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华夏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华夏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测评
九年级化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钢铁生锈 C.汽油燃烧 D.沙里淘金
2.“低碳”生活理念就是指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用淘米水来浇花 B.用废旧报纸来擦洗玻璃
C.出门吃饭用一次性的餐具 D.短途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空气的组成成分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氖气
4.右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属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不助燃 D.密度比空气大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 B.用食盐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的是( )
A.木炭 B.铜丝 C.镁条 D.铁丝
7.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多种化工产品,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X的化学式为( )
A.Na2CO3 B.NaOH C.Na2SO3 D.Na2SO4
8.镭元素具有放射性,其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常用来治疗癌症。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见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镭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8 B.镭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6 D.镭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8
9.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如图是其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硫化氢、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生成物有3种
C.该反应的生成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污染 D.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减少
10.含氟牙膏的原理是牙膏中的氟离子在人的口腔中能形成氟化钙(CaF2),氟化钙能够坚固牙齿,从而达到防蛀的目的,其中氟元素(F)的化合价为( )
A.+1 B.+2 C.-1 D.-2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12.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D.该实验装置设计科学合理,不需要再优化
13.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14.将质量相等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C.两种金属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等 D.稀盐酸有可能过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作助燃剂的物质是________。
(2)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________作用。
(3)铁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
(3)该实验过程中种类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17.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下面是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物理性质的实验。
(1)A实验纯金属片与其合金相互刻划,实验目的是比较两种金属材料的________大小。
(2)从B中数据可以得出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成分的熔点______(填“高”或“低”)。
18.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分为:“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实验”等。请回答问题:
(1)我们可以将实验D与实验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均为探究反应条件的实验。
A B C D
(2)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
①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C点溶液中有______种溶质。
19.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在上次实验结束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______(填“大”或“小”)。
20.碳酸氢钠在受热的情况下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热一定质量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6.2g,则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肥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这种有机肥的优点。
22.(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1)写出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3)试管上方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3.(3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中应加入的物质是什么?
(3)若用C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24.(2分)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
(1)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2)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所含有的成分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溶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泥沙 B.氨气 C.酒精 D.硫酸铜
(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______。
A B C D
X 水 稀盐酸 水 过氧化氢溶液
Y 氢氧化钠 锌 硝酸铵 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3)20℃时,在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A、B、C三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判断A、C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判断B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4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
③4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至0.1%)
(5)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即把铁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将铜置换出来,然后将所得铜收集、熔炼和铸造。现有1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铜溶液,与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求可制得铜的质量。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测评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5 DCDDC 6—10 ABDCC 11—14 CBA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氧气(或O2);乳化;氧气和水(或O2和H2O)
16.(1); (2)2:1; (3)氢原子和氧原子。
17.(1)硬度; (2)低。
18.(1)A (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两
19.15; (2)100; (3)小。
20.;16.8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CO(NH2)2 促进植物叶、茎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含量。
22.(1);(1分) (2)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3)平衡装置内外压强,收集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空气污染。(1分)
23.(1)(或)(1分)
(2)稀盐酸;(1分) (3)(1分)
24.(1)(或)(1分)
(2)一定有银、铜和锌。(1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A(1分) (2)C(1分)
(3)烧杯底部有未完全溶解的固体;(1分)向B溶液中继续加入固体B,看能否继续溶解,若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原溶液恰好饱和。(1分)
(4)①30;(1分) ②大于(1分) ③25.9%。(1分)
(5)解:设可制得铜的质量为x
解得x=3.2g(1分) 答:可制得铜的质量为3.2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