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豆浆 B.铁 C.蒸馏水 D.鲜榨果汁3.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水管滴漏及时维修C.选用节水龙头 D.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C.空气中氮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最大5.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的体积 B.加热液体C.取用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C. D.7.2024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其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油箱着火后立即用水浇灭B.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交通工具C.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身子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转角氮化硼晶体是目前最薄的光学晶体,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硼属于金属元素B.硼元素和氮元素本质不同是核外电子数不同C.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D.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夏日艳阳高照,晾在衣架上的衣服很快干了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B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D 将木柴架空可以使燃烧更旺 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10.下列实验方案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除去水中的泥沙C.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除去中的CO气体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11.(6分)在物质的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2)图乙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3)图乙中,C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4)图乙中D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当,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5)下图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6分)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1)控制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____。(2)工业上“碳捕集”主要从工业废气中捕获。浓度越高,捕集成本越低。燃煤电站用______(填“纯氧”或“空气”)进行燃料燃烧,可以产生高浓度的。(3)风化岩石中的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4)自然界“碳封存”主要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封存。(5)日常生活中,我们采取低碳生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例)。13.(4分)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的顺序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3)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如今使用高铁酸钾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14.(8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提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该反应______(填“检验”或“吸收”)H物质。(4)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5.(11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目的】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火柴、镊子、木条以及图1仪器。图1【实验步骤】①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填字母)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向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入大理石,塞好橡胶塞,问装置中加入液体试剂。③收集二氧化碳。收集时,集气瓶的瓶口应朝______(填“上”或“下”)。④验满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备用。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已集满。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B、C、D装置天平略去)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2①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铜粉______(填“是”或“不”)需要足量。②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上述实验装置中,只有A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D装置则不能。其中B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某兴趣小组开展“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变迁调查发现家用燃料变迁的大致历程为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查阅资料】①煤直接燃烧时,产生氮、硫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和粉尘。②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如表所示:燃料 柴草 煤 石油气 天然气热量/() 12 29 45~50 45~50(1)天然气点燃之前须先______。(2)石油气能被压缩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请分析原因:“压缩”过程中______发生改变。(3)结合资料分析,家用燃料从煤变迁到天然气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任务二:了解如何合理使用燃料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信息检索】小晋同学去图书馆收集有关信息,找到燃料充分燃烧的方式有增大氧气的进气量和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小组讨论】(4)小明认为煤的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发表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煤块制成多孔的蜂窝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家里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为充分利用燃料,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填“调大”或“调小”)进风口。任务三:研究新能源(7)同学们预测未来燃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能源。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我国氢能按下图规划发展。①利用制得的氢气属于______(填“灰氢”“蓝氢”或“绿氢”)。②蓝氢的制得使用了碳捕捉技术,通常用纳米CaO吸附碳源,吸附原理与活性炭相似,是因为其具有______(填特征)的结构。③通过“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可获得绿氢,该能源可能是______(写一种)。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7.(6分)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试剂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小提示:)(1)______。(2)小组同学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主要操作步骤为加水溶解、______、洗涤、干燥。(3)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化学部分(70分)1.A 2.C 3.D 4.B 5.D 6.C 7.A 8.C 9.D 10.B11.(1)原子 (2)A和B (3)3或三 (4)(5)12.(1)温室效应 (2)纯氧 (3);化合 (4)光合作用 (5)骑共享单车出行等13.(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2)不能 (3)+614.(1) (2);放热(3);检验 (4)作燃料等15.(1)【实验原理】【实验步摖】①ABGH ②锥形瓶 ③上④将燃着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 (2)①形成密闭装置或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不 ② ③酒精不和水反应,是物理变化16.(1)验纯 (2)分子间的间隔 (3)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少等 (4)不同意,因为CO难溶于水 (5)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6)调大 (7)①灰氢 ②疏松多孔 ③太阳能(合理即可)17.(1)3.0 (2)过滤(3)【解】设: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答: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