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芳试用时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铁钉生锈 C.粮食酿酒 D.汽油挥发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塞橡胶塞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振荡试管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 B.氩气:C.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D.氢氧根离子:4.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需要标识的提示是( )A.热烫 B.洗手 C.用电 D.排风A.A B.B C.C D.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含有氧气的空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D.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6.科学家对火星大气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如题图。与地球大气的成分相比,火星大气中含量更高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氩气 C.二氧化碳和氮气 D.氮气和氩气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化工生产都要有催化剂参与,例如氮气与氢气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能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较快合成氨等含氮化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回答7-9小题。7.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A.闵恩泽 B.张青莲 C.徐寿 D.侯德榜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C.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9.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如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与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过程中氢原子数不断变少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0.常见几种碳单质结构如题图,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C.原子结构示意图都是 D.常温下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11.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12.镝是制造高端芯片的重要原料,我国产量占全球99.9%。结合题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D.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13.下列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A 用天然气作燃料做饭 天然气可燃烧放热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受热后汞原子变大C 炒菜熟后关闭天然气熄火 隔绝(清除)可燃物灭火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分子A.A B.B C.C D.D14.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题图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中氧气的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站内循环的氢原子利用率为100%B.太阳能可作为反应②的能量来源C.反应①为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15.探究水电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已知:电解质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物质。实验序号 电解质种类 电解质的浓度 负极材料 2分钟氢气的体积/① —— —— 石墨 0② 硫酸钠 10% 石墨 10③ 硫酸钠 10% 铂丝 11④ 氢氧化钠 10% 铂丝 16⑤ 氢氧化钠 15% 石墨 23A.①②探究有无电解质的影响 B.②③探究负极材料的影响C.③④探究电解质种类的影响 D.④⑤探究电解质浓度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思想,记载了“沉铅结银”的过程图1所示。图1 图2(1)礁砂主要含硫化银,属于①________(填“混合”或“纯净”)物;硫化银(银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②________。(2)“士炉”中反应之一:,该反应涉及③________种氧化物。(3)“交箑(扇)”意为交互用扇子煽风补充④________,促使反应加快。(4)“分金炉”(图2)中铅与氧气高温生成氧化铅的化学方程式⑤________;“氧化铅”密度比“生银”⑥________(填“大”或“小”)而沉下,达到分金目的。17.【科普阅读题】2024年11月5日公司公开其固态电池的设计专利,其研发的掺杂硫化物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能有效阻碍材料与金属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液态电池主要有两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以下为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的数据对比:项目 液态电池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充放电次数 500-2000次 10000次续航距离(电池)安全性能 易自燃 难自燃工作温度成本 技术成熟,生产设备和工艺完善 增加从市场反应来看,固态电池商业化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也需进一步成熟和完善。(1)公司研发的掺杂硫化物材料的优点①________;(2)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②________能,同一辆车装满电电池,③________(填“固”或“液”)态电池续航能力强。(3)磷酸铁锂中锂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是④________。(4)液态电池易受外力穿刺电池隔膜导致短路,产生⑤________,引起电解液自燃。(5)哈尔滨(冬季气温)市民建议购买配备⑥________电池的电动车。(6)固态电池对比液态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⑦________(填编号)。a.能量密度更大 b.热稳定性更好 c.电池寿命更长 d.价格更便宜18.【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1)的制取及性质Ⅰ.制取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发生装置选用图1的①________(填字母)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图1Ⅱ.的性质操作 现象与反思C中木炭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中的原因③________。 i.C中现象为④________;ii.D的目的是⑤________。(2)低碳行动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等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2,回答问题。图2i.a是指可再生能源替代,包括⑥________(写一种)。ii.海洋封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⑦________。iii.b是指绿色植物通过⑧________产生氧气。19.【科学探究】兴趣小组用炭和氧化铜进行如题图实验。(1)实验现象:甲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是①________,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②________。(2)实验结束:待甲试管冷却后再把粉末倒在纸上的原因③________。实验分别对两支试管中物质进行称量,甲试管中物质减轻,乙试管中物质增重,结果发现。兴趣小组讨论得出可能原因:一是没有被完全吸收;二是气体可能还含。为了弄清气体的成分,小组继续设计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和;猜测三:。经分析肯定错误的是猜想④________,原因是⑤________。【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浓溶液能充分吸收。【进行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二成立观察到⑥________。【交流反思】i.的可能来源是⑦________。ii.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⑧________。20.牙膏中含有摩擦剂、洗涤泡沫剂、黏合剂和保湿剂等。(1)认识牙膏中的摩擦剂。物质 碳酸钙 磷酸氢钙 二氧化硅 氢氧化铝清洁效果 良好 温和 良好 温和摩擦力 适中 较小 较小 较小价格(元/t) 700 2490 4550 9500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①________。综上信息,②________为理想的摩擦剂。(2)生产轻质碳酸钙。方案一:方案二:i.方案一:“粉碎机”的作用是③________,“酸溶室”中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反应器”反应的化学式⑤________。ii.方案二:“椴烧炉”的反应基本类型属于⑥________反应,固体生成物的俗名为⑦________,“消化室”中反应属于⑧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3)评价: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其优点是⑨________。21.火力发电厂常使用石灰石进行燃煤烟气脱硫,产生的硫酸钙可用于建筑材料。图1 图2(1)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①________。(2)“吸收塔”(如图1)内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的方式,含烟气从吸收塔底部鼓入,石灰石浆液从吸收塔项部喷淋,其目的是②________。(3)“吸收塔”反应:,部分物质质量变化如图2。i.代表的质量变化曲线是③________(填“a”或“b”)。ii.时吸收塔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④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iii.时,硫酸钙的质量m为⑤________。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C C D B A A D B C B B A D二、非选择题标准: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得分,没有配平,不写条件,不加箭头,等号写成横线累计扣1分。16.(共7分)①混合 ② ③2④充足的氧气(空气) ⑤(2分)⑥大17.(共8分)①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②化学 ③固 ④⑤大量热 ⑥固态 ⑦abc(2分)18.(10分)①BDE ②(2分)③若插入过快,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氧气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现效果④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⑤检验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⑥太阳能等(合理即可)⑦(2分)⑧光合作用19.(10分)①(2分)②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③防止生成的铜被再次氧化; ④三⑤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定有⑥D中的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⑦碳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合理即可) ⑧没有进行尾气处理20.(10分)① ②碳酸钙 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④⑤ ⑥分解 ⑦生石灰 ⑧放⑨方案流程简单、易于操作、能耗小(合理即可)21.(10分)①酸雨 ②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快速且充分(合理即可) ③b④解:设解得解得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