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春,远离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守护青春,远离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护航青春,远离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主题
护航青春,远离犯罪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清晰辨别常见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深入理解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2.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实用技巧,如正确处理冲突、抵制不良诱惑等。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发学生主动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案例,让学生全面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常见类型与危害。系统传授有效的预防方法和自我保护策略。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坚守法律底线。帮助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避免误入歧途。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讲述法:教师生动讲述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加深对违法犯罪的认识。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预防策略,促进交流与思维碰撞。
3. 情境模拟法:创设违法犯罪相关情境,让学生模拟应对,提升实际应对能力。
4. 法律讲解法:结合案例,通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五、教学准备
1. 精心收集整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详细记录案例细节。
2. 准备模拟情境所需的文字卡片,写明情境内容。
3. 设计“预防违法犯罪承诺书”和调查问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班会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真实发生的事。在隔壁学校,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小辉,一个叫小宇。他俩本来关系还不错,有一次课间休息,小辉不小心撞了小宇一下,小宇正专心看书,被这一撞,书掉地上弄脏了。小宇就有点生气,说了小辉几句,小辉也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回嘴声音大了点。结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越来越凶。放学后,小宇觉得气不过,叫了几个校外的朋友在校门口拦住小辉,对他推搡打骂。小辉被打得鼻青脸肿,送去了医院。而小宇和他叫来的人,因为这次打架,面临学校的处分,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大家听完这个事,心里怎么想?
2. 学生活动:学生们表情惊讶,有的皱着眉头,有的小声议论。部分学生可能会说觉得很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闹这么大。
3. 教师引导:是啊,就这么一点小事,演变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多让人惋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阶段,一旦冲动行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自己、家人、他人都伤害巨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守护好大家的青春。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剖析
1. 教师讲解:同学们,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不少类型。像刚说的小宇他们对小辉动手,这就是典型的打架斗殴行为。在生活中,还有盗窃行为,比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好看的文具、零花钱,一时贪心,就偷偷拿走,这就犯了盗窃罪。还有校园欺凌,不光是身体上的欺负,像辱骂、孤立同学,长期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等,也属于校园欺凌,严重的话都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另外,像参与赌博、吸毒等行为,在青少年中也有发生。老师再给大家讲个例子,有个学生,看到同学新买的手机,很喜欢,趁同学不注意,就偷走了。这就是盗窃行为,大家想想,这种行为对不对?
2. 学生活动:学生们纷纷摇头,齐声说不对。有学生可能会说:“这是偷东西,肯定不对。”
3. 教师总结:对,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而且一旦触犯法律,就要承担后果。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些行为,千万别犯错。咱们继续来看,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未成年人饮酒。有的同学觉得好奇,跟着大人喝一点酒,觉得好玩。但大家知道吗,未成年人饮酒不仅对身体不好,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比如酒后失控,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所以,大家要对这些行为有清晰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
(三)违法犯罪的危害
1. 教师引导:同学们,咱们知道了这些违法犯罪行为,那它们到底有啥危害呢?大家先自己思考两分钟,然后在本子上简单写一写,一会儿分组讨论,把大家的想法汇总起来。(学生思考书写,教师巡视)
2. 小组讨论:两分钟后,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写的内容,探讨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教师安排每组4 5人,指定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要点)
3.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比如,有的小组代表可能会说:“对个人来说,违法犯罪会留下污点,以后升学、找工作可能都受影响,还可能身体受伤。”有的小组会说:“对家庭,家长会伤心,可能还要花很多钱赔偿,家庭关系也会受影响。对社会来说,会破坏社会秩序,让大家没有安全感。”
4.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讨论,我们清楚看到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极大。影响个人前途,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所以,大家一定要远离违法犯罪,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四)预防之道
1. 树立法律意识
教师讲解:同学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得先有法律意识。法律就像红绿灯,规范我们行为。大家要学习法律知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学校平时会请警察叔叔、律师阿姨来给咱们讲法律,大家要认真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法律小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与赌博、吸毒这些行为。这是为啥呢?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伤害自己,还违反法律。大家想想,要是身边有同学想参与这些,我们该咋办?
学生思考与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会说要劝阻同学,告诉他这是违法的。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 正确处理矛盾
教师引导:生活中,和同学、朋友有矛盾很正常。但怎么处理矛盾,避免变成违法犯罪,这很关键。比如,和同学闹矛盾了,先别发火,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想想对方为啥这么做,要是自己有错,勇敢道歉;要是对方的问题,心平气和跟他说自己感受,一起找解决办法。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模拟一下同学闹矛盾后,正确处理的过程。(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模拟,一位扮演闹矛盾的同学,一位扮演冷静处理的同学,展示如何沟通解决)
模拟与点评:两位同学模拟完,教师点评,表扬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强调沟通理解的重要性。
3. 抵制不良诱惑
教师讲解:社会上不良诱惑多,像网络游戏、不良书籍、烟酒等。这些诱惑可能让我们走上歪路。比如,沉迷网络游戏,可能就不想学习,还可能为了上网偷钱,最后违法犯罪。我们要学会拒绝,培养健康爱好,像运动、读书、画画。大家说说,还有哪些不良诱惑要注意?
学生回答与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组织学生讨论抵制方法,如和家长约定上网时间,不进不良场所等。
(五)总结与承诺
1.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咱们详细讨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了解了行为类型、危害,也学了预防方法。青春美好,别因一时糊涂犯错。希望大家以后牢记法律,正确处理矛盾,抵制诱惑,让青春健康成长。
2. 承诺签名:现在,请大家拿出“预防违法犯罪承诺书”,认真看内容后,签上名字。这是对自己的承诺,要说到做到。签完后,把承诺书带回家,给家长看,让家长监督。(学生签名,教师强调承诺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
1.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认识,不少于300字,下周交给老师。
2. 制作一张预防违法犯罪的手抄报,内容可以是案例、预防方法等,下周五展示。
八、结语
同学们,青春是宝贵的,希望大家用行动守护它。遵守法律,远离犯罪,让青春之路洒满阳光。遇到问题多想想后果,多找老师、家长帮忙。相信大家都能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