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2025.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可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等细胞器B.内质网在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C.囊泡的定向运输需要信号分子与细胞骨架的参与D.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时,相应转运蛋白的构象都会生改变B.转运蛋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某些通道蛋白具有催化功能C.抑制有氧呼吸,蔗糖仍然可以运入细胞D.培养基的pH低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3.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如图,①~④代表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③为ATP,物质④为[H],阶段A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阶段B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该过程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阶段C消耗了[H]和O2,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D.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4.果蝇的眼型与翅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亲本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其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眼型与翅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6C.F1中星眼缺刻翅与圆眼正常翅数量之比为2:1D.F1中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5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B.若I-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D.Ⅱ-2和Ⅱ-3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6.人卵细胞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辅助生殖时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可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一对夫妻因妻子高龄且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XAXB),需进行遗传筛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2B.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2C.不考虑染色体变异,若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不考虑染色体变异,若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7.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B细胞的识别B.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呈递抗原等功能C.TAM分泌的IL-10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肿瘤的发生和恶性发展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8.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B.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C.某些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某些糖尿病患者与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有关9.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红光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红光促进莴苣种子萌发,远红光抑制莴苣种子萌发C.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的相关基因表达D.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低10.图为探究岩龙虾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曲线图,并且对处于B状态的岩龙虾种群进行捕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当年捕捞量应为19只B.调查期间,岩龙虾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为保证岩龙虾种群的延续,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超过29只11.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裸石上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B.演替的前120天,物种数量可能不断增加,之后趋于稳定C.演替过程中,优势种A被优势种H逐渐取而代之D.演替达到稳定后,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数量呈正金字塔形12.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某林场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当地因环境污染,植物正在经受镉的氧化胁迫,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杨酸与镉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增大了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生物富集的渠道与能量流动的渠道相同D.在镉的胁迫下,植物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13.果酒、果醋和啤酒都是发酵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果酒基础上,升高发酵温度,打开瓶盖会有果醋的产生B.家庭制作果酒和果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灭菌C.啤酒生产过程中焙烤的目的是加热杀死种子胚同时使淀粉酶失活D.啤酒生产流程中的消毒、终止属于后发酵阶段14.杂交瘤技术制备的鼠源单抗(单克隆抗体)可诱导人体产生抗单抗抗体(ADAs)而降低其治疗效果。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在小鼠体内生产人鼠嵌合单抗,还可将人编码抗体的基因转移至经过人工改造的抗体基因缺失的小鼠中,使小鼠表达出完全人源化单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将其置于95%O2和5%CO2的培养箱中B.鼠源单抗疗效降低是由于ADAs与其发生了特异性结合C.不同类型单抗的制备过程都涉及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D.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完全人源化单抗诱发产生ADAs的强度依次升高15.下列关于“DNA粗提取”和“DNA片段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DNA粗提取时,整个提取过程可以不使用离心机B.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构象等有关C.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和枪头在使用前需进行高压灭菌处理D.若扩增结果不止一条带,可能的原因是退火温度过高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研究发现,光能会被类囊体转化为“某种能量形式”,并用于驱动产生ATP(如D。为探寻这种能量形式,在I实验基础上进行Ⅱ实验。为探究自然条件下类囊体膜内外产生H+浓度差的原因,对无缓冲液的类囊体悬液进行光、暗交替处理,结果如Ⅲ。用菠菜类囊体和人工酶系统组装的人工叶绿体,能在光下生产多碳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类囊体膜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B.实验Ⅱ能充分证明“某种能量形式”是类囊体膜内外的H+浓度差形成的势能C.Ⅲ中悬液pH在光处理时升高,是类囊体膜外H+被转移到类囊体膜内造成的D.若要实现黑暗下人工叶绿体持续生产,需稳定提供的物质有NADPH、ATP和CO217.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分离比①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3:1② 乙×丙 成熟 成熟:不成熟=3:1③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成熟=13:3A.分析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B.实验②中,F2成熟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C.实验③中F2不成熟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0/13D.果实的成熟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8.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不是孤立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共同构成了有序的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天敌、传染病属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B.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C.随季节更替,水稻田的空间结构与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D.年龄结构、优势种和垂直结构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9.已知药物A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甲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乙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丙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丁 ________ 发热A.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能产生兴奋,同时也具有内分泌功能B.发热过程中,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丁的处理方式为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D.由甲、乙、丙三组得出结论是M与药物A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20.研究者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探索利用条斑紫菜和拟线紫菜培育杂种紫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使用蜗牛消化道提取液来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原生质体需在高渗溶液中长期保存,以防止吸水过多而破裂C.融合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细胞壁后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检测原生质体活力时可用甲紫溶液处理,活的原生质体被染色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我国科学家模拟和借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个物种中选择合适的酶,在无细胞系统中构建了一条只有11步反应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该途径首先通过光伏发电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光伏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通过催化剂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醛,最终合成淀粉,相关过程如图所示。(1)希尔反应的条件是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在光照、的条件下加入Fe3+或其他氧化剂,加入Fe3+的目的是______。(2)图中的______过程(填序号)模拟了卡尔文循环过程,植物体内该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为______。(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淀粉积累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消耗的CO2量要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答出2点)。22.(16分)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玉米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该突变体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研究人员用该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作为亲代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统计F2的部分穗,结果如表所示。F1/粒 F2穗1/粒 F2穗2/粒 F2穗3/粒野生型 20 228 209 286突变体 0 69 62 102(1)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答出2点)。(2)据表分析,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判断依据是______。(3)从F1开始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皱缩籽粒,F4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4)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不同来源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根据2号和5号染色体上的SSR序列设计引物,对F2中结皱缩籽粒的15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上述控制玉米籽粒形状的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②8号个体的5号染色体SSR的扩增结果与其他植株不同,原因是_________。③分析F2全部皱粒个体2号染色体SSR扩增结果,其条带类型比例接近_______(填“3:1”“1:2:1”或“1:1”)。图中2号个体与F1杂交,子代进行5号染色体SSR扩增.其条带类型比例接近______。23.(10分)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1)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叫作______,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2)在突触b处,神经递质经______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______(填“Na+”或“Cl ”)内流,引发______突触后膜电位,引起变化为_______。(3)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K+静电场强度只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60×lg”计算得出。①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lg=-1.59),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细胞K+静电场强度为______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90mV接近,推测_______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_______,则可验证此假设。24.(10分)河蟹共生养殖是指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河蟹爬动改善稻田土壤,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可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绿色生产。在这种模式下,河蟹清除田中杂草和害虫,排遗物还可肥田,水稻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1)河蟹共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其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2)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3)如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①+⑤,理由是_______。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包含在序号______中。25.(9分)某研究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整合到野生型小鼠Gata3基因一端,如图甲所示。实验得到能正常表达两种蛋白质的杂合子雌雄小鼠各1只,交配以期获得Gata3-GFP基因纯合子小鼠。为了鉴定交配获得的4只新生小鼠的基因型,设计了引物1和2用于PCR扩增,PCR产物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1)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______,其核心工作是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GFP基因时,需要用到TaqDNA聚合酶,其作用是_______。(2)插入GFP基因后,转录的模板链为______链;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为了确定GFP基因连接到Gata3基因的下游且插入方向正确,需进行PCR检测,若仅用一对引物,应选择图甲中的引物____________。(4)据图乙分析Gata3-GFP基因纯合子小鼠是______号个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