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九年级化学试题(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Na23 Ca40 K39 Mn55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扫房间 B.淘米下锅 C.生火做饭 D.晾晒衣物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加热固体 C.过滤泥水 D.熄灭酒精灯3.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酒精分子体积受热变大C.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说明蔗糖分子能在水中分解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两个氯分子 B.:一个二氧化硫分子C.:2个氧原子 D.: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5.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6.不经常运动的人,突然运动后肌肉酸痛,这是产生了较多乳酸()造成的。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鉴别溶液和 加入B 鉴别和 滴加澄清石灰水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点燃D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 在氧气中灼烧8.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蜡烛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单质 B.的值等于14C.乙一定是催化剂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10.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二、填空及简答题(共8个小题,共40分)11.(5分)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回答下列问题:(1)唐诗《风》中有这样的描述:“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人观察到的这种自然现象证明了____________的存在,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利用了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山区生活用水常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可以除去________杂质(填“可溶性”或“难溶性”)。(4)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作为反应物的有_________。①天然气燃烧②食物腐败③光合作用12.(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铝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是原子,则_______________(3)、、、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13.(5分)铜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1)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2)铜的加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和锡。表中的和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据此判断是__________。物质硬度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3)铜的锈蚀: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反应为,的化学式为________。(4)铜的回收:某工厂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得到含和的溶液。为了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设计以下流程回收和。①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分)某小组同学取水,加入不同质量的,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图是水中加入后的实验过程。(1)中溶液,是的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步骤3中记录到为。另取、、、,重复以上实验,记录数据,汇总下表。根据表格中记录到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加入的质量水的质量(4)该方法__________(选填“适合”或“不适合”)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5分)创新绿色一科技助力杭州亚运会。“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场馆设计和运营。(1)如图,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从碳排放的角度看,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制得的氢气因产物中含碳,所以被称为“灰氢”。图中制得氢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这样制得的氢气被称为“绿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捕捉的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元素B.大气中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也会形成酸雨C.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的排放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气体,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____。(3)欲收集干燥的,装置的导管口应与装置中_________(填“”或“”)端相连。(4)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5)小山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非常剧烈,据此提出实验改进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控制液体的加入速率B.用容积更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D.加水稀释,降低过氧化氢浓度17.(5分)分析如图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1)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②称量:如图2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________,量取:选择量程为(填“10”、“50”或“100”)的量筒准确量取________水;③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④装瓶、贴标签。(3)反思:上述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4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8.(5分)某化学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石灰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足量的溶液吸收(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溶液增加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D D B A C A B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40分)11.(1)空气;混合物;(2)化学性质不活泼;(3)难溶性;(4)①②12.(1)金属;(2)阴离子;8;(3)13.(1);(2)铜(或);(3);(4)①;②硫酸、硫酸亚铁(或、)14.(1)饱和;(2);(3)见右图(4)不适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15.(1)电;分解反应;产物中不含碳元素(合理即可);(2)汽车尾气(或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合理即可);(3)16.(1)试管;(2);催化(或催化作用);(3);(4);(5)17.(1)较多;(2)4;50;46;(3)偏小18.(1)(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