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美洲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美洲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美洲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南、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主要特地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南、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利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及“新大陆”名字的由来导入新课。
【新知讲解】
一、位置与范围
展示:美洲的国家和地区图。
提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美洲大陆是个整体,而中部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把美洲分成了两部分,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巴拿马运河做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
提问:根据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描述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回答。
明确:
(1)半球位置:北美洲:西半球,北半球;南美洲: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为北温带;南美洲:赤道穿过其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大部分为热带。
(3)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提问:从地图上找出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
拓展:讲述关于“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的相关内容。
过渡:南、北美洲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差异,因而形成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展示:北美洲地形图。
提问:根据分析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三大南北纵裂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特色地形区有冰川广布的格陵兰岛、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等。
过渡:我们了解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下面我们对比分析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展示:南美洲地形图。
提问:根据分析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分析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南美洲的地形特征:平均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特色地形区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过渡:在这样的地形特征下,南北美洲有怎样的气候呢?
展示:美洲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美洲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北美洲跨了五带中的哪几个温度带?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北美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由此说明了北美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北美洲气候特点:(1)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小;(3)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狭长。
过渡:北美洲的气候不但受纬度的影响较大,而且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也较大。
提问:从沿海到内陆,北美洲的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规律?(从地形的角度思考)。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位于落基山的迎风坡,能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的阻挡,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北美大陆内部,同样道理,来自于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因受东部山脉和高原的阻挡,也不能深入内地,只能影响到沿海一带,所以北美洲的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过渡:地形不但影响着北美地区的降水,而且还影响到北美地区的气温。
提问:北美洲中部平原冬季多暴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北美洲山脉为主要为南北走向,中部为广阔平原。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直入,中部平原多寒冷天气。
提问: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能长驱北上,到达哈得孙湾附近。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能给中部平原带来丰沛降水。
提问:从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降水量、气温四个方面探讨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南美洲气候特点:(1)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狭窄;(4)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冬季较温暖,夏季没有酷暑,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活动: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许多大城市都坐落在大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而南美洲有些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却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地区。分析下列资料,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基多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是因为海拔高,四季如春,降水适中,气候宜人,所以人口集中。利马位于沙漠绿洲上,水源也较为充足,因此人口也较为集中。
三、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
展示:美洲地区的划分
讲述:北美地区: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它们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主要分布在魁北克地区。
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由于这两种语言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展示:美洲的人口
提问:结合教材阅读材料,概括美洲的人口组成。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美洲的原住居民绝大部分是印第安人。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后,原住民急剧减少。来自欧洲的移民及来自非洲的黑奴逐渐成为北美洲人口的主体。美国和加拿大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混血人种的比例很高,是“世界人种大熔炉” 。
展示:美洲的经济状况
提问: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及经济发展概况。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北美洲: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加拿大是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石油资源丰富,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玉米是该国主要粮食作物;首都墨西哥城是特大城市。
南美洲:南美洲有13个国家和地区。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以石油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大量出产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是主要的小麦、牛肉、羊毛出口国。
【课堂练习】
1.白令海峡位于( )
A.亚洲与非洲之间 B.亚洲与欧洲之间
C.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D.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
2.巴拿马运河两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印度洋、太平洋 B.南美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
C.亚洲、欧洲; 太平洋、大西洋 D.亚洲、北美洲; 北冰洋、太平洋
3.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
C.巴西以南的美洲地区 D.智利以南的美洲地区
4.读北美洲40°N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A.北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南部是低缓的高原
B.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C.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能长驱直入影响墨西哥湾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少 B.东西跨经度少
C.受地形、地势影响 D.北方冷空气势力特别强
6.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
A.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8.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山脉: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美洲西侧气候在沿海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C 2.B 3. A 4.B 5.C 6.C 7.A
8.(1)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2)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沿海气候南北狭长分布。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曾经的“新大陆”,了解了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要结合相关地图和资料,提高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美洲
一、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4.巴拿马运河
5.白令海峡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2.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3.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4.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三、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
1.主要国家、人口、语言
2.北美洲的经济发展概况
3.南美洲的经济发展概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