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巴西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巴西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说出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举例说出巴西的特色文化。 结合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以巴西热带雨林为例,说出热带雨林的功能,列举热带雨林开发的问题及被破坏后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热带雨林的功能、开发的问题及被破坏后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难点】 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热带雨林开发中的问题及被破坏后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旁注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巴西足球、桑巴舞、咖啡、热带雨林…… 提到巴西,你对这个国家有哪些了解?(学生讨论分享) 新课讲授: 环节一:混血种人为主的国家 (一)地理位置 阅读课本图10.9“巴西的位置和地形”: 设问:如何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图上找出赤道、南回归线,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上找出巴西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特点。 观察巴西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国土,引导学生说出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区分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范围,拉丁美洲的范围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观察图中国家,说出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名称;比较南美洲各国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得出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自然地理特征 阅读课本图10.9“巴西的位置和地形”,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引导学生描述巴西的地势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巴西的地理位置和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的纬度位置特点,分析巴西的气候类型分布,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三)人口与人种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正文,提问学生巴西的人口数量和人种构成特征,引导学生知道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种的显著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多媒体展示南美洲国家和地区人口排名前十位,注意观察巴西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排名。 多媒体展示巴西足球队照片,分三组,分别找出照片中的白种人、黑种人和混血种人,让学生感受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多媒体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饼状图,让学生读出混血种人占巴西总人口的比重。 阅读课本图10.10“卞卡一家”,认识混血种人的形成。承转:巴西的这种人种特征,对巴西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巴西独特的风俗民情,并交流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完成课本活动“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 环节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 承转:大家都知道,巴西是金砖国家中的一员,巴西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一)巴西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多媒体展示巴西的农作物和矿产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提问巴西的经济发展条件。(热带大国,盛产热带作物,矿产资源丰富) 阅读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名称。以咖啡或甘蔗为例,多媒体展示咖啡或甘蔗的生长习性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巴西为什么适合种植这些农作物。(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作物) 阅读课本图10.12“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生产”,提问学生总结图示时期巴西生产的出口产品(木材、蔗糖、黄金、金刚石、咖啡、橡胶等初级农矿产品)。引导学生得出: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后,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承转:20世纪以后巴西的农矿产品生产有什么变化?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提问学生目前巴西产量和出口量出口居世界前列的农矿产品。(咖啡、蔗糖、大豆、玉米、牛肉、铁矿) 图片展示巴西的农业机械化、育种技术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巴西的农业技术进步。课下完成课本活动“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问题,明确科技对农业的影响。 (二)巴西的工业发展 多媒体展示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的重要工业中心,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归纳巴西工业分布的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说出巴西重要的工业部门。阅读思与学“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引导学生分析巴西发展生物燃料产业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 环节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多媒体展示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说出热带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让学生回答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哪里。 教师讲述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类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提问学生巴西为什么要砍伐热带雨林。(经济发展) 多媒体播放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提到了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后有哪些影响,教师从对巴西和对全球的角度归纳热带雨林被破坏后的影响。 分组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应该开发还是应该保护,由学生代表归纳观点。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巴西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大西洋东岸 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C.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 D.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巴西利亚地处热带,但四季如春,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国,两国在农产品贸易矿产开发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如图示意巴西矿产及主要农业分布,完成3—4题。 3.巴西的咖啡、可可、蔗糖、柑橘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巴西( ) A.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河流径流量大 C.大部分位于热带 D.农业生产水平高 4.贝洛奥里藏特、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所在的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石油工业 C.汽车工业、食品工业 D.石油工业、化学工业 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①涵养水源 ②提供木材等 ③保护土壤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速度快,可任意砍伐 B.木材质量好,有不少珍贵的热带硬木,多砍树就可以多赚钱 C.经济落后,可先发展经济,有钱后,再加强治理和保护 D.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要进行合理的开发 对国家地理位置的描述比较简单,主要提高读图能力。 注意纠正巴西西部不临海洋。 “热带面积广大”对农业有影响。 拉丁美洲是政治概念。 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分布什么气候类型。 用数据“说话”。 调动课堂气氛。 强化地理学科学习的用图能力,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培养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联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单一商品经济。 培养人地协调观念。 强调一下固碳功能,属于跨学科生物知识。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