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九年级化学(本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来填入下列答题栏中)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神舟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有关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耐高温 B.不易与氧气反应 C.见光易分解 D.透光性好3.右图简易海水淡化器,下列对于该装置淡化海水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A.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B.水杯中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C.海水中含有的盐分被蒸发 D.与自来水的净水过程相同4.下列物质与水的构成粒子种类相同的是:( )A.金刚石 B.C60 C.食盐 D.石灰石5.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图书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炒菜进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经滤纸过滤后可得到淡水 B.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C.工业废水无须处理即可排放 D.通过蒸馏可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故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故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8.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人们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的监测。下图是某地的空气质量指数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日报中未列出可吸入颗粒物指数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C.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D.当日CO未对该地空气造成污染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2个氢原子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C.③是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1.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1,引燃白磷,冷却后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m1= m2B.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膨胀变大C.该实验中白磷必须要过量D.反应生成P2O5的质量等于该装置中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2.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下面是其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乙为氧化物D.丙的化学式为H2O13.为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对比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可以证明铁生锈有氧气参加B.对比②③可以证明铁生锈有水参加C.对比①③可以证明铁生锈有水参加D.对比①②③可以证明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同时参加14.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2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4、C2H2 D.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为许多化学元素创造中文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是______;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16.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应______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17.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若左管中产生6mL的气体,则右管中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mL;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也可以用石墨作为电极,因为石墨具有______性。18.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______;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该粒子符号为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19.甲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乙是黑色固体单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甲的用途为______;(2)甲→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甲和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20.金属镁是一种活泼金属,它不仅在空气中燃烧,也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已知镁在该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m2(填>、=、<)。三、简答题:(10分)21.(2分)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液柱升高。(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当笔帽合上后,发现笔管中的滤纸条从左向右依次变红。22(3分)利用图中微型装置进行实验:(1)一段时间后,a、b处的现象有何不同?(2)c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如何处理实验产生的尾气?23.(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用装置A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要满足什么要求?(2)利用装置B和C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4.(3分)某兴趣小组开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活动。他们实验1的基础上对实验更行了改进,并在实验中用数字传感器测定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1)实验1中,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2)依据图示信息,实验______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2)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制造高铁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______。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_______。(3)《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古代炼铁示意图如右图,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炼铁过程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小明同学向含有硝酸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①流程中,操作a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②图中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③分析加入铁粉前的混合溶液与操作a后的液体在质量上的变化。(5)(2分)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4=FeSO4+Cu。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40g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B C A B D D B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C A A D B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徐寿;CO2(或二氧化碳);Al(或铝)16.;调大17.3ml;;导电18.10;Mg2+;不一定19.(1)合理即可给分(2);分子构成不同20.CO2;>三、简答题:(10分)21.(2分)(1)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2(3分)(1)a处粉末仍为黑色,b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2)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3)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合理即可)23.(2分)(1)固体,加热(2)(或CaCO3+2HCl=CaCl2+H2O+CO2↑)24.(3分)(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2)实验2;实验1氧气剩余8.6%,实验2氧气剩余0.49%,实验2比实验1氧气消耗更接近完全。(意思正确即可)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铁(或Fe)(2)大(或高);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3)使矿物与氧气充分接触;(4)①引流 ②Fe、Ag③Fe与AgNO3反应生成Fe(NO3)2和Ag,Ag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Fe,所以操作a后的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质量小。(意思正确即可)(5)16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