 5②生成 后难以与酒石酸形成配合物
③a
17. (14分, 每空2分)
(1)a
(2) bc
(3)25%
(4)①I
②1 该温度范围内,CO 主要发生放热的反应Ⅲ,温度升高使反应Ⅲ的平衡逆向移动,导致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
18.(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乙二酸二乙酯 酰胺基
(2) 还原反应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