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缺历史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缺历史答案)

资源简介

十堰城区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共 14 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中
学生,我们要积极面对中学生活中各种可能与挑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发展个性,我行我素
B.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C. 尽情享乐,不留遗憾
D. 放任自我,活出精彩
图 1
2. 图 1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必盲目效仿
②生命是平凡的,无法创造伟大
③要增强自信,不必向他人学习
④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欣赏自己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七年级学生小军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总担心别人在背
后批评他。对他的想法,你的看法是
A.赞同,因为他人的看法会影响我们的形象
B.不赞同,因为他人的评价对我们一点价值都没有
C.赞同,因为他人往往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D.不赞同,因为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
4. 学校阅览室挂着两个横幅,分别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旨在提醒我们
A. 读书是件苦差事,舍得吃苦定能成功
B. 前人的阅读方法最好,必须严格遵循
C. 读书环境非常重要,一定要去阅览室
D. 读书不仅需要勤奋,还需要注重方法
5. 春节将至,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期盼的事情之一。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克服
重重困难,踏上归途,只为能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这是因为
A.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B.回家过年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C.我们都无法离开家庭的经济支持
D.家就是我们炫耀自己成就的舞台
6. 以下是中学生小钦一篇日记的部分内容:
今天上数学课,我没忍住,偷偷在课本旁边画起了画。没想到
被老师发现了,他当场批评了我。我当时心里好生气,觉得老师太
不通人情了。可是,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是自己不对,上课应该
专心听讲。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画画的爱好放到课后,
这样既能满足我的兴趣,又不会耽误学习。
通过这篇日记,我们可以看出
①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②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要尝试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应当以自我的感受为中心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 某校七年级围绕青少年的“交友”情况进行了调研,如图 2 所示
图 2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到
①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才是好朋友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③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更需要互相尊重
④友谊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 神州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 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 192天,期间进行了 2次出
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共同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
和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并且完成
了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这说明美好集体要
A. 共同商定规则,消除分歧
B.凝集共同愿景,开展竞争
C.围绕共同目标,善于合作
D.发挥自身才能,发展个性
9. 2024年 5月 12日是第 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
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某中学开展“防灾减灾小知识”宣传活动,“我来找茬”是同学们最喜
欢的环节之一,请你也参与其中
A. 洪水篇:木板门,硬纸箱,可漂浮物不能用
B. 地震篇:跳楼乱跑不可取,撤出速去开阔地
C. 火灾篇:知火情,速报警,千万不要坐电梯
D. 暴雨篇:广告牌,和围墙,暴雨天气应远离
10. 某校七年级的学生小媛在准备以“爱护身体”为主题的演讲稿。下列观点中可以选用的是
①爱护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心理健康
④关注物质享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 某班同学在上“确立人生目标”一课时,搜集了一些名人目标在课上分享。
★程开甲: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
★钱伟长: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同胞。
以上人生目标给我们的启发是
A. 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B. 人生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我们驶向幸福的彼岸
C. 我们要将人生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D. 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12. 某初中学校以“顺境与逆境哪个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辩论赛,正方观点为:
逆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方观点为:顺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下列可以作为正方观
点论据的是( )
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②傅聪能成长为伟大的音乐家离不开其父傅雷的悉心教导
③梁思成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离不开其父梁启超的谆谆告诫
④张海迪严重高位截瘫,但自学了医学、文学、外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 2024年 12月 9人,中央宣传部授予单杏花“时代楷模”称号。她带领团队研发了以铁路 12306
互联网售票为标志的新一代客票系统,极大地便利了旅客的购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

A. 只有科学家才能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B. 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C. 通过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人生价值
D. 只有在高科技领域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4. 同学们经常发出灵魂一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要学习呢?为了满足父母的期许,
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为了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为了……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呢?下面的说法你认同的是
①听父母的话,对父母百依百顺
②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
③服务奉献社会,让生命充满活力
④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追求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 3题,共 32分)
15.【学会交往 关心集体】(10分)
成长的时空有欢乐也有烦恼。某校七年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交往和集体
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困惑一:妈妈总是爱在我耳边唠叨:天冷了要加衣服、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
习别总天天想着玩……我都多大的人了,烦不烦啊!
困惑二:进入初中我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平时我们互相帮助,彼此关心,但他却不允许
我与其他朋友交往,我很苦恼。
困惑三:初中生活节奏紧张,为集体做事情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不愿意为集体付出。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帮前两位同学解惑。(4分)
(2)你是否认同第三位同学的想法,请说明理由。(6分)
16.【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10分)
某校七年级(5)班召开“珍爱我们的生命”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主题展开了丰富的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一组诗] [两场剧]
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诗歌。 同学们开展了生动的情景剧表演。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剧场一:小敏告诉好友小丽,自己准备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与网友见面。小丽劝说道……
剧场二:小强爱打游戏。时间久了,他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觉得打游戏虚度光阴,想要做出改变,
(1)结合以上诗歌,谈谈对生命的理解。(6分)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剧情补充完整。(4分)(内容要正向、积极,符合正确
价值观)
17.【梦想引领 成就精彩】(12分)
在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成功夺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这一成就无疑为她的职业
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赛后及之后的比赛里,她在接受采访时留下了诸多鼓舞人心的
金句。
“参加奥运会是我儿时的梦想之一,能够为国家而战是很荣耀的一件事。”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想的也是怎么才能赢回来。”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我也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
不断挑战自己,我就能够变得更强。”
……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些金句对你的启发。(6分)
(2)郑钦文的逐梦故事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请你
从自己初中阶段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制定一份行动计划书。(6分)
行 动 计 划 书
个人发展目标:
具体行动方案:
美好未来展望:
第二部分 历 史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
要求)
18.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又名郧县人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
该遗址先后发现三具距今约 100 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 300 多件,主要是
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和刮削器等。这些石器都被郧县
人用于
A.农业耕种
B.人工取火
C.狩猎采集
D.制作陶器
19.许净瞳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指出:“良渚文化的玉器制造承袭自马家浜文化的工艺传
统,并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文化各氏族的经验,从而使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
当时最先进的水平。”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
A.各具特色 B.推陈出新 C.独立发展 D.多元一体
20.学习历史,要学会了解和归纳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则可以培养这方
面能力。根据下表提供的课题,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阶段特征
课 文 标 题
第 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 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 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 7课 百家争鸣
第 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2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言论出自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2.“不服周”是湖北省武汉地区最悠久的方言之一,意思是不服气、不甘心。其来历是楚国不
服周的统治。方言“不服周”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武王伐纣 B.北周灭齐 C.王室衰微 D.秦灭六国
23.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盂鼎”为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内附铭文大意如下:康王命盂帮
助他掌管军事和统治人民,以便能遵从善德而领受先王赐自的人民和疆土,并且赏赐给盂香
酒、礼服、车马、仪仗和奴隶 1726个,并叮嘱盂要恭敬办政,莫违王命。此铭文
A.证实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说明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C.强调周天子直接控制地方 D.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史实
24.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
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秦朝的第一手史料是
A.电视剧《大秦帝国》 B.《史记》关于秦始皇的记载
C.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 D.中国邮政发行的《秦长城》特种邮票
25.汉初“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到文帝和景帝时期,“流民既归……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秦末战乱,田地荒芜 B.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C.统配物资,平抑物价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6.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为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汉武帝采取了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
A.实行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实行“推恩” D.实行郡县制
27.《后汉书》记载:汉和帝年幼继位,外戚窦宪兄弟独揽大权,内外臣僚都难以接近皇帝。
后来,皇帝借助宦官郑众等铲除了窦氏势力,郑众被封爵加官,登公卿之位。上述材料反映
出东汉中后期政治的重要特征是
A.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8.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 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
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A.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 B.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
C.社会安定和经济持续繁荣 D.政治制度承袭秦汉有所损益
29.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36分)
30.【何以中国,何谓中华】(8 分)
材料一
何尊及其铭文 《诗经》(节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
国,以绥四方。
——《诗经·大雅·民劳》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是一个名叫何
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
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尊内底有 122 字铭文,其中“宅
力,以念穹苍。
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滋乂民”,意为:我将中国 ——《诗经·大雅·桑柔》
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材料二
1995年 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
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汉代织锦护臂,
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
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字出自西汉史学
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
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摘编自 《西域研究》1996年第 3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铜器“何尊”的用途。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类
型的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可以提取的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中的文物传递了哪些历史信息?(4 分)
31.【民族关系】(10 分)
材料一 到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且战争规
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只有 7 个大国十几个小国……七国疆域内
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
合起来。
——摘编自 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材料二 西汉初期,刘邦自知兵力衰弱,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换取边境的安宁。和亲
维持六七十年,但终究不能有效阻止匈奴贵族的南犯。汉武帝时期军力强大,北击匈奴基本
解除了匈奴对汉朝威胁。汉宣帝时接纳了向汉称臣的呼韩邪单于,并助其重新统一匈奴各部。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实际上是和亲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再现,是对匈奴贵族
的怀柔政策,促进了民族相处,密切了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摘编自 雷依群、施铁靖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
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
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摘编自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的战争对民族关系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和汉元帝时期,“和亲”政策上的不同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4 分)
32.【江南开发】(8 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经济一直远远落后
于北方。虽然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但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和人口稀少的局限,江南地区还是一个林莽地带,土旷人稀。
——摘编自 区永折《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将近三百年中,南方改换了五个朝代,对稳定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长
江流域经济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展起来。特别是杂炼生鍒的炼钢法被发现,使南方生产工
具得到改进。水利的兴修,扩大了水田面积,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稻谷产
量比粟麦高,这就有可能繁殖长江流域的人口。东晋以下,人口有显著的增加,依靠劳动民
众的力量,一向落后的经济,逐渐追上黄河流域的水平。
——摘编自 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位于何处?南方发展具有哪些得天独厚
的条件?(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发展的原因?
(4 分)
33.【中国古代医学、科学、文化】(10分)
十堰市某学校七年级的徐坤同学将本学期所学的中国古代医学、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成
就整理成下表。
领域 人 物 贡 献
张仲景 撰写《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学
华佗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贾思勰 撰写《齐民要术》
科学 祖冲之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创编《大明历》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司马迁 撰写《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文化 王羲之 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誉为“书圣”
顾恺之 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请阅读表格内容,选择材料中的人物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
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一、选择题(28 分)
1—5:BBDDA 6—10:CBCAA 11—14:DCCB
二、非选择题(32 分)
15 题
(1)困惑一:我们要用心体会父母言行中蕴藏的亲情之爱,学会换位思考,多交流沟通,
增进感情。(2 分)
困惑二: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独占。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结交更多志同
道合的朋友。(2 分)
(2)他的想法比较片面,为集体做事情,有付出也会有收获。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
力,但也会获得发展和提升。(2 分)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培养我们的责任感,更好的发展个性等。(4 分,答够 2 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以酌情给分)
16 题
(1)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我们要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6 分 ,答够 3 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以酌情给分)
(2)小丽劝说道:与网友见面是有一定危险的,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保障我
们的安全。(2 分)
他决定:尝试每天阅读书籍,专注地做自己热爱且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走出家门多参加一
些社交活动……(2 分)
17 题
(1)做有梦想的少年,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要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遇到困
难不退缩;逆境不馁,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通过不断发掘自身潜
能,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6 分,答够 3 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以给分)
(2)个人发展目标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长远的,积极正向的即可(2分)
具体行动方案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即可(2 分)
美好未来展望围绕目标实现的画面展开即可(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