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挖凿盐井 B.剖竹去节 C.汲取卤水 D.井火煮盐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NaOH固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3.研究发现,缺铬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如图是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铬”中的铬指的是铬原子 B. “2Cr”表示2个铬元素
C.1个Cr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1个 D. 铬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52倍
我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结合如图完成第4~6题。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植树造林 B.太阳能发电 C.绿色出行 D.酒精作燃料
5.下列有关淀粉【(C6H10O5)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 162 B.淀粉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6∶5
C.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淀粉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反应Ⅰ中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B.反应Ⅱ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O2是反应Ⅰ、Ⅱ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D.该成果对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7.下列对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安全
①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燃烧产物是水 ②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①室内发生火灾时,迅速打开门窗 ②夜晚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①将煤制成蜂窝煤,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②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8.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关闭K1和K2,加热c,通入足量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Ⅱ.打开K2,继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Ⅲ.打开K1,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Ⅳ.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停止加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步骤Ⅰ中b、d处纸花均不变色;
②步骤Ⅱ中b、d处纸花均变色;
③步骤Ⅲ中烧杯内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④只通过步骤Ⅱ中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⑤只通过步骤Ⅲ中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⑥只通过步骤Ⅲ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1 B.2 C.3 D.4
9.“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比较温度对微观粒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B.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探究分子的 运动 D.验证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化学模型的是(  )
CO2
A.节水标志 B.水分子结构 C.二氧化碳的化学式 D.汤姆孙提出的原子结构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乙是催化剂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x=20.1
12.向盛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相关量Y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Y可以表示(  )
A.烧杯内水的质量 B.烧杯内氢氧化钙的质量
C.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D.烧杯内物质中氢元素的总质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水是生命之源,我县某校实践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的净化及自制净水器”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水的净化
如图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目的是     。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活动二】净水器净水
(3)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用品:饮料瓶、活性炭、棉花、纱布、细砂、小石子、烧杯、玻璃导管、铁架台 制作方法: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上层到下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    (①活性炭、②棉花、③细砂、④小石子,填序号),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 交流讨论: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活动三】污水处理
(4)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格栅的作用是  ;(填常用净水操作名称)
②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14.(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在装置A~E中既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又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    (选填“a”或“b”)端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开展实验设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装置G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15.(5分)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或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以下是实验室以石灰石(只含SiO2等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主要流程图(已知:氯化钙、浓氨水和双氧水反应生成NH4Cl和CaO2 8H2O沉淀):
(1)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写出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保存CaO2要注意的事项是     。
16.(6分+3分)“釉里红”瓷器色泽艳丽,数量极少,有瓷器贵族的美誉,釉里红的色泽是如何得到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任务一起探寻釉里红的色彩奥秘。
【查阅资料】①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施以釉里红(氧化铜)料,再罩以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釉下瓷器; ②古代烧制炉窑中常使用木炭等作为燃料。
任务一:探究还原焰的来源
(1)还原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 。
任务二:揭秘“釉里红”色彩奥秘
还原焰与釉里红(氧化铜)料在窑炉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同学们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2)A装置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由此可知,“釉里红”呈现红色的色泽,其主要原因是窑炉中发生反应产生了铜的缘故。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1装置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
(4)小组同学对B装置进行如图2所示改进,球形干燥管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此时熄灭酒精灯待冷却至室温,球形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注意:若答对第(5)(6)两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分不超过40分】
任务三:探究碳粉与氧气反应
将一定质量碳粉和氧气在耐压密闭容器中,用电热丝引燃使之充分反应,碳粉完全消失(如图3)。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变化,得到图4的所示图像。(已知: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P0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
根据图像分析,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压强增大说明容器中碳粉已开始燃烧
B.CD段至少发生2个化学反应
C.由于反应放热和生成CO导致CD段压强增大
D.E点气体成分是CO和CO2,其质量比为14∶11
17.(5分)生命保障系统是中国空间站实现长期在轨运行的关键,利用回收的水电解制氧的技术是目前公认最具合理性的空间站氧气补给技术。
实验结束后,a、b两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若要给航天员供给24kg氧气,理论上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D AC B C B C A B D
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1)使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 (2)化学 (3) ④③①② 混合物
(4)①过滤 ②吸附
14、(1)长颈漏斗 (2)BD 2H2O2 2H2O+O2↑ (3)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1 (2)CaCO3+2HCl === CaCl2+H2O+CO2↑ (3)漏斗
(4)干燥,防潮,密封保存等。(合理即可)
(1)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或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答一点即可)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CO2+Ca(OH)2 === CaCO3↓+H2O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锥形瓶中的液体倒吸入球形干燥管中 (合理即可)
(5)9∶16 (1分)
(6)BCD(2分)
(1)1∶8
(2)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 32
x 24kg
x=27kg
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27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