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Zn:65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 1-10 题每题 2
分,第 11-16 题每题 3 分,共 38 分)
1.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的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竹管削成笔 B.松木烧成墨 C.宣纸裁成书 D.端石磨成砚
2.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燃料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空气、氧气 B.氧化物:水、一氧化碳
C.化合物:澄清的石灰水、生铁 D.混合物:双氧水、干冰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
B.将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与氧化铜高温反应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连接仪器 B.加热液体试剂 C.液体的倾倒 D.装入粉末试剂
6.“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所有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C.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 C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碳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氧化碳有毒,煤火取暖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D.C与 CO2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9.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用水浇灭火炉中的火,主要原因是使燃着的煤与空气隔绝
10.向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插入金属片 X,无明显现象,取出金属片 X,插入
金属片 Y,Y表面产生气泡,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取出金属片 Y,插入金属片 Z,Z 表
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Z、X、Y C.Y、Z、X D.Z、Y、X
11.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 VO2的“冷热双吸”材料,捕获利用太空和太
阳的冷热能量,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
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x=8
D.V2+核外有 23个电子
12.许多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会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 C6H8N2),它是
一种有毒的化学试剂,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是一种化合物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4:1
C.对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
13.“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人在缺氧环境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使用的一种
安全防护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使用时,其反应为超氧化钾和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2个氧分子:2O2 B.碳酸钾的化学式:K2CO3
+1
C.碳酸根离子:CO3- D.超氧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KO2
14.“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石墨能够导电,则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也能导电
B.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可产生氢气,因此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一定是活泼金属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5.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N2和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提纯混有少量 NaCl的 KNO3固体 将固体溶解,蒸发结晶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炭层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放
D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
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1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图 a表示,把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放入水中
B.图 b表示,向装有等质量镁、锌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图 c表示,铜粉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元素种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D.图 d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2 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38 分)
17.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
(1)出行——明朝末年从兰陵到北京约需 3个月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
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属于________(选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铝的化学性质
活泼,但铝制品却不容易受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记录——古代用墨书写典籍保存至今而不变色,体现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________,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
(3)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FeO4+10X=4Fe(OH)3↓+8KOH+3O2↑,则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取暖——古人取暖的方法主要是烤炭火,如今人取暖所用的燃料越来越清洁。氢气是
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请写出实验室用锌和稀硫
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燃料的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研究和调控燃料的燃烧,可以提升化学反应
的应用价值。
(1)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
(2)从燃烧条件分析,在生活中木柴比煤容易被点燃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当看到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填“扩大”或
“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②雁鱼灯中盛放的清水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A.主要目的是用于灭火 B.减少油的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C.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引入水中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4)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19.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图 1实验中,观察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_________有关。
(2)图 2实验中,根据燃烧的现象可知,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
(3)图 3实验中,通过 A和 C对比实验,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试管 B 中的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科研人员利用催化剂,将两种温室气体进行转化,为“碳中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共有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的分子个数比为 。
(3)该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嫦娥六号探测
器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经分析得出月球上含有 He、N、Mg、Ne、Se等元素(粒子结
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氦原子失去核外 2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称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2)图 1中③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周期,它与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氦元素和氖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是 的结构,
不易得失的电子。
(4)由图 2可知,硒的核电荷数为 ,n的值为___________。
2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
(1) 海水晒盐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t1℃时,若饱和 KCl溶液与饱和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相等,则溶剂的质量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将 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
别升温至 t3℃,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4)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MgCl2>MgSO4>KCl,
则 t的范围是__________。
23.2024年 12月 27日,中国海军 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命名为“四川舰”,
舷号为“51”。“四川舰”建造用到了钛合金。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为 TiO2)制备
高温
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①TiO2+2Cl2+2C TiCl4+2CO;②
钛、镁在高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1)氯化炉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还原炉内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
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Cl2在电解炉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14 分)
24.如图是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 室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E装置收集氧气,若所得氧气浓度偏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可以用 F装置收集,集气瓶内装
满水后在水面滴入一层植物油,收集时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填“a”或“b”)口通
入,水面滴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如图(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 A为装置 B提供水蒸气,黑色铁粉加热一段时间
后,B中仍全为黑色,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
上飞起,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_,用燃着
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声,推测该气体为氢气。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
“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①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 FeO和 Fe2O3不能被磁铁吸
引,Fe 和 Fe3O4能被磁铁吸引。
②Fe2O3是红棕色的固体,其余为黑色。
③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却本实验中铁的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根据颜色可知,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 1:倒出 B中黑色固体于白纸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用磁铁反复吸引。 FeO。
步骤 2:取上述少量黑色固体于试
有红色固体出现,且有黑色固体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溶液,
剩余。 ___________和铁。
充分反应。
(3)请写出步骤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与一种黑色固体。
四、计算题(共 10 分)
26.学习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右图所示实验。(已知
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1)碳酸钙中钙、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填最简比)。
(2)该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3)计算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
算过程)。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1-10题每题2分,第11-16题每题3分,共3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B C B C D B B D D C C B B B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38分)
17.(1)金属材料;4Al +3O2 2Al2O3;(2)不活泼(或稳定);(3)K+;H2O;(4)Zn + H2SO4 ZnSO4 + H2↑。
18.(1)天然气;(2)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低;(3)①扩大;②B C;(4)C2H5OH。
19.(1)溶质的性质;(2)氧气的浓度;(3)水(或水蒸气);除去水中的氧气。
20.(1)2;(2)1:1;(3)原子、元素;(4)CH4+CO2 催化剂 2H2+2CO。
21.(1)He2+;(2)3;Mg3N2;(3)相对稳定;(4)34;6。
22.蒸发溶剂;(2)相等;(3)MgSO4;(4)t123.(1)一氧化碳(或CO);(2)2Mg+TiCl4 高温 2MgCl2+Ti;防止镁、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或做保护气);(3)分解;(4)Mg、Cl2。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14分)
24.(1)2KMnO4 △ K2MnO4+MnO2+ O2↑;(2)收集前集气瓶没装满水(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时,就开始收集);(3)b;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合理即可)。
25.(1)小;2H2+O2 点燃 2H2O;(2)Fe2O3;全部固体被磁铁吸;硫酸铜(或CuSO4);Fe3O4;(3)Fe+CuSO4 FeSO4+Cu。
四、计算题(共10分)
26.(1)5:6;(2)3.3; 各2分
(3)解:设10g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2分
100 44
x 3.3g 1分
= 1分
x=7.5g 1分
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
=75% 1分
答: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