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化学学科期末自适应练习考生注意:1.化学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三名航天员顺利入驻空间站。此次发射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标志着中国行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征程。一、火箭升空(共1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执行载人任务的运载火箭,素有“神箭”美誉。火箭制造过程非常精密:如神州飞天的护盾——整流罩,制作的材料需兼备高强度、轻质、耐高温目无线电透波性强的特点;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为火箭焊接“心脏”时,通常用氩气作为保护气;推进剂作为火箭的“血液”,能在发动机中快速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为火箭升空提供能量。常见的液体推进剂有四氧化二氮-肼类、煤油-液氧推进剂和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四氧化二氮易在常温下易分解为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7题(共18分,1~5为单项选择,6~7为不定项选择)1.火箭发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调试设备 B.自动对接 C.外壳烧焦 D.燃料注入2.焊接时使用氩气是因为其( )A.通电发光 B.化学性质稳定 C.密度小 D.无色无味3.下列有关制作整流罩材料成分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H B.C C.O D.Al4.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体现出氧气性质为( )A.无色无味 B.可燃性 C.密度大于空气 D.助燃性5.你认为以液氢-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有( )A.产物无毒 B.低温储存 C.需大量贮箱 D.成本高6.除外,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还包括( )A.臭氧 B.PM2.5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7.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废气任意排放 B.绿色出行 C.露天焚烧垃圾 D.开发新能源二、氧气从哪儿来(共44分)2024年10月30口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为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通常采取以下方法:(一)地面补给航天员们根据任务时长和当前空间站氧气储量,携带一定数量的加压氧气罐,作为备用。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8~10题(共6分)。(1)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空气中部分成分的沸点如图一所示。图一 工业制氧气8.分离液态空气过程属于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9.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是 ;10.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在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14题(共24分)。11.请写出下列仪器(如图二所示)的名称:a 。图二 常见气体制取装置12.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如图三所示,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出现 (选填“甲”“乙”)的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三 装置气密性检查1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①发生装置应选择 (选填第11题的“A-E”),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 。②用装置D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待收集满后对集气瓶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字母“a~d”)。a.取出集气瓶 b.盖上毛玻璃片 c.将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d.将集气瓶倒放在桌上③实验结束时,应先 (选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以防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1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作 。若要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第11题的“A-E”)。(二)空间站制氧在太空环境,太阳能电池板被广泛用于电解水,这是空间站主要供氧方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国际空间站也会使用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快速制氧,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氯酸钠是最常用的氯酸盐制氧物质,为维持自身连续反应,需要向产氧物质中加入铁粉,铁粉会生成同时放热,产生的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难溶于水)。产氧时主要发生如下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共14分,17题为单项选择)15.请你写出电解水制氧和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制氧各自的一个优点 、 。16.氯酸钠完全反应后欲回收剩余固体中的氯化钠,主要实验步骤如图四所示:图四 剩余固体中氯化钠的回收过程①操作2的名称是 ,作用是 ;②操作3的名称是 ,作用是 。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选填“A-D”)。三、“人造空气”的监测(共11分)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21题(共11分,18为单项选择)18.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19.氧气除供给呼吸外,也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呈现出奇妙的现象,请用短线将物质燃烧与其现象一一对应连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20.用图五装置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步骤如下:图五 氧气含量的测定Ⅰ.往量筒内加入100mL水;Ⅱ.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充分反应;Ⅲ.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6mL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红磷燃烧后产物的化学式是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③本次实验测得“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四、如何消除(共27分)为确保航天员生活环境的有氧状态,二氧化碳需要及时处理。要处理二氧化碳,得先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有哪些常见的性质呢?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4分):21.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22.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二)空间站处理有以下方式:(1)采用含有氢氧化锂(LiOH)粉末的过滤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和水。当氢氧化锂耗尽时,需更换新的过滤器。请根据信息和已学知识,回答24-26题。(共16分)23.空间站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为 ;24.碳酸锂的化学式为,它由 种元素组成。25.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 ,用图六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 。图六 实验室制取装置②二氧化碳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原因是 ,验满的方法是 ,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性质。(2)利用Sabatier反应器实现对二氧化碳的转化,Sabatier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水和甲烷(),配合水的电解,能实现氧气的再生,转化过程如图七所示。图七 Sabatier中二氧化碳的转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26~28题(共7分,26为单项选择)26.航天员的生活废水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下列生活垃圾在分类时一般应投入“可回收物”的是( )A.旧书本 B.香蕉皮 C.过期药品 D.湿纸巾27.以上两种太空中处理二氧化碳的方式,哪一种更适合长期飞行的载人航天器? (选填“方法(1)”或“方法(2)”),理由是 。28.在空间站,还能通过 的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写出一例即可)参考答案一、1.C 2.B 3.D 4.D 5.A 6.B 7.BD二、8.物理变化9.氮气10.混合物11.锥形瓶12.乙13.①A:反应物为固体,条件需加热②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集气瓶中水排尽,瓶口有大量气泡;bac③将导管移出水面14.过氧化氢水+氧气;催化剂;C15.所需电能由太阳能提供,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反应速度快16.过滤;分离氯化钠溶液与铁粉、;蒸发;分离氯化钠与水17.D三、18.B19.略20.① ②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③28%四、21.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2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24.325.①;反应速率太快;伸入液面以下②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不支持燃烧26.A27.方法(2);方法(1)需要定期更换过滤器,这会增加飞行成本和维护难度,而方法(2)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水和甲烷,配合水的电解还能实现氧气的再生,形成了一个循环利用的系统,更加经济高效28.植物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