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核心素养探究实践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态度责任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科学观念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目录情境与问题1探究与发现2研讨与拓展3回顾与复习4总结与评价5学习任务1情境与问题聚焦观察、比较实验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我么又发现了什么?无土壤组有土壤组聚焦通过交流、观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绿豆种子都会发芽,绿豆种子不发芽可能是不具备外界条件的原因,也可能是绿豆种子本身的原因。聚焦种子发芽不仅需要内部条件,还依赖于外界条件。你们觉得需要哪些条件呢?可能与水有关;可能与温度有关;可能与空气有关。学习任务2探索与发现探索分析我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我们的发现。12424242301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探索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2收集其他小组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看看和试验前的预测是否一致。第一组第二组探索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2第一组第二组2424242301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2424242400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探索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3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1号组-未加水2号组-加水 121212000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探索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3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1号组-常温2号组-低温 121201200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探索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3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1号组-有光2号组-无光 1212121200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探索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3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1号组-无空气2号组-有空气 121212000种子的发芽需要空气探索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3总结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温度、水分和空气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探索查阅资料,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4种子发芽的三要素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可以激活种子内的酶,促进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催化。适量的水分使得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软化,便于氧气进入,增强呼吸作用。充足的空气保证了种子呼吸作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探索5移植绿豆芽。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以后会怎么样?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花盆里,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探索5移植绿豆芽。移植步骤①准备好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一个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个勺、一些水。②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 处,用工具把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③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④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学习任务3研讨与拓展研讨1.实验结论和我们在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①有的实验结果和预测一致,有的实验结果和预测不一致。②我们主要看在只改变一个条件的前提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已发芽数或未发芽数的差别是否显著,若差别显著,说明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若差别不显著,说明该条件不是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此外,还需要注意种子自身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研讨2.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拓展将豆子发成豆芽,是食用豆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我国,豆芽有着千年的食用历史。鲜嫩的豆芽清香好吃,不但有蔬菜的味道,还有豆子的营养。多项研究发现,常吃豆芽好处多多。学习任务4回顾与练习练习一、选择题。1.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A.土壤 B.空气 C.水分C2.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能吃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是因为利用了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请你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这种栽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C3.“又是一年农忙时”,农民伯伯在( )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A.非常寒冷 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 C.阳光温和、土壤潮湿C练习二、判断题。1.在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两组种子的数量可以不一样。( )×2.种子只有在土壤中才会发芽。( )×3.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受光的影响。( )√4.有些绿豆种子不发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条件不具备,也可能是绿豆种子自身的原因。( )√练习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奇思”小组正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1.根据这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绿豆种子发芽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水分。需要2.“妙想”小组的同学对这个结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的做法是把绿豆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几天后绿豆种子只是膨大了一些,没有发芽,无水的绿豆种子也没有发芽,所以,他们认为绿豆种子发芽应该与水分______(填“有”或“没有”)关系。没有练习3.“妙想”小组中水里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绿豆种子本身是坏的B.水里的空气太少了C.绿豆种子因吸水太多而死亡B4.为了进一步研究“妙想”小组产生的新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实验:两个盒子都滴水,A盒用封口袋密封,B盒不做处理,几天后B盒绿豆种子发芽了,A盒绿豆种子没有发芽,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能得出的结论是绿豆发芽必须要有____________。空气充足的空气应该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学习任务5总结与评价总结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收集数据整理发现水分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收集更多证据,使结论更具说服力。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科学态度合作学习评价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作业感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课题 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比较种子发芽试验》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学生经过前一课《种子发芽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已经开展了种子发芽实验,而他们将在本节课集中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和整理数据,形成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认识,并继续种植、照顾绿豆芽。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将逐步形成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认识,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条件。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种子发芽并不陌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在上一节课的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效果可能不明显。所以本节课师生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启发和帮助这些学生。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科学思维)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态度责任)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5张班级实验信息统计表、土壤、花盆。 学生准备:绿豆发芽实验装置、实验信息记录表。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情境与问题 1.提问:观察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表格一,教会学生如何整理数据。) 2.谈话:通过交流、观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绿豆种子都会发芽,绿豆种子不发芽可能是不具备外界条件的原因,也可能是绿豆种子本身的原因。 3.导言:种子发芽不仅需要内部条件,还依赖于外界条件。你们觉得需要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出示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分析我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我们的发现。 1.现在请同学们整理实验数据,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1)两组的实验数据有什么不同? (2)实验结论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 (3)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小组讨论。 活动二: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1.哪一小组率先来分享小组交流结果? (整个小组上台汇报分享。) 2.其他小组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还要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统计表哦! (其他小组将相同实验数据收集在相应汇总表中,汇总表如下图。)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 改变的条件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我们的解释1号组( )2号组( )备注:表中1号组与2号组直接写实验中改变的条件。 3.小组汇报结束后,提问:相同实验的小组实验现象一样吗?实验结论一样吗? 预设:有的小组一样,有的小组不一样。 4.如果出现不一样地回答,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预设:是种子自身的原因,是实验操作方法不当的原因,是改变了多个条件的原因…… 活动三: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1.邀请学生将相同实验的数据汇总表呈现在黑板上,并逐一分析数据。 2.提问:我们统计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的实验? 预设: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的实验,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的实验,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照的实验…… 3.提问: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根据有土壤和无土壤的绿豆种子发芽数都是18,未发芽数都是0,我们可以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 4.提问:支持我们研究结论的证据是什么? 预设:对比实验中种子发芽的现象,以及相同实验的数据汇总…… 5.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活动四:查阅资料,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提问:通过观察绿豆发芽过程图,以及阅读种子发芽基本条件的参考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以及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照和土壤。 活动五:移植绿豆芽。 [材料准备:花盆、土壤] 1.提问: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以后会怎么样? 预设:长成绿豆苗,然后继续生长…… 2.提问: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预设:阳光、土壤、水分…… 3.移植步骤。 ①准备好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一个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个勺、一些水。 ②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 处,用工具把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 ③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 ④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研讨与拓展 (一)研讨 1.研讨一:实验结论和我们在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研讨。 2.研讨二: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交流研讨。 (二)拓展 1.拓展:将豆子发成豆芽,是食用豆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我国,豆芽有着千年的食用历史。鲜嫩的豆芽清香好吃,不但有蔬菜的味道,还有豆子的营养。多项研究发现,常吃豆芽好处多多。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土壤 B.空气 C.水分 (2)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能吃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是因为利用了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请你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这种栽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3)“又是一年农忙时”,农民伯伯在( )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 容易发芽。 A.非常寒冷 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 C.阳光温和、土壤潮湿 2.判断题。 (1)在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两组种子的数量可以不一样。( ) (2)种子只有在土壤中才会发。( ) (3)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受光的影响。(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种子发芽的条件”,并在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和做相同实验、不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析交流,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便于分析要将不同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这个环节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收集、填写数据,节省时间,为后面研讨部分留出更多时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docx 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