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 年 化 学题号 1~10 11 12 13 14 总分得分评卷人※ 理化考试时间共 150分钟 化学试卷满分 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0分)本部分共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静置沉淀 B. 砂石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投药消毒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元素:Cl2 B. 构成 NaCl的离子:Na+、Cl--+2C. 两个钠原子:Na2 D. 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2O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药品 B. 过滤 C. 滴加液体 D. 振荡试管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氮化硼晶体。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硼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 5 B. 相对原子质量为 10.81gC. 元素符号为 B D. 属于非金属元素5.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B. 加油站、面粉厂——杜绝一切火种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火灾中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6. 下列金属组合均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A. Fe、Zn B. Zn、Ag C. Al、Ag D. Cu、Ag7.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制造石墨电极B. CO2能与 Ca(OH)2 反应,可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可作冰箱除臭剂D. CO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铁8.学习中常用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进行推理分析。下列推理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元素组成,那么它们的物理性质一定相同B. 置换反应都有化合价改变,那么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那么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D.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那么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9.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增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一定条件2H4+2H2O C2H5OH+H2O10.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酸(C7H6O3)。下列关于水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化合物 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一个水杨酸分子中含有 16个原子 D. 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 2:1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分)本部分共包括 4个小题。11.(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制氢: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和乙醇裂解制氢等。由化石能源制得的 H2中含有 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 H2。电解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 1 所示。储氢: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液化储氢和高压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中国科学家研究出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利用金属镁和氢气在 300℃和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镁(MgH2),实现了固态储氢。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它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氢能源能有效减少 CO2的排放,随着制氢与储氢技术的不断发展,氢能源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前景可期。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的化石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 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 H2”。说明 H2的沸点比CO 的沸点 。(3)“镁基固态储氢”的化学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低温液化、高压压缩储氢的原因是 。(5)氢能源被称为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6)为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填字母符号)。A. 大力发展燃煤发电B.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氢能等C. 加快研发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12. (12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写出仪器①名称: 。(2)制取氧气:①可以选择 B和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来制取并收集氧气,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部分操作如下:a.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b.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其中相对合理的是________(填“a”或“b”)。(3)用大理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①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A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③若用 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性质:①如图 1,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到集气瓶中(刚收集满氧气),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图 1) (图 2)②如图 2是验证 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 CO2。步骤Ⅰ:打开 K1关闭 K2,观察现象。步骤Ⅱ:关闭 K1,打开 K2,加热水,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请回答:步骤Ⅰ说明 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Ⅰ中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 (填“变红色”或“不变色”,下同)、Ⅱ中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 ,说明 CO2能与水反应。(5)中国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CO2 一定条件 CH3OH+H2O。若要制取4.8 kg 的甲醇,计算理论上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kg。13.(11分)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从多角度了解。[金属材料]太阳能路灯(如图),可以实现白天用太阳能充电,夜晚照明,其灯柱材料为铝合金,路灯内部采用金属铜作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灯柱所需的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比纯铝 (填“高”或“低”)。(3)太阳能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金属的性质](4)在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为 。(5)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铁、铜、银为例),请填写下表:实验方法 “两金夹一盐” “两盐夹一金”实验方案铁丝表面 ,溶 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银丝表面无 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实验现象 明显现象。 无色变为蓝色;FeSO4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6)为了防止家中常用的铁锅生锈,你的做法是 。生活中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 (写一种)。14.(9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Ⅰ. 燃烧条件的探究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60℃。(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写出一点)。(2)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3)若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不慎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火星的作用是 。Ⅱ. 在实验室开放日,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并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甲组:铜粉与氧气反应) (乙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提出问题】两组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吗?【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天平始终平衡,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 (填“向左”或“向右”)倾斜,其原因是 。此反应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 2.B 3.C 4.B 5.A 6.A 7.C 8.D 9.C 10.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石油 混合物(2)低(或更低)(3)化合 MgH2+2H2O = Mg(OH)2+2H2↑(4)分子间有间隔 (5)2H2+O2 2H2O (6) BC12.(1) 铁架台(2)① C或E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对应关系不能错) ②a(3)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防止生成气体从管口逸出(合理即可)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气体(合理即可)(4)①集气瓶底部没有预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合理即可) 不变色 变红色(5)6.613.(1)金属材料 (2)高 (3)导电 (4)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现象 有红色固体析出 Fe+CuSO4=Cu+FeSO4 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Cu+2AgNO3=2Ag+Cu(NO3)2实验结论 Fe>Cu>Ag(5)(6)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节约金属资源(合理即可)14. Ⅰ.(1)提供热量[或隔绝氧气(或空气)](2)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提高温度到红磷着火点Ⅱ. 2Cu+O2 2CuO 向右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遵循 密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末化学试题答案.docx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