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自测评价九年级化学试题 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B D C C B A C D A C A13、(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化学(2)BD(3)(4分);化合(4)耐腐蚀(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4、(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不可行,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时,应从长导管通入气体,短管排出空气;c(2)(4分);熄灭(3)难溶于水15、(10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还原(2)(4分);置换 (3)AC16、(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澄清石灰水(2)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小(3)大(4)50(5)(4分)(6)加入50mL水后,最终压强与实验前压强几乎相同(7)或(8)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17、(1)0.2(2分)(2)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1分)Zn+2HCl=ZnCl2+H2↑ (2分)65 2x 0.2g (2分)(2分)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2分)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1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自测评价九年级化学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Zn-65一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淮北市酿酒传统悠久,明代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诗句赞美口子佳酿。 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曲捣碎 B. 酒曲发酵 C.滤去酒曲 D.泉水勾兑2.2024年12月1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了“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 购物时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B.出门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干净卫生C.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少坐私家车 D.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3.消防自动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周围温度较高时,热敏玻璃球中的液体会膨胀,导致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实现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敏玻璃球的导热性差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分子体积变大了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不可将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4.我国成功提纯的“超级金属”铼,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铼原子的中子数75 B.金属铼的化学式为reC.铼元素为金属元素 D.铼原子的原子质量为186.25. 化学实验操作中也有“横平竖直”之美。下列操作中,不符合规范操作的是A.横 B.平 C.竖 D.直6 .过氧乙酸(化学式CH COOOH) 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B.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题。氨气(NH ) 作为一种零碳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Haber-Bosch 工艺利用N 和H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氨(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的方 法。我国朱维源团队近年来研究的“间歇式清洁电力Haber-Bosch 法合成氨工艺”,使用的 原料只有可再生电力、水和空气,副产品只有氧气,是清洁可持续的合成氨生产方式。a .b C7 .有关Haber-Bosch 工艺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氨过程合理的顺序是a→c→b B.该反应中氢原子个数增加C.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氮气的质量比为3:1 D.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8.关于零碳能源氨气及其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引发温室效应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C.朱维源团队制氨只发生了化合反应 D.朱维源团队制氨原料经济易得9.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B.“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D.“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10.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物质 目 的 主要实验操作A Cu(C) 除杂 在空气中灼烧B NaCl(泥沙) 分离 溶解、过滤C CO(CO ) 鉴别 通入澄清石灰水D C(Fe) 检验 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11.化学学习需要建构多种基本观念。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结构观:CO、CO 均由碳原子、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B.微粒观: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变化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 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 守恒观:1g 镁 和 1g 氧气反应生成2g 氧化镁1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密闭容器中不同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时氧 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与反应装置相连的氧气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瓶内氧气含量 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图4分别是该小组同学用红磷、白磷、铜粉三种物 质进行实验所得的“氧气含量一时间”关系图(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白磷、铜粉均足量)分析上述关系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选用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误差最小B.白磷燃烧后剩余氧气含量小于红磷,可能是因为白磷还可以缓慢与氧气反应C.选择铜粉进行实验时,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D.相较于传统实验,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好的从定量角度研究物质的变化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64分)13. (12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使用液氢—— 液氧作为推进剂,动力大,反应产物无污染。氢能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制得的H 中含有CO, 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第3页(共6页)目前氢气的储存方式有多种。科研人员研究出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实现了氢气安全、高 效及大规模储运,其原理是利用金属镁和氢气在300℃和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镁 (MgH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定会有更优异的储氢材料使氢能广泛应用。结合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采用液氧液氢燃气发生器循环火箭发动机,该过程将 能转化为火箭发射所需动能。(2)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来源广泛,可由空气直接分离获得 B.氢气变为液氢时,氢分子之间间隔变小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D.氢气的沸点比CO 的沸点低(3)根据文中信息,写出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原理: (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火箭外壳选用铝合金材料,主要利用了铝合金 的优点(答1点即可)。14. (12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百用水泥制成的二氧化锰小球c-多孔塑料板aq)甲 乙 丙(1)小明同学想用装置甲制取并收集氧气,你认为他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试管中的液 面位于 ( 填“a”“b” 或 “c”) 处 。(2)若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打开活塞,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蜡烛 _o(3)装置丙制取并收集氢气,由此收集方法可知氢气的物理性质为 o15. (10分)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有很强的耐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而被认为是21世纪的 重要金属材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 和TiO ) 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 步 骤I 中,碳在该反应中体现出 性;(2)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 反 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所得金属钛中含有少量的金属镁。若要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可加入的试剂是( 填 字 母 ) 。A.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16. (18分)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影响二氧 化碳溶解性的因素。【活动一】探究温度和压强对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影响。实验1:标准大气压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 某种无色碳酸饮料,大烧杯中加入不同温 度的水,小烧杯中加入某种试剂A。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大烧杯中水的 温度 试管中产生气 泡的速率(试剂A) ① 0℃ 缓慢② 20℃ 适中③ 90℃ 很快实验2:室温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 某种无色碳酸饮料。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注射器活塞的位置 试管中的产生气泡的速率④ 不拉动活塞 适中⑤ 向上拉活塞到25mL 变快⑥ 向上拉活塞到50mL 变得更快(1)实验1,小烧杯中的试剂A 可用于检验CO , 该试剂是 (填写名称)。(2)由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3)由实验2可知,压强越 _,CO 溶解的量越多。【活动二】探究CO 在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3:烧瓶中收集250mL CO 气体,向其中加入不同液体,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烧瓶中气体 注射器中物质 实验后瓶内压强(传感器) ⑦ CO X m L 水 104.98kPa⑧ CO 50mL盐酸 106.67kPa⑨ CO 50mL小苏打溶液 103.40kPa(4)第⑦组实验中,X=_(5)CO 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从上述实验中可知,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CO 的依据是:(7)化学学习是一个宏微结合的过程,根据实验3所给的数据,按照图1的方式画出图2 中液体上方的微观示意图。图 1 : 盐 酸 图2:小苏打溶液(8)请你利用二氧化碳溶解性知识,解释“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的原因17. (12分)铜锌合金俗称为黄铜,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 10g 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 为109.8g。请计算:(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化学试题+答案.docx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文字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